推动国有企业基层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23-09-30中铁京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朱丽丽
文/中铁京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朱丽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国家监督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并进一步走向成熟化、科学化。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重要政治任务,而纪检工作是实现其政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服务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也是国有企业纪检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务。在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纪检工作,并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加强纪检工作,提升纪检监督成效,从而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一、国有企业基层纪检工作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基层纪检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够督促企业各级领导人员规范运用手中的权力,督促企业按照党纪法规科学、规范进行企业管理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国有资产不受侵害,职工群众利益不受侵害,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纪检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形成团结稳定、健康和谐的治理氛围,为企业的高效管理和运行提供了政治基础。
(一)基层纪检工作能够规范、制约权力的运行,保护国有资产、职工群众利益免受侵害。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惩治利用职务便利搞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纪检监督人员通过接受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巡视巡察等途径发现和查处在企业生产经营运行中出现的腐败人员和行为,并提出加强相关领域权利运行制约、规范管理、开展专项整治等纪检监督建议,帮助企业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
(二)基层纪检工作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多项目的亏损都是因为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淡薄,无视党纪国法,违纪违规经营决策,甚至通过出卖企业资产、利益谋求个人私利,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项目发生重大亏损。纪检组织通过事前监督,即在事件发生之前通过警示教育、监督检查防范事件的发生,通过事后监督,即执纪问责,追回损失的方式进行补救,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效益流失。
(三)基层纪检工作能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通过在企业内部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营造健康向上、团结一致的政治氛围,构建清正廉洁、担当作为的企业文化,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价值认同,从而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二、推动基层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在对基层纪检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在企业的发展实践中,应进一步深入了解基层纪检工作的现状、需求,全面、系统、科学地加强基层纪检工作建设,推动新时期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企业深化改革,使得现代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下面对有效促进企业基层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进行分析:
(一)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觉悟。只有清醒、深刻认识到自身担负的职责使命,深刻认识到纪检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把纪检工作当成一生的事业奋斗不止。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政治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在实践锻炼中,在学习培训中逐渐形成并固化的。首先,应该加强对纪检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断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促使基层纪检干部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将自身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考虑,对纪检工作在促进企业建设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形成深刻坚定的认识,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以坚定的信念永远为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拼搏奋斗。其次,应该加强纪检干部政治能力建设。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能否团结一致、齐心奋斗,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关键在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能否团结一致,齐心奋斗。能够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能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维护党中央权威集中统一领导。因此加强纪检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提高纪检干部政治能力素养十分重要,十分关键。国有企业要注重纪检干部政治素养提升教育,教育引导基层广大纪检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看齐,深刻理解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从而忠诚履职尽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等事关党和国家建设的全局性重大决策部署在企业落实落地。最后,应该加强纪检干部作风建设。主要领导干部的作风好坏关系企业的兴衰成败,纪检干部作风好坏关系企业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成败,因此加强纪检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国有企业要加强纪检干部纪律教育和约束,以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约束纪检干部的行为,对于纪检干部发生腐败行为的要从严惩处。要加强纪检干部专业能力培训,指导教育纪检干部依法依规依纪履行职责,敢于善于履行职责,忠诚干净履行职责,以优良的作风树立纪检干部权威,赢得工作的主动权。
(二)准确定位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方向。工作职责的定位和工作方向的明确是纪检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更加有助于实现纪检工作的全面改革和系统创新,从而使纪检工作的开展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国有企业基层纪检部门要认真分析企业政治生态状况和自身工作职责,清楚掌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分阶段制订短期、长期工作计划。一方面,要聚焦国有企业基层纪检工作的主要责任和义务,扎实履行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积极参与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中,监督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纪法规制度的有效落实,积极纠治企业运行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行为,最大限度预防腐败问题发生,同时对已经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严肃执纪问责。对权力运行的不同环节、不同重点、不同领域进行深入监督,确保能及时发现廉洁风险并制订合理化的防控措施,严格组织贯彻落实,将监督职责扎根在企业管理的各环节、各方面,形成国有企业纪检监督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履行协助职责,在实际工作中,纪检干部应该主动参与到企业治理的各项工作实践中,全面深入把握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各类廉洁风险,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协助职责,及时将工作中发现的企业政治生态问题向同级党委汇报,必要时向上一级纪检组织汇报,协助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订全面从严治党政策、措施,同时也是监督同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从监督再监督的角度定位自身职责,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行部门监管职能,健全完善业务监督管理体系,加强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守住业务领域廉洁风险防控首道防线。
(三)完善领导机制,健全工作组织体系。科学、先进的纪检工作领导机制不仅能够加强对纪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树立纪检工作权威,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更能够促进纪检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新时期国有企业在探索深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纪检工作领导机制建设,破除监督壁垒,推动各层级纪检组织科学、高效开展工作。首先,要建立双重领导工作机制。在企业建设发展实践中要想逐步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目标,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纪检监督应充分发挥作用,实行双重领导工作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党内监督难题,提升纪检监督成效。从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纪检监察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治理,现阶段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上而下、深入推进的组织体系和治理模式,有效实现了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保障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性,提高了纪检监督效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党中央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为新时期国有企业纪检体制改革提供了遵循和方向。国有企业应加强同级党委和上级纪检组织对下级纪检组织的领导,强化基层纪检力量配备,健全完善基层纪检部门设置。国有企业同级党委应支持同级纪检组织履行监督职能,发挥执纪问责震慑作用,保障各项工作实现依法合规科学决策。国有企业纪检组织应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基层纪检组织对重要事项、重大事项及时向上级纪检组织报告,强化上级纪检组织的领导。同时,帮助指导基层纪检组织科学、规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双重领导体制机制作用,形成程序化和制度化的纪检工作体系。其次,建立“三个为主”工作制度。在国有企业基层纪检工作中,要想保障纪检工作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就要自上而下加强对纪检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各层级纪检组织扎实履行职责。国有企业应自上而下建立“三个为主”工作机制,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检组织领导为主,基层纪检组织在处理问题线索时,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向上级纪检组织报告,下级纪检组织主要领导干部的任职应以上级纪检组织会同同级人事部门为主,下级纪检组织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以上级纪检组织为主,通过建立以上级纪检组织为主的领导工作机制,加强对下一级党组织及纪检组织的监督,进一步破解党内监督难题,保障纪检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升纪检工作质量。最后,加强协调指挥和统筹工作力度。在实际工作中,要保障基层各纪检组织高效开展工作,就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双重领导工作制度,明确各层级纪检组织需要请示报告的具体事项、具体情形、报告的程序,形成权责明晰的工作体系,保障重大事项的有效监督和落实。在加强对下级纪检组织领导的同时,要保障下一层纪检组织充分行使监督职权,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上级纪检组织要注重下级各级纪检组织的学习交流,加强协调指挥和统筹力度,组织基层各纪检单位进行经验交流,组织全系统纪检干部进行交叉任职锻炼,不断提升全体纪检干部履职能力水平,推动全系统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创新监督形式,提高基层纪检治理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深度融入企业改革发展中,有效发挥纪检监督作用,全面实现国有企业基层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探索监督形式的全面创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纪检监督效果。首先,整合基层各类监督力量,打造大监督格局体系。国有企业在推进基层纪检监督工作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将企业整体监督工作统筹考虑,统一谋划,推动企业各类监督协同协作、同向发力、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实现全面监督、精准监督、深入监督,构建协调高效的大监督格局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紧密结合基层纪检工作的需求,可以尝试通过建立监督领导小组,制订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及工作机制,协同开展监督检查等形式推动各类职能监督加强沟通配合,协同协作,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其次,引入大数据技术,构建大数据纪检工作模式。在优化创新国有企业基层纪检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大数据技术,建立能用大数据技术对纪检工作中相关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统计的工作模式,从而推动基层纪检监督成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基层纪检部门整合大数据资源,对企业重点项目数据、关键领域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和监控,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运用纪检手段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将风险遏制在萌芽中,有效防范腐败、渎职等重大问题发生。在深入精准研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监督制度体系建设,在创新—总结—创新的模式下不断提升纪检监督水平,创造全新的纪检监督工作模式。最后,拓宽基层监督举报渠道。应该建立信息化监督思维,有意识地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提升监督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尝试在国有企业中安装多元化的摄像监督体系,对国有企业重点项目和关键领域工作情况实施动态化监督,并在智能化监督控制平台上分析各部门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干预,保障各项工作规范有效开展。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要尝试开辟网络群众监督举报平台,完善群众监督举报激励机制,使群众借助信息化监督平台参与到监督举报工作中,参与到企业管理、治理中,通过拓宽监督举报工作路径,有效提升纪检监督质量和水平。如此,能对基层纪检监督工作的组织机制进行全面创新,基层纪检治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能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基层纪检形成高效的纪检监督模式,推动国有企业纪检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国有企业的建设发展而言,基层纪检工作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促进纪检工作的创新规划和科学开展,能提高纪检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可以对国有企业建设发展产生积极带动作用,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的改善和系统性提升。因此,在国有企业建设发展实践中,应准确定位纪检工作的影响,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促进基层纪检工作的创新规划,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核心影响力,推动企业纪检工作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为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