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 促进国企长远健康发展
2023-09-30王大毛
文/王大毛
国有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企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在新时代环境下,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较多难题,致使建设工作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甚至危害到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在当前反腐倡廉的社会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廉洁问题,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基于此,本文对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作参考。
明确党委主体监督责任。加强生产经营活动监督力度。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诸多“廉洁隐患”,企业纪检部门以往在监督工作中容易只抓“重点环节”,忽略了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微腐败”现象。企业党委作为负责监督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角色,应当主动针对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做好生产部署和生产经营考察。既要监督管理好领导干部的履职尽责能力,也要定期对重点部门的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发现腐败线索,并以专题学习活动、内部各个宣传平台积极开展纪律宣传,强化干部职工纪律规矩,增强干部职工红线意识。
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国有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工作报告,通过定期汇报的方式了解企业内部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适的解决策略,持续对国企监督工作进行优化。企业党委是负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要将上级党组织所提出的工作要求传达给企业领导干部以及各级管理人员,使其把政策理论和岗位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企业党委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战略要求,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监督工作计划,面对重要问题或者重大事件时坚持亲力亲为,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提升责任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杜绝腐败现象出现。
建立全面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机制。现阶段,在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让各个监督主体都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国有企业监督工作涉及环节包括投资、决策、日常经营、职工管理等,监督范围大、监督战线长,由单一主体进行监督会容易导致监督工作出现漏洞。因此,应对企业内部的监督主体进行梳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企业监督涉及党内监督、纪检监察、审计监督、财务监督、督察督办、安全监督等多个部门,充分发挥各类监督资源的优势,形成全面监督体系。
建立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协同机制。国有企业可以将监督工作划分为日常监督、重点监督、专项监督和年度监督四大类。其中既涉及到对企业内部部门职工的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又可扩展到对企业内重点人员、部门、岗位以及项目实施的监督,以及对企业内部重要决策的部署情况进行监督,根据监督结果,对企业年度绩效进行考核。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纪委组织的协调下,目标一致、信息互通的各项监督分工才能协调配合、有机融合。
拓展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内容。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从被监督者的纪律行为到生活作风,且监督实践不局限于每天的8 小时。监督部门应当积极回应群众以及职工上报的问题,重点对作风问题进行处理,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的工作作风意识。在重要节日,要利用专项监督检查和部门协查的工作方式,解决存在的“四风”问题,及时对作风问题进行通报。在日常,通过定期组织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活动,让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新时代环境下,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工作需要跳出传统模式,重视构建“大监督”格局,形成全面化、全流程化监督机制。“大监督”格局的形成,有利于肃清不良风气,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