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像侦探一样去读书吧:理智与感性并存地感受异国风情图谱!

2023-09-29林羽安

中学生博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异国感性小伙伴

林羽安

提起暑假,怎么能少得了旅行呢!烈日炎炎的盛夏,无聊地看着天花板,你是否也在幻想现在立刻穿越到柏林秋日街道,去看那一场萧瑟秋雨;又或是踏足于北极茫茫白雪之中,等待一场绚烂极光……虽然我们不能推开“任意门”立刻前往异国,但翻阅手中书籍,这些幻想都能变成现实!但和我们以往读游记的方法不同,看这些异国风情图谱时我们不妨想象自己是一个正在探案的偵探,细致、理性又不失感性地去探索新地图吧!

作为侦探,理性地分类阅读很重要!

可能小伙伴现在还没get到“侦探阅读法”是什么意思,这里请大家和我一起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个侦探,收到了一份委托,这份委托发生在你从未去过的陌生国家,你要快速地了解这个国家,你会怎么做?

读异国图鉴正是如此,我们是不可能迅速将书中全部内容掌握的,这时候静下心来,代入一下“侦探视角”,理性地把书籍内容分割成不同的主题,分类去阅读,摘取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因为感兴趣,我们阅读的速度也会更快,这个分类里的内容就会被我们快速完成,同时还会有一种“初步调查完美结束”的成就感,促使我们更快地投入到下一个分类的阅读中。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读《德国文化漫游》,书籍本身是根据德国有名的城市来划分的(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分类方法),试着去找这些城市的共同主题吧,比如“美食”“风景名胜”“名人”……

每个城市逐一了解是个好方法,但如果我们根据主题来阅读,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阅读割裂感就会减少很多,更有一种俯瞰整个异国文化全貌的感觉!

推荐书籍:

《意大利时光》:这本书是美国作者描写自己在意大利度过的一段惬意生活,虽然可能和本土作者描写的角度不同,但同样身为“异国访客”,初读的小伙伴会更容易上手!

《英国人的特性》:与第一本书不同,这是一本带着点“社科”散文味道的书,但笔调轻快,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爱默生(觉得爱默生其他书难懂的小伙伴可以先试着看看这本),非常适合应用分类方法阅读!

作为侦探,

感性阅读离不开“特殊标记”!

上面我们讲了如何理性地将一本异国文化主题的书籍分类为多个小主题,接下来我们就讲讲在每个小主题的阅读中我们可以应用的小技巧——做属于自己的特殊标记。

因为书籍的特殊性,我们经常会读到“社科风格”的文字,对于那种大段的介绍性、描述性的话,摘抄吧,感觉不像美文那样容易;不摘抄吧,又觉得可惜。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用标签,不论是便利贴还是半透明的纸胶带,像我们平常做“错题本”一样,把你觉得有意思的、看到后产生的想法等都记录在标签上,既保留了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也能保持书的干净。

当然,不要对这个环节产生顾虑,不是什么深刻的“思维碰撞”也完全可以记录在上面,比如你觉得有意思的小细节,或者是你觉得某个当地习俗、文化可以记下来当作素材的,这些都可以做标记。毕竟在代入侦探视角下,每个侦探的行事风格都不同,关注点自然不同,阅读是属于自己的惬意时光,关注的细节只要你觉得重要即可!

推荐书籍:

《法国制造》:全书以关键词读法国,小伙伴们在看英美剧的时候是否会记住某个频率特别高的法语词?这本轻松好读的小书很适合这类小伙伴哦!碎片化时间读也完全OK!

话题征集:

1.阅读异国文化,你最关注什么呢?是独特的地理地貌,还是烟火气的人文历史,抑或是舌尖上奇特味感的美食?说说你的关注点吧!

林郁游:我读异国文化最关注的是人文,有一本很受欢迎的书《丹麦一年》,比起单纯介绍异国文化,文中更多描写的是作者对丹麦人生活的观察,包括不限于日常家人之间的互动、衣食住行……总觉得要了解一个国家,重要的是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最真实的生活在我看来比大框架的国家文化更迷人,也更加真实。

2.除了“侦探式阅读法”,你还有什么其他代入视角式的阅读方法吗?

适合读什么样的书籍呢?浅浅安利一下吧!

树栗:“鉴赏家”代入法和古典名著非常搭,读《红楼梦》时假设自己是“红学鉴赏者”,阅读时不自觉就会带上“鉴赏”滤镜,哪里写得细致,哪里可以摘录在人物小传中……比不带视角的普通阅读实用很多!

猜你喜欢

异国感性小伙伴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0个异国文化中难以翻译的词
我和我的小伙伴
我的小伙伴
“小伙伴”等十七则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异国的清汤面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