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章
2023-09-29洪诚泽
洪诚泽
他们是埋藏着同一理想宝藏的艺术家,
他们带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们,
不断抒写属于这个世界的管弦乐章。
一年级被音乐老师阿郑邀请到管弦乐队后,拿到的第一张乐谱是《义勇军进行曲》,太熟悉了,我暗自思忖。但没想到的是,随之而来的是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面向全校演奏。“连音乐都不是用机器放的,看来我们学校挺穷的,对吧?”我身子向坐在身旁的学长贴近,说完悄悄话后再撇撇嘴坐正……他手中和我拿着一样的金色乐器——萨克斯,在我不知道这东西是从洋人那传来的时候,觉得这名字真洋气。不过,学长没有理我,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
看啥呢?我也看向前方,发现阿郑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两只手悬浮在空中。
“指挥的手都举起来了,还在讲话!”他吼我的时候把手落了回去。这时,我发现大家原本准备好的乐器也随着他的手同时放下了。真神奇,阿郑给他们的乐器施了法,但忘记给我施了。
于是,我学会了指挥的手举起时得把乐器也跟着举起,至少得把笛头放在嘴边。
义勇军进行曲的前四个小节留给了萨克斯独奏,直到第五小节才会有鼓开始敲击从而驱散萨克斯手内心的空虚。出于害怕,我总是不敢用力吹(因为如果出错了谁都能听出来),阿郑又把手落下了。
“为什么会有‘嘘嘘声?”阿郑是警察,在萨克斯手中寻找着犯罪嫌疑人。
我发出了“嘘嘘”的声音,心虚得不敢抬头。
“义勇军进行曲是怎么样的?看看你们五线谱上写的那几个形容词!‘铿锵有力的‘激昂的,这一段只有你们的演奏,就应该吹出气势来!”阿郑瞪起小小的眼珠时眉毛会连同嘴巴一起上下跳动。
于是,我学会了拥有氣势,至少我在升旗仪式的时候吹得很用力,很大声,很陶醉,也很难听……尽管那时的我还没有分辨难听和好听的能力。
听说接下来要排的曲目是《欢乐颂》时很激动,因为这首我也很熟悉。mi mi fa so so fa mi re的欢快调调已经是我耳熟能详的了。我自信地随着指挥开始吹奏,但阿郑的手又落了下去。这时,一旁的学长们也都转过来惊讶地看我。
吹得不对吗?我没发现异常在哪,至少我没有发出“嘘嘘”的声音。
阿郑眼睛都快跳到我眼前了,却似乎想起曾经教我吹国歌时的话一般,心平气和地减弱了音量,“你的音量为什么那么大?都快盖过主旋律了。这一段萨克斯是和声,只需要小小声地垫在下面填补低音的空缺就行。好吗?”
第二次,我吹的小声,我听到了其他乐器的主旋律,那是我曾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时不曾感受到的,那是各种不同的音色演奏着不同的音符节拍,却因为调号的协助而井然有序地行进。我的曲谱中陌生的低音乐段融进了单簧管、长笛和提琴的主旋律,我听到了熟悉的欢乐颂,听到了包括我在内的乐团共同演奏的欢乐颂。
于是,我学会了配合。乐队里,有人做显眼的主旋律,就需要有人在后面默默附和。
练过了一些学校里有需求的歌(例如拉拉队歌、少先队歌)之后,我们学习了西洋音乐家的少许作品。这时才开始有了正宗管弦乐团的样子。拿到的第一首世界名家作的曲子是《拉德茨基进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萨克斯位置的前半部分都由密集三连音或切分音组成,而阿郑对于节奏的把控非常严格,稍有人出错,他立马能感知得到。但他的手不会落下,而是让乐曲行进下去,同时用犀利的眼神提醒犯错的人,目的是让他及时调整错误再跟上大家,锻炼临场反应能力,而不是一味暂停。每当演奏结束,阿郑挥动的手收紧为拳头,略微颤抖地悬浮在空中——我至今没有明白那是他的激动与开心还是单纯手酸——大家演奏完,也并未急切地放下乐器,而是像完成某种光荣使命般地凝望阿郑,等待他的手放下后大家再一起放下。小小的排练厅环绕着未消散的余音,片刻后,阿郑放下了双手,露出了微笑,迎接大家的沸腾。
“喔!喔!喔!一整首一遍过!”“耶——斯,我没有一处出错!”“哎呀——我三连音拍子又没踩准!”每当这时,阿郑总是一脸欣喜地望着大家,望着他所创造出的管弦乐章。
于是,我在管弦乐队中找到了集体的意义,找到了音乐的世界。
后来的故事是,阿郑帮助我找到了表达感情的方法,音符是静止的,但人可以让它跃动起来。我参加了等级考试,接触了更多乐器。中学生活的第四个年头,管弦乐团的贾老师再次向我发出了邀请。
后来的故事是,新的乐队让我有了温馨的熟悉感,指挥的手起起伏伏,大家乐音交响的场景让我如拾荒般捡起了过去的零散记忆。
后来的故事是,新的乐团也有不听指挥的顽皮孩子,也有不能发出饱满的乐声的孩子,也有分不清主次强弱的孩子,望着贾老一遍又一遍用心良苦地教导他们,我仿若在回看自己的从前一般,相信这些都不会是问题。
后来的故事是,我在贾老指挥着的双手中看到了阿郑的模样,于是,我这样写道:他们是埋藏着同一理想宝藏的艺术家,他们带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们,不断抒写属于这个世界的管弦乐章。
写作 小纸条
年少时的乐队生活让我学会了配合,懂得了集体的意义,找到了音乐的世界,也不断让自己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