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提问的实践

2023-09-29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文红卫

新教育 2023年25期
关键词:思维课堂设计

◎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 文红卫

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科学设置提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等方式,使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正确提问,如何引导学生巧妙回答。实践证明,精准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沟通、理解和创新”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进而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识。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课堂提问存在着误区,对课堂提问的作用认识不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提问缺乏启发性

语文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提出诸如“文章的作者是谁?”“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这是什么句子?”等问题,这种问题学生往往不加思索就能立即回答,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启发,学生创新性的思考得不到及时锻炼,课堂教学也难以达到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提问还停留在引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的阶段,常规问题多,记忆性的问题多,直接反馈的问题多,启发拓展的问题少,导致学生的思维空间小,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2.提问缺乏生成性

小学语文生成性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提问的教学形式,构筑高效对话的平台,促成有效的课堂生成,进而优化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思想熏陶,达成思维训练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成信息,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并将其糅合在教学过程中。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当读到“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时,有的教师会问:“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邱少云具有什么精神?”学生虽然可以给出答案,但理解却不够深刻。如果把问题换成:“我们学过董存瑞和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作者把他们比作巨人和钢铁巨人,充分显示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可是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石头呢?邱少云与石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这种生成性提问设计把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获得的情感体验与课文联系起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有效生成对邱少云钢铁般意志的敬畏和为了战斗胜利舍生忘死精神的钦佩。

3.提问目的不明确

课堂教学的提问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但部分教师对课文教学目标缺乏深入理解,提问缺乏目的性,并未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设置问题。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有的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是怎样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往往会比较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如果我们把问题具体细化来问:“你能把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地点按顺序找出来吗?”“每到一处,作者都有哪些所见所闻?心情怎样?”这样把问题拆分开来进行细化提问,学生很容易根据问题的指向快速从文中找出答案所在,这样的提问目的明确,有效达成了课时教学目标。

4.问题答案标准化

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体验、理解与感受,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标准化”的方式来统一学生的思想。但在课堂上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在提问时习惯用既定的标准答案去评判学生的回答结果,认为只有按照标准答案回答才是正确的,对于不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回答的学生予以否定。例如在《小摄影师》的教学中,老师提问学生:“高尔基为什么喜欢让小男孩拍照而不喜欢让摄影师拍照?”当有的学生回答“因为高尔基不喜欢摄影师”或“因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的答案时,都被老师予以否定,因为老师的标准答案是“因为高尔基关心青少年”,这种过于追求固定答案的操作生硬死板,极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影响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因分析

对于课堂教学重点之一的课堂提问来说,如何提出更准确有效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本人通过观察法、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影响课堂有效提问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学理念

影响课堂有效提问的首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体,当前部分教师仍继续贯彻落后的教育理念,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设计仍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完成,久而久之便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

2.教材内容

影响课堂有效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材内容。小学教材的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变化,内容丰富广泛,不同版本的设计思路不同,不同年级的设计侧重点不同,同一学年不同专题的课文也不同。不同的教材生成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同的教学重难点导致不同的教学问题。因而,掌握课本内容,了解教材设计的总体思路至关重要。

3.教师素质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由教师设计开发的,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知识的专业素养,还应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如果教师具备了合格的专业素养,并对课堂提问的技巧有深入研究,就可以把握好提问的频率以及灵活多样的启发式问题,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课堂提问更好地发挥。

4.学生特点

在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问题上,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小学生的年龄小、经验有限,理解能力较弱,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学能力低,还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应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出问题,问题设计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教师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通过设计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能力。

5.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与师生关系密切程度有关。当师生关系融洽时,课堂提问的互动与交流会更加高效,呈现的课堂效果更佳。反之,倘若学生产生厌师情绪,就不能认真倾听老师的提问,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不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而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产生消极影响。

6.环境因素

环境具有很强的育人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一个安静整洁的教学环境对学生专注度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反之,在一个杂乱无章、嘈杂的教学环境中,会使小学生本来就不高的注意力大大降低。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有效提问的策略和建议

针对以上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提问前,问题的数量应适宜且难易程度适当

对于教师来说,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充分利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原理,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类型的问题设置,并且确保数量适宜。问题的设计要低坡路、多台阶,针对不同班级、不同类型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回答以达到教学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例如在教学《那个星期天》时,可以首先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那个星期天为何令“我”记忆犹新?一位学生抓起文章的第一句话,脱口而出:“那是‘我’第一次盼望。”教师追问:那个星期天“我”盼望了什么?“我”盼望的结果怎么样?心情怎么样?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些问题和“我”对那一天记忆犹新有没有关联呢?学生回答后,接着问:“我们是不是要好好研究这篇文章才能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得到学生肯定答复后,教师出示问题链,进入主题:(1)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事?(2)“我”在盼望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我”的情感变化是如何体现的?(4)你读出了怎样的男孩儿形象?(5)“母亲甩了甩手上的水,惊惶地对我说”,如何理解“惊惶”一词?(6)“我”对那个星期天记忆犹新的原因有哪些?上述的问题在提问之初并没有把本课的目标问题一下子提出来,而是使之有层次感、有梯度,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梯度,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完整个问题的“路程”,学生经过分析和思考解开心中的疑惑,从逻辑上把课文组成了有机整体。由于提出的小问题鲜活、具体,学生才有兴趣去思考、去探究,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得到了乐趣,增强了信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不断提高。

2.提问时,设计灵活多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创设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同时,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可采取直接提问与问答相结合、直接提问与反问相结合、显性提问与隐性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问。即使同样的问题,由于学生水平不同、班级不同,在课堂上的提出方式也不相同。通过上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其深入探究思考,真正做到把教师想教的内容变成学生想学的知识。

例如在执教《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围绕汤姆历险这个中心事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我们跟着汤姆去“历险”,感受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汤姆到底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具有较高的思维价值,让学生聚焦文中历险事件,激发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产生疑问,进而探究问题的答案,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另外,在教学中也要注重设置学生提问环节,通过采取学生提问,其他学生回答;学生提问题,教师回答;学生提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学生自问自答等方式,相互启发,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思维水平,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提问后,通过适度留白发散学生思维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也需要留有余地,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思考和填充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激活学生的主观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穷人》为例,文中桑娜抱回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在渔夫回家前由矛盾到平静的心理通过省略号被表现得非常充分、透彻。在讲到此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桑娜的内心独白,关注文中的省略号,围绕这些省略号提出问题:你认为桑娜还会想些什么?还会担心些什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桑娜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探究桑娜内心忐忑不安的原因,使学生体会到作者人物刻画的真实、细腻,感受到作者用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宽了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全面、立体地理解桑娜善良、仁爱、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更是体现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激发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快速理解课堂内容、进行师生感情交流的重要渠道,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集中度、掌握课堂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有效提问在课堂中的运用,精心设计问题,注重课堂提问策略的有效运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让有效性提问成为学生语文课堂的隐形翅膀,使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猜你喜欢

思维课堂设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