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发展思考
2023-09-29李思言
孔 雪 李思言,2* 李 丽 杨 琨
(1.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00;3.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辽宁大连 116600;4.大连民族大学党委统战部,辽宁大连 116600)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变迁的共同作用下,国民的主要旅游目的地选择经历了城市游、海外游,到如今的乡村游,体现了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民日益增多的心理需求和逐渐牢固的文化自信。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游接待人数超过30 亿人次,经历一段时期的下滑后,2022 年接待人数依然超过20 亿人次,农业农村部预测,2025 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40 亿人次,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2 万亿元。
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文旅项目层出不穷的时期,乡村旅游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未能全部激发出来。旅游历来是人类自发主动地寻求他者文化体验的重要活动,是人类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在旅游过程中,他者文化凝结为具象的、可体验的、超越符号式的一系列空间物质实体,让游客在短时间内形成涵盖各个方面感官认知的记忆线,从而建构文化认知。我国版图辽阔,民族众多,乡村分布广泛,地方风情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璀璨多样,成为当下城镇居民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民族乡村的红色历史、悠远乡愁、千百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遗迹也使乡村成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佳空间。同时,旅游建设所带来的人才流动和乡村基建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一、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形式及意义
(一)概念
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是以精品旅游线路为形式,以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为目的,经过筛选和设计由数个不同的民族社区或一个多民族社区内多个地点所组成的乡村旅游模式。根据旅游线路上乡村主体民族的异同,可以分为单一民族乡村旅游线路和多民族乡村旅游线路,单一民族乡村旅游线路主要由汉族乡村和某一民族乡村构成;多民族乡村旅游线路则除汉族乡村外,包含数个不同民族乡村,通过统一的主题,将这些乡村联系起来。
2014 年5 月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工作,第一次提出推动建设“民族互嵌型社区”。首先,在概念界定方面,“民族社区”的定义与学界普遍共识基本一致,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以少数民族居民为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即少数民族居民相对集中的农村社区(自然村或行政村)[1];“多民族社区”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居民构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并且作为组成部分的任意一个民族,都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能够共同参与社会生活,以本民族特色(如文化)对社区生活产生影响[2]。但在“民族互嵌”方面则有别于传统的民族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而呈现出两方面的区别,首先是互嵌主体的区别,传统意义上民族互嵌难以分清主体与客体,而是形成彼此影响的格局,只存在影响力大小的差异,但在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中,游客具有接收信息、选择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反馈的能力,从而具有主体性;而作为文化信息承载空间的乡村,则成为被反映的客体。其次,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并不需要乡村空间上或文化上的互嵌,而是通过游客在不同民族社区或聚居点间的移动,将空间或文化进行连接,连接的方式、内容由游客本身决定。
(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是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式基础
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如依托于城市的观光休闲农业、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新媒体时代网红化的乡村游3 个时期。2018 年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推出,标志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同年开始,每年农业农村部都向各地方政府征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筛选后,通过官方渠道将优质旅游目的地推介给大众。2020 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300 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每条路线由3 个以上精品景点组成,早期的线路基本以行政区划或地区为单位。2021 年开始结合节庆、民俗、历史等地域文化推介主题线路,路线也不再受一城一地约束,出现城市带、城市圈级别的路线,目前已建构成为由官方推介,媒体宣传,主题鲜明,民众自选自游的新型全域旅游形式。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正是以乡村旅游线路为形式基础,将若干不同民族社区、民族乡村进行连接,形成跨民族的旅游线路。
(三)意义
1.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
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对国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把握中国几千年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通过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能够给各民族人民提供广泛的交往机会。首先,在主、客体的身份之下,游客“凝视”会加深旅游地居民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认知,加强其对自我身份的表述。旅游地居民被凝视的程度越深,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识就越深刻,对本族群的族群认同意识也就越强[3]。其次,旅游带来的交往不仅限于游客与当地居民,还包括游客与游客间的交往交流,群际接触理论认为,族际接触互动能通过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等机制来改善和提高民族关系[4]。在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流而互相了解,然后上升为理解与共情,民族与民族间通过文化上的体验与对话形成交流,建立认同,从而形成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格局。
2.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建设和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曾经旅游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和途径之一,相关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早在2004 年贵州“乡村旅游扶贫国际论坛”上,就旅游扶贫工作已经形成了关于贫困人口就业、培训、服务,以及贫困地区税收、基建等7 个方面的建设方案。我国目前脱贫攻坚战虽然取得胜利,但民族地区返贫危机依然存在。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期间特别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能够给予规模较小、旅游吸引力不足的民族乡村发展的可能性,通过特色旅游线路的绑定作用,形成旅游共同体分享旅游收益,由此逐渐吸引外部资金、人才,促进乡村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以先富带动后富,缩小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差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民族互嵌式旅游对建设和完善乡村旅游线路的作用
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从提出至今已越发多元,各地方将零散的景点进行整合,至今形成了近千个各级别的精品线路,随着线路的激增,“精品”性却被大大弱化,出现了区域内竞争、地域文化挖掘不足等问题。民族互嵌式旅游正是针对乡村旅游线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对建设和完善乡村旅游线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一)缓解旅游线路同质化造成的区域内部竞争
随着各级别精品线路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呈现趋同的态势,旅游线路的规模效应使地方不得不推出大量同质化景点,文化特征趋同、风景风光趋同、娱乐模式趋同,一方面造成同类型同主题路线整体复游率降低;另一方面,导致各市镇间由全域旅游建立起来的共创共赢体系被打破,竞争关系被放大,从而稀释了游客流量,旅游收入难以维持后续建设。民族互嵌式旅游可通过选择不同民族乡村纳入旅游线路,建立更具有差异性、辨识度的旅游方案,以此来缓解内部竞争。
(二)树立旅游主、客体对民族文化的识别和认同
他者文化体验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在精品旅游线路推出后出现了变化,一方面由于客源来源、流量、时间难以预测,文化表达和民俗活动不得不愈加符号化、展演化,形式感过重;另一方面,路线主题的局限导致地域文化出现割裂,难以展示全貌。而民族乡村则拥有天然的文化特性和显著符号化的人文景观,当游客在不同民族乡村游览,文化特性将会被放大,使游客更易感受到民族文化内涵。另外,乡村游经营者为了体现差异性,在建设过程中更注重挖掘本民族文化特色,容易激发本民族人民自我文化认同和文化保护意识。
(三)增加乡村旅游在构建“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价值
目前,乡村旅游线路中大多为单一民族乡村,反而形成了游客与目的地明确的二元关系。在二元关系中,比较行为更易成为交往交流的结果,从而弱化了交融,致使构建“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成效降低。民族互嵌式旅游通过游客自主流动,柔化了地域上“中心”与“边缘”、空间上城市与乡村、民族上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边界,对“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建设方法
(一)民间推介、社会建言与政府把关共同完成线路设计
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首要在于线路设计,旅游乡村的选择和连接方式应具有主题性和故事性,自媒体时代讯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新兴景点的爆发应对政府起到启示作用,在选择乡村方面,首先应充分调动人民热情、激发社会参与,由民众、景点经营者、过往游客等地方个人和组织将当地旅游特色景点、民风民俗推介给政府相关部门,同时发挥智库优势,聘请高校、协会等文化专家根据地方历史、风俗节庆、典故传说对推介景点进行考查,形成当地系统性民族文化脉络,讲好民族故事,最后由地方政府,评估发展潜力,设计具有主题性、差异性的民族乡村旅游点或旅游片区,并继续向上推介。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各地方推介材料,按主题,如民族历史沿革、红色历史印记、民俗活动体验等内容汇总分类,统筹旅游资源、论证可行性,最后编制乡村旅游路线。
(二)增加资金、人才流动,创新开发管理
在线路沿线景点建设方面,资金与人才是关键。当乡村纳入精品旅游线路中,相当于得到政策支持,便可进行招商引资,并通过旅游景点建设发展基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旅游景区由投资方和政府共同经营管理,一般是政府出面,调聘同线路其他乡村旅游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进行轮岗或挂职,以此促进人才流动。同时,政府应结合乡村旅游及上下游产业为村民提供技能培训,以适应新的就业岗位,为乡村旅游长期发展、村民增收、外地务工村民返乡创造机会。
(三)利用自媒体平台,构建官民宣传共同体
虽然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具有官方媒体的权威性,但更为直观、清晰,充满情境感的自媒体短视频依然是旅游目的地决策的重要参考。民族互嵌式乡村旅游宣传应同时利用好官媒和自媒体平台,从创作端和运营端两方面入手。创作端方面,首先要保证短视频和博文创作数量来快速树立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其次,要激励当地村民和游客发布具有正向意义的自媒体作品。运营端方面,地方政府、景区、自媒体平台应积极合作,运营官方自媒体账号,通过举办结合节庆、季节等主题性自媒体作品征集活动,利用官媒流量来激发高水平作品的创作,同时与平台合作予以奖励和流量扶持,以此创造有热度有质量可信赖的官民宣传共同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