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幕墙龙骨单元装配式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2023-09-28曾庆杰
曾庆杰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1 引言
在装配式施工技术推广使用之前,大多数施工人员都会按照传统施工顺序进行框架幕墙的制作。 由于工序较为复杂,因此,该部分施工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还需要投入高额的成本, 但如果能够通过使用吊装工序连接主体结构和单元体幕墙,那么施工建设效率会明显提高,施工成本也能得到合理的压缩, 这不仅能够让施工建设的配置得到优化,还能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类突发性事故的概率。 但要使用装配式施工技术进行框架式幕墙龙骨单元的施工建设,需要对整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优化。
2 装配式施工的优势分析
2.1 施工周期较短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 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在建筑结构框架外侧使用岩绵等材料进行外墙装饰板的粘贴, 该过程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施工技术,因此,耗费的施工周期较长。一般情况下,框架式幕墙的施工需要耗时4~6 个月。 但如果能通过装配式施工技术进行幕墙的制作, 那么施工人员就无须在施工现场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使相应的施工环节减少,并且不同的施工步骤可在不同地点同期进行, 只要能将各部件制作完成,运进施工现场,就能完成施工安装,能够极大地节约施工时间,让施工现场的资源得到更为优化的配置。 此外,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时,由于部件可以在专门的工厂生产,可以确保生产效率[1]。 当所有部件都准备好后,只需将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快速组装,不仅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复杂度,还能帮助施工团队更合理地配置利用资源, 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完成。
2.2 施工较为环保
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使用, 能够让施工工序得到合理的优化,因此,部分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的施工建设工序,可直接在工厂内进行。 这就意味着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不易对周遭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相比较传统的幕墙施工方式, 装配式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的环保效果, 减少施工建设对周遭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 除此之外,装配式幕墙设计和制作方法更加科学,相较于传统的幕墙制作,装配式幕墙制作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使整体施工在能源节约方面彰显优势。
2.3 施工质量较好
装配式幕墙施工不仅操作较为方便快捷, 并且相比较传统幕墙制作,施工步骤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施工人员可直接按照预先的图纸进行施工作业,并且在幕墙制作过程中,一些专业的部件可直接在厂家生产制作, 能够确保幕墙各部件的制作质量达到最佳。 在幕墙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其防水性能和保温性能,还需要考虑其外部的美观性,如果使用装配式的施工方式进行幕墙施工, 那么幕墙制作的各方面性能优势都能得到最佳呈现, 这不仅能够让施工建设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还能借由装配技术的使用合理控制成本,让企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获得最大化效益。
3 框架式幕墙龙骨单元装配式施工应用分析
在某安置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要负责总建筑面积1 630 000 m2,住宅建筑面积1 150 000 m2,公建面积480 000 m2的案例施工。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幕墙总面积达到了130 000 m2。施工人员决定使用装配式施工进行框架式幕墙的龙骨单元施工。
3.1 进行幕墙预埋件现场安装
幕墙预埋件安装是施工建设的首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找准幕墙预埋件的安装位置, 并在安装之前将预埋件牢固地绑扎起来,使预埋件和主体的结合面紧密联合,防止中间悬空。 在预埋件的安装过程中,对安装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平面位置上偏差不能超过20 mm,标高偏差也不能超过10 mm,施工人员还应当确保表面平整度为5 mm 左右。 但施工中会出现突发情况,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或振捣过程中,预埋件会因为外力或其他因素而产生位置偏差。 一旦发现此类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2]。通常,监理会进行现场检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顺利完工。
3.2 完成测量放线和材料规划
在测量放线过程中,专业测量设备的使用至关重要,唯有使用专业设备才能在标高基准线测量过程中降低出现差错的概率。 如果标高数据不够准确,应当重新进行测量和标记。 楼体沉降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标高的统一,因此,楼体沉降是复核过程中的关注点。
确定标高后, 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目标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基准层的设定。 在二次检查完成后,记录各项数据和信息,通过预留测量孔和水准仪的合理使用对基准点的偏差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这一工作较为精细,需要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完成。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数据偏差,工作人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检查处理, 并以经过复查后的数据为前提,进行后续辅助测量绘图。
幕墙控制线测绘完成后, 工作人员便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幕墙龙骨的加工单以及其他各类辅助材料的加工单。 传统幕墙制作工序中, 工作人员无法在龙骨安装完成之前拟定面材计划, 否则相应计划的拟定会与龙骨最终的安装实际情况相冲突。 但在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在龙骨安装完成之前就进行材料规划, 使得不同工序之间的衔接更为紧密,进一步缩短了构件制作周期。
3.3 复查预埋件位置进行剔凿
工作人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检查混凝土的充实密度,如果预埋件周边的混凝土密实程度没能达到理想状态, 那么后续的施工会因此而受到阻碍。 当然,除了混凝土的充实密度需要得到核查, 工作人员还要全面分析预埋件布置图和预埋件实际放置方位之间的偏差以及遗漏情况[3],确保后续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3.4 完善幕墙龙骨高精度加工
技术人员可在车间内制作幕墙龙骨, 以高精度的加工方式进一步提升幕墙龙骨的制作质量。 在具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 工作人员可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图纸要求选择铝合金龙骨材料进行制作。 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可在加工车间完成诸如下料冲孔等一系列轮毂的制作工序。 需要注意的是,在下料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夹紧装置使型材夹紧,确保型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重力而发生形变。 在龙骨切割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确保铝材装饰面不会受到切割工艺的影响。 而在冲孔模具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调整上下模的间隙,并且使用废料进行试冲,确保冲孔模具可正常使用后,方能正式进行冲压环节的施工。 在冲孔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尽量保证切口平整、光滑,并根据制作部件的尺寸完成编号工作,并通过二维码进行不同型号部件的分类,使后期的运输和包装工序更为方便快捷。
3.5 板块吊装位置的调整
幕墙的整体骨架板块安装离不开单臂吊机的使用。 而普通的单臂吊机在板块吊装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工作人员只能使用可移动的伸缩式吊机完成这一工序。 吊机型号如图2 所示。 在吊机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合理进行吊机的摆位,把其放置在楼层上方的适宜高度。 相比较其他的单臂吊机而言, 可移动可伸缩的单臂吊机在拆卸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且使用更为灵活,能够使施工过程更为方便快捷。 在下方的板块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可迅速将吊机移到上方楼层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吊机便可直接沿着楼层移动,依次进行所有板块的安装。
图2 可移动伸缩式单臂吊机
通常情况下, 板块的吊装需要两组成员同步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在板块的吊装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使用两套板块吊具,且吊装组的施工人员也需要被划拨为两部分。 理想状态下,两部分吊装人员每组需要有6 个人,且在吊装工作开始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在楼层的合理位置使用钢丝保护绳,并将其栓配在作业人员身上,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作业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概率。
作业人员无法独立完成控制板块的工作, 单人施工容易出现与室内的其他物品发生碰撞的情况, 这会直接影响板块的吊装过程。 整个安装过程都需要技术人员从旁协助,通过侧面观察的方式合理把握起吊高度。 除此之外,施工团队还需要安排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单臂吊机, 按照指令严格控制板块的吊装高度, 确保施工团队在板块吊装过程中能够以整齐划一的行动顺利完成吊装各工序, 降低吊装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争取让板块吊装工作能够顺利推进。 两个组别的吊装人员都需要按照3 人控制板块姿态,两人观察起吊高度,一人控制单臂吊机的方式来合理分工, 这是板块吊装过程的技术要点。
4 结语
总而言之, 框架式幕墙龙骨单元的装配式施工技术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缩短施工周期,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因此,这种施工建设理念应当进行全方位地推广和运用,施工团队和技术人员务必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