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初探

2023-09-28罗惠琼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评句型目标

罗惠琼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的是教学的整体性和协同性,通过将教学、学习及评价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以小学英语学科为研究焦点,结合实际案例,探究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导向和核心要素,引领并调控课堂教学,作业目标对于作业设计来说,亦是如此。作为作业设计的第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作业目标的内容要具有合理性

作业目标内容的合理性,体现在其要能体现新课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学情以及与学习内容相关。在确定作业目标的内容前,教师不仅要对新课标了如指掌,还要在内容上体现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2.作业目标的表述要具有科学性

作业目标表述的科学性,体现在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明确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和标准以及这些目标是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评的。因而,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来进行作业目标的制定,以及需明确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素养方面应达到的细致水平和可接受标准。

二、制定精准的作业评价标准

作业设计的目标一旦确定,教师就要根据作业设计的内容制定精准的评价标准,为自己的教学提供诊断。作业的评价标准要体现核心素养导向,避免仅体现知识技能训练的内容,要对学生的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等都有相应精准而贴切的评价表述。

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小组互评等,让他们能自觉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结果改进学习,以评促学。此外,还可以进行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业的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以评促教;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孩子作业的评价,更加了解孩子學业情况,以评促知。

三、设计多元丰富的作业类型

根据“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教师除了布置常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多元、丰富的作业类型,从而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1.设计学习理解类作业,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

教师给学生设计如读、背、诵、写等学习理解类的作业,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梳理核心知识,并把知识建立关联,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

如在教完PEP Book3 Unit 1 My Classroom B.Let's talk and Let’s learn的整合课后,教师可设计两项课后作业:第一项是让小组用本课时的重点句型来讨论值日的任务,每人开口汇报值日表上的内容,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重点句型,以及与教室相关的词汇。第二项作业是第一项作业的延续,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设计dream classroom,并轮流展示,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品最后展示在班上,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

这两项作业相互关联,不仅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关键信息,梳理核心语言,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一举多得。

2.设计应用实践类作业,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

应用实践类作业包括转述、采访、调查、报告等,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在作业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教师把此类作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链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

如在教完PEP Book3 Unit 2 My Schoolbag A.Let’s learn后,可设计这样的一个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运用本课重点句型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采访调查一下同学们的书包里面装着什么。调查采访后请统计出小组学生中,书包内出现最多的东西是什么,并汇报。

这项作业是一项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且存在信息沟通的语言交际活动作业。学生不仅能在采访活动中,运用本课核心语言知识,还能在汇报作业时,综合应用学过的句型和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清楚教什么、设计什么、评价什么,并把这三者建立有效的关联,努力让“教—学—评”一体化的作业设计理念落地,使学生的作业跟教师的教和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教—学—评句型目标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典型句型大聚会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