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钱“规律运动”

2023-09-28tpfrmio

大学生 2023年9期
关键词:律动奖学金韭菜

tpfrmio

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个暑假,父母在我的银行卡里打了一笔1.5万元的“巨款”,作为我大学的生活费以外的闲钱。不过,在我本科4年的投资理财进阶之路中,这1.5万元“休息”的时间很少,它大多数时间都在忙碌地“运动”。

从“躺”到“动”

大一,我给这笔钱放了个小长假,任由它们在银行卡的活期里“躺”了一整年。没有丝毫理财规划的我从不记账,也从不理财,毕竟我有两大雷打不动的信条——钱是挣来的,不是省来的。“钱生钱利滚利”属于拥有大额存款的土豪们,我这种本金少的小菜鸡,能掀起什么浪花?

但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我还真让这笔钱掀起了浪花。

2020年7月,股市迎来难得的牛市,热搜上常常挂着“基金”“股票”,点进词条都是一片网民在欢呼,身边买基金的朋友红光满面,言语中透露出基金大涨财源滚滚来的喜悦。

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抓紧上车加入基金大军,好像晚一秒开户、晚一秒买入钱都会呈几何倍数般溜走。

一想到钱从四面八方来的场景,我的拖延症立刻被治好了,一通操作行云流水,在没有任何理财知识的情况下,我完全依赖支付宝基金页面的推荐,以“看谁顺眼就选谁”为原则,轻松完成了基金的挑选,买入5000元。

在可查看盈亏后,我第一时间打开了基金账户,屏息凝神——“+637.05”映入眼帘,好一个钱从天上来。“3天600+,那一个月还得了?”我一边沾沾自喜于自己上车及时,能分得市场一杯羹,一边又计较着有涨必有跌,怕自己太过贪心,白得600块应该知足了。于是,不顾系统提醒持有七天内卖出会有高额手续费,我在第一时间全仓卖出,见好就收。

从“运动”到“乱动”

见好就收,换来的却是高额手续费扣除,利润缩水到不足原有的30%。股票基金市场的形势依旧一片大好,而我成了退场选手,只能在观众席摇旗呐喊。不知不觉间,那个催促我赶紧上车的声音越来越洪亮,越来越频繁。好似错过了这一波大好形势,我就会穷困潦倒,抓住了这一波机会,我就能单车变摩托,入住汤臣一品。

不如all in(全仓买入)吧?想想从小到大读过的名人事迹,谁不是大着胆子放手一搏最后应有尽有的?钱都是给敢想敢拼的人赚的。正好苦于自己看似理性,实则优柔寡断的性子已久了,这不,正是锻炼我胆量的大好时机,丢弃掉让我退出选手席的理性吧!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操作的状态:屏住呼吸,快速拿出手机划到基金界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基金排名里凭着“眼缘”选择了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债转基,从选基金到全仓买入,全程不超过5分钟,开始等待我的“巨款”掀起一层又一层绚丽的浪花。

股市开盘了,我准备再次和天上馅饼撞个满怀,但迎接我的是累计盈亏的符号从“+”变成了“-”,颜色从喜气洋洋的红变成了韭菜色,直击灵魂的是4位数的亏损。这浪花确实掀得不小,确切来说,它更像一场毁天灭地的海啸,方圆十里的韭菜地都被席卷得寸草不生。我以为我是天选之子,清醒过来才发现自己是天选韭菜。

从那以后,每天看基金收益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我对我并不了解的债转基金有一股盲目的自信,我相信它一定会上涨的。我从重庆的酷暑等到“秋老虎”,减号后面的数字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基金”“股票”等词条还是频频登上热搜,但微博广场里都是韭菜们的哭诉。卖掉又不甘心,但眼睁睁看着钱像泼水一样洒出去又心头难受,我选择了一种暂时回避这种矛盾心理的方法——当一只鸵鸟,不打开基金界面,也不卖掉。

四五个月后,我懷着几分好奇再次打开基金账户,没有奇迹,-4563.86从眼底击中心底。

从“乱动”到“律动”

血泪的教训让我对一切风险性投资有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那笔父母给我的闲钱在支付宝基金里坐牢,但毕竟尝过几口钱生钱的威力,又不忍手上陆陆续续收到的几万元奖学金在活期里伴随着通货膨胀贬值。

我决定向稳健型理财转变,把不用的奖学金分为两份,一份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份尝试低风险定投。存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钱分为三份,分别存入最低持有30天、60天和90天的理财产品,30天理财产品到期后如果不应急使用则继续购买理财产品,再次购买则买入90天的定期理财,60天和90天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全都存入90天定期,让钱“规律运动”起来。我要在保证钱的流动性的同时,享受更高的理财产品利润(90天的理财产品利率高于30天和60天)。我的低风险定投之路则是为我曾经的无知买单,在黄金成为大热门时,我并没有同曾经一样无脑买入,成为被收割的韭菜,而是“线上+线下”结合搜集信息。在b站、小红书等线上平台搜罗的理财科普知识,但看多了之后会发现稿件内容重复率极高,多数博主都是显示“财力”吸引点击率后,千篇一律地提供掺杂着“软广”的定投和理财产品的购买建议。线上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我开始广泛搜集有投资理财经验的长辈的建议。不得不说,线上搜集的信息有多么同质,长辈们的理财经验就有多么多元,其中有开通股票账户,买一些新兴产业,并且相对稳定的ETF基金的,有建议我买黄金的,也有教我打新股如何操作的……获得信息之后的我选择了黄金定投,定投能约束我攒钱,而黄金作为硬通货也相对保值。一年来,金价从买入时的360/g到现在将近430/g,长辈们的建议诚不我欺。

加入“律动大军”

我的小金库从“不动”到“规律运动”走了许多弯路,打破了我对“钱生钱利滚利”的质疑,但现在的我仍然持“赚钱>省钱”的观念,让更多的钱加入“律动大军”比省吃俭用重要。我早早锚定了自己赚钱的原则:赚钱的过程必须能够自我提升,最好与我的专业发展相结合,所以“发传单”“服务员”等体力劳动式兼职我从未尝试。并且,赚钱的前期金钱投入一定要足够低,将赚钱的风险最小化,所以“刷单”等电信诈骗常见套路在我这里没有丝毫诱惑。

大二时,我就已经开发出最适合我的开源之道——拿奖学金。这条路前期的金钱投入为0,不存在任何上当受骗的风险,也能够将自我提升的进度条拉到极致,无论是今后选择求职还是深造,高额奖学金在履历里都是颇为醒目的点睛之笔。从自身出发,这种方式也是最适合我的。我的专业决定了我当不了代课老师,我又是个不喜欢通勤的“懒人”,拿奖学金这条路和我的“懒人状态”以及自我提升诉求完美契合,唯一需要的就是努力“动脑”,努力学习和踏踏实实搞科研。

我的师范生朋友A的思路和我如出一辙,她选择在课余时间担任代课老师,赚钱和丰富履历两不误。最惊喜的是一位立志做科研的朋友B,他辗转于各路学术大咖的课题组做科研助理,获得课题组老师赏识,有邀请他一起写文章的、送他数据的,可观的科研助理劳务报酬与辛苦相比不值一提。

虽然在我眼中“赚钱>省钱”,我不会过分约束自己的花销。但如果对自身的消费欲望不加节制,也只会成为欲望的奴隶。我也摸索着能让每一笔钱都能有“规律”地花出去,以求心安理得。结合自身的“抠门程度”,我制定了一套“规律花费”的办法:想买存款的1%以内的东西,我会直接购买。1%-10%以内的东西,我会加入购物车后等一周再下决断,确认自己是不是一时冲动被消费主义所裹挟。事实上,多数在我加入购物车时觉得非买不可的东西,都在被我打入购物车冷宫一周后变得可有可无。而存款10%以上的东西,我会以“奖励”的形式送给自己。比如我在第一次拿到国奖后,奖励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一款包包和围巾,第二次拿到国奖后奖励自己一个iPad,在写完毕业论文后奖励自己一台新手机……以奖励的形式把钱花出去,每次使用时还会生出一股骄傲。这是我达到了xx小目标之后自己挣来的,我真是太棒了!

就这样,靠着“钱生钱”的规律运动和更多的钱加入“律动大军”,本科毕业时,我那笔曾经的“巨款”像聚宝盆一般膨胀了10倍。原来,规律运动能强健体魄、以一当十的常识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金钱。

责任编辑:刁雅琴

猜你喜欢

律动奖学金韭菜
“割韭菜”用英语怎么说?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三个经济”律动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