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虚构写作者之像

2023-09-28凌慧娉

大学生 2023年9期
关键词:杨丽萍工作坊汶川

凌慧娉

第一次读到安小庆老师的《平原上的娜拉》,是在2020年的深冬。那时,我在黑夜中跌跌撞撞地回到故乡——那是一座南方小城,群山环绕,没有平原。因此,我不能完全理解刘小样的平原。

我的故乡是层层叠叠的高山,是数百年前环绕被贬的王阳明泣血写下《瘗旅文》时的瘴雾,是边城,也是围城。我只是本能地为这颗脆弱而坚毅的心所震颤,为“宁可痛苦,不要麻木”的誓言所打动。彼时,我尚不曾以新闻人自居,只是站在新闻大门之外,在他人身上,见自我的朴素而感动。

第二次读到安小庆老师的《平原上的娜拉》,是在今年的盛夏。这是今年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非虚构写作工作坊上,建议学员阅读的特邀嘉宾的代表作之一。许多次,我反复地叩问自己:“为什么还要继续非虚构写作?”

在为期5天的工作坊中,特邀嘉宾们——卫毅、安小庆、叶伟民、从玉华、郭玉洁、李强……这些新闻业的老前辈、新记者,都或有意或无意地,或直接或间接地作出了他们的回答。

“我第一次采访汶川地震灾民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我还要至少做十年记者。十年之后,我一定还要来回访他们。我想看看十年之间,他们的人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在《人物》杂志做主笔的时候,采访了很多名人,但我最爱写、最想写的还是普通人的波澜壮阔。用对焦和放置去写每个人一生只此一次的人生实验。”

“写一个有关普通人开放的、可感的、关于选择的故事。”

……

如果我对各位老师的回答作一个总结的话,我想是:非虚构写作是新闻业用记录和反映的方式,对我们生存的世界所作出的回答。

坦白地讲,在这次工作坊之后,我依旧不确定我会否真正步入新闻行业,成为一名记者。然而,我能十分确信的是,我会写下去,一直写下去。

为了不让我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百无一用,我决定做些什么来证明。恰巧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我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看了上课期间我所记录的各位嘉宾的言行,以及一些走神时画下的人物肖像。这给予了我提笔记录这些记录者们的灵感。以下便是这些片段。

01

卫毅老师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双鹰眼。他讲话时,其实很少注视观众,而是让视线落在眼前的一寸三分地上。这并不是他不尊重观众的表现,因为他的视线从不游离,而是具有沉思者的坚毅。这样的眼神,你通常在那些因为沉迷科学而有些自闭荫翳的科技怪人身上看见。

他挺“怪”的。用他的话说,在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一年,记者络绎不绝,他只是其中默默无闻的一个。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年,他有了一些名声,然而同样关注灾后重建的人也不少。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十年,他决定重返汶川,去实践他在第一年许下的诺言:他至少要再做10年记者,要记录10年后灾民的人生变化。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十五年,他再次回访汶川灾民,那时他是他知道的唯一一个还在做这件事的人。在那篇回访特稿下,他诚恳地感谢了所有愿意接受他采访、与他分享他们的生活的“朋友们”。

02

安小庆老师扎着丸子头,包着发带,个子不高,戴黑框眼镜。她看着蛮普通的,唯一特别的就是她的丸子头没扎好,松散地露出了不少碎发,刺刺的。她看起来就是搞写作的杨丽萍。

与杨丽萍一样,她是一个女人。不同的是,杨丽萍在做一个女人,她在写很多个女人。她记录着那些结婚又生子的普通女人细微的颤动。她在做这些的时候,怀着一个女孩的天真勇敢。她笑眯眯地分享自己是如何说服编辑,在写一个有名的男性植物学家的特稿时跳脱出来,写了一下他牺牲自我的妻子。她说她“一定一定要”这样写。

她喜欢自然,尽管她的言语总是带着些书生气。她写着阁楼上的疯女人,却钟爱《荒野生存》。她来自四川凉山,彝族人,有着山人的勇敢与率性,总是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有学员问她,如何坚持成为记者时,她的回答是,热爱使人留下;如果不热爱了,离开便好了;世界上不是只有记者一个职业。在说完这些后,她会不经意地附加一个“对”,作为这段话的脚注。

在某些时刻,你甚至觉得她想要成为一个隐居者,然而那只是瞬息之间,在她不经意地表示出自己对于爬山的喜爱之时。更多的时候,她终究还是在尘世里打轉。那些大自然教会她的勇敢、率性与谦逊,最终成为她的印记,永久地镌刻在她的身上。

03

李强看起来,不像个“正经”记者。

他蹬了一双人字拖,穿了一件军绿色T恤,衣服有些大,七分裤松松垮垮地系着。他瘦得厉害,肌肤晒得黝黑。这一身行头,倒像个景区导游。更像是个景区导游的是,他的嗓音洪亮有力。他不像其他嘉宾似的,规规矩矩站在讲台话筒前讲话,偏偏爱四处转悠,可他的声音还是能清晰地传到听众的耳朵之中。

据我所知,他应该没当过导游。他的这身功夫,全是在日复一日跑新闻的路上养成的。他对现场有种非同寻常的执着。他最怕的不是现场有多危险,而是去不了现场。他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最先几个跑去武汉的记者之一。

李强的这份勇气,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新闻理想。在高中时期,他就立志要做记者,后来陆陆续续在报社实习,毕业后顺利在《中国青年报》工作。他对新闻还怀着最朴素的认知,他不想要文学性的、优雅的作品,他只要一个真相。他继承了调查性报道的风格,写过很多揭露性的作品,最有名的可能是《活在扶贫表里的牛》。

他后来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责任编辑:张琦

猜你喜欢

杨丽萍工作坊汶川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云上远眺新汶川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杨丽萍的“舞”侠世界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