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mo”大军

2023-09-28李嘉瑶

大学生 2023年9期
关键词:洛洛张楠昵称

李嘉瑶

“怎么到处都是momo?”大概三个月前,洛洛在小红书上发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一个头像为粉色恐龙、昵称为“momo”的用户频繁出现在她刷到的几乎每一条帖子底下。好奇心驱使下,洛洛忍不住问道:“我怎么老是刷到你?”

经过一番搜寻,洛洛终于明白,这个momo并非哪一个人,最初是系统为新用户自动生成的默认昵称,粉色恐龙形象也是系统的默认头像。人们发现,如果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职业等特征时,把昵称改为无个性的momo、头像设置为默认小恐龙,可以减少自己被网络暴力或被熟人认出的风险。于是在平台上出现了许多momo,人们能看到他们的发言,却记不住他们分别是谁,通过搜索用户名也找不到他的个人主页,因为他们从头像到昵称都是一样的。

找一方凈土

“大家都用一样的昵称和头像不是很容易造成混淆吗?”面对自媒体平台突然涌现的大批“momo”,洛洛深感不解,甚至“有些反感”。而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终也会成为momo大军中的一员。

洛洛加入momo大军的原因是“不想掉马”。网络用语“马甲”指的是用来掩护个人真实身份的匿名网络ID,而“掉马”意为网络平台上的匿名身份被识破。“就连毫无交集的同事都能刷到我的帖子,并通过内容准确地推断出我的身份。”洛洛时常感到大数据带来的困扰,“了解到momo账号可以规避大数据风险,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

和洛洛的疑惑不同,正在读本科的小庞表示,她是一位“初代momo”,她很喜欢momo群体间的趣味互动,也很享受momo“马甲”带来的自由。“一个为了隐身而存在的团体,真是太酷啦!”小庞向往“有趣”和“自由”,加入momo大军一方面是因为“隐身很好玩”,另一方面是想为自己的自由言行寻求庇护。“以前从不发表评论,因为害怕被人私信网暴攻击,现在可以大胆发言了,毕竟有这么多momo掩护我。”

“藏进momo群里,是我给自己提供独立空间的一种做法。”张楠正在备考国家公务员,闲暇时他喜欢刷刷小红书放松心情。“有时候我希望一个人待着,不想费精力去维护所谓的友谊。”张楠认为手动匿名的momo账号能够帮助他暂时逃离熟人社交,打造一个能够“充分享受独立个体自由”的空间。

对于小庞、张楠们来说,momo账号就如同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披上它仿佛就能在网络世界中躲开嘈杂、自如穿行。没有大数据的追踪,没有网络暴力的攻击,没有熟人社交的侵扰……

momo们都是谁

圆滚滚、乐呵呵的粉色小恐龙头像,语言幽默有梗,性格热情温暖,momo群体给网友留下了“有趣可爱”的共同印象。然而,相似的“马甲”背后是千千万万个相异的人,现实中的“momo”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粉粉嫩嫩的momo恐龙很可爱,但小庞认为自己momo账号的性格“一点也不可爱”。“我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个‘受气包’,但在变成momo时,我会很犀利地回击恶意言论。”作为初成年的女性,小庞对女权问题十分关注,她反感一些网友开黄腔、物化女性的言论,躲进momo群体中让她敢于进行反击。

除此之外,使用momo账号后小庞发布的内容也变得更私密了。以前由于担心被周围同学刷到帖子,小庞在小红书上只会更新自己的“吃饭日常”,而现在变得随心所欲了。“比如我想知道自己是方形脸还是菱形脸,就发了打码的照片问网友,有熟人的情况下我会不好意思发。”

和“热情不羁”的群体形象相反,多数momo使用者都宣称自己是“i人”(网络用语,指内向的人)或者“不喜社交”。“偶尔也会和网友打趣两句,但我现实中比较安静,不是那么有趣的人。”22岁的研究生珂玉认为momo群体中有许多像她一样“想要安静过好自己生活的人”,使用momo马甲是为了守护自我阵地。

张楠和珂玉想法相似,感受到网络环境的复杂混乱,他果断选择换上momo账号以“收束社交范围”。张楠过去喜欢“搞怪”的ID,比如做了一件傻事后会把昵称改为“快乐且缺心眼的傻瓜”,以独特的ID展现自己独一份的心情状态。然而张楠渐渐发现,任何个性表达都可能成为网友攻击的对象。“明明只是不满意我的某句言论,却要攻击我的昵称、头像,甚至多天前发布的帖子。”换上无个性的momo账号是他无声的抵抗。

但无论如何,个性表达对青年网民而言最终还是难以舍弃的。在追求个性和自我保护的矛盾下,许多网民选择了对momo形象进行二次创作,在原有基础上加上一定的个性化元素。30岁的刘倩仪在momo账号打卡减肥,她的头像是一只举着杠铃的momo恐龙,昵称是“momo(减肥版)”。23岁的应届生张歆雨求职不太顺利,她的momo恐龙捧着金元宝痴痴地笑。“我的momo头像添加了很多花朵元素。”洛洛表示,她对花粉过敏,这个头像弥补了她在现实中不能接触花的遗憾。

渐隐的浪潮

狂热的momo现象是用户对社交平台乱象的无声反抗,它反映出社交平台存在的隐私泄露、网络暴力等问题。然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够持续多久?战争之后,矛盾能得到解决吗?

哈利?波特使用隐身斗篷时需要格外谨慎,一旦不小心露出身体的某个部分,就会立马陷入被识破的窘境。洛洛认为momo账号的隐匿性同样难以维系,任何一点个性表达都会增加被识破的风险。根据张楠的观察,momo现象不但没有消减网暴行为,反而助长了“坏momo”的气焰。“坏momo”指的是在网上横冲直撞的“键盘侠”型momo,张楠认为他们就是“披上momo假名的网暴者”。为解决“坏mo殃及池mo”的问题,群体间自发组成了“momo警队”,对言行不当的momo进行思想教育,劝阻无效者“开除mo籍”。队长表示,多数“坏momo”只是一时冲动下的口不择言,但对于少数不听劝阻的,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对其“开除mo籍”。

“众mo平等”“一mo做事众mo担”等有趣的群体话术,高度相似的ID特征……momo现象是用户通过共同符号体系彼此连接与互动的一种数字狂欢行为。而在“没有记忆”的互联网中,这场狂欢更像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烟火,短暂的璀璨过后留不下一点痕迹。

小庞目前已经退出momo大军,原因单纯是“因为想到了更有趣的ID”,小庞认为自己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在“跟潮流”。和小庞想法相似的用户还有许多,张歆雨表示自己更换头像的频率很高,不太可能长期使用某个ID。

尽管momo大军目前的体量仍然很庞大,但也存在着成员不断流失的状况。momo现象如一块巨石投入互联网大海中,激起一片波澜而后沉入海底。

在momo现象爆红后,社交平台上又出现了“隐门”“太极门”“神经蛙门”等衍生组织。其中较为出名的是“隐门”,成员们把头像设置为透明纯色图片,昵称设置为空白,以此形成视觉上的隐身效果。

然而随着momo热潮逐渐褪去,“隐门”们悄然兴起,社交用户的诉求又该由谁解决?

(文中洛洛、小庞、张楠为化名)

责任编辑:贾倩颖

猜你喜欢

洛洛张楠昵称
爱发呆的洛洛
The Desert Problem
张楠作品欣赏
快递员洛洛的一天
洛洛圣诞遇险记
算页码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ull/propeller interaction of submarine in submergence and near surface conditions*
特殊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