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探析

2023-09-28徐非非

时代金融 2023年9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财政

徐非非

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和加强监管提供有效途径。通过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概述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当前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思想认识较为滞后、绩效指标科学性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时改变思想观念、完善绩效指标等优化对策,以期能够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一些裨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和监管方面的任务日益繁重。在这个过程中,财政专项资金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使用的效益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财政专项资金概述

(一)财政专项资金的定义和特点

财政专项资金是政府通过设立特定基金,为特定领域或项目提供的资金支持,旨在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这类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公共服务领域。与其他财政资金相比,财政专项资金具有明确的资金用途、使用对象和监管要求,能够更加精准地服务于政策目标和民生需求。

财政专项资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专项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是针对特定目标或任务而设立的,用于特定的行政事业单位。这种专项性确保了资金的专门用途和专门管理。例如,政府可能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特定领域的行政事业单位;第二,限定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受到限制,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这种限定性确保了资金的合法性;第三,监管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必须接受严格的监管和审计,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果的达成。这种监管性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第四,目标导向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与特定的目标和任务相一致。这意味着资金的使用能够实现特定的目标,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第五,绩效导向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能够产生明显的绩效和效益。政府希望通过专项资金的投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绩效水平。所以,在使用专项资金时应注重绩效评价和监测,确保资金的使用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 财政专项资金的分类和用途

根据资金用途,财政专项资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基本建设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二是事业发展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业务活动等;三是社会保障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抚安置等;四是科教文卫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发展。

以2021年为例,我国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教育领域达到 4.5 万亿元,用于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待遇、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生活等。同时,科技研发支出达到 2.2 万亿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这些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三)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方式和流程

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一是预算管理,通过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明确年度资金使用计划;二是项目管理,通过建立项目库,对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进行储备、评估和监管;三是绩效管理,通过对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财务管理,通过对专项资金的收支、核算和监督,保证资金安全和规范使用。

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一是项目申报,各级单位根据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和要求,申报符合条件的项目;二是项目审核,相关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的项目;三是资金下达,财政部门按照项目预算和实施进度,将专项资金拨付至项目实施单位;四是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单位按照预定目标和预算方案,开展项目实施工作;五是绩效评价,对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六是结果应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专项资金的使用進行改进和优化。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

绩效评价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手段。它涵盖了对专项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产出和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绩效评价旨在通过衡量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产出,判断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实践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资金综合管控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对资金的综合管控。通过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全面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例如,某省教育厅通过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发现部分学校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效益不高的问题,于是采取了加强资金监管、完善资金使用制度等措施,从而提高了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增加资金的利用效率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通过对资金使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可以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和低效现象,从而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例如,某市财政局通过对公交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发现部分公交车辆运营效率较低,车辆空驶率较高,于是提出了优化公交线路、提高车辆利用率等措施,从而提高了公交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 利于强化资金监管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有助于强化对资金的监管。通过对资金的绩效评价,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发现违规使用资金、虚报冒领等行为,从而加强对资金的监管,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例如,某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对扶贫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发现部分贫困户领扶贫资金不符合扶贫标准等问题,于是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的监管,严格审核发放标准,从而确保了扶贫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可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通过对资金使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可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从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例如,某市文化旅游局通过对文化旅游專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发现部分景区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于是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服务质量等措施,从而提高了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一些单位仅关注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而忽略了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此外,评价指标设置不够科学,未能充分体现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这导致绩效评价结果难以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面的实际情况。以教育行业为例,虽然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有的显得过于笼统,难以全面反映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

(二)绩效评价认知不足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绩效评价只是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简单检查,忽视了对资金使用效果的深入分析。这种认知上的滞后导致绩效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影响了绩效评价的效果。以医疗行业为例,部分医院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评价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绩效指标科学性不足

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部分指标设置缺乏科学性,难以全面反映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有的指标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有的指标过于细化,导致评价过程烦琐。这使得绩效评价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影响了评价的效果。以文化产业为例,个别文化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指标过于依赖票房收入、参观人数等数量指标,忽视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四)人员结构不科学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部分评价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准确把握评价标准,导致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以科技行业为例,部分科技项目的绩效评价人员缺乏对行业技术的深入了解,难以对项目的实际成效进行准确评价。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到位

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束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到位。有的单位将评价结果作为内部参考,未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原则;有的单位虽然公开了评价结果,但未能将评价结果与行政问责、资金分配等挂钩,使得评价结果的运用效果大打折扣。以环保行业为例,部分环保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未能充分应用于项目改进和后续资金安排,导致环保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优化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挑战方面,比如随着专项资金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绩效评价工作的难度也逐渐加大。同时,也面临难得的机遇,比如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绩效评价工作日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这包括设定明确、细化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及完善评价流程和方法。例如,教育行业可以引入教育质量、学生满意度、教师教学水平等多方面指标,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同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二) 及时改变思想观念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研讨会等方式,引导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更新观念,强化绩效评价理念。例如,医疗行业可加强对医院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认识到绩效评价与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可以引入激励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个人奖金、晋升等挂钩,提高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三) 完善绩效指标

在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科学设置绩效指标。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可量化性,以便于评价过程的实施和结果的比较。例如,文化产业可以关注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消费等环节,设置票房收入、观众满意度、社会效益等多维度指标。此外,还可以采用标杆比较法,将自身绩效与行业内先进水平进行比较,以发现自身不足,促进绩效提升。

(四) 提升绩效评价人员的综合素养

加强绩效评价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质。评价人员应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准确把握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例如,科技行业评价人员应熟悉科技项目的运作流程,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此外,可以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绩效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

(五)优化绩效评价方法

在绩效评价方法上,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评价效率。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运用云计算,搭建绩效评价信息平台,实现评价数据的共享和互通。此外,还可以采用实地调查、专家评审、公众参与等多种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六) 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结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将其应用于行政问责、资金分配、项目改进等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将评价结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内部管理、绩效考核等挂钩,确保评价结果的运用效果。例如,环保行业可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环保项目的改进和后续资金安排,促进环保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可以通过将绩效评价结果与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挂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和市场化水平。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增大,其使用的效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金综合管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强化资金监管。然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如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思想认识滞后、绩效指标科学性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到位等。因此,需要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及时改变思想观念、完善绩效指标、提升绩效评价人员的综合素养、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等,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翠.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一体化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研究[J].商业观察,2022(31):61-64.

[2]饶娅梅.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1,15(25):66-68.

[3]王志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绩效评价的应用路径探讨[J].财经界,2020(07):40-41.

[4]孙海燕.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14(03):235-236.

[5]陈军妹.构建文化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9(10):108-109.

[6]阴锦凤.解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绩效评价的应用路径[J].财会学习,2019(18):75-76.

[7]关静波,宁丽莉.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8):70-71.

[8]王玲.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对策[J].现代商业,2010(14):178.

作者单位:江苏天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财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