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院校第二课堂育人机制研究
——以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崇优班为例

2023-09-28邱艳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5期

邱艳梅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课堂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主渠道,具有严格的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模式和师资配备等完整的体系。第二课堂较第一课堂新颖灵活,其利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以多元化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日渐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1-2]。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其他专业相比,更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也多重视实践。因而,对于第二课堂培养体系的研究,越来越成为高职医学院校的关注点。目前,高职医学院校第二课堂育人机制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究。本文以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崇优班为例展开调查分析,挖掘第二课堂活动着力点,探索第二课堂育人长效机制。

1 崇优班第二课堂概况

1.1 崇优班的组建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药学系崇优班组建于2018 年9 月,其寓意“崇尚优秀,追求卓越”,旨在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将其培养成品德高尚、技艺精湛、服务社会的高素质药学人才。成班初期不设门槛,学生自愿报名,在培养过程中,严格执行班规,采取淘汰制。药学系党总支书记担任班主任,支部全体党员担任指导教师,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担任班干部,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组、中医药学习组、志愿者服务组等,坚持以学生需要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1.2 崇优班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索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为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补互促,拟定了《第二课堂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将第二课堂学分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第二课堂学分制分为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能力素养、职业技能素养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素养4 个模块。药学系第二课堂以崇优班为试点,以学生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干部为抓手,引领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点及面,积极探索学院第二课堂育人机制。

1.3 崇优班第二课堂活动成效

一是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崇优班自组建以来,学生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20 余人次,在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银奖1 项、铜奖1 项。获国家奖学金2 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5 人次;多名学生在学院运动会中打破校运会记录。二是以“点”带“面”,系部学风建设成效显著。三是学生专业潜力得到挖掘。崇优班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第一课堂衔接,以项目化、模块化形式拓展专业知识,学生专业能力明显提升。四是学生就业率提高。对崇优班毕业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受到单位领导认可,多数已纳入单位基层干部后备人选。

2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崇优班的组建是学院在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举措,几年来的特色班级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缺乏有效的领导和管理

近年来,学院在总体工作方案中将实践育人纳入第二课堂,但是实际执行情况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落实未具体到主要的职能部门,缺乏整体规划。作为医学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远不及专业教学,第二课堂多依托院团委、学生会、各类社团开展活动,缺乏专任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大部分为学生自主管理,无法最大化实现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成效。

2.2 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充分的总体设计

第二课堂主要以实践为培养形式,崇优班“第二课堂”学分制项目认定内容分别为思想道德素养、实践能力素养、职业技能素养、创新创业素养4 个模块,在近些年的实践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随意性大,缺乏总体设计,活动实际情况及活动开展成效很难体现。不同类型的活动,开展频率、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差距都较明显[3]。此类现象表明,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未全面考量医学生的个人需求,缺乏深入调研后的总体设计。

2.3 第二课堂活动缺乏专业的指导

高职医学院校有其特殊性,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需要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目前,学院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多依托院团委、系学管办等行政部门,由相关行政部门教师进行指导,而这些教师不具备医学专业背景,对活动开展的指导具有局限性。此外,兼职指导教师还有诸多行政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实效性无法保障。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亦是如此,学生社团虽按要求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参与指导的时间有限。

2.4 第二课堂活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目前,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多为学生自主管理,其组织者及参与主体皆为医学生,活动的开展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对于活动后的效果反馈,鲜有跟踪,未形成完善的反馈机制。第二课堂能否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需要评价机制的考核。同时,有效的活动反馈机制能够激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2.5 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充分的资源保障

一方面是经费的投入保障,医学专业有其特殊性,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保障实训教学,但目前第二课堂的建设经费与保障第二课堂高质量开展的经费需求之间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是活动场地的保障,学院现有第二课堂活动场地较少,且较为简易。结合医学生专业特点开展的第二课堂育人活动需要协调第一课堂教学场地及时间,故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在场地方面亦十分受限,尤其是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

3 第二课堂育人机制建设对策

为切实解决当前医学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更好发挥其实践育人功能,本文从思想认识建设、主题活动建设、运行机制建设、保障机制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建设对策[4-6]。

3.1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思想认识建设

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配套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而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最终由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来决定,因此建议:首先,需要加强学校领导对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医学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7]。其次,第二课堂活动多为学生干部自主管理。学生干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聘用、培养管理机制[8]。最后,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教师要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尽职尽责,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活动成效。

3.2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主题活动建设

一是开展特色生命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以生命主题教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契合了医学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9]。二是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强化医学生实操技能。三是开展特色志愿者服务活动。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具备医学专业知识,更具有志愿服务他人的综合能力。四是开展特色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开展特色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具有高职医学院校特点的校园氛围。六是开展特色心理教育辅导活动。医学院校要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开展高质量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10]。

3.3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运行机制建设

3.3.1 建设系统的组织体系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目标的达成需要协同学校、学生、实践教育三方面的工作,要建设完善的系统组织,实现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效果。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建第二课堂领导小组,由上及下形成一支系统的、责任明确的工作组织体系,做好第二课堂开展的组织协调工作,推动实践育人成果落地[11-12]。

3.3.2 制定第二课堂制度规范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活动的开展要有章可循,要制定相应的第二课堂制度规范,建议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医学生学分管理系统,制定管理细则,进行考核评价[13]。一方面,提高医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保障学校第二课堂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效果。

3.3.3 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第二课堂活动普遍存在重过程、轻反馈现象,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缺少成就感,组织者未关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极大影响着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效果。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要总结活动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考核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及活动本身。对于考核不通过的对象,进行相应的整改,对于考核优秀的对象,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14]。

3.4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的保障机制建设

人力资源保障方面,要有完善的从事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才选拔方案,从第二课堂活动建设的各个方向选拔专业的指导教师,确保其专业指导性及思想引领力;对第二课堂指导教师队伍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指导能力。物质资源方面,要有专门的第二课堂经费、物资投入,并完善相应的资金与物资管理办法,制定第二课堂活动经费专门管理办法。场地资源方面,要对校内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协调现有场地,通过调研评估,扩大场地,满足学生需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合作等方式,拓宽第二课堂活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