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又新编,“洪荒”仍最美
——评宋耀珍《洪荒记》
2023-09-28四川刘小波
四川|刘小波
中国古老的神话与传说是发轫于洪荒时期、流传于民间乡野、贴近生活现实的历史与文明的活化石。正是这种在野性,让其有了无穷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常读常新,常写常新。从鲁迅经典的重写之作《故事新编》,到阿来、叶兆言、苏童等作家参加的“重述神话”国际写作计划,再到诸如朱琺在《安南怪谭》对神话传说再度演绎的青年作家们的尝试,古老的神话与传说一次次在当下获得新生。作家宋耀珍的《洪荒记》(山西教育出版社2022 年版)是对古老神话传说的又一次重读和改写。《洪荒记》以文化大散文的笔法对古老的神话传说进行了现代化的诗性演绎,这是对中华文明的讴歌与礼赞,是对民族精神的鼓舞与提振。作品连通着历史,书写着当下,启迪着未来。这是一种在场的、及物的“跨文体”书写实践,是历史文献的考古与当代生活的介入,是有着生活广度与灵魂深度的写作。
在场与及物:“跨文体”的书写实践
《洪荒记》虽然是一部“故事集”,但作品在整个体例上比较宽泛,甚至有些难以界定。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文体”实践,它既有散文的笔法,也有小说的叙事性、历史的非虚构特性和诗歌的诗性。在主题方面其实也比较宽泛,作品关乎历史的、当下的,物质的、精神的,传统的、现代的等诸多繁复的主题。作者皓首穷经,追本溯源,对每一个神话提供多种版本,对每一篇故事的原貌进行深度寻觅,博采众长,在不违背基本“史实”与“通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诗性想象和艺术加工,虚实相生,构思精巧,语言优美,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是高水准重塑的神话作品,可以说,作家的重新讲述让这些故事变得更加明确了。
当然,这种明确性在某种意义上又是模糊的。女娲、少昊、玄女、西王母、穷奇、鲛人、大禹、河神……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家却有讳莫如深的一笔。正因为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每一次的讲述都会有新的元素加入,最终反而千差万别,这是故事的魅力,也是叙述的魅力。这本书是对古老故事的重组,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再次激活了古老传说,从而带来了全新的阅读趣味。“怪力乱神”的奇幻世界,是人类内心中潜藏的诗意与天真。根据作者的考察,这些故事有着不同的版本,作者并不过多做优劣区分与价值评判,深信每一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这种模糊性,正是其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洪荒记》记载了神话故事的多种面相,并努力挖掘出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活真相,兼具文学、史学、人类学等多重价值。这些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洪荒年代,但是经过作家之妙笔重新打捞,变得不再遥远,仿佛就在昨日,就在身边,就在当下。
总的来看,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文体特色。如果从散文的角度出发,这便是一种在场的、及物的散文书写。近些年来,散文的空洞化、无病呻吟成为一个问题,被反复讨论。说到底,就是文字没有指向性,形成一种空对空的操作。《洪荒记》明显是杜绝空洞的写作,这是一种在场的、及物的散文书写。说是在场,并非指当事人从那个年代走来,而是通过大量典籍的资料搜寻,以及对此项事业的长久关注所换来的“言之凿凿”,所言必有据。说这种写作是及物的,是指文字所言有明确的对象,这明确的对象就是所及之物,是古老的神话故事及其背后做支撑的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与文明。
《洪荒记》主要是散文的笔法,但丝毫没有割裂神话本身的叙事性,故事本身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被隔离。《洪荒记》给予中国神话新的东西,以当代视角和小说笔法对中国神话进行重构。这种“当代视角”,要在保持故事“神性”的基础上,赋予它足够的人性。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一种形式——小说的形式,即调动细节、人物刻画、悬念等手段来实现这个目的。从叙述体裁的角度看,这部作品也是可圈可点的,人物形象的丰富和立体、对话的现场感、直接引语的使用、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结构的完型等策略,又构成了叙述体裁的技法优势。这在《玄女小传》《西王母的一夜》《伯益去见大禹》等篇什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在宋耀珍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他都有这种“跨文体”的尝试,他写诗歌,写小说,写儿童文学,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儿童的现实生活妥帖交织,把那些具有传承价值的、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魂魄的元素,以现代儿童文学小说的创作手法和理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跨文体”营造出了特殊的审美意蕴,这也是作家长期穿梭于多种文体创作的必然结晶。
文史互证:从故纸堆到新演绎
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是几千年灿烂文明与历史中不容忽视的存在,作家对此的重塑采取了一种文史互证的写作策略。《洪荒记》贯通古今,是一种近乎历史散文的书写,作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包括《山海经》《十洲记》《六朝事迹编类》《世说新语》《西京杂志》以及《史记》等中华古代典籍,让人物从故纸堆里走出来,走进当下人的生活,更走进当下人的内心世界。作家对神话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尽梳理,并试图对其进行科学论证。读罢全书会发现,大量的典故喷涌而出,但又不是一味钻故纸堆和对历史文献记录的直接挪用,也不是再来一次“文化苦旅”,为历史修行,而是从当下出发,进入历史,再回到当下,鲜活的当代气息扑面而来,神话在当代旅程中的现代见闻录又何尝不是一种精致的文学!
宋耀珍在创作时明确定位这种重写的“当代性”:以当代视角和小说笔法对中国远古神话进行重构,对散落在古代典籍和民间世界的中国神话和传说进行再度整理和重写。特别是,文本背后潜藏着另一条叙述线,即神话传说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作者多次从故事里回到生活中,比如第一个故事《女娲神迹录》中对旅人的呼唤:女娲补天用的彩石采自大地各处。夜深人静时,山间夜行的旅人听到身旁或者地上的石头,会发出歌唱一样的声音。人啊,你应该知道,它们是在歌唱伟大的女神女娲氏!再比如《七圣少年》,除了书写鸽子画壁画这一传奇的故事,更多的还是在表达信任的匮乏这一主题。
《洪荒记》寻觅古老传说的前世今生,作者有力地证明了,神话与传说也是直观简约的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家的寻访路径从“读万卷书”的历史文献出发,伴以“行万里路”的当代转化,人类的进化、物质与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延续,都离不开这种野性的思维和力量,这些幻想的力量,其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分子,文学之外,亦是如此。宋耀珍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神话与传说的整理与重写,试图用现代思维与语言方式,重现古人的精神世界与生存场景,《洪荒记》的出版,正是此项事业的又一次小结。神话传说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磅礴而厚重,时时刻刻在等待着喷涌爆发。
民族的精神图腾:生活广度与灵魂深度
《洪荒记》是一种有生活广度和灵魂深度的写作。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民族的精神图腾,它能够切入灵魂,启迪人们如何应对当下的生活。作家并非简单歌咏一种作为“物”而存在的古老传说,也不是对神话故事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整理乃至重写中,寄寓着自己的深度思考,这种思考关乎历史,也关乎当下。作者是在进行一种反思性的书写,无论是对时代、对社会还是对自身的写作,都保持了一种高度的反思,这是一种自反的叙述。每一次的涉足,都有新的收获。文化大散文是它的外衣,内里则是一种文化的寻根。
在《女娲神迹录》中,作者借助女娲这一形象,将与人有关的问题都抛了出来。女娲要在大地上创造生命的消息在天上传开,几个大神纷纷前来出谋划策。“创造的生命要有阴阳之分别”,“还要有耳朵和眼睛,能够听见和看到”,“要有手臂,可以劳动”,“还要有灵魂”,“还要懂得善恶”……有了灵魂,“人”的构造和形象得以最终成型。在当下,仍需要女娲等神话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那些豁达、自信、无私、责任、担当等品质,这是民族精神的传承。“怪力乱神”似乎已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隐去,但是其中的精神还需要延续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宽广的现代道路因传统而奠基,灿烂的文明因传承而繁衍,时过境迁,作为一种精神图腾的神话传说仍旧润泽后人。
此外,作品还写出了灵魂的深度,文学事业,毫无疑问是从世俗生活中来,到灵魂中去的。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对人存在本身最直接的思考。能够在神话搜集整理这条路上穿行数年之久,充满艰辛与不易,同样也印证出在文学之路上穿行数年的毅力和执着。在此之前,已经有《奇枝怪叶》这样的成果问世。借寻访古神话的契机,作家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文化散文的格调,每每思索超越生活的内容。经过他的努力,这些古老的神话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弘扬。每个民族均有自己的神话,但神话的碎片化是一种普遍的存在状态,中国神话也不例外。在古籍中,可以随处读到只言片语的神话,但其中的神话元素之间也没有关联,更谈不上具有完整的谱系。另外,神话往往没有故事,只是呈现。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都是后来的演绎。《洪荒记》在剔除演绎成分的基础上,找到中国神话的脉络,并给予一个完整的形式,以再现远古时代人神共处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图景。
《洪荒记》的语言也值得称道,简洁、准确而富有诗意,同时也充满哲思。语言的潇洒也和神话故事本身具有的飘逸特质有关。从对神话的理解中喷涌而出的诗句也和作家的诗人身份有关。作家同时写诗,写幻想小说,这种创作经历发生新的化学裂变,才有了这样的作品。《少昊逸事》中,黄帝的儿子少昊在东海之滨建立了一个部落,自己成为这个部落的首领,而辅助他的大臣是各种鸟儿,《时辰之虫》中,在偏远的地方,人们不屑于用日晷计算时间,而是靠会按照十二个时辰变换自己脑袋颜色的虫子计时。这些描写依然有少儿幻想故事的成分。
作家走进洪荒的年代,进行秘密寻访,破译远古文明密码。《洪荒记》反复追寻的是神话故事在当下的独特价值,字里行间流淌着的多是作家对当下生活的审思。寻觅神话的当代价值成了作家和生活很重要的部分,这里所展现的,仅仅是其庞大创作计划的一部分。作家的书写有着明确的对象,经过多年的深度钻研,有感而发,有物支撑,才有了这本《洪荒记》。这部作品用一种民族志深描的人类学方法,对神话传说进行文学考古,兼及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最终统一到文学上来。《洪荒记》是其多年在这一领域精耕细作的一次小结,期待着未来更为丰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