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中母爱的双重时间维度
——以海子《给母亲(组诗)》为例
2023-09-28吴梦雨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吴梦雨[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海子的《给母亲(组诗)》以“风”“泉水”“云”“雪”等大自然中最典型的自然意象来书写母亲的一生,以自然的四季为时间顺序,描写了母亲从青年到衰老的过程,也描写了母亲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语言和井”作为社会意象,蕴含着丰厚的社会性内涵。海子在诗中运用这两个社会性意象,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母爱的社会性以及延续性。
一、自然时间中的母爱
母亲作为女性独有的一重身份,有其独特的自然性。海子在《给母亲(组诗)》中用风、泉水、云、雪四个大自然的现象表达了女性作为母亲的一生。春夏秋冬是自然的四季,也是母亲的四季:生育、哺乳、抚育和衰老。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从依恋到离开再回到依恋,两者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和巨大的牺牲精神,以及子女对母亲的爱的感知和忏悔。
(一)妊娠期的自然选择
母亲这个角色标签并不是生来就贴在女性的身上,也并不是每个女性都能成为母亲。成为母亲是大部分女性的自然选择,怀孕虽然伴随着身体的变形和心理上的煎熬,但是这一过程中包含着美好的期待和迎接新生命的喜悦。
《给母亲(组诗)》中以《风》为开篇:“风很美/果实也美/小小的风很美/自然界的乳房也美。”①其中,“果实”和“乳房”是孩子和母亲的象征。波伏娃在《第二性》的开篇这样说道:“女人吗?这很简单,喜欢简化公式的人这样说:女人是一个子宫、一个卵巢;她是雌的,这个词足以界定她。”②这句话是对男权的嘲讽,是对简化、标签化女性的批判。子宫是母亲孕育子女的生理器官,而乳房也是女性成为母亲的必要条件。子女作为成熟的果实瓜熟蒂落的时候,就要靠母亲的乳房来摄取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从而得以生命的延续。这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母爱,是这几个简单的词语无法概括的。
“风/吹遍草原/马的骨头/绿了”,以风吹绿了草原,草原上的马得到了丰厚食物的春天来象征女性的母亲这一身份的开始以及孩子降生所带来的希望和美好。结合“你家中破旧的门/遮住的贫穷很美”这句诗,可以看出母亲生活条件、生育条件的艰苦。
“怀孕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如果是在身体和营养正常的条件下怀孕的,那就对母亲没有损害。”但是,在生活贫苦的地方,身体所必需的营养得不到保证,生育卫生条件差,往往给女性的怀孕、生育带来风险。“贫穷很美”,用“美”来修饰“贫穷”,表达了女性散发的母爱无关生活水平的高低。即使是贫穷的家庭,怀孕的母亲依旧是可爱的、美丽的,而且孩子的降生甚至可以给贫穷的生活带来美好的希望。主动选择成为母亲,是一个女性勇敢而美丽的选择。以风来比喻妊娠期的母亲,说明看似柔弱的母亲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歌颂了女性选择成为母亲的伟大和勇敢。
(二)哺乳期的牺牲精神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角色的重要性在婴儿出生之后再一次得到强调和重视,婴儿出生之后,母亲就进入了哺乳期,以自己的乳汁去供养自己的子女,以此建立起与子女的亲切关系。哺乳期的母亲会面临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焦虑,母亲用自己的肉身之躯供养着自己的子女,这是值得被歌颂和赞扬的。
《泉水》歌颂了哺乳期的母亲。水与世间万物是供养关系,而在哺乳期的母亲与子女也是供养关系。“泉水 泉水/生命的嘴唇/蓝色的母亲”,“你是多产的露水、快乐之泉、仁慈之渠、平息我们的狂热的活水之井”。海子对哺乳母亲的称赞就是对母亲最大的颂歌。拥有肉身的母亲就如同蓝色的地球母亲一般,不动声色地让子女汲取自己体内的养分,让他们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这是母亲爱的本能。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房获得乳汁,才会获得生存下去的条件。母亲为了让婴儿存活,就要承受身体的输出,用血肉之躯来换取婴儿的生存。同时,婴儿时期是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阶段,母亲对子女的爱不仅体现在解决子女的温饱问题上,更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和感化上。海子的母亲曾生长于富裕的家庭,且受到过一定的教育,因此“野花的琴”和“破旧的门”“贫穷”也就不矛盾了。虽然生活的物质条件有些匮乏,但是母亲所给予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由于母亲的大力支持,长大后的海子才能够走出家乡,去寻找自己的诗歌和理想。母亲的支持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海子前进道路上的岩石,而母亲自己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母亲为了让孩子成为可塑之才,宁愿牺牲自己,让自己成为“酒杯”保护着“冽酒”。“用肉体/用野花的琴/盖住岩石/盖住骨头和酒杯”,这是海子对母亲牺牲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歌。
(三)青年期的母爱颂歌
母亲生育和抚养孩子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但是子女内心深处的“孝”也是刻在灵魂里的。子女长大成人之后,就逐步离开母亲,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但是这一时期的母亲已经开始变老。回首母亲的付出和期待,子女更多的是感恩。
《云》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成长时期的母亲。在成年期,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开始发生转换,由学生、子女向职业角色、父母的身份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个人前进的必然选择。在这一时期,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开始发生转变,此时的诗人就像山腰安静的水,流向天空,这里有两重意思:一是诗人有着极高的理想和抱负,努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二是诗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得不离开母亲,去更远的地方谋求生存。子女与母亲之间的空间距离拉大,但是母子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距离的变化而淡化。“母亲/老了,垂下白发”,母亲的白发就如同洁白的云朵。歌唱云朵,就是歌唱自己的母亲。
《黎明》中写道:“我空空荡荡的大地和天空/是上卷和下卷合成的一本圣书,是我重又劈开的肢体。”“我知道我终将会幸福/和一切圣洁的人/相聚在天堂。”诗人将为子女付出巨大时间和精力、承受巨大压力和痛苦的母亲比作纯洁的云朵,并且坚信最终会在天堂与母亲相聚,这是海子对自己幸福的期望,也是对圣洁母爱的高度赞扬。
同时,“我歌唱云朵/雨水的姐妹”,表达了母爱既像云朵一样高洁,支撑着自己理想的天空,同时又像雨水一样触手可及、具体可感,滋养着自己的现实生存。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子女的社会角色会向父母的社会角色转变,“美丽的求婚”就是对角色转变的一种表达。婚姻是开启新的人生阶段的方式,寻找妻子也是寻找能够替代母亲的另一个女人。同时,美丽的求婚也是另一个女性成为母亲的开始。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对婚姻中的女性最美好的称赞是“好妈妈”,正如鲁迅在《小杂感》中说:“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③因此,“我知道自己颂扬情侣的诗歌没有了用场”。母亲、妻子这两个女性可以看出母亲身份的传承和循环,女孩会转变为妻子,而妻子会是下一个母亲,对妻子的美好期待就是对美好母爱传承、发展的希望和憧憬。
(四)反哺期的母爱忏悔
万物有生有灭,母亲也是一个常人,也有走到人生终点的那一天。子女慢慢长大的同时,母亲也在慢慢衰老,衰老的母亲就如同哺乳期的子女,她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需要呵护和陪伴,但是子女却为了生活漂泊在异地,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忏悔。
《雪》表现的是衰老的母亲。在这一阶段,母亲和子女的关系又回归依恋。雪是冬季特有的自然现象,诗人以四季中的最后一个季节来象征母亲的衰老和暮年。“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那一只凳子仿佛是我积雪的屋顶。”“妈妈”是婴儿学习说话时对母亲的称呼,是诗人成年后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避风港,是诗人无法在母亲日渐衰老时陪伴在她身边的呼喊和愧疚。母亲在家乡,思念身处远方的“我”,其实这是“我”对思念母亲的主动表达。诗人借用母亲的主动动作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是对母子依恋程度的生动化处理。“家乡的矮凳子”代表的是家乡和年事已高的母亲,母亲坐在矮板凳上,写出了母亲的孤独以及对“我”深深的思念,而诗人又将“那一只凳子”比作“我积雪的屋顶”,既表达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我”不能陪伴在母亲身边尽孝的遗憾和痛苦。
“我要看到你/妈妈,妈妈/你面朝谷仓/脚踩黄昏。”谷仓是母亲勤劳谋生的象征,这是对母亲勤劳的赞美,也是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两个“妈妈”连用,将时间线缩小到一天之中的黄昏,表达了对母亲强烈的情感以及对时间流逝,母亲进入暮年的惶恐和无助。“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④“脚踩黄昏”表达了诗人希望母亲能够顽强地生活下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母亲的害怕。生与死都是自然的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生有灭,人也如此。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讨论了海德格尔的论断,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实在性,由于他的有限,注定了死亡;他确认,已结束的和暂时不受限制的存在是可以想象的;然而,如果死亡不占据人生,人与世界以及与自身的关系就会彻底被推翻,以至于“人总是要死的”这个定义就不是一个经验真理,而表现为别的东西:一个生存者如果是不朽的,就不再是我们所说的人。在客观的生死规律面前,诗人只能祝愿“妈妈的屋顶/明天早上/霞光万丈”,这是子女对母亲的美好期望和祝愿。对于操劳了一生的母亲,诗人希望她的冬天不是充满积雪,而是充满阳光。这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爱的回应,诗人宁愿自己承受痛苦,也希望母亲一切安好。
二、社会性时间中的母爱
母亲对子女的爱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然性和责任感,但是并不仅仅如此。母亲与子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距离,在这段时间距离中,社会是发展的、变化的,母亲在社会的变化发展中得到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而母亲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会将自己得到的经验教训提前告知自己的子女,降低他们走弯路的风险。
《语言和井》是《给母亲(组诗)》中的最后一首,也是唯一一首以社会意象来命名的诗歌。“语言和井”作为两个社会意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母爱中的社会性因素,表现了母爱的社会性和延续性。
人类一开始是没有语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类渐渐有了语言。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象征符号,是人类传递感情的主要方式。“语言本身/像母亲”,诗人将语言比作母亲,表达了母爱的社会性以及治愈性,具体可从以下五点来分析:一是母爱的独特性。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特有的产物,“母亲”也是人类特有的称呼,将语言本身比作母亲,说明了母亲自身的独特性以及母爱中所包含的社会发展的因素。二是母爱的多样性。世界各地的语言是不同的,世界各地的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母爱表达方式的不同,为其打上了社会性差异的烙印。三是母爱的延续性。语言是绵延不断地发展的,母爱也是如此。母亲将自己的爱倾注在子女身上,子女做了父母之后,又将母亲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独特的爱传递给下一代,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四是母爱的超越时空性。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语言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语言可以通过学习进行交流,母爱也是如此,不同时期的母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地方的母爱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但是通过学习和交流,不同的母爱也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单个的母爱达到最大限度的爆发。五是母爱的治愈性。语言是诗人最无声的陪伴和最有声的力量,诗人通过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语言的存在使得诗人绵密的情感得到倾诉和表达。海子将语言和母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表达了母亲对他的治愈作用,诗人在倾诉和倾听之间寻找到了合适的对象。母子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年龄差异,这种差异会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在母子之间产生一定的代沟,并且子女为了谋求生存和追求理想,在长大成人后就有可能会远离家乡、远离母亲,但是这种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并不会影响母爱的发挥和子女对母爱的感知,而且有可能会使代际的关系更加和谐温馨。也正是因为母亲与子女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母亲“总有话说,在河畔/在经验之河的两岸/在现象之河的两岸”。
社会就像是一条向前奔腾的河流,初到社会上的少男少女总会感到无助和迷茫,而母亲就是那个帮助子女一步步进入社会的引路人。母亲自身的生命经历也像一条河流,奔流过的岁月都成了生命中宝贵的经验财富,即使在面对新问题、新现象的时候,也能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因此,母亲对子女的爱不仅仅是出于自身的本能,还融入了社会性因素,诗人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去传达独特、深厚的母爱。语言本身像母亲,也像海子。海子对家中贫困的感知、对母亲所遭受的苦难和辛酸,都是通过诗歌的语言传递的。“倾听的耳朵和诗歌/长满一地”表现出母亲的付出和收获:海子的诗歌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这对母亲的爱来说是一种回馈。但是诗人为了追求理想和诗歌,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母亲,对不能陪伴母亲、听母亲倾诉表示遗憾和痛苦。这种矛盾的心理就需要寻找一个中间物来表达,如“像柔美的妻子”的花朵。诗人将花朵比作柔美的妻子,通过对花朵,也即妻子的倾诉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诗人为母子关系找到了一个具象的物体:母亲能倾听自己的理想,自己能倾听母亲的苦水,二者达到和谐统一。
“井”是家乡的象征,也是母亲的象征。“井”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井里的水是具有流动性的,就好比母亲会在家乡守着贫穷的旧房子,一直坐在矮板凳上想“我”,而“我”却在异乡求学、谋求生存。母亲虽然是我们的保护伞,但是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开母亲,独自去面对社会。这首诗中没有出现“井”这个字眼,但是出现了与“井”相关的水。“水落在远方”,是背井离乡的游子的象征。这是全诗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以及对自己身在远方的无奈和惆怅。空间上的距离无法一下子拉近,但是诗人在情感上却时时刻刻与母亲在一起。远方的游子思念着故乡的母亲,故乡的母亲也时时刻刻挂念着游子,这种双向的情感奔赴是美丽的,他们痛苦并享受着。比如在组诗第一首《风》中,诗人写道:“水很美 水啊/无人和你/说话的时刻很美。”海子对于这一份远方的安静思念是享受的,这是一种回归的状态。诗人安静地感受着母亲、依恋着母亲、思念着母亲,就像还在母亲怀中一样,重新回归一种极度依恋的状态。
三、结语
《给母亲(组诗)》是海子写给自己母亲的一首赞歌,也是写给全天下母亲的赞歌。其中,前四首诗以自然时间为发展线索,既揭示了母亲的人生阶段,也表达出对母爱自然性的高度赞扬;最后一首诗以社会意象“语言”和“井”来揭示母爱中的社会性元素,表达了母爱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母爱中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元素,构成了一个母亲伟大、无私而深厚的爱。
①海子:《海子诗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2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②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5页。
④ 季羡林:《季羡林散文全集》(第一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