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屏旧纸各不同
——浅谈不同平台新闻标题拟题视角差异

2023-09-28陈浩勤魏静文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8期
关键词:报纸

陈浩勤 魏静文

当下,“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平台发布”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的“标配路径”,一条稿件多平台分发,意味着相同的菜品要有不同的烹饪方式,担负着营造第一印象重任的新闻标题,如何在这“一瞥之下”的阅读时代抓住读者,更考验着制题厨师“什么宴桌上什么菜”的能力。

党报的新媒体平台承担着报纸转型的重任,但因为其人员、思维和体制仍然带着传统媒体的深刻烙印,在标题上,也会产生“新媒体标题报纸化”的情况,或者走向“标题党”的极端。笔者认为,纸媒和新媒体有差异,新旧思维、纸屏属性都要求对标题制作采用不同的角度,但两者也不是非此即彼,这些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发展,其实是一个扬长避短、互相融合的竞合过程。

本文立足于实操经验,比较报纸和新闻客户端新闻标题的差异和继承情况,以表达一点对不同平台新闻标题拟定角度的差异,希望对受不同传媒文化熏陶的老编和小编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以下,用实例来说明笔者对新闻标题的修改角度。

示例一:场景带入,去掉粉饰

报纸标题:

(主题)“鸡蛋里挑骨头”越挑越精彩

(副题)中山火炬歌舞团精心打磨演绎的作品《我们的道路》入选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新媒体标题:

1.他们“抠”出了一张文化名片,火炬歌舞团演绎的作品《我们的道路》入选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2.他们可真“抠”,却获得国家级基金资助……

分析:稿件的原主标题是“鲜活方式讲述党的创新理论 着力打造中山文艺靓丽名片”,给人的感觉是概念化和公式化,因为“鲜活”“靓丽”这种形容词本身就没有标准,只能留下一个很干瘪的信息,不如选用作品产生过程的细节制作标题。

报纸稿件把演员自己描述的演练场景“鸡蛋里挑骨头”带入标题中,让读者产生画面感,更能感同身受排演的磨合,表述也平实理性,符合党报严肃庄重的特点。

而新媒体标题则利用了“抠”这个字的多义性。“抠”一是抠细节认真打磨的意思,所以《他们“抠”出了一张文化名片》显得更有动感(新媒体标题1),比报纸标题更进一步去掉了形容词的粉饰,演员一遍遍研讨、排练的画面自然地跳入读者的脑海中。放在报纸上做标题也无不可。

“抠”的另一层意思是“不大方,小气”,小气却能获得国家奖励,新媒体标题2 正是利用词的多解设置悬念形成反差,这种悬念,对报道对象和事件没有贬低性,却可以看作是有趣的文字游戏(词义别解),不会对读者有戏弄感。

示例二:挖掘细节,有趣表达

报纸标题:

(引题)中山各镇街迅速落实市委部署

(主题)分秒必争“拼经济” 激发发展“镇能量”

新媒体标题:

1.他们为了“红”(开门红),拼了

2.拼得不讲面子了,大块头竟向小个子偷师,小榄等强镇学习阜沙招商经验

3.要“镇能量”不要面子,小榄等强镇学习阜沙招商经验

分析:文章没有吸引力的一个原因经常是太注重“中心思想”,而忘了呈现关键细节,但人心通常都是被细节触动的。所以,还原关键细节与痛点,是新媒体编辑重要的能力之一。

报纸标题立意全局,虽然比较概括,但作为一篇时政报道的标题,总体评价适度,主题鲜明,放到党报的版面上是恰当的。不过平移到新媒体里,就容易口号化,只给读者一个大概的印象。

所以,为了让读者记住镇街“拼”的精神,一是可以制造活泼感,借用网络语言“为了红,拼了”(新媒体标题1),也算有网感,但怕给人调侃的感觉。那么就可以抓住稿件“经济总量大、产业发达的小榄等镇去相对落后的阜沙学习”这一细节来反映“拼”的力度,从而制作出新媒体标题2和新媒体标题3,突出一事,少及其余。同时,仍然可以秉持“时政报道活泼化”理念,用“不要面子”来形容强镇放下面子、先进学后进的可赞行为,化贬为褒。(有个经典标题叫“丰子恺画画不要脸”,其实是赞扬丰子恺画人物不用画出清晰面目人物就很生动,令人莞尔。)

示例三:设计冲突,反常成趣

报纸标题:

(引题)横栏镇横栏小学老师江福才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不断吸收知识

(主题)一年里4次“挑战答题”通关

新媒体标题:

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在这个平台“越跳越高”

分析:报纸标题引标+主标,“一年4次”这种数字细节很清楚地表达了这位老师的学习成果,比起原标题“立学以立身为先 成事应持之以恒”的说教味道,报纸标题的表达更真诚平和,但一览无遗平铺直叙,让文章缺点吸引力。

文如看山不喜平,一条新闻,一则标题的感染力,除了事实本身的力量外,也有赖于作者雕刻出“丘陵起伏”。于是,在新媒体拟题角度中,笔者注意到报道对象的年龄已经超过50岁,而他接受采访时表达出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找到“跳高的感觉”,一次比一次通关更多的题。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制作成标题,营造出“在一个体力走下坡路的年龄却越跳越高”的反常现象,并且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标题里藏而不露,形成“扣子”,吸引读者去追究真相和本源。

在新闻事实中寻找鲜明的反差,年龄、地域身份、职业都是可以思考的角度,比如笔者就用报道对象的身份反差制作过标题“草原歌手唱‘山’歌”,也会引人一探究竟。

这反常算戏弄吗?苏东坡说过“文以反常合道为趣”,即是形式可以反常运用,而思想内容却要合道。这种标题,其实是鼓励人学无止境,是“合道”的。

示例四:戴“高帽子”,披“软外衣”

报纸标题:

(主题)发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副题)全面探索党建培育惠民成果的“里溪模式”

新媒体标题:

“红色引擎”有力量,500元就能办一场170个家庭参加的健康跑活动

分析:红色引擎、党建引领这些政治表述出现在党报新闻稿件的标题里,是有历史表述、公文文化渗透的原因,用多了难免口号化,但因种种原因编辑也经常“被迫营业”。党报单位的新媒体平台,同样经常要求用“同一把尺子”。真理说了一千遍成口号,口号化会让人无感,所以新媒体平台作为普通受众最多的平台,应该想办法摒弃口号化表述,但又不能不顾及要求。所以,可以采用折中的办法,就是可以保留政治术语,给标题戴上“高大上”的帽子,然后用细节呈现政治举措的效果,如新媒体标题呈现了党建引领下小钱办大事的效果,让标题有骨有肉,有刚有柔,有政治的高度,也有可感可触的事实。

示例五:提炼标签,增识别度

报纸标题:

(主题)“铁姑娘”在中山种出 “铿锵玫瑰”

(副题)毕业于钢铁学院的广东玫瑰岛卫浴有限公司总裁肖杉扎根中山28载,与丈夫共同创业打拼,一步步将企业做大做强

新媒体标题:

“铁姑娘”种出 “铿锵玫瑰”,就在中山

分析:韩寒被称为“国民岳父”,王思聪外号“国民老公”,苏炳添也叫“亚洲飞人”……在一划而过的“刷屏”阅读里,人物的标签就像品牌,让人有想象空间并识别出来。许多媒体会把名人的人名直接挂在标题里,知名度和话题度直接就给稿件增加吸引力。但是,作为地市媒体,报道的新闻当事人可能不是名人,但依然可以通过提炼人物身上的标签,增强稿件的吸引力。

本例子中报纸标题和新媒体标题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报纸标题提炼了报道主角的标签,用在新媒体上,也很具有吸引力,只是舍弃报纸标题的副标做到藏而不露。

报道主角并非名人,但编辑利用受访者自述“毕业于钢铁学院的女孩都称为‘铁姑娘’”这一信息,找到了作者的识别度。“铁姑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就是奋斗女性的指代,这与报道主角女企业家的身份、经历是契合的,而巧合的是女企业家创立的品牌就是“玫瑰岛”,那么用“铿锵玫瑰”这个形容有毅力有激情的女性的词,来指代女企业家的产品,是对“铁姑娘”形象的进一步擦亮。

提炼身份,一要把握整个稿件所要表达的精气神,二要不放过细节信息,使之产生关联。

在融合中互相影响互为镜鉴

有一则段子,能说明不同平台的标题特点。段子以《水浒传》的故事举例,如下:

党报式标题:“谱写一曲英雄的赞歌——水泊梁山巡礼”,特点是高大上,像是在云端。

都市报式标题:“108人因不满政府聚众起义”,俗称实题,就是直截了当点明文章内容的中心,一点都不遮盖。

微信式标题:“1亿人观看的神文,水浒传隐藏的一个惊天秘密”,半隐半露,点出一个大家会关注的内容、引发好奇心,然后具体答案在文中呈现。

标题党式标题:“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标题严重夸张、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

这个段子很清晰地表明,各平台因自己的属性、调性、用户和定位不同而导致语境不一样。除了阅读方式(报纸是展开式,可以借助图表/色彩等版面语言;新媒体是折叠式,更考验标题本身的吸引力)、标题的复合程度(报纸一般用复合式标题,新媒体一般是一句话标题)等物理属性的差异外,时代文化信息差异也不容忽略: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稀缺的信息载体,有“红头文件”的作用,追求精准全面表达,这导致报纸的标题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而新媒体稿件要求在当下的海量信息下“浮出”水面,所以会制造活泼感(网感)、稀缺感和紧张感,如前文所说,大量使用重磅、首发、必看、亮了这些词汇。

纸媒和新媒体虽然有差异,但也不是非此即彼,这些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发展,其实是一个扬长避短、互相融合的竞合过程。

从传承看,我国新闻单位的报纸仍然是各新媒体端口的基础,报纸标题制作的技巧和方法仍然能为新媒体提供借鉴和参考。在新闻发展的历史中,牛人辈出,在纸媒风行的时代,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标题依然在新闻的天空中闪闪发光。像民国报人张友鸾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难民不能求一饱,银耳参茸大畅销》这些作品标题,就如匕首刺刀,深刻地讽刺了国民党官员的腐败和民间贫富分化的现象。此外,作为地市报的“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依然带着党媒属性,当然不可能像许多自媒体那样在标题上肆意“狂飙”。

同时,新媒体思维对纸媒的浸润也不可忽视,从内容到版面都追求网感化,体现在标题上的创新,就是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传媒技术和传媒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屏民”时代,媒体信息与读者的相遇时长,几乎是“电光石火”,如何能做到“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需要有符合网络语境或阅读习惯的老话新说,就像如今好多的网络流行语其实能找得到对应的古诗词,比如“有钱任性”就是对“家有千金,行止由心”的新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是对“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的新说,这些网络新表达不一定更精练更美,但能提高诙谐、逗乐和传播面等特定功能,引入新闻标题中,对吸引读者当然是有作用的。

猜你喜欢

报纸
报纸
当报纸不再印行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旧报纸的新用途
卖报纸
报纸
惊魂报纸
报纸被撕破后
不会湿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