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研究
2023-09-28魏梦溪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太原030031
⊙魏梦溪[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太原 030031]
唐诗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它之所以可以在历史长河中流芳百世,原因之一就是其拥有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意象是主观内在情感和客观外在物质的巧妙结合,被称为诗歌的灵魂。诗歌的发展折射着岁月的变迁,而沉淀其中的文化意象更是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记载和传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唐诗的翻译带来了挑战。翻译过程中最难的是对文化的理解和传递,其中难之又难的又非文化意象莫属。诗歌的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情感和审美的表达是最高的层次,这充分依赖于恰当的翻译策略。唐诗由东方走进英语世界是在19 世纪初期,长期以来,国内外文人学者都被唐诗之中别具一格的文化意境所吸引,形成了大量翻译类研究专著。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不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唐诗的宣传和推广,更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一、唐诗文化意象的基本内容
文化意象隐藏于字句之中,表现于语言之上,唐诗中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凝结和精髓,唐诗也正是由于翻译的力量才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全球得以广泛传播。但与此同时,隐藏在唐诗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也给唐诗的翻译带来了新的难度,如何尽可能全面、充分地将唐诗中的韵味展示出来,一直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不破坏唐诗原有的韵律;如何展示其特殊的对仗结构;最重要的是,如何巧妙地处理唐诗中运用的文化意象,在兼顾中西文化的同时不失掉唐诗的精髓,这些却是我们在持续推进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文化意象是民族文化和思想的结晶,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稳定且独特的文化寓意,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深远的联想意义,只要一提到某个文化意象,人们就能够心领神会,达到思想和心灵层面的互通。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将感情、心绪蕴含到具体可感的意象中,使得唐诗能够流传千古。例如“明月”这一意象,常用来表达思念家乡、怀念友人;“清秋”这一意象则多用来传达冷清、哀怨的思想情感,于是“明月”“清秋”便成了一种有着特殊含义和特定指向的象征性形象,这种特殊的象征性形象成了唐诗中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是唐诗的精华,也是诗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产物,其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唐诗中的文化意象俯拾皆是,多种多样。“松树”“仙鹤”等意象代表吉祥和长寿;“梅花”“菊花”等意象被人们誉为“君子”;“红豆”“桃花”等意象则寄寓着相思之情;等等。在漫长的历程之中,文化意象不断产生并发展,出现在大量文艺作品中,尤其是唐诗之中,并随着历史的积淀成为一种有指向性的文化符号。唐诗中这种形成于同一个民族内部或文化土壤之中的意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华,但也为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对于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互相转换,也是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虽然世界文化之间的共性为唐诗翻译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可译度和交流度,但文化差异也无形之中为文化意象翻译带来了障碍。文化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遗漏了,甚至是扭曲了其含义,那么无论译文有多么通顺优美,最终也还存在是美中不足。因此,在唐诗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在明确翻译目的的前提下选择科学合理的翻译策略,争取做到文化意象的全面传递,从而实现翻译过程中的信、达、雅,帮助更多的海外读者了解我们优美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唐诗文化意象的翻译目的
唐诗的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无论是译者对于诗歌的理解、对于诗人本身的认识,还是译者的翻译习惯、思维方式和艺术风格,都有可能对译文的表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说,唐诗文化意象的翻译目的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是传达诗人的创作思维。在唐诗的创作过程中,诗人常常会将自己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情感寄托在某种特定的事物和景物中,生成具体的象征意象,并将其通过具体化的语言形式来组成完整的诗歌。而在具体翻译过程中,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语言层面和语义系统之中,被用于传达特定的审美意图和所思所感。只有充分把握了诗歌中的具体所指,才能够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思想情感,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主观思维的穿插。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先是要了解唐诗中意象的具体概念和含义,然后充分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来理顺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再依据英文的语境习惯进行情感的转移,从而在充分传达唐诗所包含概念的基础上来引导海外读者重新建构诗歌的意境。
第二是明确唐诗的语义层次。从文学语言的主要作用中可以看出,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翻译不但要译出意象表面的所指含义,更应该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避免语义传达过程中的误差。唐诗的翻译需要保证语义层次传递过程中的对等,其中就包括了基础语义、转变语义和社会语义的对等。基础语义具体指的是语法意义、词汇意义以及逻辑意义,是任何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都必须达到的首要目标,而明确了唐诗文化意象中的基础语义,就能够为充分理解诗歌本身打下坚实的基础;转变语义则指的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唐诗词汇或句子中所蕴含的意义,通常表现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之中,如“春蚕到死丝方尽”常被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的精神;社会语义则多用来强调唐诗在其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价值,其创作目的是营造特定的意境并引起读者的共鸣,其中不但体现了对历史的传承、对社会的透视,更展现了对文化的继承和对审美的传递。
第三是展示特定的美学价值。文学作品不但具备基础的认知功能,同时还具备更深层次的美学价值,其审美意义的传递就是社会影响的外在表现。唐诗的美主要表现在其诗意上,诗意构成的强烈的美学之感则主要通过文化意境来营造。而文化意象则是意境组成的基础部分,正是一个个情景化的文化意象才组成了妙不可言的唐诗意境,所以对文化意象的美学价值不可忽视。翻译家许渊冲曾经提出翻译论中著名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意美体现的是语句中思维意识所展现出的美,即唐诗之中委婉、隽永、优雅的语言所蕴含的美学内涵,其本质在于文化意象的巧妙运用。音美强调的是唐诗中的韵律和节奏,由于汉语和英文在发音上的区别非常大,因此唐诗翻译过程中对音美的追求是一种非常高的层次。形美的特点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再现唐诗简练的形式之美,唐诗中文化意象的组合丰富多样,互相之间的逻辑也较难把握,翻译过程中原本简练的形式之美难以保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译文的优势,将原本简练的语言翻译得更加准确;二是唐诗的对仗之美,对仗是连接文化意象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将不同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多个文化意象进行巧妙结合,让唐诗中广阔的意境得以呈现。
三、唐诗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文化意象是唐诗翻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了唐诗译作的成败。翻译家翁显良提出,“译诗无定法,但总要再现原作的意象”。唐诗文化意象具体的翻译过程基本相通,即先是要充分理解原诗,再是要传达原诗,具体的翻译策略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要确保文化意象的语义对等。翁先生认为,唐诗的本色不在于辞藻,不在于典故,也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意象和节奏。因此在翻译唐诗中文化意象的时候,要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平衡关系,将汉语语言与目标语言相互结合,做到将唐诗“不遗余力地英语化”:在异化时避免硬译,归化时避免荒唐,寻找一个平衡点,力求让海外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朗朗上口,便于理解,更有利于推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例如在翻译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锦瑟》中的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时候,对于其中所隐含的“庄周梦蝶”的文化意象,戴乃迭和杨宪益将其译为:“master zhuang woke from a dream puzzled by a butterfly.”并在末尾加了两个脚注。这样的翻译方式就在保留了文化意象原本含义的同时,借助脚注来将诗歌中的典故进行说明,更有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心境和文化意象的用意。再如,“望帝春心托杜鹃”,刘若愚将其译为:“Emperor Wang consigned his amorous heart in spring to the cuckoo.”译者虽对“春心”进行了解释性说明,但总的来说较好地保留了原典故的文化意象,基本实现了文化意象的语义对等。
二是要重视文化意象的审美功能。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唐诗的核心价值非审美功能莫属,而审美功能指的就是唐诗借助其文化意象的感染力,引导阅读者全身心进入审美的境界,获得精神层面和心灵层面的审美愉悦感,进而不断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强化对美的感知力度。美感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实现原诗和译文在审美层面的统一成为译者最高的追求。具体来说,唐诗创作常常和绘画紧密相连,吟诗如同作画,读诗如同赏画。以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为例,其中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就通过多种颜色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翻译过程中对于颜色的处理就会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有译者将其译为:“hovering over the emerald river the bird is a white flyer,the flowers on the green hill flames crimson like a fire.”原诗中选择了“碧”“白”“青”三个显性颜色和后文的“燃”(隐性颜色)形成呼应和对比。译者对于原诗中刻画的色彩对比格外关注,将显性和隐性色彩都分别进行了阐释和艺术化的处理,使得译文也如同原诗一般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春之画卷。如将“碧”译为“emerald”,将“燃”中隐含的红色译为“crimson”,更全面地彰显出了春天的绚烂多姿,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入画境。再如,许渊冲先生将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翻译为:“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by hour.”译文中“boundless”和“endless”音形意俱美,成功再现了原诗中“无边”和“不尽”的对仗工整,也与“leaves”和“waves”、“hour”和“shower”一起再现了原诗的韵律之美;“shower by shower”“hour by hour”复现了“潇潇”和“滚滚”的叠音叠字之美。W.J.B.Fletcher 将之译为:“Through endless space with rustling sound The falling leaves are whirled around.Beyond my ken a yeasty sea The Yangtze’s waves are rolling free.”本 译 文 同样用尾韵传达原诗的音美,同时“rustling sound”和“falling leaves”以及“Beyond my ken”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原诗的画面美,使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三是要传达文化意象的情感内涵。诗歌在其创作过程中常常会使用“移情”的手法,即文在此意在彼,文化意象则是其中承担移情效果的内容主体。由于诗人和译者所处的历史年代、生活地域不同,在民族文化、审美取向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异,而译文为了再现原诗之中的艺术效果,就需要译者对诗歌本身有着一定的移情体验。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运用了移情手法的典型代表。花朵的盛开和飞鸟的鸣叫本来应该是令人喜悦的自然现象,但面对山河依旧但国破家亡的现实,杜甫触景生情,移情于景,赋予花鸟以哀伤的情感。于是译者将其译为:“Even flowers seem to shed tears for the sadness of our time,The very birds grieve at the sight of people parting from their beloved.”这样的翻译形式充分传达了在衰败的环境中诗人移情于景的手法,同时体现了译者的移情体验,进一步强化了译文的艺术感染力。再如,许渊冲将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译为:“I raise my cup to invite the Moon who blends;Her light with my shadow and we’re three friends.”“Her light”“my shadow” 和“I”成为“three friends”,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美好热闹,更能反映出诗人的有酒无亲,传达出豪放又凄凉之感。总的来说,唐诗的翻译也可以理解为文化意象的翻译,这也是诗学与美学紧密结合的过程。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翻译策略,才能够为广大海外读者提供更容易接受的唐诗译文,并不断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