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夜洛城闻笛之玉笛与折柳曲探究

2023-09-28陈子平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舟山316000

名作欣赏 2023年11期
关键词:玉笛折柳洛城

⊙陈子平[浙江海洋大学,浙江 舟山 316000]

部编本语文课本中明确了传统文化、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的重要地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以及倡导,而诗歌教学作为浸润学生心灵、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敲门砖,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而想要教好古代诗歌,老师在课下就必须去深入探究钻研,明白每一个字词意象的演变、指向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这样才能教好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各个方面去影响学生。下面就以《春夜洛城闻笛》为例进行探究。

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本文对“玉笛”“折柳”这两个意象展开分析。

一、“玉”与“笛”

(一)“玉”之意象

荀子在《荀子·法行》中引孔子的话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且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①从中可以看出玉在我国古代有着很高的地位,是山川之精华,是君子德行的象征,敲击玉器会发出幽远清扬之音。玉与文学也时常被联系起来,究其玉与文学的关系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艾布拉姆斯在《文学术语词典》中说过:所谓的意象就是让诗歌表达的情感内容不再晦涩抽象,不好理解,而是将其具体化、具象化为某一独特的存在。②根据艾布拉姆的观点来比对诗歌中的玉之意象,正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情景”关系的展示,只不过,玉作为“景”来呈现的时候,所代表的不是自然之景,而更多的是情感之景的象征,并以物件或人物来表达,如“玉笛”“玉器”“玉颜”等,这些意象与玉之联系,使得抽象的冰冷的文字变得形象化,并带有情感的倾向。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由玉意象组成的“意象群”,“意象群”中意象的重复概率很高,经常会有不同诗歌用同一意象的情况,同一意象所指意义自然也是差不多的,所以在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中说道:“从玉意象具有的众多性来讲,有一些是经典性的,具有稳定性内涵的‘原始意象’。它们在不同文本中表达着一定的母题。”③

玉是文本的重要象征物。一般来讲,文学作品之表现都是靠象征来达到的,象征不需要直接抒发其真实意图,而是靠事物的象征即可。美国的劳坡林说过:“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自身。”④但这样的象征特点是仍然包含其象征物体的本身意味特点在其中,不过本文所讲到的玉的意象的象征是有些不同的:玉之意象,它往往并不说玉本身,而是用“玉××”一类词汇来象征其他。象征意义不等于其本身。比如“折柳”,在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中所表示的意义除了“柳”与“留”之外,还有他本身所指的意义,即《折柳曲》。“玉××”在象征上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玉颜不及寒鸦色”中,“玉颜”是说像玉一样的容颜,而不是真的如“玉做的容颜”。所以,在文本中,玉的象征大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象征人,即美人,美人不仅仅是说外在的美貌,同时也指其内在品质情感等深层次的内容;第二,玉还可以象征物,提到某一物象如“玉笛”“玉壶”“玉器”的时候,不一定是说它真正是玉的材质,而是借着“玉”的品质来作为一种美的象征。而在论述一个美好事物之时,古人往往下意识地会以“玉言之”(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表达,这与玉之象征有很大的关联。

“玉”所代表的意象往往与“神”“礼”“德”“美”等有所联系,以此来表达一种高贵之感。特别要说明一点,刘碧珊在《唐诗中的玉意象及其文化意涵中》认为:“玉的地位之高是可以作为‘客观对应物’存在的,就好像有着作为钱币流通交易通货的含义在其中,所以古人在论说重要问题时,往往会提及玉。”⑤

刘艇在《文心雕龙隐秀》中:“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文象之变互体,川读之提珠玉也。故互体变文,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

宗白华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说:“中国人说‘玉’是美之理想。玉之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世间谈及的一切艺术的美,甚至是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之美,这种美是内部绚烂而又表现出平淡的美。”从这些可以看出,玉往往被当作美的理想及美的意境之象征,有一种丰富的审美意象在其中。⑥

根据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文学之中玉地位之高的原因了,玉象征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底蕴与内涵,也是重要的文化象征物载体,文人墨客钟爱玉石,借玉石来表达自己的喜好以及品格。玉,蕴含着美学审美以及人格的多重追求。

(二)玉与笛

李白诗中经常会出现玉之意象,而且所用意象之含义均取之美好的意蕴,在《春夜洛城闻笛》中也用到了玉这一意象,并且将其独特的材质与笛子联系起来称之为“玉笛”。

以玉制笛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存在了,但是玉笛作为意象在诗歌中出现是在陈时才有的记载,并且数量只有两首,玉真正大放异彩的时候是在唐朝。

徐希平在《唐诗中的羌笛及其所蕴含和平交融文化内涵》中认为:“在唐诗里,玉笛,往往与俊少风流的人物形象相等同,如 ‘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就是用玉笛作为意象,引出了一个风流俊少的吹笛少年郎。”⑦

对于俊少风流的形象,很多诗歌中都有涉及,如李白写过的《金陵听韩侍御吹笛》中“韩公吹玉笛,调镜流英音”,其中的韩公就是因为吹奏玉笛的缘故而有名,“调镜留英音”,展现了其俊少风流之感。唐代作者进行创作时,很多是因为听到了声音而有感,也有可能不是对于真实存在的玉笛进行描写,而是用玉笛、玉管来表达心中所想,是对玉这一材质象征指代意义的认可。曾智安、高翠霞在《论笛的三个层面与唐诗的关系》中认为:“玉笛成为富贵华丽的表现,所以在类似主题的诗歌里一再地使用玉笛作为表现的手段。而经过玉笛的渲染,无论是诗歌的意境,还是诗歌所塑造的形象,都呈现出了华美、浪漫的色彩。这是玉笛带给唐诗的最好礼物之一。”⑧

在诗歌当中,玉笛有时还会跟胡风联系起来,如李白的《九日登山》中说:“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⑨,在李白的诗歌里,出现了玉笛和胡人这两个意象,两种意象的联系在其他诗人的诗中并不常见,究其原因,高翠霞在《笛与唐代诗歌》中认为:“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当时很多民间事物都很流行,如胡服、胡食、胡乐等。”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提到:“唐朝人推崇外来物品的追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所用的物品之上都出现了突厥甚至印度等地的画像样式。”中原乐器不免受外来音乐的影响,加上李白自身的原因,进一步加深了李白在诗歌中多次将自己喜爱的玉笛与胡人相联系。⑩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表达了略带伤感的思乡之情,但因为杨柳曲是由玉笛演奏出来的,就带有了玉的特质,有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得这一点伤感变得更有质感,变得清亮、华美,倾听这样的声音会不自觉地被悠远优美的意境所包围。

二、“折柳”与“折柳曲”

唐代《折杨柳》乐曲的来源与演变十分复杂,但基本上是承袭南朝而来。曾智安在《清商曲辞研究》中提到:“在南朝时,关于《折杨柳》乐曲已经有了至少五个乐曲系统,它们分别是汉横吹曲《折杨柳》、古乐府《小折杨柳》、相和大曲《折杨柳行》、梁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歌辞》(或名《折杨柳枝歌》)以及清商西曲《月节折杨柳歌》。”⑪

这些最初的“折杨柳”民歌,一开始没有统一的内涵与情感所指。其中汉横吹曲《折杨柳》、古乐府《小折杨柳》等现在也没有原文可以考证,便不做讨论。相和大曲的《折杨柳行》,在《乐府诗集》卷三十七转引《古今乐录》“王僧虔《技录》云:《折杨柳行》歌,文帝‘西山’、古‘默默’二篇,今不歌”⑫。古“默默”一篇,主题是写人君如果糊涂,倒行逆施,苍天对其的惩罚就会随之而来,以此来告诫君主“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而魏文帝曹丕的“折杨柳行西山”一篇,是说明神仙的虚妄性。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折杨柳并没有明确的内涵所指。梁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歌辞》中,大部分都是用来表现少数民族少年们的豪情英勇,“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⑬,从中可以感受到游子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而清商西曲《月节折杨柳歌》中,由于均是出自游乐,因为题材以及在外游览的创作背景,因而诗歌的表达主题可以隐约窥见离愁别绪。

从上述五类折柳曲的来源可以看出,南朝时期虽然有部分名称内容包含《折杨柳》乐歌,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象所指以及感情包含。不过在这一时期,一些文人存在使用《折杨柳》乐曲来表现忧伤忧愁以及思乡之情的情况。

到了汉代,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有了折柳赠别的习俗。据《三辅黄图》记载:“溺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汉代人在送别时的风俗,这也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最直接的用到“折柳赠别”这一意象的文章。因“柳”与“留”音韵相同,人们便使用柳枝间接含蓄地表达了一种不舍与挽留。从这时开始,以折柳送别的情景就被记录为《折杨柳》这一凄清婉转的乐曲来演奏了。张坤荣在《〈折杨柳〉与〈梅花落〉》说道:“这时候的诗歌与音乐是分不开的,人们据曲填词,到北朝乐府中就有了《折杨柳歌》《折杨柳枝歌》。唐代,诗歌进入繁荣时期,‘柳’成了诗人笔下的钟爱,折柳与离别完全糅合在一起,成了离别的代名词。借柳叹别的诗歌不计其数。”⑭而作为横吹乐器的笛是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系统的主要器乐,因此便有了所谓的笛曲《折杨柳》,也便有了《春夜洛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描述的场景。这里透过《折杨柳》乐曲与笛声,自然而然地赋予了诗歌一种怀乡之情。骆玉明的文章《笛与柳——散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针对这一怀乡之情说道:“我们可以想到,李白是一个骨子里就流淌着浪迹天涯血液的游子,终身都是如此,自从少年之时离开家乡,故土便成为一个遥远的意象,他去过湖北,到过山东,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即便这样也无法使他长时间驻足。虽然时常会有漂泊无依、思念家乡之感,但自由放浪的生活才是他内心真正的方向。带着这样的理解读《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更能感受到诗人所拥有的洒脱与缥缈。”⑮

基于这样的理解与分析,我们更能体味到“折柳曲”所带来的情感底蕴,更能感受到玉笛吹奏折柳之的深刻感情,折柳赠别,更像是一种深植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含蓄情感的表达与诉说。借此,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真正的浪漫表达。作为教师,我们了解了这样的意象转变由来,在教学中通过背景知识的适当介绍与分享,更有利于加深诗歌教学的深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化的感知理解或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本文以“玉笛”“折柳”作为切入口来探究《春夜洛城闻笛》中所涉及的意象由来,其蕴含的情感以及更加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帮助我们以小见大,从很细微的意象出发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源远流长,体味李白诗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独特的人格品位,以便更好地做到知人论世,并借此感受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不仅仅对于这首诗,对于其他的文本,教师仍然可以通过对文本进行细读,深入作品,将自己的见解体会与知识交织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并学会如何解读文本作品。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年版,第535页。

②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吴松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43页。

③童庆炳:《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④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⑤刘碧珊:《唐诗中的玉意象及其文化意涵》,西北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

⑥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页。⑦徐希平:《唐诗中的羌笛及其所蕴含和平交融文化内涵》,《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第 100—109页。

⑧曾智安,高翠霞:《论笛的三个层面与唐诗的关系》,《乐府学》2009年第1期,第169—181页。

⑨王琦:《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61页。

⑩高翠霞:《笛与唐代诗歌》,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⑪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 年博士学位论文。

⑫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47页。

⑬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59页。

⑭张坤荣:《〈折杨柳〉与〈梅花落〉》,《语文学习》2008年第2期,第49页。

⑮骆玉明:《笛与柳——散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5年第4期,第30—31页。

猜你喜欢

玉笛折柳洛城
孙钢坪
折柳寄情
春夜洛城闻笛
老顽童
捣练子·春
忆江南·春去也
春夜洛城闻笛
一斛珠·灞桥折柳
白衣玉笛如相识,安能辨我是洋人
春夜洛城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