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君子人格观研究

2023-09-28逯凯歆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太原030031

名作欣赏 2023年11期
关键词:论语君子人格

⊙逯凯歆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太原 030031]

一、君子人格含义的转变

据相关文献考证,“君子”这一说法产生于西周初期,原指尊贵的男子,后来引申为有地位的男子。例如,《左传·襄公九年》中的“君子劳心”、《国语·鲁语上》中的“君子务了治”等,其中的“君子”均指身居高位的社会上层统治者,也可以概括为血统高贵且有权位官职的男子。至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时,“君子”的说法有了一定改变,虽有对君子权力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肯定,但更倾向于是拥有高贵思想和高尚品质的男子。比如,《论语·微子》中的“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已”,其中的“君子”指身份地位尊贵的男子。而《论语·雍也》中的“女为君子儒”、《论语·述而》中的“君子坦荡荡”等,其“君子”就囊括了较多含义,既指人的道德品行,也指为人处事的态度及利义取向,同时又对有位无德者进行明确否定,还让我们看到了对君子道德进行衡量的标准,赋予“君子”全新内容。

从身份尊贵的象征转变为高尚的品格,“君子”人格含义的转变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中,人们对“君子”的概念有了新的评判标准,人们更尊重仰慕那些品行高尚、思想富足、光明磊落的“君子”,这不仅是人们思想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从侧面说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若想收获百姓发自内心的敬仰,就要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不断激励自己,完善自己,并努力成为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一个时代的前进,总需要一种积极正确的思想引领,以此维护特定经济基础。孔子的时代也是如此。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末期,该时期为中国的重要转型期。孔子于《论语·季氏》中指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则庶人不义”,说明周天子因为权力旁落、社会动荡而不能对自己的权威进行坚牢维系,同时天子因“好利无厌,淫行不倦”而失去民心。而百姓能否生活顺遂、能否安居乐业,与统治者的品行、作为等息息相关,周天子反道而行,势必不能长久。针对上述现实,社会产生了新的道德要求以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君子”就要严格恪守新的道德秩序,从而推动民众道德的进步。

(二)适应社会形势变化的调整

君子人格的含义转变,也是孔子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形势变化而进行的思路调整。在当时社会,孔子可作为奴隶主旧贵族阶级的代表,但他在深刻思考后并没有立足本阶级利益,而是敏感觉察到社会道德危机的严重性,希望通过轰轰烈烈的道德改革挽救道德危机,恢复周礼,这是孔子道德改革的主要目标,《论语·八佾》中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就指出了这一点。周礼经历了夏、殷两个朝代有了较高的文化成就,孔子用“从周”表明自己认可周礼的教化价值。《论语·雍也》中,孔子指出“鲁一变,至于道”,即在损益中周礼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因此孔子毕生都在极力推行以周礼为基础而又有所损益的“道”。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试图弘扬自己的思想并将自己的道德主张努力推行,让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所建立的理想社会中发扬光大,而在这种理想社会中,“君子人格”成为规范人们道德标准的典范,只有赋予其相应的道德含义才能发挥其重要的载体作用。

二、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

君子人格,是一种既有一定境界又有现实性品格的复合性人格,可代表人的整体品格。

(一)君子德行——以“仁”为本

君子人格的本质要求为“仁”,这个字准确且集中地对君子的德行进行了诠释。孔子于《论语·学而》中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仁”的本根为“孝弟”,这里的“孝弟”有些片面,在《论语·颜渊》中孔子答曰“爱人”。遵循忠恕之道,“仁”从“孝弟”扩展至“爱人”,“忠”与“恕”指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而“忠恕”之道就是“仁”道。基于孔子的思想,真正的“君子”,无外乎贫富贵贱、身份高低,而是思想中时刻保持“仁”,有博大胸怀且能广施仁爱,坦坦荡荡,行事磊落,假如没有“仁”的思想,违仁而造次,就不是“君子”。《论语·里仁》中,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孔子答:“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爱人”,真正含义是能深刻体悟黎民众生的疾苦,感受百姓的不易,能思民所想,体民之苦,能施仁政,顾百姓温饱,真正的圣人能与民一体才能收获民心。

(二)君子风范——遵“礼”坦荡

“仁”是“礼”的根基,因此孔子执意坚守“礼”,“礼”深植于人的内在。“君子”在规定自我与规约自身时体现出了“仁”与“礼”,这两个方面也是其内在与外在的表现。西周宗法的基本架构为“礼”,孔子提出重建社会秩序就要恢复周礼。“礼”是孔子思想中对人的道德行为进行衡量的尺度,若想成为“君子”,就要恪守“礼”的规范。“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君子”要博闻强识、勤奋好学,拥有渊博学识,还要不断以“礼”对自己进行规约,在为人处事中能够谦逊公平。孔子在《论语·泰伯》中用“礼”规范恭、慎、勇、直诸德的地位,“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无“礼”的约束,这些“德”就会沦落成劳、葸、乱、绞,毫无章法可言且被社会唾弃。君子外在行为需要严格遵循“礼”,并通过内在的“仁”养成为人所称赞的人格品行。

养成真正的“君子”人格后,就有了“君子坦荡荡”的风姿与气魄,能够做到不巧言令色、不虚伪造作,展现出磊落襟怀与潇洒高雅的气度。孔子曾对以修史而闻名的左丘明赞誉有加,认为左公拥有坦荡的君子品质,仁爱正直,忠信守礼,不夸夸其谈,不虚与委蛇,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论语·为政》中,孔子基于“论笃是与”的主张,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荡光明之作风。何为坦荡?即大方真实,不掩过失,不弄虚作假,能正视自己的作为,也能审视自己的言行,正所谓“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也是人,孰能无过?但即便犯错,“君子”也不会想方设法进行遮掩,而是能够深刻自思自警,做到知错就改。由上述可知,“君子”的底色便是光明坦诚与真挚大方。

(三)君子修养——文质彬彬

“仁”与“礼”相互联系,“仁”可概述为内在精神,“礼”可看做外在形式。“君子”通过内在滋养与外在规范,显现出文质彬彬的形象。孔子曾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君子”界说,这里的“文”指外在的文雅,“质”即内在所具备的人格修养与品质,“彬彬”指兼容了文雅与高贵品质所流露出的光彩夺目的形态。真正的“君子”,质朴与文饰相得益彰,不虚浮飘渺,不粗野狂妄,性情高雅,品德高贵。《论语·颜渊》中,子贡用“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回答棘子成对“君子质而已矣,何为文也”的诘问,再次强调“君子”要兼具文质,做到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结合孔子的思想,“君子”在生活中要结合内在思想与外在文采,统筹兼顾,不能有所偏颇。

(四)君子人格——“义”以为上

“义”是孔子对“君子”的最基本要求,表示人格修养。《论语·阳货》中,孔子用“君子义以为上”指出“君子”要重仁义、道义,理所当然推行“义”理。孔子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即君子单有勇谋而无人格就会犯上作乱。假如仅遵循道德层面讲“仁”,就要立足社会层面讲“义”,义理结合,才能为世人行为提供合理的约束调节标准。人的行为需要通过“义”给予必要情感支持,这样才能有义勇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见义勇为”,正是“君子”所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

“义”是孔子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君子”做事,需要“义之与比”,只要符合“义”就“无适也”。“君子”行事历程也要以“义”为基本原则,以“礼”为规范,在谦虚态度下推动事情的进展,在诚信基础上获得成功。大多数人固然将富贵作为人生所求,但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谓的富贵需要一定条件,而“义”正是这个条件,通过“义”之引导追求就“无所不当”,但是使用“不义”手段获得富贵就如天上的浮云,虚而不实。孔子于《论语·宪问》中指出“见利思义”,即当人面对外在利益诱惑而难以抉择时,要严格遵循“义”的规范准则进行判断,从而达到“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五)君子理想——自强弘道

“君子”一生所处的环境并不完全顺隧,但真“君子”既能安享贫苦,也能正视富贵,他们心中始终怀有天下,有深远博大的情怀与任重道远的使命感,能够在贫困中坚守情操,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与坦然的生活态度。能够称得上“君子”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装腔作势,班门弄斧,即使生活困窘也有对道的执着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君子”的情操,因此小人与“君子”有必然区别。“君子”在困惑中能始终坚守“道义”,而小人为了自身舒适生存而放弃“道义”,这才有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说法。《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君子忧道不忧贫”对君子品质进行表彰,“君子”不会在乎贫穷与否,不会忧虑自己的日子过得是否富足,只在乎是否能真正得“道”。孔子的弟子子贡认为“贫而无羡,富而无骄”是“君子”的真实表现,孔子用“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进行回答。

基于孔子的观点,虽然对子贡的观点基本表示认同,但却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君子”即便处在困厄中也没有失去乐观向上的心态,即便身在富贵中也能始终坚守爱好礼仪的品质。因此,孔子指出“君子”应当有“任重而道远”的高尚使命感,使命感基于道义,甚至可在其感召下杀身成仁。“君子”要将成己、成人作为使命,但“成人”使命感更大,牺牲自身性命达到“弘道”目的也是可行的,“君子”要将安民济众作为自己的职责。孔子教诲弟子子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只有通过不断修养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庄重谦恭、谨慎,敬己、敬人、敬事、敬业,才能管理好别人,才能让百姓享受安稳。

三、君子人格的养成途径

“君子”人格有哪些特质,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养成?这些问题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确切答案。

(一)“君子”人格养成方式——立“志”笃“道”

“志”是养成“君子”人格的重要途径。孔子认为,道、德、仁、艺是养成“君子”人格的几种基本方式,而“志”是最重要的方式。“志于道”包含了“志”和“道”,指明只有明确了目标和志向并能矢志不移地长期坚持,才能养成“君子”人格,只有不断趋于“道”,并为此孜孜不倦地努力,才能成为“君子”。“道”,是“仁”的另一种意义,只有对自我意愿不断审视,全力摆脱外在因果,才能做到“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对君子和小人之求进行比较,指出“君子”通过诉诸自己达到求的目的,小人通过求之于别人达到目的。正因如此,“君子”无求于外,即便居住在简陋的地方也能安然自若。孔子用“贤哉,回也”称赞弟子颜渊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怡然自得的生活姿态,即便在陋巷中一箪时、一瓢饮的拮据生活,也不能改变他立“志”笃“道”的信心。

(二)“君子”人格养成条件——“学”以致“道”

“君子”需要致其“道”,而“学”是致其“道”的方式。通过“学”成就“君子”人格,“好学者”即“君子”本身。孔子认为“好学者”才能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事慎言,“君子”无关乎出身,都是在后天努力中不断“学”而有所成就。在整个“学”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要有所精进,要深刻体味“学”的意义。《论语·卫灵公》中指出“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思”不如“学”,建立于“学”之上的“思”才有意义。“好学”才能“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才能做到“学以致其道”。

(三)“君子”人格的养成手段——内“省”成己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用“吾日三省吾身”形容自己,而理想“君子”也要具备这种能力。“君子”可概括为比较理想的人格,他们在成长中要对自身不断完善、不断警醒,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所谓内省,就是需要道德主体进行自省,“君子”要做到九“思”,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严格观照才能深得“思”义。同时,“君子”还能通过他人的举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观,正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君子”在做人做事中要以贤德者为标准,同时也要多看到普通人的长处,做到身心一致,坦然自得。

四、结语

综上,孔子心目中的“君子”人格是鲜活且异常丰富的,真正意义上的“君子”不会看重生活条件与丰富物质,而是注重精神修养,兼具“仁”与“礼”。理想人格可以立足“君子”人格深度思索,这种理想化的人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有契合,将其作为思想指引可以赋予新时代新鲜气息。

猜你喜欢

论语君子人格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论语·为政第二》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