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入准则下国企内控体系优化分析
2023-09-28杨倩倩山西焦煤霍州煤电临汾宏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杨倩倩 山西焦煤霍州煤电临汾宏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我国财政部门对各企业提出了新规定,对企业会计收入及纳税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但也对企业各项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国有企业应充分重视内控体系的建设与优化,并结合新收入准则的内容,明确内部控制工作目标,将内控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保持一致,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一、新收入准则的变化分析
(一)改变修订内容
我国新收入准则在修订内容上作出了规定:首先,由于现行收入与合同准则之间缺乏明确界定,会增加相关交易确认方法及会计信息的模糊程度,为此将现行收入与合同准则进行合并。其次,将转移产品的控制权及风险报酬等,一并作为新收入确认时间点,并要求现行收入准则需要区分销售收入与劳务收入,同时对包含多种交易安排的合同,原有收入准则的指引性较差,难以满足企业会计工作需求,这就需要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引。最后,对于具备特定交易属性的收入计量单位,如区分总额、净额收入或是带有客户额外购买权的销售收入等方面缺乏指引性,为此新收入准则也对相关方面给出了明确规定。
(二)与原有收入准则的对比
与原有收入准则相比,新收入准则在收入计量理念及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较大的改变,突破了原本物品与劳务之间的界限,并对商品的概念及范围加以拓宽,让商品在包含实体产品的同时,还要包含服务,同时还引入了控制权转移的理念。而伴随着落实范围的扩大,在企业纳税等方面也会出现一定的改变,将商品与合同作为关键性的内容,让收入准则更为具备指引性与明确性,从而降低对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等方面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会计收入确定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企业通过新收入准则的实施,还需要根据交易、销售等过程将产品价格分摊到各单项履约义务,并将各单项履约义务进行明确界定,核对相应收入,而这也会对企业利润及财务指标等造成影响[1]。
二、新收入准则下国企内控体系优化的意义
国有企业经营中所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是国家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有企业就需要通过高质量内控体系,充分发挥该类资金在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内控体系可帮助企业分析各类经济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并找出重点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最大限度降低风险隐患。同时,国有企业的内控体系也是各项职能履行的重要前提,通过内部控制可以了解内部环境,确保内部信息的对称性,更好地发挥内部监督及管理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各类经济约束活动的开展,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将内部控制体系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行政、财务及会计系统相互结合,有效防范经济风险,对企业内多个部门实现动态化监管,有效消除风险,帮助企业在新收入准则的实施下应对各类影响。
三、新收入准则下国企内控体系暴露出的问题
(一)对内控体系缺乏认知
内控体系的优化需要各类企业提高认知水平,这也是履行相关职责的关键所在,企业应提升内部控制认识,保证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效果。但当前很多企业对于内控体系的意识较为薄弱,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需要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注预算控制,却忽略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同时现有的企业经济业务中,各部门在内控管理方面缺乏统一性,部分职务存在分离执行的情况,与真正意义上的内控管理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了企业领导者、审计部门、财会部门、人力资源等部门难以协同合作,甚至部分岗位存在一岗多人、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等状况,对企业的总体发展造成了阻碍,也不利于各部门工作,更是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二)内控手段较为落后
由于各地区在政策制定上有着一定的差异,很多地区的国有企业在财政管理及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手段及理念都存在着落后性,对各类经营业务的动态化管理水平不足,进而也让该体系管理人员更为轻视内控体系的优化,同时又由于传统财会理念的限制,依旧有部分管理者沿用着传统思维,没有对财务风险及相关预案措施进行充分考虑,认为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仅仅是账务处理、报表抄送、资金管理等工作,甚至有些企业还未设立内控体系,导致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较多的财务风险,而多个部门又缺乏配套的管理手段,降低了财会管理工作效益,也对企业管理层出具决策造成了影响,不利于企业发展[2]。
(三)内控体系形式化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深入,很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适用于自身的管理制度。而在新收入准则的推行下,则需要各部门明确自身职责,积极完成任务,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职能。但现阶段下,很多企业都将内控体系视作一种整顿经济秩序的方法,没有充分认识到内控体系与管理之间的联系,缺乏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深入管理,很多单位在实践中都出现了内部控制工作形式化的情况,例如在采购制度中,一直以来的招投标方式在控制采购价格及采购质量等方面难以平衡,这就需要完善采购管理与款项支出的管理范围,再加上管理人员及各部门人员缺乏重视,在资金管理、预算编制、专项资金拨付等方面都出现了滞后的情况,又或是在企业上下级核对预算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企业内控体系趋于形式化,增加了企业在新收入准则实施下的财会工作难度。
(四)业务人员素养有待提升
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需要依靠素质过硬、精通各类业务、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应具备沟通与协调的能力,还包括对金融、法律、财会等方面的了解。但很多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都存在形式化思想,经常会通过过往经验解决问题,却难以给出专业性的见解,业务能力较低,这也导致很多单位缺乏危机意识,不利于企业发展。同时,这些人员也难以根据新准则的实施要求,构建起完善的培训及考核体系,缺乏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与监督管理,导致现阶段下很多国有企业都在新收入准则的实施下暴露出问题,增加了财务风险概率。
(五)内控监管力度不足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监管体系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新收入准则实施后,各国有企业都应在预算、审核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例如预算工作应按照新准则优化预算内容,并根据预算开展对各经济活动的考核监督,更为注重业务过程管理,特别是应建立起覆盖全体职工的考核及检举制度,使各类财务活动具备规范化监督。但现阶段下,很多企业都未做好监管工作,内部监督力度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出监管效果,为此也容易滋生出企业内部的贪腐状况,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及制度风险,再加上一部分国有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在履行监管职能时,容易碍于情面问题,无法做好强力监督,进一步弱化了内部控制水平,不利于新收入准则下的国有企业发展[3]。
四、新收入准则下国企内控体系的优化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思维
新收入准则实施下,国有企业应逐渐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积极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提高整体内部控制水平。为此,各有关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可以通过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会议,并借助企业工会等,共同做好思想意识培训工作,促进全体职工及领导层等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确保各级人员对内部控制拥有充分的认识,意识到其在保护资产完整性、资金规范性、防范欺诈舞弊等行为方面的作用,实现从上到下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将内控制度全面落实,切实提高防腐败监督管理,为新收入准则下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是落实内控制度的必要保障,为此国有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内控制度,并明确各岗位、各层级人员的分工,确保每位职工都有具体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应结合配套的责任追究体系,避免在发生问题时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而国有企业的领导层也应对自身定位及职能有所认知,高度重视财会工作,充分监督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年报等方面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财会数据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承担起监督管理职能。同时各部门人员还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形成有效的联动性,确保财务信息的对称性,让企业内控管理更为公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通过相互协作、相互监督,优化内部控制环境,避免权责不分明、权力滥用等不良情况。另外,企业内部也可以开展分层管理模式,提高对财务、预算等方面的控制力度,督促各部门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重视程度,并建立起动态化的内部监督管理,进而确保企业发展目标与内控管理目标的相互统一。
(三)充分发挥内控监督职能
新收入准则下,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内控监督职能,并对内部财务状况进行剖析,这就需要财务部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并建立起有效的预案措施,做好面向企业内各级部门的信息披露,从而让各层级职工明确财务状况及监督结果,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性。例如在日常工作中,为确保财务管理制度与内控体系充分发挥效用,企业可设立多个控制小组,并通过巡检的方式,定期对各部门人员进行考核与评价,同时还应统计各部门经济活动流程,如人员出差、原料采购、设备报废等,并制定好相关风险防范措施。另外,还应针对企业制度进行调整,提高内部控制效率,确保内控体系的规范性,进一步促进各级部门相互牵制,相互协调,全面与国家政策相符[4]。
(四)积极发挥财务部门优势
各类国有企业为做好对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应着重加强内部的分层管理,同时督促各部门做好工作总结,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同时考虑到财务部门与资金接触较多,为此应积极发挥财务部门优势,如在资金账款记录、预算编制、市场风险分析等工作中,应鼓励财务人员参与,并严格核实各类工作中的资金使用状况,转变传统中对财务部门人员的观念,提高财务部门的重要地位,坚决杜绝资金款项滥用的情况。同时,财务部门人员还应将各部门资金做好统计,并严格遵循行业道德及国家相关标准,将各类制度的落实及资金流向情况等进行分析,提升企业财会工作水平,进一步确保企业内各项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例如可开通沟通邮箱,既可以提升各部门工作效率,又可以确保各部门、各环节相互制约。
(五)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国有企业应全面分析新收入准则的各类要求,同时应精准定位内控体系的工作目标,提高对企业内控活动的管理力度,为此就应确保内控工作的规范性原则,加强内部审计及预算风险的分析,避免相关管理人员出现职权滥用的情况。企业应建立起风险评估模型,梳理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各类风险,还应做好市场调查,如在预算编制工作中,应做好对预算编制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的把控,从而在预算执行中具备较高的约束性作用,落实精细化的监督体系,创建灵活化监管模式,根据现阶段的新收入准则,深入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切实确保企业整体经营环境的安全性,全面确保内控制度的有力落实。
(六)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为切实做好内控体系的优化工作,各类国有企业应积极开展职工的系统性培训工作,可从管理层的观念与技能等方面入手。由于传统工作中,内控人员在思想、手段等方面已经难以适应新收入准则的相关要求,为此就应创新管理理念,立足于单位内部人才建设与人才储备等角度,结合企业发展及部门绩效情况,要求管理人员编写培训材料,同时还应对企业内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化、科学化的考评工作,增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企业各层级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日常职能及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监督,促使所有人员形成正确的责任观。此外,还应结合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内部职工的参与性,为接下来的其他内控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七)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
现阶段,国有企业应做好信息化建设,并将信息手段结合到内控体系的优化中,构建信息化内部控制管理系统,提高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效率。为此,各企业首先应提升自身信息化意识,做好数据安全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如应更新硬件设备及信息系统,积极引进智能化设备,强化对企业相关合同、协议及文件等内容的管理水平,形成业务管理电子档案,有效保护企业核心数据。而信息系统中还应定期开展网络自纠自查行动,对企业内部联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不断提升职工信息安全意识。此外,还应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照新收入准则对内部模块加以优化,包括对填报标准、授权、采购、销售、税务等业务,提升线上管理水平[5]。
结语
总而言之,新收入准则的实施下,国有企业工作者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能。为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树立正确的内控思维,优化内控环境,发挥内控监督职能,积极发挥财务部门优势,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提升管理人员素质素养,积极做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内控体系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