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3-09-28陈璐璐凌建英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
⊙陈璐璐 凌建英[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9]
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性
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兴盛,它像纽带,连接着民族情感;它像底基,奠定民族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民族认同感提升的前提,更是树立中华文化自信的源泉、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新辉煌。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文化保护的现代化语境中加以运用,挖掘其民间性、民族性,加强指导性、实践性,有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保护和建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遗产保护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马克思对民间诗非常珍重,他对艾希霍夫的《斯拉夫人的语言文学史》中表现出的对民间诗的不敬态度表示憎恶。恩格斯在《关于海牙代表大会》中谨慎地提醒说:“我们必须考虑到各个国家的制度、风俗和传统。”①恩格斯十分关心手工行业工人的生活状况,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其他劳动部门》②中专门对“陶器工”“缝纫工”等手工行业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等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分析,给予关照,还设立“纽沙特尔各行业的支部——细木工、套匣制造工和雕刻匠和花饰瓦工的支部”③,为民间工艺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人民的立场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基本思想
人民的立场是做好一切事业的目标和基石。文化遗产是历代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以服务于人民的诉求为核心。因此,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坚持“以民为先”的核心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就是为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广阔地惠及全体人民。统筹好文物保护与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期待。
(三)既尊重历史又科学传承,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核心理念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首要倡导者及发展者。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对待一切文化遗产的最佳科学态度,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深刻认识到只有对历史进行记录、学习与传承,才是真正做到了尊重历史,民族文化才能得以良好地发展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方面是守正创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与时俱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内容到形式加以完善与开拓,提升其亲和力和感染力,达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是互鉴互生。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共同体,我们既要吸收发达国家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又要保持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华,要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确立文化自信。
(四)文化责任与使命担当,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根本宗旨
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不仅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更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珍贵文物资源不可再生,我们谁都不能为了眼前的诱惑而破坏后世以及全社会的长远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来到山西考察,走进大同云冈石窟,登上平遥古城墙,驻足汾河岸边,要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我国始终保持一种文化遗产保护的强烈意识,同时也更注重大众保护意识树立的深刻思想,《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充分体现了一种文化使命,更是一种责任担当。
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性
(一)传承的路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失去灵魂,一切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将启发思想与温润心灵当作重要职责。因此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能力。教育的一项重要意义就在于向后人传达文化信息,让我们的后代从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得到美的享受。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各级教育责任重大。
2018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图书《剪影·六位国家级非遗剪纸大师作品系列:为孩子留住非遗之美》。该书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做“引子”,通过六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巧手,将其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打造了唐诗里的24种东方之美、宋词里的24种人间至情、元曲里的24张心灵处方。经典的诗文和传统的剪纸共同流传,文本因剪纸而生动,剪纸因文本而厚重。2022年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中,《有故事的中国古建筑系列图画书》一书,以小朋友的趣味插图为原型,基于三维模型数据进行绘制,融合了趣味性、专业性、知识性,讲述中国五座最具代表性的木构建筑背后的故事,让小朋友们从小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可信、可爱的艺术和文化。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域的相互交流能够产生一种“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山西大同大学成立云冈学学院,各专业以此为中心开拓地域文化教育教学,充分体现地方性高校的特点。大同,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曾是历史上民族文化的相融之地,推动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用云冈文化蕴含的精神理念教育学生,把特色文化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二)学术的力量——打造学科研究的地域色彩
冯骥才先生说:“把遗产挖掘出来进入名录并不是终极目标,真正的保护其实是刚刚开始。这之后,我称之为‘非遗后时代’,这时的重要任务就是科学保护、广泛传播、利用弘扬和学术理论支撑这四方面的工作。”④中国有一个魂,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之魂,守护她,发扬她,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的责任。如何让其走进时代?学术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可以提升文化保护的理念,还能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尤其地方高校应充分体现地方性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风民俗以及各异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地方性表现的根基。所以,学科的研究应该聚焦地域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保持浓浓的地方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氛围,开拓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的新的学术思路。一方面,提升当地大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增强地域文化的自信力,为管理者保护和传承文化提供方法和路径。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民俗文化调研、文化遗产论文撰写,不仅让学生产生对文化遗产的认同,而且让学生通过在学期间获得将来从事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的学理支撑和实践路径。目前,山西高校分别设立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如“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晋商研究中心”等。随着地方经济的崛起和文创、文旅产业的振兴,相关学术研究将会有更大的开拓空间和实用价值。
(三)时代的必然——打造新的生产与消费方式
智媒体时代,观众在何处,传播就在何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22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二十四节气”光与影的震撼展示,不仅让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更让全世界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新的生产决定新的消费,而新的消费必将促进更新的生产。在2019“亚洲文明联展·亚洲数字艺术展”中,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创作的手绘动画《汉字的性格》,利用对“观远山庄”所藏的赵孟頫手卷这件传世之作的观看、分析与想象,阐述了中国特殊的汉字书写方式与中国人特性的内在关联。过去与当下对话,科技与艺术结合,充分展现了文化与科技的共生共振,催化出独特的艺术成果。中央电视台连续推出大型节目《国家宝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其首次将文博与大众娱乐、综艺形态结合在一起,以全民性的文化故事提炼出文物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尤其运用虚拟视觉技术和“AI+VR裸眼3D”拍摄技术,让演员突破传统舞台空间的呈现形态,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这样一种媒体时代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沉默的国宝成为举国热议的宝藏,让一件件陈列品活起来,体现出民族文化生命的传奇,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文物、喜爱文物,更掀起了参观博物馆的热潮。这些实例让更多传统文化保护的参与者意识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结合时代需求焕发新的光彩,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与时代和大众生活相融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与当下的价值。
(四)中国的路径——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2017年“文化遗产日”更名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提出主题,如“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2006)、“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2011)、“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014)、“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2017)、“非遗保护,中国实践”(2019)、“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2022)等。经过16年的历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从“根”的唤醒提升为“美”的追求,从古籍“深”的挖掘转换为现代生活“新”的融入,从“一带一路”的互通到中国实践模式的探索,从精神呼唤到乡村振兴,从民族文化保护到命运共同体的树立,增强了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集中体现了文化遗产的发展脉络:是什么的精神追寻、为什么的保护理念、怎么样的传承特色。
我国坚定文化自信,一方面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共生,“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就是最好的说明;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本民族的灿烂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互通共融。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于文化创意和文旅产业者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不能忘记它,漠视它,要充分挖掘这一宝库,相互融合,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达到守正创新。如北宋画家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从世博会科技动画的展出,到开封旅游景区的打造,再到实景演出效应等,是文旅结合的典范。中央电视台推出“非遗公开课”,以讲述和表演的形式进行多彩非遗展示,如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介绍,伴有口技和相应的图画动漫,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对接,文化与技艺交融,让人们形象生动地认识了抽象的中国形象。
(五)精神的引领——红色基因的传承
2018年7月、10月,中办、国办连续出台《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⑤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次围绕革命文物在全国推出主题活动——“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我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物映耀,百年征程”。
我国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江西赣州,“走一段长征步道,吃一碗红米饭南瓜汤”。宁夏将台堡,作为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配合展览馆打造红军长征路微缩景观,让游客亲身体验,成为红色旅游的一大亮点。贵州重点建设区龙头项目的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旅游形式,为游客呈现更生动的数字化历史场景。它在未来将成为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红色文旅场馆。红色资源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光荣而伟大的奋斗历史,也汇聚了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认同、自信和骄傲,这些也正化为人们对国家更深沉的热爱和实现民族复兴更持久的力量。
①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179页,第4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475页。
④ 冯骥才:《“非遗后时代”保护是学者的时代担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15日第6版。
⑤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写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人民日报》2019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