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保护红线成为“高压线”
2023-09-27徐芳
《学习方法报》政治新教材高二 2023年6期
徐芳
【时事回顾】
2023年4月22日,生态环境部宣布,我国首次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指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主要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等区域,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也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體系、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学以致用】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全球各国仍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峻挑战的当下,中国创新提出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国土空间保护格局提供了新模式。
2.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生态保护红线涵盖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也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既需要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还需要严格高效贯彻执行。这一方面需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履行好保护责任,在制定发展规划及进行决策时,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也需要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常态化执法机制,及时发现和依法严惩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违法行为,让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