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核心区居民跨江行为特征及慢行桥布局研究
2023-09-27乔俊杰
蒋 源,李 星,乔俊杰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41)
0 引言
核心片区的滨水区常被视作为城市高品质宜居地、创新创意聚集区、人群交往会客厅、人文魅力感知平台,往往呈现“资源高度汇集、功能多元复合、环境宜人美观”等特征.居住、岗位、商圈、公服、景点等向其两侧的集中布置,刺激滨水空间两岸产生大量以通勤、购物、休闲、交谈、创意等为目的的日常慢行交互需求,如何高效精准满足上述慢行“跨越”需求、助力核心区域滨水空间持续聚集人气活力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
围绕持续强化核心区域滨水空间两岸慢行连接的核心导向,既有学术研究和规划实践开展大量探索,为进一步精进研究方法和成果奠定了技术基础和路径方向.杨春侠等[1]从滨水空间两岸居民多元的慢行驻留需求入手,对慢行桥梁主体空间营造及其与两岸空间融合手法提出建议[2],结合间距、等级体系、两岸吸引源分布建立了苏州河上的慢行桥梁体系[3],并根据驻留量和驻留率的测度[4],为慢行桥梁选址提供参考.奚文沁等[5]以上海外滩滨水空间两岸景观功能为研究切入口,通过视线通廊分析选取具有关键视点功能的8座桥梁进行“慢行化改造”,包括拓宽慢行空间、增加观景设施等,引导观景区域由两岸向桥上转移.石国琦等[6]围绕沈阳核心区滨水两岸慢行通行需求和体验等,重塑过江设施包括完善慢行标识、扩宽慢行空间等措施.既有研究在方案和路径的共性表明,滨水空间两岸慢行设施布局规划需要紧密围绕人的慢行“跨江”需求开展,进而完善其体系构建、点位选址、空间营造等.一方面,不同城市由于发展阶段、生活习惯等不同,其居民在跨江行为上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数据应用的扩维,手机信令数据、交通出行数据叠加抖音、大众点评、咕咚运动等行为数据,将促使对人群慢行需求的分析由“在哪里、去哪里”向“在干嘛、要什么”的层次升级.以南河、府河(锦江支流)围合而成的“两江环抱”位于成都市核心区域,是成都市人口最为密集、人气最为旺盛的区域,也是成都锦江两侧“跨江”需求最为频繁的区域.本研究“两江环抱”区域为例,通过挖掘沿线居民“跨江”慢行行为特征和需求,指引慢行桥梁布局,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跨江慢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
慢行桥梁布局的核心要义是匹配满足居民的“跨江”需求,而居民的“跨江”慢行需求通常包括慢行目的、空间分布、出行距离、从事活动等.为更加精准、客观反映居民“跨江”慢行需求,本研究综合既有研究文献的技术成果,针对多类数据进行组合使用,具体情况如下(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处理技术框架
1)以慢行群体的手机信令数据为主要数据,进行慢行距离、时段、时间、聚集程度等基本特征分析[7];
2)叠合用地类型数据,识别慢行目的[8](如通勤、购物、休闲、娱乐);
3)利用百度地图API,以慢行时间作为标准匹配得到慢行出行轨迹,明确慢行群体常用路径[9-10];
4)分析片区人群手机APP使用状况,进行出行目的补充识别[11].
1.1 研究数据情况
根据“两江环抱”区域全年手机信令数据分析显示,其人气最旺盛的月份为9—11月.同时考虑2022年9月—11月,成都因“疫情防控”导致“两江环抱”区域人气大幅下降,仅为常态时期的1/5,无法客观反应常态下“两江环抱”区域居民需求.综上考虑,本研究所使用数据的时段均为2021-09—11,分析范围均为成都核心“两江环抱”区域.其中,手机信令数据为联通、移动、电信的“脱敏”(不涉及用户任何属性特征)基站数据,通过计算特定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慢行出行群体,共分析得到日均慢行总量为32.5万人次;用地类型数据为片区现状建成地块类型数据,包括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共计1 045块地、6.8 km2,可通过设置停留规则来辅助识别居民慢行出行目的;通过调用百度地图API的“步行路线规划”和“骑行路线规划”,实现对“步行群体”“骑行群体”出行路径轨迹点的再现;手机APP使用数据无用户属性,仅记录手机APP名称、开启时段、开启时长,日人均使用次数约162万次/d,可通过设置使用规则来辅助识别居民慢行状态.
1.2 数据规则说明
1)针对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出行目的,既有研究多采用特定时段内、特定用地类型中累积停留时长进行分析.本文规定连续70 d均在00:00—06:00停留于居住用地识别为“居住”;连续70 d均在06:00—12:00停留于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轨道站点为“通勤”;工作日18:00—23:00和非工作日12:00—23:00在文化设施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商业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停留超1 h的分别为“观赏”“运动”“就医”“购物”“休憩”.
2)针对手机APP使用数据识别出行目的,本文采用特定时段内使用的APP类型进行分析.每日11:00—13:00、17:00—19:00使用“美团”“大众点评”“口碑”为“就餐”;每日19:00—22:00使用“咕咚运动”“Keep”“小米运动”为“运动”;每日19:00—22:00使用“相机”“美颜”“美图”为“观赏”;周五17:00—23:00间非工作日使用“大麦”“摩天轮”“猫眼”“全民K歌”为“娱乐”.
2 跨江慢行行为特征及其背后成因
“两江环抱”区域是成都最核心、资源要素最密集的滨水区域,由锦江两条支流府河和南河围合而成,数据分析显示,沿线两侧日均慢行跨越总量约32.5万人次,其中,通勤、购物、游憩、运动、观赏是最主要5大慢行目的.
2.1 通勤慢行:沿干道接驳轨道“最后1 km”
“两江环抱”区域居民日均慢行通勤总量约7.04万人次,其中,6.55万人次为接驳轨道交通,占约93%(见图2).该类群体慢行起讫点为岗位地、居住地与轨道交通站点,平均距离约1.4 km.“两江环抱”区域居民职住平衡度为2.3,表明区域内大量工作者并非就近居住;“两江环抱”区域就业者全程通勤平均距离约7.8 km,表明通勤距离较远.因此,大量以通勤为目的的慢行主要是满足“最后1 km”的接驳出行需求.从慢行路径分布来看,主要沿城市主干道出行,这是由于城市轨道线主要沿干道敷设,轨道站点和主要岗位沿干道两侧分布.
图2 “两江环抱”区域通勤慢行需求分布
2.2 购物慢行:沿街巷“串逛”各大商圈
“两江环抱”区域具有太古里、339、猛追湾、水井坊、文殊院、少城等城市级商圈,吸引全市人口前往,聚集大量购物慢行需求,日均约5.9万人次.该类群体首次慢行的起讫点为商圈核心区域与轨道交通站点,平均慢行距离约1.8 km.由于太古里—339—猛追湾—水井坊,星辉夜市—文殊院,少城—琴台路商圈之间的距离较近,几乎所有慢行购物群体在首个商圈完成“逛街”后均会前往下一处商圈,商圈之间的慢行联系需求旺盛(见图3).从慢行路径分布来看,购物慢行者从轨道站点到达商圈以干道为主,但由于商圈开放式街区的设置,其在商圈间“串逛”的主要路径以街巷和支路为主.
图4 “两江环抱”区域游憩慢行需求分布
图5 “两江环抱”区域运动慢行跨江行为
图6 “两江环抱”区域观赏慢行需求分布
2.3 游憩慢行:沿滨水空间“直达”公园绿地
“两江环抱”区域中已建成望江公园、百花潭公园、文化宫公园、成华公园、活水公园等公园绿地,主要吸引附近的居住人口(见图 4),日均慢行直达需求约4.4万人次,平均慢行距离约1.5 km.从慢行路径分布来看,从家前往附近公园绿地的慢行者大多选取距离南河、府河最近的滨水路径出行,反映该类群体从事游憩活动时对生态环境的高要求.
2.4 运动慢行:沿滨水空间“多次”跨江跑步
近年来,户外跑步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健身锻炼的主流力量.根据“咕咚运动”“Keep”“小米运动”等跑步类APP数据分析显示(见图 5),“两江环抱”区域中进行户外跑步需求日均约4.1万人次,平均跑步距离为4.6 km,主要选取沿距离南河、府河最近的滨水路径,由于“两江环抱”区域沿线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跑步者为寻求环境品质最佳体验,全程多次在南河、府河进行来回穿越.
2.5 观赏慢行:重要观景点位长时间驻留打卡
随着成都“三城三都”建设和中心城区“旧城更新”的推进,南河、府河沿线涌现一批如香香巷、夜游锦江、蜀汉城、天府熊猫塔等重要景点和网红街巷(见图 6).根据“相机”“美颜”“美图”等相机类APP数据分析显示,周末傍晚南河、府河沿线各处打卡人次达到4.9万人次,单个景点和网红街巷平均驻留时间超过36 min,表明“两江环抱”区域中“观赏”慢行需求旺盛.
3 慢行桥梁体系构建及布局方案
3.1 既有桥梁体系和布局存在困境
“两江环抱”区域现状共有48座桥梁,以人车共用桥梁为主,仅9座桥梁为慢行桥梁.面对“两江环抱”区域丰富多样的慢行出行需求,既有桥梁体系和布局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既有桥梁大多为满足车行“跨江”需求,主要沿城市主干道敷设,对于慢行者来说设置间距过大(平均间距约850 m)导致便利性不足.此外,既有桥梁两端连接的是道路,而非慢行者出行的起讫点,也就意味着直达性不足,上述两点问题导致慢行跨江的绕行距离过远,以通勤慢行为例,轨道站点与附近岗位聚集区域平均直线距离仅680 m,由于缺乏桥梁连接,需平均绕行1.2 km.
2)既有桥梁各项设计参数以“车行”标准为主,存在坡度过大、慢行空间过少、机非混行等问题,既有14座桥梁因机非混行导致慢行安全性不足、8座桥梁因坡度过大和慢行空间连续性不足导致慢行体验不佳.
3)既有热门打卡驻留点位慢行者仅能在南河、府河两岸进行“观赏”,缺少站在“江上”的视线点位.同时,由于部分既有桥梁外观缺乏美学设计,与重要景点和网红街巷风格难以融合,影响观感.
3.2 慢行桥梁体系构建
以匹配满足“两江环抱”区域丰富多样慢行需求,助力南河、府河沿线活力持续聚集为主要目标,从慢行需求中提炼出慢行桥梁核心功能(见图7).
图7 “两江环抱”区域慢行桥梁功能
1)“桥为通道,满足通过通行需求”.主要承担慢行者在轨道站点与岗位聚集地、重要商圈之间的联系出行需求,以减少绕行距离为主要目的,围绕轨道站点为核心,结合附近岗位聚集地、重要商圈分布,沿干道进行布局,重点保障慢行安全性.
2)“桥为纽带,促进功能有机缝合”.主要承担慢行在重要商圈之间的“串逛”、公园绿地之间的“来回”及居住用地与公园绿地之间的“直达”需求,以实现资源之间的直达为主要目的,结合南河、府河沿线商圈、公园绿地、居住用地分布,沿支路、街巷和滨水空间进行布局,重点保障慢行体验感.
3)“桥为景观,营造多维观赏场景”.主要承担慢行者的观赏需求,以实现最佳观景体验为目的,结合南河、府河沿线景点分布和视线通廊分析结果(见图8),沿滨水空间布局,重点保障驻留空间.
3.3 慢行桥梁布局方案
以“望江慢行桥梁”选址布局为例,其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东岸已开通顺江路轨道站点,根据手机信令数据显示,日均1.4万人次慢行者跨越锦江进行轨道接驳活动.现状仅1处人车共行桥梁“九眼桥”,平均绕行1.2 km,且桥梁慢行环境不佳.未来西岸将开通13号线川大站点,考虑锦江两岸轨道站点联系转换和两侧居民通勤出行的便捷性,结合两岸干道分布、居民出行路径、居住小区出入口设置进行选址,新增1处“望江慢行桥梁”(见图9).
结合慢行桥梁核心功能体系构建,综合考虑资源分布、需求分布、建设条件等,进行慢行桥梁布局点位选取,当布局点位与既有桥梁重叠或大致相近时,则对既有桥梁进行“慢行化改造”;当布局点位无桥梁时,则规划新增;共新增14座桥梁,既有10座桥梁进行“慢行化改造”[12](见图10).
图10 “两江环抱”区域慢行桥梁布局及改造方案
6座新增桥梁和4座改造桥梁考虑未来轨道站点选址、岗位聚集区和重要商圈建设计划进行选定,根据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测算,慢行桥梁布局后轨道站点对附近岗位聚集区域和重要商圈的800 m覆盖率将由45%提升至84%,大幅减少绕行距离;
5座新增桥梁和3座改造桥梁考虑未来重要商圈、公园绿地、居住用地规划点位选定,主要链接南河、府河两侧对应的资源点位,并进行慢行空间扩宽、在满足通航要求下尽量降低坡度,提升直达性的同时将大幅改善慢行者“跨江”体验.
4座新增桥梁和3座改造桥梁考虑未来景点打造、城市游线规划、实现通廊分析选定,在提升桥梁外观美观以外,桥上空间应考虑设计驻留空间,为游客提供绝佳的滨水岸线观赏体验.
4 结束语
城市核心区滨水空间往往具有“资源高度汇集、功能多元复合、环境宜人美观”等特征,吸引产生大量慢行需求,进而成为城市活力聚集高度.为打破江河对滨水两岸慢行交互的割裂,本研究有针对性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研究综合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百度地图API、手机APP数据等,以成都市南河、府河围合而成的“两江环抱”区域为例,进行慢行者“跨江”行为特征分析,并以此指引慢行桥梁布局.
2)据分析,“两江环抱”区域慢行者以通勤、购物、游憩、运动、观赏为主.其中,通勤慢行以沿干道满足轨道“最后1 km”接驳为主;购物慢行除接驳重要商圈与轨道站点以外,在各大商圈间还具有“串逛”特征;游憩慢行主要从居住地沿滨水空间“直达”公园绿地;以户外跑步为主的运动慢行则沿滨水空间“多次”跨江;观赏慢行在重要观景点位长时间驻留打卡.
3)从慢行需求中提炼出慢行桥梁具有“通道、纽带、景观”三大核心功能,并给出对应选址条件,最终形成布局方案,供研究和实践参考.
4)本文仅以成都“两江环抱”区域作为案例开展研究.针对超大城市核心区域滨水空间进行慢行桥梁布局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本文的研究主要成果具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