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单元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3-09-27陈福建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7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践项目化教学

陈福建

[摘 要]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常见于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其实,项目化教学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层次性等特点,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寓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基于教材特点和学情实际,设计语文单元项目化教学活动,并按照确定主题、分解步骤、优化流程、总结成效四步展开,让学生在项目化教学活动中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寓言单元;设计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9-0080-03

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能将抽象的知识统整在项目整体中,使学习任务情景化,有利于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讲授法,项目化教学能够更精确地定位单元教学目标,结合单元知识点和学习内容,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感受,紧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准确设计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更快捷、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项目化教学多用于数学、科学、信息等学科的教学。那么,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语文学科呢?笔者认为这需要从项目化教学的特点来看。项目化教学以实践为核心,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层次性等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落实需要大量的学习实践,与项目化教学的特点相契合。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项目化教学。

一、分析教学要求,确定项目主题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单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单元内选编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文章,并设置与之相关的“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栏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教学提出的学业质量要求有“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按照童话、寓言等文体样式,运用联想、想象续讲或续写故事”。由此可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学习寓言,读懂故事,掌握寓言这一文体,体会其中的道理;能够看图说清楚故事;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实际,笔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项目化教学活动:一是寓言作品征集项目,二是重现寓言场景项目。寓言作品征集项目要求学生收集寓言作品,旨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重现寓言场景项目要求学生对寓言作品进行内化理解,运用多种形式再现寓言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和分享寓言中的道理。这两个项目均围绕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展开,基于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的特点,让学生找寓言、学寓言、演寓言,从而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立足生活实际,分解项目步骤

項目化学习是动态的学习方法。在确定了项目主题后,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细化项目计划,将整个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一步步提升。在本单元中,寓言作品征集项目和重现寓言场景项目有着先后顺序。寓言作品征集项目为先行项目,在单元教学前期开展。

寓言作品征集项目下设四步子项目:自读与讨论→分类与分组→分工与呈现→实践与分享。笔者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统整阅读,让学生从四篇课文中初步感知寓言这一体裁,通过讨论,明确寓言具有“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其次,发布寓言作品征集任务,要求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要收集的寓言作品的方向,如有的学生对文言文寓言故事感兴趣,则主要收集文言文寓言故事。在确定方向后,依据相同的兴趣进行分组,收集文言文寓言故事的为一小组,收集中国现代寓言故事的为一小组,收集国外寓言故事的为一小组。再次,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分工、如何整理,将项目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并讨论出最终以何种方式呈现寓言收集的成果。最后是成果展示,由教师依据学生的成果,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进行寓言分享。

在寓言作品征集项目进入到分享环节,即可引入第二个项目化教学活动——重现寓言场景项目。这一项目化教学活动分四步进行:选择寓言→创编剧本→排练表演→展示成果。首先,笔者发布重现寓言场景项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本单元的课文中选择想要重现的寓言,意在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次,在各小组选择好寓言后,笔者引导学生基于寓言内容进行剧本创编,要求学生在创编过程中做到:一是要有人物情节与对话,二是要有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三是能通过表演体现寓言的道理。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太了解剧本应该怎么写,但他们有看动画片、影视剧的经验,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推测表演要素,你一言我一语地对寓言的内容进行补充。这个过程也是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的过程。再次,当各小组的剧本创编好后,学生自主排练,尽可能地将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出来。最后,教师统整各小组进度,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各小组依次表演寓言舞台剧,并设置自评和互评环节,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对寓言的理解,习得并迁移语文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三、过程方法分享,优化项目流程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开展的两个项目化教学活动,并非只注重项目成果,而更应注重项目完成的过程。即并不以学生制成作品集、完成舞台表演为目标,而是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方法的积累。在开展项目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任务内容搭建各类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迁移所学知识,深化对寓言的理解。

(一)把握课文内容,注重知识迁移

本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均为寓言,但呈现的形式不同:《守株待兔》是文言文,语言精悍,用寥寥数语分享道理;《陶罐和铁罐》是现代寓言故事,用平实易懂又充满童趣的语言分享道理;《鹿角和鹿腿》由《伊索寓言》的相关内容改写,属于外国寓言故事;《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也属于外国寓言故事。多样化的寓言形式旨在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化教学活动。

为引导学生从多样化的寓言形式中提炼寓言的特点,明白不同寓言中的道理,笔者利用表格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构建学习框架。学生就可以利用表格收集和整理寓言作品,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促进项目活动顺利进行。

(二)创设交流平台,提供解惑方法

作为项目化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预设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可以相互交流的平台,并适时为学生提供解决疑惑的方法参考,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

例如,在寓言作品征集项目活动中,笔者利用班级QQ群作为项目活动交流平台,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在班群中发问,依靠同学互助来解决问题;倘若学生无法解决,则由笔者进行提示和指导。如选择收集文言文寓言故事的小组找到《郑人买履》这个故事,但对“先自度其足”和“吾忘持度”中的“度”不太理解,于是发到班级QQ群中与同学进行讨论,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猜测出两者的意思,笔者进一步提示学生可利用《古汉语词典》查询,以便更精准地理解“度”字的多重含义。这样,学生不仅在项目实践中积累了知识,还能通过交流平台分享知识,实现合作能力的提升。

四、展示评价结合,总结项目成效

在设计项目化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将学习成果展示与活动评价有机结合。通过项目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配合展示过程,有机穿插项目学习评价, 以评促学,能够引领学生优化项目学习过程,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寓言作品征集项目的展评活动

寓言作品征集项目中收集成果的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由学生依据自己收集到的寓言类别,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再由教师依据学生的呈现方式来决定展评活动的形式。在此次项目化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成果呈现方式十分多元,如收集文言文寓言故事的小组将其收集成果制作成手抄报;收集中国现代寓言故事的小组采用连环画的方式将寓言画了出来;收集寓言诗的小组采用朗诵的方式呈现,录制了相关视频并上传到班級QQ群中……针对多样化的收集成果,笔者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用于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见表1)。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寓言的表现形式如何多元,都应指向寓言学习的本质——明白寓言中的道理。因此,项目化活动的评价也要围绕这一学习本质展开。

在寓言作品征集项目完成后,借助评价标准,各小组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同时开展,学生能够通过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在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学习他人的长处,开阔学习视野,积累更多的寓言。

(二)重现寓言场景项目的展评活动

重现寓言场景项目主要围绕教材内容展开,并要求学生以课本剧的方式呈现,旨在让学生在拓展学习后回顾课文,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因此,重现寓言场景项目的评价细则主要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见表2)。

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寓言进行课本剧改编,在表演的过程中细化了寓言内容,为寓言中的角色增添了动作、神态等,加深了对角色形象的理解,并在表演的过程中沉浸体验了寓言故事,让寓言中的道理在心中扎根。同时,通过此项目活动的评价标准,学生能够逐步反思项目活动经过,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这为优化单元阅读教学提供了有效支撑,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以其情境性、实践性、层次性等优势,有效助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除寓言外,还有很多体裁的文章适用项目化学习。教师要基于单元统整的视野,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引入项目化教学,并对其进行任务分解,在系统化的学习活动中,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积累宝贵的经验。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友丽.借助学习支架,提高阅读质量[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9):63-64.

[2] 赵俊,杨静.大单元视域下的寓言故事单元教学:以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2(14):62-65.

[3] 戴一苗.基于统编教材的单元微项目设计与实践: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6):35-37.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践项目化教学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中专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