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读课文教学“四关注”

2023-09-27王凯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7期
关键词:巴迪交流课文

王凯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略读课文标题下的“阅读提示”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阅读方向,是教师引领学生阅读的重要抓手。教师借助“阅读提示”中“默读课文”“想想”“说说”“与同学交流”四个关键词语,确定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提升略读课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略读课文;阅读提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9-0056-03

统编语文教材略读课文的编排与以往版本的课文有了明显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课后练习的取消,课前安排了“阅读提示”上,重在引导,重在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路径与方法支撑。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默读课文”“说说”“想想”“和同学交流”,明确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基本形式,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方向与路径。从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呈现出的学习形式可以看出,编者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教师要用好“阅读提示”,促进学生之间的深入学习与交流,以提升略读课文的教学质量。

一、关注“默读课文”

默读作为学生阅读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避免学生之间的互相干扰,能够让学生的独立思考真正发生。教师要重视默读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出默读的教学价值。

(一)紧扣语文要素,搭建默读支架

“带着问题默读”是略读课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要想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教师就要把语文要素作为教学支架,让阅读任务具体化,让学生的默读学习更有方向性。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学生默读课文之前,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写得比较清楚、具体?这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的内容写清楚的?”这样的问题支架能让学生在默读课文时目标明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介绍清楚。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并把其作为引领学生默读的问题支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运用阅读工具,落实默读要求

在以默读为主要方式的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学生既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又需要在默读中思考,为学习交流做准备。教师要善于运用阅读工具,如注释、符号、批注、插图等,为学生的默读提供支撑。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小虾》一课,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重点想想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先用横线把这段话的中心句画出来,体会中心句与整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再用批注的形式把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圈画出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最后,借助文本插图,感受小虾的可爱以及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这样,在多种阅读工具的运用中,落实了默读要求,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让单元语文要素得到了有效落实。

(三)注重课堂默读,迁移学习经验

统编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一般编排在单元的最后,在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大都积累了一些相关的学习经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习经验的落地。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一课,所在单元是提问阅读策略单元。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前面学过的几篇课文进行回顾,归纳出提问的基本方法:可以针对内容提问、针对全文提问、针对文章写法提问,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提问。这些都属于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的内容,可以为本课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提问提供参考。这样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把语文要素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关注“想想”

统编语文教材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想想”的内容一般都与文本内容密切相关,有利于学生借助提示内容主动深入文本,获得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教师可借助“想想”中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激活学生主动交流的愿望,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做铺垫。

(一)在“想想”中激活问题意识

统编语文教材略读课文中要求学生“想想”的问题并不是随意编排的,也不是学生凭空想象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思考才可以解决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聚焦“想想”,让问题显性化,让学生的交流显得有据可依。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阅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关注父亲和母亲对巴迪不同看法的句子,仔细品读,感受父亲母亲话语背后的深意。为此,教师让学生先分别用横线和曲线画出巴迪父亲母亲对待同一首诗不同看法的句子,再用不同的线画出巴迪小时候听到父亲和母亲的话以后的反映与长大之后看待这件事的态度的句子,最后把这些句子关联在一起,形成問题的聚焦。这样引导,促进了高效阅读目标的达成。

(二)在“想想”中梳理问题内容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名家名篇,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作者组织思维的过程。教师聚焦略读课文“阅读提示”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文本材料之间的关系,可以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学生画出巴迪父母对待巴迪的诗的不同看法以及巴迪小时候与长大之后看待这件事情的相关句子之后,还要对提炼出来的内容进行梳理。经过对比,学生会发现这一切都源于父母对巴迪的爱,母亲的爱成为巴迪“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爱则是“警告、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正是因为这不同的爱的方式,才使得巴迪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可以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才有了最后的成功。这样教学,深化了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提升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质量。

(三)在“想想”中提炼学习成果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认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已经很到位了,但真正交流时却无话可说。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独立思考时缺乏对文本思想的提炼,造成表达与交流中出现了困难。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时要注重对文本的思想进行提炼,让学生的学习交流变得轻松。如在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想想”着手,聚焦问题“‘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引导学生圈画出描写珍珠鸟与“我”之间的相处状态的语句进行品读,并整理、提炼出相关内容。

这是学生在“想想”过程中思考问题和梳理材料的体现,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学习成果,增强阅读自信,为之后的学习交流提供条件。

三、关注“说说”

统编语文教材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有许多要求学生“说说”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教师要充分借助阅读提示中“说说”的学习要求,从语文要素的习得到学生积极主动的表达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从思到说的训练,从而深化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借助“说说”整体把握文本,发展学生思维

略读课文“阅读提示”中的“说说”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借助“说说”来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的“阅读提示”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自己对京剧有哪些了解”。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借助“说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炼并梳理出与京剧有关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对京剧的认知。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京剧这一剧种的深刻认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二)借助“说说”深化文本解读,发展学生思维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借助“说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一课,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喜不喜欢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要想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学生首先要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了解,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其次要细读课文,把重点放在对蚂蚁队长的形象感知上,说说自己是否喜欢蚂蚁队长,并抓住课文描写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进行品读,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发现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我( )蚂蚁队长,因为他( ),所以(  )。”这个学习支架的搭建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的“说说”显得理由充分。

(三)借助“说说”发表独特见解,发展学生思维

略读课文的編排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小岛》一课,对于“阅读提示”中“说说”的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本,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段话看似比较抽象,但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四、关注“与同学交流”

统编语文教材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的“说说”侧重于学生的个性表达,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而“与同学交流”这个学习要求侧重于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话,有助于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教师要依据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交流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交流中真正获得素养的提升。

(一)以达成任务促提升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交流主要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分工合作、互动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以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先在组内交流,再在全班进行学习交流。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要求学生“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再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画出来的词句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并记录在小组任务单中;最后,把各组的学习任务单投影到大屏幕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这样教学,不仅完成了阅读任务,而且落实了教学目标,提升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质量。

(二)以相互倾听促提升

略读课文中设置的学习任务形式有许多,一些表现性学习任务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提供表现与展示的舞台。教师可以采取组间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互相倾听与交流中展示学习成果。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阅读提示”中要求学生“和同学交流自己有过什么‘发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推选出小组代表,将组内特别有趣或者有意思的发现与全班分享。其他学生则认真倾听,并适时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小组成员代表在交流时要尽量把“发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清楚。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中,课堂学习显得十分融洽,学生的倾听、表达、交流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以自由言说促提升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名家名篇或者文学性较强的课文作为略读课文,不同的学生对这些课文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对此,教师可以采取自由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略读课文的教学质量。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的“阅读提示”中要求学生“读后和同学交流:宝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理由讲清楚。在自由交流中,学生可以摈弃一切思想包袱,怎么想就怎么说,并在表达与倾听中取长补短,获得对宝玉形象的深刻感知。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作为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提示”,引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真读、真想、真说,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以及阅读教学品质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钱枭.实现略读课文价值的教学策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为例[J].教师博览,2021(33):45-46.

[2] 王会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1):57-58.

[3] 李贺玲.略读教学,不一样的精彩[J].教育界,2021(48):49-51.

猜你喜欢

巴迪交流课文
如此交流,太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背课文的小偷
一起加油
一起加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