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西岸,享受艺术的水岸生活 探访上海西岸美术馆

2023-09-27文图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23年9期
关键词:展厅美术馆艺术

言 西/文图

久闻“西岸”,未见其详。

老上海人眼里的上海西岸是货物码头,新上海人眼里的上海西岸则是打卡胜地。从简介上看,西岸位于徐汇区黄浦江畔,岸线长度11.4 公里,区域面积14.4 平方公里,是“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高品质中央活动区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可是,这些文字还是不能解答——到底是怎样的一条滨江大道,能足足吸引到西岸美术馆、星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龙美术馆(西岸馆)等在内的20 余个文化场馆在此汇聚,更是被冠以“黄浦江畔艺术浓度最高的水岸”“亚洲最大规模艺术集聚区之一”等美称。

这里的设计理念令人赞叹

西岸美术馆由英国著名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带领的建筑事务所担纲建筑设计,历时3 年建造完成,总建筑面积为2.5 万平方米。

美术馆地块呈三角形,位于宽阔的滨江绿化带的最北端,龙耀路与黄浦江的交会处。围绕该建筑的地面广场被抬升至洪泛区之上,黄浦江景致一览无余。顺着广场东侧边缘的台阶而下,可至邻近河岸的休息平台。该建筑不仅是矗立于项目基地上的一座独立建筑,也扮演优化基地与黄浦江、公园之间联系的公共角色。

西岸美术馆内部展示空间除了三个主要呈现常设展与特展的展厅外,还包括一个特别项目空间“展厅0”,以及由多功能厅、盒子、智造展厅(其中包括工作室、游乐场、儿童工坊、书架)组成的地下一层。参观者不仅可以选择前往美术馆观赏展览,也可在书店、咖啡馆、餐厅等沿江独立配套服务区休闲娱乐。

位于美术馆一楼的“展厅0”,其定位为呈现不同形式艺术探索的项目空间,为年轻艺术家构建其与当地乃至全球范围内艺术语境的对话,同时鼓励多样性的艺术介入方式,这也是西岸美术馆探索当代艺术在地性、社会性及公众性的重要载体之一。

作为国内首个系统开展国际合作的美术馆机构,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推出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其常设展系列深耕现当代艺术史,分别以“时间”“万物”“人”三条线索梳理艺术发展脉络,沿着20 世纪以来的时间轨迹,以扎实、深入、生动、有温度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呈现“现当代艺术史三部曲”。西岸美术馆还会配合详实的导览知识,开展丰富的公共教育活动,令“学习式看展”蔚然成风。

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中,呈现常设展和特展的二层展厅、聚焦于实验性的在地艺术项目的0 号展厅以及提供跨学科公共文化艺术项目的B1 智造展厅,共同构建起美术馆多维互补的空间和内容体系。在这里,西岸美术馆的公共文化艺术项目团队将带领参与者,通过日常讲演与导览重新了解美术馆的作品和展览。同时,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们以及世界各地的表演者被邀请到这里进行工作坊活动与实践活动,以全新的形式与本地观众进行分享。

西岸美术馆地块整体呈三角形,围绕该建筑的地面广场被抬升至洪泛区之上,顺着广场东侧边缘的台阶而下,可至邻近河岸的休息平台

这里的艺术浓度近乎“爆表”

带着些许好奇与期待来到“众星云集”的龙腾大道与龙兰路交会口,视线便牢牢地被眼前呈风车型旋转排布的三个建筑模块所吸引。面朝浦江、怀抱艺术、开放空间……这座矗立在天水之间的建筑正是西岸美术馆的所在地。虽然少了一份市中心的忙碌和繁华,却多了一份难得的恬淡与开阔。这座近几年西岸区域中的新建美术馆建筑是西岸区域乃至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平台。

沿着西岸美术馆的外围从龙腾大道走到滨江步道,边走边看,也愈发领悟到如此风车状布局的精妙所在。三个承载着展览功能的建筑模块通过中央的双层通高门厅相互联系,同时又专门设置了独立的入口,不仅为各部分带来独立运营的可能,而且打破了传统的几何结构,创造出强大的公共空间。特别是这番灵活、开放的流线设置,使得美术馆的通高中庭不再仅仅属于美术馆本身,而可以被视为一个滨水城市客厅。在这个充满光线的空间中,不论是稍作小憩,或是潜心阅读,都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与西岸片区中大多数位于龙腾大道以西的建筑物不同,西岸美术馆是为数不多的直接毗邻滨江的建筑物之一。对此,美术馆在一楼咖啡馆外的户外台阶和二楼西餐厅门前的户外观景台,特别设置了距离黄浦江最近的“外摆位”。这些沿江公共空间的“外摆位”不止是消费空间的延伸,更是美术馆为市民游客提供的另一休息区。听说,为了既不影响行人公共走道,又不影响消防通道,并兼顾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防汛防台等要求,仅这些“外摆位”的呈现方式就三易其稿才最终定下。

除了江边美景、休闲小坐,西岸美术馆的沿江段还有惊喜。为了提升徐汇滨江沿线配套设施的服务品质,上海西岸为市民打造了集“艺术+生态+服务”于一体的沿江公共服务新品牌——“水岸汇”,其中一个站点便设在西岸美术馆。这里不仅能为市民游客提供休息、饮水、雨具、卫生间、充电等便民功能,还特别针对沿江运动人群的应急需求,配备了AED 除颤设备、安全急救包及专业培训人员,就近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这里的安全系数让人放心

当然,西岸美术馆的艺术魅力远不止建筑本身。从位于一层的东入口进入大厅,更多元的展览空间自此开始。作为中法最高级别文化合作,西岸美术馆自2019 年开放以来,持续呈现着国际一流的文化艺术内容,让“去西岸看展”的概念逐渐深入市民游客的心中,并日益发展为一种生活方式。今年7月底,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推出的“现当代艺术史三部曲”迎来终篇——《肖像的映象》,这场展览共集结了1895 年至今的近300 件绘画、雕塑、影像和摄影作品,透过“肖像”这一主题为公众解读20 世纪以来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变迁。

开馆近三年半以来,西岸美术馆以创新开放的建筑外形和高大多变的室内空间满足了多元化的展陈需求,但这样的设计也给建筑的消防安全带来了更多挑战。对此,西岸美术馆在满足现行消防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运营场景和使用要求,对馆内消防安全系统进行了专业设计。

像美术馆这样既需要用水灭火又不允许发生火灾跑水的公众场所,并不能粗暴地照搬常规场所的消防安全举措。为了尽可能提高展品布展的安全性,根据运营需要,西岸美术馆所有展厅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采用预作用系统。这种喷头常闭的灭火系统平时不充水,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报警后,自动控制系统将控制阀门排气、排水,由干式变为湿式系统。这种系统不仅同时具备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和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的特点,还有效克服了干式喷水灭火系统控火灭火率低,湿式系统易产生水渍等缺点。

除了防火灭火系统,西岸美术馆还设置了全天候、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确认火情。西岸美术馆还遴选一批具有消防救援工作背景的专业队员,组建了一支24 小时值守的微型消防站队伍,全力配合馆内安全部门开展防火巡查和初期火灾扑救等防控工作,提高西岸美术馆的消防安全水平。每年“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特殊节点前后,美术馆还会组织馆内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演练,提高自救互救和灭火应急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美术馆从业人员的整体安全素质。

来到展厅3,这里正在展陈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特展——“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展览以全新的视角着重展现了超现实主义,堪称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一场美学对话。参观期间,虽然无法完全吃透作品的艺术和经济价值,但作品透露出的精彩程度和建立起的美学框架,仍深深吸引着我们去静静观展,感受跨越年代、地域、文明阻隔后,呈现的那一份心照相契。考虑到游客观展的体验感和安全性,西岸美术馆在做好展览布置的同时,依托数字技术增设了数字哨兵,并加强了日常安保的巡逻力量。

在大力呈现顶级艺术文化的同时,西岸美术馆也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场地优势和汇聚的高涨人气,开展了丰富的公共教育活动,力图突破浅层次的看展活动,更好地发挥一座临江美术馆的公共性。去年11月,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就曾联合西岸美术馆推出消防月线下特别活动,在美术馆的北侧广场举办别样的趣味消防互动,甚至直接将联动特供版消防露营车开进广场,供市民游客打卡留念,让大家在观展之余,还收获到满满的安全知识。

结束这场参观前,我选择以地下一层“智造展厅”正在举办的互动装置展“明日之民”作为本次观展的句点。电梯下来尚未进馆,就已听到儿童的欢笑声,这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符号”世界,贯穿着设计、绘画、音乐、诗歌、色彩等一系列交互体验,不仅能让人获得与艺术身心互动的体验,还能在美中得到童心和欢乐的滋养,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话“艺术是人的天性,是人类从孩童时代就与生俱来的美感”。

当一座城市有了艺术,也就有了自己城市的语言。

在黄浦江悠悠江水声中,星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馆)、油罐艺术中心……曾经的工业遗存插上艺术的双翅,展现着理性与热情的交融,工业和原始的碰撞,轻盈与力量的和谐。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艺术形式或承载历史内涵,或诉说时代变迁,或一展未来的梦幻律动,来自世界各个地方、不同时代的艺术品在这里似乎都找到了归宿,面对奔腾不息的上海的母亲河,散发无穷的魅力。上海是百年工业的发源地和现代工业的能量场,在风景宜人的徐汇滨江,工业遗存化身时尚摩登的艺术地带,独特的文旅资源吸引着国内外各界人士来此地观赏、游览、生活、找寻灵感。这些年,随着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之窗的进一步打开,用艺术教育反哺公共文化生活,是众多文化艺术机构都在思考的命题。西岸美术馆用艺术构建起城市、文化和公众之间新的连接,让艺术不再曲高和寡,而是润物无声地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和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以及更广泛的教育阵地。

猜你喜欢

展厅美术馆艺术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去美术馆游荡
纸的艺术
美术馆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