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发展:内涵与路径

2023-09-27刘国华王笑艳牛文佳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情景院校目标

刘国华 王笑艳 牛文佳 刘 丹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邢台 054000)

引言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下简称职业本科)的开办是促进我国人才培养类型合理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为此,我国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积极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建立。截至2022 年5 月,我国已有32 所职业本科院校成立,为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壮大同样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职业本科教师对自身定位、发展道路等大都缺乏清晰地了解与规划,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本科教育,其与高职专科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在办学定位、教学模式上都有较大差别,这也决定了职业本科教师在发展内涵上要走出独具特色之路。因此,明确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特征,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路径,是促进职业教师教学质量提升与职业本科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要之举。

一、职业本科教师发展内涵的理论阐述

(一)教师发展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 年发布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一文,其中强调,教师必须不断进行严格且专业化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1]。可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基础,对于教育发展而言是极为必要的。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参照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2][3],界定教师发展内涵为:教师在自我持续提升理念下,以明确自我发展目标为基础,依托多渠道的学习路径,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职业本科定位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落地,标志着职业教育办学将走向法制化、正规化道路,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转变[4]。与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依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精神,职业本科有其清晰的定位。从本质来看,职业是办学发展方向,本科是办学层次;从类型维度来看,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同样重要,打通了职业教育的上升之路;从目标维度来看,职业本科以培养“智能型”“专精特新”职业人才为办学目标;从原则来看,职业本科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由此可见,职业本科与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其教师发展也必然有不同走向。

(三)职业本科教师发展内涵

对于职业本科教师而言,其发展既遵循一般教师发展的基本过程,同时也因职业本科定位的独特性,而具有一些职业化的特殊要求[5]。职业本科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还包括实习实验等多方面的教学情景,因此职业本科教师的教学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的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本科教师必须做好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与情景教学素养提升,才能实现职业本科培养“大国工匠”的目标,如图1所示。界定职业本科教师发展内涵为:教师在自我持续提升理念下,以明确自我发展目标为基础,依托多渠道的学习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情景教学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图1 职业本科教师发展内涵

(四)职业本科教师发展特征

作为职业本科教师,既要遵从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定位。因此,职业本科教师发展与高职专科教育、普通本科教育教师相比,具有更为专业化的特征。

1.学科知识、职业知识与情景知识的融合提升

在理论知识水平提升方面,要注重学科知识、职业知识与情景知识的融合提升。学科知识指的是教师对所在学科基础理论的了解,以理论教学夯实职业本科的学理基础。职业知识包括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是本科职业教师的专业源泉,也是职业本科教师专业性的核心体现。情景知识在于特殊情景,如校企合作授课、智慧课堂、翻转课堂、企业实习实训等情景中,与学生、企业等多元主体沟通协同的知识。这是职业本科教师建立师生互动、校企互动的关键。职业本科教师应当注重提升自身多方面理论知识水平,提升理论素养。

2.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情景教学能力的融合提升

在实践教学与情景教学方面,要注重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与特殊情景教学能力的融合提升。在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方面,职业本科教师应当将操作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培养自身在教学与工作情景中的特殊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以较高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在情景教学中,职业本科教师应当将行动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培养自身在教学与工作情景中的快速学习能力和临场行动能力,提升自身实践素养。

此外,职业本科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提升自身对所教导职业的认同感、价值感,引导学生建立专业自信和职业认同感,从而促进“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发展困境阐述

(一)发展目标定位不清晰

自2019 年教育部首次批准设立职业本科院校以来,目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时间尚短,仍处于起步阶段,办学特色的确定、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师的培养等仍存在不明晰之处。部分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对职业本科、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的异同认识不清晰,因此也难以对自身发展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对其应当在哪些方面提升能力不够了解。

(二)发展目标体系缺乏系统化设计

职业本科教育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大部分职业本科院校也组建起多层次、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团队。围绕不同年龄层次、职称构成与岗位搭建的教师团队,部分职业本科院校缺乏针对性、系统化的发展目标体系,以至于青年教师发展路径、晋升通道、岗位选择都缺乏依据,制约了青年教师的发展。

(三)学校考核管理制度不匹配

目前,大部分职业本科院校主要参照传统本科院校的量化考核方法,根据教师教学课时、科研成果等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而针对职业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带领学生工程实践、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与传统本科院校区别不大。这就导致现有考核方式与职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过程、发展路径等并不匹配,使得教师团队忙于眼前考核而非长远发展,无法形成“理论——实践——情景”相融合的教学能力协同提升机制。

(四)科研创新能力欠缺

与高职专科教育不同,职业本科从办学定位上来讲,仍是“本科”教学,这必然意味着“科研”是职业本科教师的工作内容之一,职业本科院校教师更应当将科研工作与实践结合起来。目前,大部分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欠缺,难以真正体现本科教师应有的科研能力,制约了职业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五)实践及场景教学能力不足

目前,有相当多的职业本科院校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都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了教学岗位,较少真正参与过工程、财务、制造等行业实践,以至于诸多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场景教学能力不足。教师没有经过职业锻炼、不能捕捉行业发展方向,就难以符合职业本科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职业本科教师发展体系设计

(一)明确教师发展目标

设计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体系的首要环节即是明确教师发展目标。面对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在科研创新、实践及场景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短板,结合职业本科教学定位,提出职业本科教师发展目标(如图2 所示)。以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成效提升为最终目标,遵循职业化、本科层次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基于学科知识、职业知识与情景知识融合提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情景教学能力融合提升的现实需求,着眼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与国际化职教力的全面提升。其中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提升是核心,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是支柱,与国际接轨、拓宽国际视野的国际化职教力提升是引领,共同点明了职业本科教师发展的具体目标。

图2 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目标

(二)构建教师发展目标体系

在职业本科教师发展目标确定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教师岗位与职责,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本科教师发展目标体系,为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与不同年龄的教师提供发展方向指引。如图3所示,构建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目标体系。以学科知识、职业知识与情景知识融合提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情景教学能力融合提升的现实需求为基础,以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与国际化职教力的全面提升为框架,区分教学岗、教学科研岗和科研岗三种教师发展路径,提出不同发展目标。其中教学岗教师将发展重心放在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上,可以走上双岗培训师和“双师型”教师发展之路;教学科研岗教师将发展重心聚焦于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提升方面,发挥自身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优势,以“双师型”教师和信息化教师为发展方向;科研岗教师重点提升科研能力和国际化职教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科研能力强、与国际化接轨程度高的优势,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兼顾思政教师发展之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进理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国内外思想动态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图3 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目标体系

(三)落实教师发展目标实现路径

1.落实职业本科院校发展顶层设计

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相辅相成,真正实现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目标,首先要完善职业本科院校发展的顶层设计。一是继续提升职业本科教育地位。目前,社会公众对职业本科的认识还停留在职业教育阶段,导致职业本科虽为“本科”,但在社会上难以得到承认。因此,政府首先要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职业本科教育地位,提升社会公众对职业本科的认可度。二是打通职业本科教育晋升通道。我国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较为普及,面对职业本科的出现,打通职业本科晋升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通道,为提高社会对职业本科教育认可程度、增强职业本科院校教学源动力以及提升职业本科教师发展动力都有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实现了职业教育在各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均衡发展。

2.构建多层次教师发展培养制度

推动职业本科教师发展,学校二级院系要发挥关键作用,以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制度引导教师实现多方位能力的提升。首先,构建与本校发展相匹配的教师发展目标体系,为不同岗位、年龄和职称的教师提供发展方向指引。其次,落实多元化的教师考核制度,肯定教学岗、教学科研岗以及科研岗教师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绩效,鼓励教师走上适合自身的岗位并不断提升育人实效,避免教师因考核标准差异而出现待遇相差过大而影响教师岗位选择的现象。再次,建立专业化的教师培育机制,为教师提供企业挂职、高水平院校交流学习、出国访学、读博深造等多种方式的能力提升路径,切实为有需求的教师提供发展通道。最后,注重教师思政意识培养,鼓励教师做到思政与专业课程同向而行,提升自身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搭建多角度校企融合方式

目前,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大多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但工程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弱。缺乏实践经验的授课,不仅容易导致课堂讲解枯燥、无趣,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与精神的学生。因此,搭建多角度的校企融合方式,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去、到一线去,才能切实做到职业本科教师理论、实践与情景教学能力融合提升。一是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鼓励教师与企业多合作,强化沟通交流;二是依托校企合作,企业为教师提供岗位实践实训,让这些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现实生产中;三是企业与教师建立双导师合作制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教师接触产业前沿提供了机会。

4.增强社会与企业认同度

社会与用人单位对职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同是职业本科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增强社会与企业对职业本科的认同,才能增强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的教育价值与职业自豪感,并不断激励教师实现更好地自我发展。一是增强与企业产教融合程度,为企业培养更为优秀与适配的职业本科人才;二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辩论赛等全国性比赛,展示职业本科院校教学成果;三是注重学校宣传,在每年的招生季、毕业季等对学校的教学理念、成果等进行宣传,提升社会知名度。

猜你喜欢

情景院校目标
情景交际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