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端远程探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无陪护患儿家属中的应用

2023-09-27潘凌昕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33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9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远程家属

潘凌昕(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主要收治危重症新生儿,主要负责患儿的病情监护和治疗[1-2]。由于新生儿体质较弱、易感染等原因,同时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医疗机构需加强病房管理,制定严格的陪护、探视制度,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3-4]。目前,NICU常采取限制性视频探视,家属必须在医院规定时间内才能探视患儿,受对患儿的担心以及昂贵的住院费用等因素影响,家属多伴有不同程度消极情绪,甚至会造成护患冲突等较为恶性的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医院形象[5-6]。因此,需寻求更加积极有效的探视方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互联网端远程探视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被推了出来,它具有无空间限制、方便快捷等优点,利用远程探视系统开展探视,可以使患儿家属清楚地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也便于患儿家属同相关的医护人员开展交流,逐渐地成为医患沟通的常见方式。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后疫情时代NICU无陪护患儿家属中采取互联网端远程探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236例NICU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118例,男64例,女54例;胎龄28-40周,平均胎龄(34.46±2.15)周;家属:男51例,女67例;年龄26-39岁,平均年龄(32.56±2.14)岁;受教育年限6-14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56±1.23)年。观察组118例,男66例,女52例;胎龄28-40周,平均胎龄(34.49±2.17)周;家属:男52例,女66例;年龄26-39岁,平均年龄(32.59±2.17)岁;受教育年限6-14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58±1.25)年。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儿入住NICU超过24h;②住院时间超过1周;③新生儿家属定期探视;④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主动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家属存在精神方面缺陷或语言沟通障碍;②无法自行操作智能手机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限制性视频探视:科室制定规范的访视时间,家属需在护理人员指导下采用科室电话、视频对患儿进行访视。

1.2.2 观察组 采取远程视频探视:①前期准备。建立智能探视平台,对应绑定科室病床和摄像探头,护理人员需调整好摄像探头角度,使患儿处于视频中央。②远程视频探视模式实施。嘱患儿家属下载探视APP,家属无需到医院,仅通过手机视频探视患儿,医护人员通过视频向其详细地讲解患儿病情、治疗进度、饮食状态等,并对家属疑问进行互动解答;为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指导家属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依据指令依次放松全身肌肉,感受肌肉紧张、放松状态,10-15min/次,两次/d;同时每日13:00-13:45由责任护士对各自负责的患儿进行视频拍摄,并将视频上传至APP中,家属点开个人中心即可观看,视频内容主要以体现患儿目前病情状态为主,并由床位医师对患儿病情进行简要介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家属心理健康状态、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从失眠、害怕、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惊恐、精神运动障碍等方面评价患儿家属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态,均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法,其中,没有计1分,有时有计2分,大部分时间有计3分,绝大部分时间有计4分,分数越高则负性情绪越强烈。②治疗依从性。依从:患儿家属能够遵从医嘱,及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操作;部分依从: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操作和决策存在部分疑问;不依从:完全不信任医护人员的决策。治疗依从性=(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③发放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从需求满足、探视方式、服务态度、探视成效四个方面调查患儿家属对探视的满意度,各项满分100分,该调查表Cronbach's ɑ系数为0.859,重测效度为0.867,分数越高则表示患儿家属对探视方式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n=118)SDSSAS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52.28±3.4932.77±3.4050.92±3.4537.39±2.75观察组52.04±3.4126.68±3.3550.76±3.4830.52±2.63 t 0.53413.8600.35519.612 P 0.5940.0000.7230.000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n=118)探视方式服务态度需求满足探视成效对照组82.26±3.2483.37±3.5682.29±4.1483.36±4.22观察组85.51±3.3386.62±3.7285.57±4.2986.65±4.31 t 7.5996.8575.9765.925 P 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入住NICU的患儿病情较为严重,为降低感染风险,临床多采取“无陪护”管理模式[7-8]。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探视制度更加严格,致使多数家属仅能从医护人员处了解患儿病情的实时情况,加之NICU花费成本较高,家属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利于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9-10]。因此,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引导尤为重要。

目前视频探视仅局限于医院内,家属需来回奔波于医院和家庭之间,使其身心压力较大,且探视时间较短,存在一定局限性[11-12]。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治疗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后疫情时代互联网端远程探视可缓解NICU无陪护患儿家属的消极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在后疫情时代采取互联网端远程探视,建立智能探视平台,利用远程探视系统进行病情沟通、健康教育等,能够更好地满足新生儿家庭探视的需求,使新生儿家属在院外也能与医护人员保持紧密联系,有效解决其对患儿疾病方面的疑问[13-14]。通过远程视频,家属可依据自身需求进行探视,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促使家属由被动探视转化为主动探视[15-16]。在远程访视过程中还加强了对患儿家属不良情绪的安抚,指导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够促使患儿家属保持身体和精神放松,减轻其消极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与患儿康复[17-18]。同时,借助视频探视,便于家属及时与医护人员开展交流沟通,有助于家属及时获得患儿身体状况的反馈信息,可有效建立起沟通的渠道,增进医、护、患三方之间的信任,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19]。

综上所述,后疫情时代互联网端远程探视在NICU无陪护患儿家属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增进了家属与患儿之间的联系,有效减轻了患儿家属的消极情绪,进一步增强患儿家属治疗依从性,家属对探视方式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远程家属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远程诈骗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