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助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活化发展
2023-09-27张承约张蓝心
◎张承约 张蓝心 叶 萱
近年来,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2022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座谈会召开,强调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强化数字赋能,让更多人热爱文化遗产、享有文化遗产。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逐渐成为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重要手段。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概况
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是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日,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虎岭遗址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2023年,良渚古城遗址陆续开放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四大板块。本研究选择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作为切入点。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领跑者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作为我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保护与展示并重的目标下,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了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不仅成了全国首个5G全覆盖的遗址类公园,提升了遗址公园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更是数字科技的领跑者。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特点
良渚古城遗址是典型土遗址,其特点是“地下气象万千,地上土丘一片”。遗址虽留存丰富的地下考古遗迹,但地面上除了台地、土坡以及长满植被的水坝遗迹以外,其他明显的建筑遗存并不多。但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将数字化手段和土遗址实物结合起来,让科技与文化同频共振,运用5G、VR、AR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让观众穿越回五千年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攻克了土遗址展示难题,让良渚遗址真真正正地活起来,为其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开发提供了“大遗址保护的良渚实践”经验。
从2022年9月到2023年4月,笔者团队多次深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实地开展调研,对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笔者作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志愿者,在河道、作坊与宕口等服务点与游客进行交流,深入了解游客的感受与需求,获取了以数字活化为观察点的一手资料。此外,本研究还收集了丰富的二手资料,包括学界对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建设路径的探索、国内其他遗址公园的活化建设经验、国外遗产数字化的突出案例等内容。
■探索: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数字化活化实践
数字化是指在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通过数字信息处理技术,静态实体遗产可以更加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目前,数字化与文化遗产的结合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领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利用虚拟漫游技术在线传播和讲解馆藏珍品,通过数字化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游客与文物的对话。文化遗产领域的“活化”理念最先在探索保护遗产与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被提出,它改变了以往文化遗产静态“冷冻式”的保护理念,通过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延续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功能,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在国家对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视和支持下,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数字化活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沉浸式数智体验馆
2020年10月,良渚古城数智体验馆开馆,其将良渚遗址的文化资源同当前传播领域涉及的3D建模技术和以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等为代表的“现实创造技术(Reality Creation Technology)”高度融合,打造出后申遗时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新典范,在沉浸式交互体验中呈现良渚古国的盛景。游客可以通过虚拟设备在“本色良渚”虚拟场景中触摸虚拟的良渚文物,感受“活的”良渚文化;站在“5G+AR试衣镜”前,通过红外摄像头实时捕捉和云服务器的算法处理,游客可以看到自己“穿戴”上良渚国王或王后服饰的模样;在“5G+MR全息展示柜”前,游客甚至可以直接触摸悬浮在展示柜半空的三维文物。
线上数字应用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发了多款线上数字应用。在“良渚古城毅行”微信小程序中,游客既可以在游览古城遗址的同时进行打卡,也可以通过回答良渚文化的相关问题获得积分来兑换相应的文创产品。“良渚古城”微信小程序集地图、讲解、线上餐饮、住宿预定等功能于一体,以地图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推荐观光路线与景点、餐饮点、卫生间的位置,而且每个图标上还包含景点简介和语音导览。游客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Vlog打卡小程序,在园区设置的打卡点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数字合成技术,生成“神王之城”“匠作生辉”等15秒左右的Vlog,犹如置身在古代良渚人的生活场景中。
文化宣传视频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还制作了精美的良渚文化宣传视频,在契合展示主题的相应区域循环播放。在遗址公园河道与作坊区的玉器小作坊的大屏幕上播放玉器加工制作流程视频;大木作展示区播放考古挖掘视频,向游客阐释使用3D打印技术1∶1复制的几根木头的意义。此外,还通过后期动画加工,建立了数字模型,生动还原了良渚千年前的地理、历史场景,甚至将玉琮玉璧拟人化,为游客提供了生动形象的画面。
■短板:遗址公园的数字化困境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虽然构建了完整的数字化应用体系,但是在数字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数字化技术不够完善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部分数字化设施维护不到位。以园内附有二维码的观光导览牌为例,在实地调研中,团队发现部分导览牌在游客扫码后无法显示出有效的数字信息和讲解词。前文提到的多点位Vlog打卡设施也容易出现无法运行的情况。因此,园区应深入思考如何有效维护数字化设施设备。
数字技术与展示内容未深度融合
遗址公园数字化展示的内容大多是对文化遗产的简单说明,可读性不强,无法展现出文化遗产蕴含的深刻内涵。前文提到在良渚古城小程序中,文化遗产内容的展示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重点景区文字叙述风格不统一,介绍篇幅普遍较短且内容不深刻,图片不够丰富且更新时间较长,语音简介仅是对景点内容的复述,等等。团队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游客表示在游玩过程中没有体验到沉浸式数字化技术,对遗址公园的理解仍停留在博物馆式、公园式的游览、踏青阶段。目前,遗址公园还是以讲解员解说和游客静态阅读展示牌的单向文化解读方式为主,展览形式和互动方式较为单一,互动式、体验式的载体不足,数字化与文化遗产展示内容尚未形成合力。
数字产品推广存在挑战
在AR、VR、5G等数字化展示项目中,部分项目耗费时间长、单次体验人数少、价格昂贵。例如,AR眼镜宣传立牌位于入园大厅的角落,价格为198元/人,定价昂贵且要求必须十人成团。前台的工作人员表示,自2019年的“良渚日”有游客体验了该项目之后,AR眼镜一直没有对外营业,而且该项目鲜少有人询问。
此外,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有VR设备,可以随时随地体验馆内的项目。2023年初,数智体验馆重新开放,游客花费10元即可参观。但是因为数智体验馆位置偏僻,在遗址公园的纸质地图上没有单独标注,加之几乎没有对其进行宣传,所以很少有人光顾,也少有工作人员到数智体验馆值班。数智体验馆在短暂开馆后,由于设备出现故障被迫闭馆。如今,数智体验馆对面的接待室也处于闲置状态,前文提到的“5G+AR试衣镜”“5G+MR全息展示柜”都没有运行。
综上,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更多的是一性休闲公园,而非遗址类公园;其仅发挥了观赏、游览方面的功能,是家长在空闲时间带孩子踏青的场所,并没有发挥出国家遗址公园的教育、科研、考古功能,尚未体现出其应有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
■促进遗址公园数字化活化的建议
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数字化经验,从数字技术、情景交互与游客体验三个方面对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数字化活化利用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落实和优化数字技术赋能展示
团队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数字体验装置处于不能响应的状态,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因此,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应该尽快维修园内的数字化设施,修缮无法正常使用的数字化设施,加大其作为全国首个5G全覆盖遗址公园的宣传力度。遗址公园不仅要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文化遗产,还要通过VR、AR等技术充分发挥自身的保护、展示、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功能。
情景交互向深层次推进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应该注重发挥良渚文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合力,推进文化遗产核心信息与交互机制的融合,使游客在充满趣味的数字化体验中与文化遗产进行对话,提升数字二维码及App体验感以及增设多样的情景交互场景等,从而增加游客的黏性。比如,陆游纪念馆在叙事性体验交互中加入流传度较广的诗词与动态内容,既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展现形式,也给游客带来了良好的感官体验。这对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数字化体验的改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发的“良渚古城毅行”微信小程序目前还停留在良渚文化知识答题、游览定位打卡的输出阶段,缺少核心文化元素的活化创新。
设置文化遗产探究主题和路径
遗址公园应该进一步统筹不同主题的数字化导视之间的联系,优化现有的“古城朝圣之路”“古城匠心之路”“古城探源之路”游览路径,使良渚文化的展示更加连贯、互补且有侧重。在主题展示中,除了遗产公园文化遗产实体展示之外,还应该将良渚先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纳入展示框架。遗址公园还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在数字展示系统中引入不同传统节日等主题,与良渚文化进行联动,完善遗址公园沿途的解说标识系统,帮助参观者更好地探寻遗址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
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领跑者,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为考古遗址展示提供了“良渚模式”,但是数字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数字技术不够完善、数字化与内容结合得不够紧密、受制于设备利润而推广效果不佳等。遗址公园可以在维护已有数字设施的基础上优化数字技术,促进文化内涵与交互情境深度融合,设置文化遗产探究主题和路径,从而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