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3-09-27冯月华

经营者 2023年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考核评价

冯月华

(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100)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化企业应用较多的管理工具,主要是以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为指引,通过预算的编制、落实、控制、分析、监督、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制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通过预算管理的施行,可以有效对内部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深入挖掘内部发展潜力,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企业以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为基础,全面梳理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事项,通过科学的方法调配内外部各类资源,并监控具体落实过程,对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为经营活动流程的优化提供指引,从而推动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

首先,规划和计划功能。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能够细化分解战略规划目标,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规划作用。企业管理层可以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结合自身情况,从多个视角审视未来的发展,为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提出可行性意见。

其次,协调和沟通能力。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可以在企业间建立横向和纵向的沟通渠道,加强不同层级和部门之间的协作[1]。从纵向来说,主要是整体经营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的协调;从横向来说,主要是不同责任执行主体之间的工作计划的协调,二者之间利用传接球的方式了解经营活动对责任主体产生的影响。

再次,监督和控制功能。通过对预算目标和实际发生指标之间的比较,能够及时发现偏差,了解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或者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调整预算目标,从而为价值增长提供助力。

最后,考核评价功能。分析预算目标实现情况,评估预算执行主体的绩效,从而为实施奖惩提供依据。

三、制造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是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但是分析具体实践情况发现,许多制造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体系。

首先,许多管理层人员认为预算管理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应由财务部门具体负责,因此企业没有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但是具体工作仍然由财务部门负责,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作用,对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造成了阻碍。

其次,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生产、销售等业务部门并没有参与其中,财务部门由于对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缺乏了解,编制出的预算与实际情况并不匹配,不但削弱了预算目标的可行性和权威性,还给后续预算执行增加了难度。

最后,制造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未能统一预算编制的数据口径、编制方法等,未能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得预算部门与业务、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不利于预算管理和指导效用的发挥。

(二)预算目标松弛,编制人员能力有限

作为一项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对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制造企业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进行预算编制,车间从班组开始编制预算,辅助部门从各个专业口径进行编制,职能部门根据业务范围进行编制,所以预算编制涉及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其在专业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预算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使得编制出的预算在标准和口径方面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不但加大了预算汇总和后期执行的难度,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内部监督不力,预算执行控制力不强

从本质上来说,预算的落实就是通过各项工作的执行推动预算目标实现的过程,因此,企业只有加强内部监督,加大控制力度,才能保证预算目标的达成。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些制造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监督模式,严重削弱了预算管理的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预算审计监督管理机构,只有在预算完成后才开始监督,主要的功能是事后反馈,缺乏有效的监督工具和管理手段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无法保证预算执行过程的刚性,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另一方面,分析预算落实情况,更侧重于预算指标数据的完成度,未能分析预算执行实际发生与预算指标出现偏差的原因,导致管理层无法有效结合执行结果调整下一阶段的预算,影响了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化。

(四)预算考评机制不完善,预算评价流于形式

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是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政策方针和规章制度构建考核评价机制,但是分析具体实践操作情况可以发现,考核评价机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方面,许多企业制定的全面预算执行考核评价体系与战略规划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影响了战略目标导向作用的发挥,使得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公正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企业未能应用绩效考核评价结果,未能制定配套的奖励惩罚措施,在指标完成率较低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过于强调客观因素,未能从主观方面分析偏差成因,影响了考核评价效果的发挥,使得考核评价浮于表面。

(五)信息化建设缓慢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进入信息化时期,但是许多企业建立的信息化系统中没有配备全面预算管理模块,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无法有效与业务流程相融合,使得预算管理各项工作开展所需的数据信息缺乏可靠性。另一方面,不利于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预算管理人员无法通过信息化系统从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工作中收集基础数据,使得企业无法及时分析预算管理落实数据与预算指标之间的偏差,影响了调整措施的时效性。

四、制造企业有效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制造企业要调整现有部门和岗位设置,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应包括三个层级,分别是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工作机构、执行机构。

预算管理决策机构主要涉及股东大会、董事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经理层。股东大会是制造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主要的职责是审批企业年度预算计划;董事会是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主要的职责是编制年度预算和决算计划;预算管理委员会是企业为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专门设立的机构,其主要的职责是在上下层级之间传递信息,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工作机构,其主要负责预算的编制、调整、审核、分析、调整和考核等工作,其成员主要是从财务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中选拔而来,需要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检查预算落实情况,设计预算编制流程,为各个部门落实预算管理计划提供指导,拟定预算调整计划[2]。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主体是企业各个部门、车间、班组以及归口管理部门,比如生产技术部门是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责任主体,主要的职责是进行经营性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落实、控制、分析以及考核。

(二)加强预算编制双向培训

制造企业要定期组织业务和财务部门员工参加双向培训,提高对彼此工作任务的了解程度,增强业务和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任务,提高预算工作的整体质量。

一方面,一些企业班组、车间、部门等各个层级员工缺乏对预算管理基础知识的了解,专业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报、多报或者错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造企业可以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前,由财务部门的专业人员组织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开展预算管理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的专项培训,使所有员工能认识到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在基础预算知识方面建立统一的认识,了解专业的财会语言,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要深入业务一线,积极参与车间生产活动,了解具体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使财务管理职能延伸到业务前端,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对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指导业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预算,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督,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

首先,动态跟踪和科学监控预算落实的各个环节,企业要建立预算执行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或者通过台账记录的方式,监控预算方案的具体落实情况,分析实际发生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调整措施。

其次,要构建预算落实风险预警模式[3]。企业要加强对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构建高效的数据反馈机制,在预算落实与既定指标之间出现严重偏差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将预警数据传送给有关部门员工,要求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最后,要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效用。内部审计监督机构要动态监督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保证预算落实过程的合规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越权审批调整的情况。如果遇到突发状况需要调整,有关部门要根据规范化的审批流程进行申请,从而保证预算管理的刚性[4]。

(四)完善预算评价机制,建立柔性评价

针对制造企业在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制造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企业要建立专门的预算落实绩效考核评价组织机构,负责考核评价各个部门和岗位的预算落实效率、预算执行质量、预算执行偏差率等指标,覆盖到预算管理的所有员工,从而判断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

其次,制造企业还要明确全面预算落实绩效考核评价的职责和权力,保证预算考核工作的公开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各个部门推脱责任的情况。

最后,要加强对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制造企业在完成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后,要分析实际执行效果与预算考核指标之间的偏差,针对受客观因素影响确实需要调整的预算,要严格按照规范的审批流程进行调整,针对主观因素引起的偏差,要对有关人员追责,通过科学的奖惩措施,保证所有员工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五)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推进预算管理智能化

制造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预算的编制、落实、分析、考核等工作都要以各种类型的数据为基础。所以,企业要积极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全覆盖,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制造企业业务较为烦琐,预算管理难度较高,所以企业领导层要提高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度,加大对人力、物力、资金等的投入力度,积极与软件开发企业合作,引入一套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匹配的一体化预算管理系统,覆盖到预算编制、落实、控制、分析、预警、考核等所有流程。并将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与ERP 系统、CRM 系统、MES 系统、HER 系统等进行有效对接,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统一数据口径,实现数据信息的分享和调用,便于各个部门和车间动态了解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与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5]。

同时,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推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数据处理的规范化,减少主观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使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都能在系统内自动完成,这不但能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还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

五、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合理配置内部资源,这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构成内容,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现状,制造企业要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优化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等环节,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考核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