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价值和真实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动态保护修复探析
——以湖州小西街为例

2023-09-26

中国名城 2023年9期
关键词:西街真实性价值

梁 伟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历史街区”)是我国名城保护体系里中观层面的要素,也是最易感知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的场所。近年来,许多城市陆续实施了历史街区更新工程,但从最终实施的效果看,真正令人满意的并不多。修复更新后的历史街区往往出现“不修破破烂烂,修完面目全非”“专家学者不愿看,市民百姓没感觉”的尴尬局面。从某种角度看,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工程难免存在实施一个、破坏一个的遗憾。湖州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工程是近年实施较为成功的案例,项目设计团队在总结其他案例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于价值认识和真实性认识的动态保护方法,突出整体城市肌理的动态研究和保护。该项目在提升街区居住品质、改善街区环境质量、提高街区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实现了城市传统肌理保护与城市功能转换的无缝对接,将街区保护利用融入城市发展之中。湖州小西街的保护更新作为典型案例先后登上《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并被作为重点推介案例写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十四五”保护规划》。

1 当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的普遍问题

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是在不断总结工程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新问题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我国近年历史街区保护的成绩斐然,也有相当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结合不同的实践进行了总结研究[1-2]。

1.1 标本化保护

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实施后的风貌正呈现“千街一面”的趋势。当大多数历史街区经过设计师统一设计和施工队的标准化作业后,总是以“光鲜靓丽”的姿态呈现出来,少得可怜的真实历史印记能真正被保留下来。项目组打着维修的旗号,却几乎是推倒重建,所谓风貌不协调建筑的大范围拆除,代之以符号化的全新仿古建筑,待工程完成后街区几乎全成了一个模子出来的建筑。那些属于城市、属于生活的灵活、多样的自然状态没有了,历史街区也被定格在某一个特定风格的历史时期,反而更像经过修剪后的盆景,成为一个标本。

1.2 利益化保护

历史街区往往是城市最早的成熟地区,其所处的区位都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具有重大的商业价值,在实施过程中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容易使其偏离保护初衷。原来安静温馨的小巷,沿街全部改成了店面,眼花缭乱的店招和红灯笼,店里售卖着天南海北几近雷同的纪念物和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取代了原本安静真实的城市生活。受市场逐利的驱使,许多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完全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1.3 孤岛化保护

有的历史街区修复后摇身一变成为景区,甚至有的地方还关起门来设卡收费。历史街区最后成为一个城市的独立区域,它所面向的主要群体也变成了外地观光游客,街区的使用者也变成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经营者。历史街区与城市的关系被人为割裂开来,与它所在城市的市民距离越来越远,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对话就此告别,与其原生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此定格,历史街区成为一处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毫无关联的城市孤岛。

1.4 总体分析

目前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除了存在上述普遍问题外,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成功案例。如杭州运河边诸多历史街区、成都宽窄巷子、北京什刹海、南京老门东等都是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重要成功实例。政治运动式、房地产开发式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已经被广泛诟病和抛弃,广大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也进行了许多如城市针灸,城市微改造,社区设计师微更新等设计理念、技术和机制的探索。然而,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的项目实践会因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建成环境的影响而有较大的差异。已有保护更新的成功案例虽可借鉴其经验,但也不能简单地复制和推广。针对量大、面广的历史街区保护研究,只能针对性探讨动态、弹性、适应性的保护机制和工作方法[3]。

2 基于价值与真实性的动态保护修复方法

2.1 动态认识历史街区的价值

我国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到《奈良真实性文件》,再到2011年《瓦莱塔原则》将历史城区的“价值阐释”与“价值维护”作为融入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2008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将价值特色作为各类历史名城、名镇、名村申报或列入保护名单的重要依据。2012年印发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反复强调保护规划的编制须以价值评估为基础的重要工作原则[4]。2015年修定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充分吸收和体现了国际、国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理念,建立了我国基于遗产价值的遗产保护工作体系和方法[5]。历史文化遗产门类众多、千姿百态,保护工作必须建立在对遗产价值和构成深入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对价值认识程度和完备与否,是决定一个遗产保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全面正确认识历史街区的价值是决定和判断其真实性的基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历史街区也不可能一天形成,历史街区是城市的一部分,而我们在整体界定历史街区价值和风貌特征的时候往往忽略时间和人这两个重要因素。国际社会也逐渐认识到了历史城区或历史街区的这一特性,并提出了历史性城市文化景观(HUL)的概念,探索了动态保护的理论前沿问题。历史街区的价值产生基础有两方面:一是其初建时反映的当时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建筑特征,另一方面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其历史延续的过程中,若干年居民生活的历史痕迹会不断地层层叠加沉积在历史街区里,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街区面貌[6]。历史街区从产生之初就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它在存续过程中必然与城市进行不断交流,根据城市发展、社会生活需求不断地变化调整,它是一个变化的有机体。仅仅将历史街区价值定义为是明清风貌、民国风貌等某一特定时期的提法不全面、不科学。历史街区目前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若干年变化叠加的结果,因此,历史街区的价值仍然处在生成或发展的过程当中,其价值是动态的没有最终完结,每个历史时间段都反映价值。

2.2 历史街区的真实性与价值的关系

真实性一词是温克尔曼等人在对古典艺术品价值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基于对欧洲艺术品和纪念物的遗产保护,真实性的对象和内涵都是清晰的。早期的国际理论,如《威尼斯宪章》反映了同样的修复和认识真实性原则,随着近代世界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介入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觉醒,使更多的表达区域、民族文化独特性和重要性成为主要诉求,世界遗产原有理论体系受到了质疑。在与世界接轨、遗产类型极大丰富的过程中,我国文物保护领域长期坚持的不改变原状的“四原”①修复原则也不断受到挑战。对于那些已经“死去”了、失去原有功能和使用者的遗物,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把他们作为博物馆内的藏品或者标本,其原状的真实性保护毋庸置疑。历史街区却是“活着”的,仍然被使用、创造、发展,因此它的原状和真实性保护内涵丰富很多[7]。

基于以上对价值认识的分析,我们如何看待历史街区的现状风貌、原状和真实性。首先可以肯定历史街区墙倒屋塌、破败荒芜的状态不是原状,也不是其应该有的健康状态,更不是其真实性的体现。《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对真实性作了清晰的阐述:“(文化)遗产应当满足在设计、材料、工艺和位置环境方面真实性的检验;真实性并不局限于原始的形式和结构,它还应包括在时间延续过程中构成其艺术和历史价值的所有持续的改动和添加。”《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真实性表述为“是指文物古迹本身的材料、工艺、设计及其环境和它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社会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就是保护这些信息及其来源的真实性。与文物古迹相关的文化传统的延续同样也是对真实性的保护”。由此可以理解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应该是真实、完整反映其在城市发展延续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及其体现这种价值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去甄别、鉴定,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是负面的、没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历史街区价值有补益的原状应该得到保留和尊重,反之影响价值体现的,不应作为真实性的内涵[8](图1)。

图1 理念结构示意

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应该是在对其价值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的,包括以下内涵和来源:以历史街区的建筑、构筑物等真实的物质遗存保护为基础,同时保护它所反映的建筑、城市和社会生活的演变轨迹。街区与城市的互动方式,承载积淀的文化特征及文化传统,包含了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项内容,因此历史街区的真实应该既是物的真实,也是生活真实。那些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具有文化多样性价值的文化传统和互动信息,是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完整的保护。真实性是多维的,包括了外形和设计、材料和材质、用途和功能、传统技术和管理体系、环境和位置、精神和感觉等一系列内外因素。历史街区的真实性不但来源于创造之初,而且来源于使用和发展的过程;不但来源于街区本身发展变化,而且来源于城市周边环境的影响;不但来源于创造者,而且来源于使用者和改造者。历史街区的每一个阶段自身和周边环境的关系都是真实性的体现,都应该予以应有的尊重[9]。

2.3 动态设计的工作方式内涵

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千百年来一直活着的一部分,是城市居民与城市长期互动的产物,是城市与人类共同的作品。在许多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理想化的技术方案总是自上而下被提出,甚至某些设计师试图把历史街区作为自己的设计作品,不断在其中强调某些原则和理想。但是,中国古老城市内的历史街区往往是自下而上发展的,它们是由个人和小群体作出的千万个具有巨大多样性和异质性决策的产物。这种决策依赖于各异的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状况,带有很强的随机发展性和模糊性,因此城市历史街区是慢慢生长变化的,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留下了风格各异的历史街区[10]。在保护更新过程中,对待历史街区的设计、干预应该是符合它们这一变化特征的动态设计,我们应该做的是把历史街区的良性变化引导好。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中,设计师要做的应该是研究、甄别、沟通和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任何没有依据的肆意设计都将对历史街区的真实性造成损害。从历史街区的价值角度看,那些希望其回到某个特定时间,实现所谓风貌统一完整状态的设计是没有意义的,不符合历史街区的自然属性。从保护城市遗产、延续城市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过程中,设计师的首要任务不是展示自己的创意来设计遗产,而是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尽可能保护和传承历史信息。历史街区的保护修复不是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它属于城市本身,属于居民自己(表1)。

表1 常规设计方法与动态设计方法比较

3 小西街历史街区的动态修复实践

小西街历史街区是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老居住区,也是湖州市区最有代表性的两处历史街区之一。小西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湖州明清时期名门望族的聚居地,湖州历史上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状元的故居均位于此。小西街依西苕溪入古城西门形成的市河而建,总体呈不规则长方形,较完整地保留了一大批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群体,街区内有10多条街、巷、弄,整体格局至今未变,肌理保存完好,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市井生活气息。其“河—路—房”“河—房—路”的传统肌理,是湖州明清时期传统民居肌理的集中体现。街区面积4.15 hm2,有4处文保单位,5处文保点,总建筑面积约37 340 m2,其中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8 100 m2,历史建筑总面积32 200 m2,传统风貌建筑总面积19 620 m2,近现代砖砼建筑总面积6 400 m2[11](图2)。

图2 小西街鸟瞰和建筑分类评价

3.1 历史信息完整留存的保护方式

居民自发根据生产生活需要,不断完善建筑和周边设施、环境,日积月累营造出历史街区特有的面貌和氛围。动态设计正是以此入手,尊重和引导历史街区的自发生长性,基于价值第一、有利安全、有利生活和动态认识的标准,统一工程措施评判和历史信息判断依据。坚持最多信息原则,力求尽可能多地保留街区历史信息,历史信息的保留包括以下4个层面:(1)总体层面,强化传统城市肌理完整保护的概念,在宏观层面保护和控制历史街区所在的城市地块边界形态肌理[12]。(2)中观层面,保护和整治由街巷、水系、建筑等构成的历史街区综合肌理。(3)微观层面,保留和改善建筑庭院、建筑组团空间、传统居住的生活肌理。(4)单个建筑层面,承认历史发展过程中建设的各类建筑,对于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砖砼建筑予以保留,不强求一律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改造,以体现历史街区与城市发展的交流信息。建筑细部特别强调对生活痕迹信息的保留,对于后期改动、添加的部分如不影响安全和使用,原则上予以承认和保留(图3)。

图3 信息留存与干预方式导则示例

3.2 小规模渐进式干预方式

小西街的保护修复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不求一次性完全解决街区存在的问题,将主要内容锁定在对街区内违章搭建进行拆除;对街区内建筑进行局部修缮,解决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居住条件进行改善,提高人居舒适性;对基础设施、景观环境优化改善等。以“建筑修旧如旧、街区保持风貌、排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为总目标,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以保证建筑安全、排除现状危害为根本,最大限度控制人为干预的工程量。采取微循环、渐进整治的模式,不强求干预措施一步到位,以防对历史街区产生伤筋动骨的损害。坚持措施可逆原则,采用可以轻易拆除的材料和结构形式。附件结构与原有的结构体系和构件分开,不损毁原结构与构件,必要时能全部恢复至原来的状况,不影响后续维修保护措施的实施[13](图3)。

3.3 创新的设计和实施方式

采用“导则优先,设计驻场,五方协同,边修边调,匠师合作”的设计和实施模式。历史街区设计导则作为最先制定的设计文件,基于对街区整体情况的详细勘察,按照整体结构、屋顶、墙体、地面、楼面、门窗装修进行分项,分别制定总体小修、中修、大修的具体修缮措施。对于工艺细部设计采用菜单式统一制定通用做法和通用图纸,解决共性问题。市政府还专门聘请专家和主管部门组成技术咨询委员会,与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和居民代表,形成五方共同参与历史街区修复工程。技术委员会负责每周例行检查和决定有争议的修缮方案与工程措施。设计前,先明确各幢的分户设想,与居民商议户型的确定,优先考虑房间、卫生间、厨房间分设布局,优先考虑必要的公共空间,设计师、施工队与居民齐商共建。设计团队分别派驻五组现场设计人员,以幢为单位进行设计认定和修缮整治,实施条件成熟一个,修复一个。设计人员全程跟踪,边揭露隐蔽部位边设计,边检查边推进,施工工匠进场后一起进行残损情况详细勘察,及时根据情况制定和调整方案。

3.4 基础设施零碳化改造方式

整体提升历史街区人居环境,因地制宜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在严格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发展慢行交通,对建设年代久远、混乱的市政管线进行整治和完善,加强防灾、环卫设施建设。针对街区内只有自来水与污水管网,但容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构建适合历史街区的防灾应急自救体系,增加小微消防站等设施。项目组共改造供水、雨水、供电、通信、消防管线约5 km,新增排污管线约3 km。历史街区的通讯设备也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实现光纤、无线网络全覆盖。推进低碳“零排放”建设,通过电能替代明火的模式,推广全电厨房、电气化线路改造等方式,既极大消除了传统砖木街区安全隐患,又实现清洁用能,零碳排放。

3.5 延续生活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保持小西街代表的江南水乡城市文化,保护和延续主体居住功能,传承传统文化习俗。工程实施后最大限度保留了原生社区环境与历史街区内长期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生活方式。小西街原有696户,其中私房114户,公房582户,整修完成后回迁131户,搬离的出租户497户,原地保留68户,回迁出租户164户,原居民保留比例高达52.2%。对于居民熟悉的生活服务设施,如理发店、小吃店、食品店、老手艺作坊、公共活动空间等都予以保留,其经营者亦不进行置换,基本保持了原有邻里网络格局。在尊重和保持街区内居民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基础上,对原有社会生活网络进行优化,赋予环卫处理、社区管理、党群活动等现代城市服务功能。

3.6 融入城市功能和市民生活的活化利用方式

将街区放入城市整体中统一考虑活化利用,在保持历史街区传统生活活力的前提下,积极与现代城市生活对接。湖州第一家24小时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城市书房落户于小西街内的朝阳巷,小西街口的文保点杨宅修复后开辟为社区党群活动中心,街区还引入了湖笔、羽毛扇等传统手工作坊。整体以引入文创、艺术产业为主导,艺术人文版块已开设西岸美术馆、小西街街史馆等。秉承“老街当代化、创意产业化、文化艺术化、资源综合化”的原则,城市服务、艺术人文、文创商业、创意研发、休闲生活在这里相得益彰,互相融合。通过网络媒介、潮牌、时尚活动的植入,小西街有效吸引了年轻的市民群体,成为市民休闲和年轻一族的时尚打卡地,老街显示出了生机勃勃的活力[14]。

4 结语

湖州小西街的发展演变是江南水乡城市居住文化的一个缩影,在保护修复之前,尚有大量原住民生活在其中,这样生活着的历史街区绝不能采用一体化设计整治和大面积拆改的方式。坚持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抽丝剥茧地甄别保留各个时期真实的历史信息,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动态设计和工程实施理念,并将其贯彻进景观、道路、公共设施和市政管线改造等方方面面,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复苏的小西街已成为湖州最有文化吸引力的网红打卡点,尤其是大量的迁出户自愿回到老街居住。传统生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创相结合得以活态延续,使街区再次成为城市生机勃勃的一部分。

湖州小西街历史街区值得总结的经验主要有:(1)政府主导、专家把关、设计引领、导则先行的管理实施模式。(2)“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设计师与居民共商图纸,共商选材的设计施工方式。(3)精准靶向的价值认知,全面真实的历史信息留存,小微渐进式的动态设计理念。(4)保护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社会生活结构,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的活化利用方式。湖州小西街修复的实施过程中,有效规避了当前我国对于城市历史街区普遍采用的单向“自上而下”推动,大规模、商业化、标本化保护模式存在的普遍问题,具有历史街区价值信息保存真实完整、街区功能活化延续、政府财政投入可控、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实施运维可持续发展的优点。这种方式适合动态发展、错综复杂的城市历史街区现状,具有较高的示范价值和参考意义[15]。

注释:

①四原原则主要运用于文物保护工程,即坚持原材料、原尺寸、原工艺、原做法。

猜你喜欢

西街真实性价值
泉州西街尽显“古韵新风”
广告的真实性
松茂古道从西街到松州古城
西街往事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少年宋慈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