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及策略

2023-09-26李保群

区域治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水资源原则

李保群

湖南城市学院设计院有限公司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和实施策略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从原则和策略两个方面对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探讨。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首要原则,即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这一原则强调保护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在生态优先原则下,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这包括保护和改善城市内的湿地、森林、水源、土壤等自然资源,以及保护和恢复城市周边的生态系统。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水源保护、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破坏性开发。这意味着避免在生态脆弱区域进行大规模建设,限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同时,要保护和修复城市内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增加城市的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为了贯彻生态优先原则,城市规划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确保城市发展符合生态原则。同时,可以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交通等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减少城市的碳排放。此外,还可以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社会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二)综合规划原则

综合规划原则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各个因素之间要协调一致,相互促进。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又如,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质量,还能够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此,在综合规划原则下,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因素: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等。通过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可以实现城市的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2)社会因素: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社会因素,如人口结构、社会需求、居民生活质量等。通过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实现城市的社会和谐和人民的幸福感。(3)经济因素: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如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等。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4)文化因素:城市规划需要考虑文化因素,如历史遗产、文化景观、传统价值等。通过保护和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和吸引力。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1)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资源,如土地、水资源、能源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提倡循环经济,推动废物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2)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例如,推广绿色建筑,减少碳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改善空气和水质量;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服务功能。(3)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效益的平衡。例如,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多元化。(4)社会的包容和公平: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确保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例如,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社区的居住条件;加强社会福利和公共安全,提高社会的稳定性和幸福感。(5)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城市规划中重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维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例如,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和吸引力。

(四)社区参与原则

社区参与原则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信息传达和沟通:及时向社区居民提供有关城市规划的信息,包括规划目标、政策措施、规划方案等。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公告、会议、网络平台等,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使他们了解并参与到城市规划中。(2)意见收集和参与:鼓励社区居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他们的参与和表达。可以组织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的活动,征集和汇总社区居民的意见,以便将其纳入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3)合作与协商:与社区居民进行合作和协商,共同制定城市规划的目标和措施。通过与社区居民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的规划方案。(4)教育与培训:加强社区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规划意识和参与能力。可以组织培训课程、讲座等形式的活动,提供有关城市规划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策略

(一)自然保护和恢复策略

为了有效实施自然保护和恢复策略,需要政府、社区和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这包括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测和评估,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等。只有通过综合的管理和合作,才能实现城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1)湿地保护:保护城市内外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湿地保护区、河流湿地、海岸湿地等。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可以调节水文循环、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森林保护:保护城市周边的森林和植被覆盖,防止过度砍伐和森林退化。森林是重要的碳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对城市的气候调节和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3)水源保护:保护城市的水源地和水体,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和水环境的健康。这包括保护水源地的生态功能,防止水污染和过度开发。(4)土壤保护:保护城市的土壤资源,防止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土壤是重要的生态基础,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5)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和恢复城市内外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这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等方式实现。

(二)低碳减排策略

通过实施低碳减排策略,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1)能源转型: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如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同时,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改进建筑节能技术,优化交通系统等。(2)交通管理:推动低碳出行方式,如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建设和完善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便捷和高效的交通服务。(3)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采用节能材料、高效隔热、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手段,减少能源的消耗。(4)废物管理:加强废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推动循环经济,促进废物资源的再利用和再生利用。(5)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加强森林保护和恢复,通过植树造林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6)教育和宣传:加强低碳减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推动公众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如节约用水、减少碳足迹等。

(三)绿色基础设施策略

绿色基础设施策略强调将生态系统和自然要素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1)绿色交通系统: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便捷、高效和低碳的交通服务。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鼓励居民以非机动交通方式出行,减少汽车使用和空气污染。(2)雨水管理系统:建设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冲洗和景观水体补给等。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水循环和水质。(3)绿色能源系统: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设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碳排放。(4)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融入生态景观,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例如,在建筑物屋顶设置绿化屋顶,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5)高效节能建筑: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采用节能材料、高效隔热、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手段,降低建筑物的能耗。(6)城市农业和垂直绿化:在城市中开展城市农业和垂直绿化,提供城市农田和垂直种植空间,增加城市的粮食供应和绿化覆盖。

(四)循环经济策略

循环经济(图1)策略强调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来最大程度地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并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1)废物分类与回收:加强废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通过回收再制造、废物转化为资源等方式,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原材料。(2)产品设计与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产品设计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为目标,注重产品的可拆卸、可维修和可再生利用性。同时,通过生命周期管理来降低产品的环境影响,包括从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考虑。(3)循环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的循环利用,例如通过有机农业、农业废物的再利用和农田养分循环等方式,减少农业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保护土壤和水体的健康。(4)能源回收与利用:通过能源回收和利用,将废弃热能、废弃物等转化为能源资源,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5)工业联合循环:促进工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循环利用,通过资源共享、能源互补等方式,实现产业链的闭合循环。(6)数字化与共享经济:借助数字技术和共享经济模式,优化资源利用和产品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过度消费。

(五)水资源管理策略

(1)水资源保护区:设立水资源保护区,保护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和水质。限制或禁止破坏性活动,如污染、采矿等,确保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和水质健康。(2)水资源管理计划:制定水资源管理计划,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通过水资源调配、定额管理、水权交易等方式,平衡供需关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水资源节约措施:推广水资源节约的技术和措施,如节水设备的使用、水资源循环利用、雨水收集等。鼓励居民、企业和农业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4)水资源治理与污水处理:加强水资源治理,包括水体净化、河道整治、水务管理等。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的合规排放和水体的健康。(5)水环境保护:保护水生态系统,恢复湿地和河流的生态功能。建立水生态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6)水资源教育与宣传:加强水资源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和节水意识。通过宣传活动、教育课程等方式,推动公众采取节约用水的行动。

三、结语

总之,生态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生态优先、综合规划、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与等原则,通过自然保护和恢复、低碳减排、绿色基础设施、循环经济、水资源管理以及教育与宣传等策略,实现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这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水资源原则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