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9-26全璧贺州市国有企业审计中心
全璧 贺州市国有企业审计中心
引言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实施对促进企业内部潜力发掘、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2014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审计全覆盖”这一要求,将内部审计有机融入审计全覆盖的工作机制中,可以拓展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审计监督整体效能。本文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践路径为基本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文件,对审计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在这一背景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对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倡导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文件政策以及促进力度相对较大,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相应机制仍旧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具体表现如下[1]。
首先,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相对不足,具体而言,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越来越成熟,审计项目设计领域、审计内容的丰富性逐渐增强,与之相比,大多数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往往无法适应这样复杂的工作需求,仅仅只能够完成日常审计工作,对信息化安全和大数据审计等现代化审计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综合分析能力偏弱,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其次,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较为落后,具体而言,部分企业并不重视审计方法的革新,这种态度很容易导致审计方法无法适应愈发复杂的工作需求,从而影响审计效果。最后,审计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企业的财务信息、业务信息呈现爆炸性增长的态势,与之相比,传统的审计方法很难实现信息化全覆盖,很容易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我国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完善,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开始从单一合规监督职能向重视经济建设等综合职能方向转变,加强审计监督全覆盖能够帮助相关企业明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并获知不同部门的信息,有效实现问题的整改与修正。(2)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提升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质量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明显增大,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能够帮助相关企业更好地对自己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全面了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审计质量[2]。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可行性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时间较长,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建设还是比较健全的,内部审计部门普遍具备较为成熟的工作经验,能够为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提供比较坚实的基础。(2)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数年内不断对审计政策、准则等内容进行持续完善,同时,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单位重视国有企业风险防范,在地方层面进一步出台了相关文件,能够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全覆盖顺利实现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
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
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首要实践路径。相关企业应当加强对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审计工作应当严格遵循风险防控的基本工作思维,管理部门也应当具备风险管理的思维,将风险防控融入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思路与方法如下:(1)内部审计应当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深刻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企业革新背景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进行梳理,对隐患进行排查,将风险评估作为重大经营决策事项的前置事项。(2)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提升对于政策、资金、市场动态等信息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发现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主要风险,并发布风险提示,推动管理部门及时落实责任,这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提升自身的事前风险防控能力。(3)企业应当搭建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对战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运营风险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过程监控与监督,通过指标变化识别风险发展情况,并设定指标正常、异常、报警阈值,强化风险过程监测的有效性。(4)企业应当强化重大风险防控,具体而言,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组织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年度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在重大风险防控方面的职责,重大风险事项一般包括重大投资决策、大额资金流动等,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决策时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全面考量决策风险,同时结合政策、市场变化情况对防控策略进行及时调整,尤其应当强化重大风险监测结果运用,做到重大风险早预防、早处置。(5)审计应当加强专项风险治理,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会存在提质增效、风险防控的重难点,企业应当根据上一年度的具体表现,综合确定本企业年度专项风险,按照年度、月度进行风险治理活动,推动治理成效稳定提升[3]。
(二)完善内控建设监督
完善内控建设监督工作也是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主要实践路径之一。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思路与方法如下:(1)企业应当坚持法治原则,加强对于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与落实,并将相关内容融入企业内控建设监督工作中,推动公司经营、内部控制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2)企业应当强化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的内控理念,定期对重点业务领域内控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应当结合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控制等要求,对重点岗位的人员权限、责任进行妥善配置,形成联系紧密、相互制衡的内控工作机制,提升内控体系的科学性。(3)企业应当强化监督评价缺陷整改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内控评价工作时,应当做到应评尽评,如果在内控评价阶段发现企业在某方面有比较严重的制度缺陷,就应当对其进行及时改正,从而提升企业经营水平。
(三)以工作为中心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
以工作为中心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也是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主要实践路径之一。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思路与方法如下:(1)企业应当积极开展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即提升对于重大政策措施的重视程度,按照适当频次开展重大事项审计,在此过程中应当着重关注决策的合法性、合规性、科学性,并督促其尽快贯彻落实。(2)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领导人员往往能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很容易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方面出现问题,这也是审计工作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企业应当建立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机制,从事前对领导人员进行审计监督,在任中审计阶段,如果发现倾向性问题,应当及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领导人员的责任意识,在离任审计过程中,应当对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3)进行完善的跟踪审计,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应当对其进行跟踪审计,在此过程中,如果内部审计力量存在一定缺陷,那么就可以充分借助社会审计的力量,加强项目节点风险监督质量。(4)扎实开展专项审计,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内容,应当采用专项审计的方式对其进行单独处理,这是审计工作抓住重点的主要表现。(5)加强审计后的整改工作,审计工作能够帮助相关企业发现自身在生产经营、投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与问题,风险、问题的确定固然重要,但问题的整改与风险规避才是重点,在此过程中,首先,企业应当加强整改责任的落实,分清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制定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责任规划清晰的联动整改机制。其次,在整改过程中还应当加强监督,杜绝虚假整改等形式主义问题。最后,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当秉持“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坚持将问题整改到位[4]。
(四)推动责任追究工作顺利落实
推动责任追究工作顺利落实也是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主要实践路径之一。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思路与方法如下:(1)企业应当健全责任追究组织体制,将责任追究工作情况以及责任追究过程中存在的重大事项定期向企业内部议事机构进行报告,建立完善的监督链条,使责任追究工作能够在该体制的约束下正常进行。(2)企业应当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体制,按照企业的经营形式、体量规模等情况制定完善的责任追究工作制度,制度内容应当包括工作程序、责任追究范围、损失认定标准等,制度的完善是责任追究工作的重要基础,企业必须建立内容明确、科学、公正,流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3)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工作报告机制,开展常态化的经营管理合规性查询与纠正,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主动梳理,建立违规追责实时报告、定期报告机制,按需报送追责工作报告,促进企业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4)强化责任追究结果应用,企业应当对责任追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企业管理漏洞问题,在责任追究完成之后,还应当对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在企业内部进行警示教育,防止相关工作人员出现类似的问题[5]。
(五)强化审计监督工作相关基础建设
强化审计监督工作相关基础建设也是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主要实践路径之一。基础建设主要指的是审计监督工作开展所必需的软硬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化系统、队伍建设、领导建设、标准化建设等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思路与方法如下:(1)企业应当充分发挥领导层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层一般是董事会,在实践中,董事会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调动资源,强化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这是提升内部质量科学性、推动内部审计全覆盖的首要策略。(2)企业应当着重提升审计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具体操作方式为,根据企业审计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标准化的审计管理办法以及具体化的工作指南,并指导全体工作人员学习这一标准化文件,在这一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够实现标准化、统一化,进而提升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能力[6]。(3)企业应当着重提升自身审计的动态性,具体而言,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一切都在动态发展,国内外经济形势、企业发展情况、政策变化等内容都会对审计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企业必须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动态把控内部审计工作在各个实践阶段的工作方向以及工作重点,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能够符合工作要求。(4)企业应当加快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质量,具体方法为,企业应当引进具备信息化技术的人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设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实现内部审计的全流程在线作业,同时结合智慧审计模型等,探索实现大数据审计、智慧审计工作,这可以显著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5)企业应当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首先,企业应当提升人才引进门槛,将更加优质的人才引进自身的审计队伍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由于要发展信息化审计,因此可以尽量聘请具备计算机知识背景的人才参加到审计队伍中。其次,企业应当强化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鼓励审计人员进行自学,积极参加相关资格考试,并对学习积极的内部审计人员予以适当奖励与表彰。最后,对于重大专项审计工作,企业可以指派优秀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组建审计团队执行重大专项审计工作,实现以审代培。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人员培训方法,以建立完善、高水平审计队伍为基本遵循,这是保证内部审计能够实现全覆盖的核心要求[7]。
结语
纵观全文,本文从内部审计全覆盖现状分析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相关企业在实践中不仅需要充分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还应当对自身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发展空间、外界市场影响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企业需求的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策略,切忌全面否定与全面肯定,同时,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策略还应当结合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外界环境变化进行动态革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价值,最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也能够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实现提供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