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分析
2023-09-26余娴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团校
余娴洁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团校
引言
在财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和其他的市场主体不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掌握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关键,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对促进事业单位实现管理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内涵
在原来的会计制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度不能满足当前预算管理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预算管理一体化从规范和体制方面改变了传统的管理观念,有效地整合了财务的工作流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加强体制以及技术等之间的有效整合,帮助各个事业单位实现预算管理的动态监督,此外,在国有资产的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能够提升事业单位整体资金的使用率,推动财务体系现代化的发展和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实现了政府预算管理的一体化,加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实现高效率的治理体系。实现各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有利于加强部门间的协调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管理能力,同时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科学性,及时评估和监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的实现情况,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和数据交换。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进程中,利用科学的方式,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总体思路
在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中,要突出项目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加强预算资源的监督和控制,预算管理一体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坚持资金随项目而动的原则,对资金实现有效的利用。要重视各个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加强数据和信息之间的有效整合,可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从源头减少不合理的项目入库,为科学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在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进程中,让各个部门的人员都能参与其中,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减少前期信息采集的工作量,将预算管理放在首位,同时让后期的监督工作也能得到保障。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从项目入库进行掌控,加强会计核算
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坚持两条线的发展理念,实现双功能+双基础的运行模式,可以让事业单位展现自身的财务状态以及运行的总体情况,方便事业单位进行更全面的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会计核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建账、审核以及结账等重要的环节。在财政支付环节方面,取消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科目,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实现项目收支的登记,方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控[1]。加强会计核算,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投入。在进行入库编制时,需要对项目进行审核,可以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进行项目的审核。项目预算需要相应的指标对项目进行审批,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的财政情况,把预算管理的资金收支纳入会计核算中,需要录入进预算会计的科目,事业单位在自身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上,能够实现对财务会计分录的制作。但是,在进行预算管理会计分录制作的过程中,结合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只有符合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才能完成好会计核算的工作,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此外,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的反馈,也能及时找到相应指标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能够精简财务审批的程序,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好地帮助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导致会计报表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以实现双重基础和双重报告的发展模式。因此,在预算方面,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背景下,让会计核算的工作变得更加精准和科学,有利于事业单位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发展。
(二)增强预算意识,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管理方法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发展程序,虽然程序已经很完备,但也会存在不同的问题,例如,很多财务人员懂得会计核算,其他人对会计核算不够了解。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预算工作涉及各个部门,贯穿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各个部门人员的共同参与,达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目标。各个部门的人员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识,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在预算编制方面,需要进行明确的细分。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事业单位制定出各个部门统一的管理制度,对收支进行全面核算,以便事业单位掌握自身的预算执行情况。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可以解决不同部门之间沟通难的问题,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资金的使用。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发展过程中,数据云被广泛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现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方式加强对事业单位数据的监督,保证各个预算指标的合理性。预算管理一体化帮助事业单位实现会计分录以及报表的自动生成,提升对财务数据的解读能力,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让各个部门的人员及时获得相应的预算信息,实现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目标。
(三)从源头把控,做好预算管理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可行的预算目标,从源头把控,实现良好的预算管理工作。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预算管理的工作[2]。在进行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方面,事业单位可以加大对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对于会计工作经验丰富的、学习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避免会计人才的流失。内部的财务人员应该加大继续学习的力度,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在人员的素质提升方面,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邀请相应的专家人员举办讲座,或是在培训前,给会计人员安排预习任务,在培训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解,并邀请高技术人员针对不足之处进行现场培训,在培训之后,还需要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这样可以使他们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此外,事业单位从源头把控,除了人员方面,还可以建立统一的规则,对事业单位自身的预算管理制定一些约束条例,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强各部门工作人员对预算工作的理解,从源头进行控制,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加快实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进程。
(四)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增强动态监控管理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下,事业单位需要规范自身的预算管理流程,增强动态的监控管理。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在制定部门预算的同时也会制定内部预算,但由于各自的优先次序不一致,可能会出现“双层皮”现象,即部门预算和内部预算之间的分离。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具体优化流程是: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将上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评价与本年工作目标相结合,对预算编制的原则、定额标准进行审定。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部署,发布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通知并下发预算编制表。各业务部门经办人根据经审定的预算编制原则、定额标准,结合本部门下一年工作开展计划填报基础数据,提出项目预算建议,业务部门领导对部门经办人填报的预算基础数据进行审核,形成本部门支出预算草案。编制完成后提交财务管理部门,由财务管理部门全部概括汇总之后提交预算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审查评议,审议通过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上级主管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后,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控制数进行分解,各业务部门根据分配的预算控制数对预算草案进行调整,编制具体细化的预算,包括具体项目支出预算。财务管理部门汇总各项数据并对汇总数进行测算后再次提交预算管理领导小组。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对预算细化数据进行综合审议,审议无误后,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即为事业单位正式预算,由财务管理部门下发各业务部门参照执行。
事业单位为了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具备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联系,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整体工作流程的监督,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支出进行动态的监控,掌握预算管理的政策落实问题,加强政府的执行能力,方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中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应对。
(五)深入推进考核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管理监督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发展,不是简单地对财务进行管理,也需要对绩效进行评估,以促进评价管理体系的构建,加强管理方面的监督工作,实现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例如,建立内部控制预警机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触发预警机制时,需要进行问题的反馈[3]。事业单位拥有符合发展的管理制度,需要将财务工作的结果和问题相结合,这样做能够体现出绩效评价的作用,从而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及时发现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预算管理一体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预算执行的效果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更好地将预算管理的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实施预算管理时,也需要进行监督工作,监督是重要部分,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事业单位必须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改善预算管理制度,也能及时反馈事业单位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利用现代化的方式,形成自己的一套观察体系,事业单位需要对预算管理的整体流程进行有效监督,能够增强资金的使用率,因为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的流程太过复杂烦琐,因此需要将预算执行过程和预算绩效评价的目的联系在一起,对一些项目支出预算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分配,对各项资源的利用进行实时的动态监督和控制,监察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原计划的标准实施,以及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等。如果在预算流程的执行过程中,增加的资源不能直接变成产出,那么事业单位所制定的预算目标也不能一次达成,将会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推进。
(六)做好预算管理基础性工作,完善约束机制
事业单位要想做好会计核算,就要做好单位预算的基础性工作,加强预算和成本控制,为会计核算提供数据的支持。要想做好基础性工作就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定额标准以及成本的核算方法等,做到审查事情时有章可以,有据可查,做事有人监督。只有做好会计核算的工作,事业单位才可能成为具有灵活机制、科学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单位,才能增强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完善事业单位的奖励机制。设计奖励机制时,要尽可能地细化各项指标,明确每位员工的具体责任,将个人的工资和绩效奖金与效益相联系。如此一来,各个部门的领导和项目预算人员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根据事业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开展预算绩效工作,促进财政预算的各方面工作落实到位[4]。要完善约束机制,关键是保证预算管理相关规定的严格执行,积极接受各方监督,保证事业单位资金能够被合理地使用。每个预算执行部门都要严格按照预算项目执行操作,没有列入支出预算的项目和超出预算支出额度的项目就不能支出,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制,员工不得违法挪用、虚报、套取或冒领事业单位的运行资金,也不能擅自调整更改会计凭证。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全方位多主体联动管理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制定规范的重要内容,能够加强各个信息之间的沟通,实现上下级的实时信息反馈,实现全方面的主体联动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不是平面的关系,需要通过信息化实现立体架构,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协同发展。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发展,让事业单位实现了上下协同和内外协作的发展模式,实现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加强预算管理,在云架构的基础上,构建出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云平台,减少审批的流程,提高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实现了核心业务之间的集中化管理。内外协作,是加强了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进行职责的划分和明确,建立协调的组织管理制度,对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动态管控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发展中,各个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这样能够加强考核以及管理之间的有效联系,对事业单位进行内部管理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加强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实现制度和技术的多重发展,提升自身的预算管理标准化,深化预算管理的改革进程,为事业单位实现全面化的管理奠定基础,也对财政预算的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必须充分参与,以便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的联系,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覆盖,将预算管理一体化作为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发展的原则,解决预算管理问题,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