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2023-09-26李成方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机关服务中心
李成方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机关服务中心
引言
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形与以往不同,传统财务管理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发展需求,需要事业单位根据发展现状优化财务管理路径。但是现今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不足,影响了财务管理效果。对此,事业单位应结合现状设计科学的财务管理优化路径,通过改进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等方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新时期事业单位优化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新政策要求
新时期,我国推行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等政策文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和数字财政重视程度较高,需要事业单位优化财务管理。当事业单位在优化财务管理中,可以根据新政策指示明确财务管理优化方向,大力深化改革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模式,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有效发挥各项职能。
(二)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综合实力
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和人们对事业单位管理需求不同。当事业单位优化财务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情形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制定职工管理制度,打造清正廉洁内部环境。这样不仅可以规范各项资金使用行为,还能从整体上强化经营管理水平,切实满足社会和人们对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综合实力。
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对财务管理缺乏充分认知
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成熟,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发展中侧重业务运营和服务管理,对财务管理缺乏充分认知,未能深刻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转型发展的积极影响,未能从思想层面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将财务管理引入到发展战略上来。管理层和基层人员受到单位影响,认为财务管理属于财务部门职责,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参与意识,导致财务管理优化难度加大。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新时期,事业单位开始借鉴企业运营模式,采用营利性财务管理方法组织工作。然而,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内控制度,没有根据各岗位工作内容制定内控措施,通常由领导者负责管控各岗位工作情况。但是新时期事业单位工作内容繁多,领导者无法及时发现有关部门在财务支出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导致部分岗位出现挪用资金现象,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岗位职责制度,没有根据财务管理需求明确各岗位财务管理职责,通常将财务管理分配给财务部门,从而导致各岗位人员缺乏财务管理参与意识,在工作中出现资金使用行为不规范情况,降低了财务管理效果。[1]
(三)预算管理存在不足
预算管理能够科学分配资金资源,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目前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不足,在编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对各岗位工作内容了解不充分,在制定财务预算计划时,习惯参考历史数据修订财务预算计划,预算指标不符合实际情况。再者,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方式不合理,没有根据事业单位现实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财务预算方法组织工作,也没有将专款专用落实到位,影响了财务管理质量。
(四)费用支出绩效考核体系有待改进
现今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费用支出绩效考核评估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没有组织专人定期考核各部门费用支出情况,侧重费用使用,忽视费用支出管理和绩效考核,费用支出报表无法准确反映各项资金使用情况。再加上部分事业单位业务类型繁杂,费用支出环节较多,但是没有设计各项费用支出审核工作,未能统一各类业务费用支出绩效考核标准,导致部分部门费用支出总额超过预期,降低了财务管理水平。[2]
(五)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新时期,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成熟,财务系统、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发展成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财务管理中来,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未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也没有建设数据处理系统,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功能较为单一,主要以会计核算、预算编报为主,没有开发数据信息分析模块。再者,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重视,未能拨付足够经费用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导致财务管理软硬件设备性能较差,无法满足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需求,影响了财务管理效果。
(六)缺乏精细化财务组织流程
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组织流程不够精细,具有封闭性和独立性特征,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根据单位发展需求,借鉴同行财务管理经验,落实整体发展战略。上级部门没有设计全过程财务管理流程,通常是以事后核算为主。这样部分财务组织流程由于缺乏精细管理,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不作为现象,降低了财务管理质量。
(七)缺乏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人才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如果财务管理人才专业知识完备、工作经验丰富,则能有效处理财务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处理好各部门财务关系。但是现今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仅仅停留在初级层面,对现代化技术缺乏系统了解,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完成财务数据分析工作,与现代化技术有关的专业知识有待完善,甚至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工作经验,无法按照单位发展实际情况处理财务管理问题,职业能力有待提升。[3]
三、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路径
(一)提高单位对财务管理认知程度
首先,单位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宣传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组织新媒体人员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系统讲解财务管理内涵,阐明财务管理对各岗位的影响,提高各层级对财务管理的认知程度。其次,单位可以通过海报和标语宣传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借助简短的语言文字讲述财务管理对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使全体人员在今后能够以积极心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最后,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座谈会、研讨会和专家讲坛等会议,邀请专业人士负责讲解与财务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宏观角度讲明财务管理与单位发展之间的关系,告诉全体人员遵纪守法的意义,确保有关人员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有序完成财务管理任务。[4]
(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首先,设置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应在该制度中明确各部门财务管理标准,组织财务人员负责监督各部门财务管理执行情况,定期将各部门财务信息汇总起来,制作成财务报表反馈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根据财务报表上的数据信息,分析各部门财务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不足。如果发现财务支出总额超过预期,上级部门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负责人谈话,精细核对有关财务信息真实性,根据现有票据和合法凭证检查有关部门财务支出行为,并结合检查结果对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防止后期出现同类行为,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其次,设计授权审批制度。事业单位应要求有关部门在发生财务支出行为之前,事先出具财务经费申请书,经过财务部门和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由财务部门拨付按照财务经费申请书拨付相关资金,并将资金数额记录到财务报表上来。最后,制定岗位权责制度。事业单位应讲明有关岗位财务管理职责,要求有关人员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避免出现资金外泄情况,维护单位资金安全性。
(三)强化预算管理
第一,事业单位在编制财务管理计划时,应针对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根据现有财务管理法规设计合理的财务管理计划,避免财务预算脱离单位实际情况,提高财务预算管理计划的合法性。第二,事业单位应在预算管理中编制预算指标,根据新时期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信息,制定恰当的财务预算指标,确保预算指标符合各部门发展需求。第三,事业单位应在预算管理中落实专款专用,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监管预算管理计划和预算指标执行情况,定期将各部门财务专款使用行为整理成报表上交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将各项专款使用信息公布到内部网站上,提高专款专用透明度,以此规范各部门专款使用行为,防止出现预算管理风险。[5]
(四)制定合理的费用支出绩效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在制定费用支出绩效考核机制之前,应派遣专人负责调研各部门费用支出使用情况,以时间为主线,记录各部门在各项业务上的费用支出情况。当专人调研结束后,应将各部门费用支出具体使用信息整理成报表,事业单位根据现实状况制定费用支出绩效考核指标和奖惩机制。如果有关部门在月度费用支出绩效考核中,未超过绩效考核指标,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该部门工作质量和工作表现进行薪资奖励;如果有关部门在月度费用支出绩效考核中远远超过绩效考核指标,事业单位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处理,引导有关部门改正不良费用支出行为,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五)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借助信息化技术建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财务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增设沟通平台、大数据分析模块,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上完成财务信息记录、整理、分析和共享等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人为工作失误,还能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此外,事业单位应根据网络系统和现代化平台运营特征,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组织信息技术人员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加密处理,安装病毒查杀软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升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做好病毒查杀工作,防止重要财务信息受到黑客攻击出现外泄、被盗或者篡改等情况,确保财务信息安全性。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注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求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定期将软硬件设备使用情况记录下来,检查哪些设备存在不足,及时更换性能差的硬件设备,为财务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六)细化财务组织流程
新时期,事业单位在优化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立足单位实际情况细化财务组织流程,一方面,应加强事件驱动型处理财务组织流程建设。单位在建设该流程之前,应从全局视角出发系统梳理财务组织实施步骤,制定各个环节关联方责任,明确各部门与财务组织流程有关的工作要求,确保各部门都能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重构财务部门岗位,增设大数据分析岗位和监督岗位,细化各岗位工作职责,分清各岗位边界,避免出现岗位内容重复现象。此外,事业单位应重设财务工作流程,阐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关系。如果业务部门开展新型业务活动时,要求财务部门做好业务预算、活动审核和事前审批等工作,具体审核单据和凭证由业务部门提供,财务部门可以以此为依据制作财务报表,确保各项活动资金有迹可循,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七)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首先,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线下培训的方式,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要求管理层根据财务管理优化需求制定培训方案,明确每个时期培训内容,让管理层在培训前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PPT 文件,将与现代化技术有关的财务管理知识引入其中。这样管理层可以在线下培训的过程中,结合PPT 文件深入阐释有关专业知识内涵和应用方法,根据财务管理案例分享工作经验,使财务管理人员在线下培训中能够有效丰富专业知识体系,积累财务管理经验。其次,事业单位可以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线下培训表现和日常工作质量,分析其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结合实际在互联网选择有关学习视频,利用网络技术整合成学习资源库,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业余时间观看学习,弥补专业漏洞,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再者,事业单位可以组织信息技术人员负责现代化技术实操培训,要求信息技术人员现场演示财务系统、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其他现代化设备使用方法,讲明各项功能操作步骤,让财务管理人员按照信息技术人员讲解内容自主操练。这样信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人员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指出不足,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强化信息素养。最后,事业单位可以在每月月末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相互分享近段时间遇到的工作问题,其他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工作经验提出解决建议,确保全体财务管理人员在会议上都能有效增强职业能力。
结语
综上,新时期我国推行了新型财政体制和“放管服”政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出现显著改变,开始重视全方位、全过程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但是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对财务管理缺乏充分认知、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等问题,需要单位立足现状设置恰当的财务管理优化路径,提高单位对财务管理认知程度、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制定合理的费用支出绩效考核机制、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细化财务组织流程、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多种方法改善财务管理模式,切实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