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3-09-26邓光辉

区域治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邓光辉

中共邵阳市委党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奋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阐释与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推进路径,是意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 年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写入党章,“中华民族”于2018 年载入宪法修正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有其必然的形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阐述了人类在共同劳动过程中形成了氏族、部落等“自然共同体”,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出现,个人成为“自由的人”,人们进入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虚幻共同体”,私有制导致的阶级的“特殊利益”和共同体的“共同利益”矛盾凸显,资产阶级主张的民主、自由,其实质依然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社会最终要发展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共同体”。

关于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每个民族同另一民族相比,都具有某种优点”。[2]“没有团结联合,就没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等理念,全国各族人民要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二)文化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传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结果,其源头为“天下大同”“大一统”“夷夏一家”等思想。《礼记·礼运》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秦王扫六合”开启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局面,实现“度同制,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四夷”纳入华夏,提出“华夷共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倡导和合文化的重要价值,强调“仁、义、礼、智、信”,注重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如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谱写了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佳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等共同体理念,绽放耀眼的时代光芒。

(三)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历程的经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二大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中国共产党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的“彝海结盟”成为民族团结的佳话。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超越阶级、阶层、党派、民族,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党的民族政策。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代表团赴西北、西南、内蒙古等地充分开展民族调研,1954 年《宪法》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82 年《宪法》即现行《宪法》明确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1984年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离不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不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定不移团结奋斗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四个与共”“中华民族一家亲”等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厚植休戚与共的家国情怀,培育荣辱与共的民族意识,汇聚生死与共的精神力量,共创命运与共的时代华章,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着力维护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

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繁荣稳定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各民族的共同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十年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族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实现了全民族小康这一千年梦想。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两个共同”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彰显辩证统一关系,共同团结奋斗是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共同繁荣发展为共同团结奋斗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体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十四亿中国人的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共同繁荣良好局面,团结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二)致力战胜民族地区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局势风云激荡,民族地区的外部挑战客观存在,西方霸权主义以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隔阂,歪曲、污蔑、干涉中国内政和民族事务的事情时有发生,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为代表的“三股势力”相互勾结、制造事端,试图阻挠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际斗争尖锐激烈。内部方面,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民族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弱化等问题也需要着力解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是我们战胜外部和内部风险挑战的最可靠保障。

(三)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伟大复兴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各民族必须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同频共振,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踔厉奋发、团结奋斗,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繁荣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一)政治保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实践证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再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的根本保障,也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坚决同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作斗争,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落实党委(党组)的民族团结主体责任,发挥各族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加强各族人民的政治参与,发挥各族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强化责任担当中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二)物质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夯实民族地区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中之重。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原因,我国的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相对突出,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民族地区的补短板强弱项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在推进全国经济发展的布局中,要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利用好民族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地理环境,利用好“一带一路”等改革开放的重要平台,既因地制宜又抢抓发展机遇,推进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融合发展。重视对民族地区的对口帮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人民同向而行同向发力,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三)文化基础: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深层次的东西,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有着共同的精神家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视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撰刻着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民族风骨,凝聚着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4]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在传承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要注重各民族特有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创新,把继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建设整体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四)社会基础: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促进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一家亲,就是要各民族尊重差异,守望相助,宪法确立的新型民族关系也指出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中华民族是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在空间、经济、文化、心理、社会等方面形成嵌入式社会结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各民族交往要尊重各自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构建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命运共同体。同时,要加强民生保障,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调动资源向民族地区民生福祉倾斜,全面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五)生态保障: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保护,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我们的家园首先应该是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改善民族地区人居环境,以民族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生态绿色为底色,实现文旅融合发展,让民族地区成为自己的诗与远方。倡导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坚决守住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态底线。

(六)法治保障:依法处理民族事务

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发挥法律治国之重要优势,坚持用法律手段处理民族事务。坚持和完善《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障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经济权利,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和引导人民增强“五个认同”。推动民族工作法治化制度化,强化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监督,重点监督好执法和司法,保证执法文明、司法公正。妥善处理民族纠纷和民族地区人民矛盾,坚持法治和德治结合,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族地区的适用。重视民族地区法治宣传,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