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老漂族”的社会适应困境及其对策探究

2023-09-26成昕

区域治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老漂族漂族子女

成昕

扬州大学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流动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老漂族”。从字面意义来说,“老”限定了该群体的年龄与身体状况等人口特征;“漂”表征了该群体人户分离、流动迁移的社会特征;“族”表明了该群体的同质性。芦恒、郑超月将“老漂族”划分为四大类型:“双漂型老漂”“保姆型老漂”、“民工型老漂”和“受养型老漂”。[1]本文所讨论的“老漂族”便是“保姆型老漂”。

综合部分学者对于该群体的属性描述,“老漂族”的内涵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在流动年龄方面,以55岁或60岁作为定义“老漂族”的起点[2]第二,在流动方向方面,从自己生活居住的农村迁入子女工作或生活的城市。第三,在流动动机方面,为了帮助子女照顾孩子即家庭第三代并承担家庭的家务,减轻子女负担。第四,在流动时间方面,离开户籍地迁入流入地居住6个月及以上[3]第五,在户籍方面,具有人户分离的特征,现居地与户籍地不同。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文将“老漂族”定义为年龄在55周岁以上,为满足家庭团聚、帮助子代抚育孙辈、操持家务的需求,离开原先农村户籍所在地而来到子女工作与生活的城市居住半年及以上,户籍并未发生变化的老年流动人口。

这类老年流动人口在进入流入地后的生理、心理、物质、精神、文化以及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适应问题被相关的研究与国家政策忽略了,未能很好的进入研究视野。本文探究了农村“老漂族”在文化融入、社会适应以及心理认同方面的现实适应情况,归纳其在城市适应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深挖背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农村“老漂族”尽快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

一、农村“老漂族”的社会适应困境

(一)文化融入方面

“老漂族”虽然成功地融入了城市化的大潮,但却未能跟上信息化的步伐。相关学者调查研究发现“老漂族”在信息支持方面的需求量最高,达到61.1%,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其次才是情感和陪伴方面的需求。有近六成的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会遇到字体模糊、寻求帮助无从下手、不熟悉操作规则等实际障碍。一些随迁的老漂族也表示,当他们向亲朋好友询问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时,可能会感到沮丧并且自尊心受挫以至于失去使用互联网的信心。

事实上,当今的网络文化对于老漂族来说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首先,“老年网瘾”的出现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可能会导致视力衰退、精神恍惚、反应迟缓等慢性疾病;其次,大量内容参差不齐的短视频聚集,加之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导向,使得“老漂”无法有效地识别并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了其原先正常的价值取向;最后,会出现“挤出效应”,使得老漂族被这种单向的社交活动所束缚,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在浏览时事、技能学习等积极健康的方面。这种情况会使“老漂族”的人们出现认知偏差,无法融入新的社会环境。

(二)互动交往方面

1.内部家庭关系:“老漂族”的到来旨在解决照顾孙辈与家庭团聚之难题,因此在家庭中的交流对象以子女和孙辈为主。然而,由于子女们在城市中日常的经济和工作压力很大,在仅有的交流时间(大多是早晚与周末)中,话题主要围绕家庭琐事,也很少能够主动关注到父母的内心世界。但是“老漂族”的日常烦恼和抑郁如果在家庭中无从发泄,就会出现“伪空巢”的现象,致使他们的生活困难重重。并且,“被分居”的老年人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的抗压能力也较弱。虽然大部分的老年人平时在家与老伴的交流并不多,但是在生活居住了多年的家庭环境中会让他们觉得安心自在。若是离开老伴独自一人前往城市帮忙照顾孙辈的话,内心会充满空虚与思念。

同时,对于以往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老漂族”来说,城市的快节奏贵价生活方式与他们传统意义上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差异很大。从小承袭的旧习惯要求他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迁入地的新习惯要求他们“一分价钱一分货,学会为品牌买单”。因此,家庭内部生活习惯与消费观念的不同导致老漂族与子女、孙辈之间很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

2.外部社交关系:“老漂族”在进入新的环境时,由于地缘与业缘关系的断裂,失去了熟悉的社交圈,失去了固定的娱乐方式。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多局限于家庭内部,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被撕裂了关系网络的他们,离开了“老家”,却未能成功地融入“他乡”。尽管社区中会存在一些如广场舞、太极拳等趣缘群体,但是由于他们曾经的职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方式与性格特征等等的不同,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尤其是城市本地居民与农村老漂族之间在上述条件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异乡生活的“老漂族”很容易形成较为孤立的群体,进而难以融入当地的老年人群体。

(三)心理认同方面

“老漂族”在城市中心理适应水平较低,对流入地的认同度不高。[4]他们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无法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安心、满足心灵和情感需求的精神空间。文化生活与社会交往的“双重脱嵌”让“老漂族”的心灵陷入了一种迷失的境地。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他们无法找到一个能够满足心灵和情感需求的精神空间。

当“老漂族”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挫折和冲突往往会被过度夸大。这会导致“老漂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从而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感。尽管城市的生活水平可以为“老漂族”带来更多的便利,但让他们始终无法忘怀的仍然是他们生长过的故乡。

二、农村“老漂族”社会适应困境的成因

(一)个人:身体状况与精神空间的双重退化

绝大多数农村“老漂族”认为,为子女的家庭作出贡献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他们除了负责自身的日常生活,还要照料子女,接送孙辈上下学,烹饪美食,洗涤衣物,维护家庭环境的整洁卫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漂的身体机能会逐渐减弱,过度的疲劳可能会导致精神健康受到损害,表现为情绪上的焦虑和抑郁。这种精神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生理状况,从而使得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频繁地发作。

另外,老漂族对迁入地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心态调整。如果持以乐观的心态,那么他们就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相反,如果心态消沉,那么他们就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再者,他们一方面很难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存在与城市本地老年人天然的习俗差异与语言差异。长此以往的负反馈模式,很容易让他们丧失与外界交流沟通的兴趣,将自己一直视作新迁地的“外来者”。

(二)家庭:代际重心下移后的关系失调

“恩往下流”的社会发展使得传统的代际关系和接力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家庭资源的分配不再是以往的优先顺序,而是以孙辈为主,这也导致了父母们更加依赖于子女,甚至连老年人的住房、日常用品也基本上是由子女来支付的。传统的家庭权威者以“后备军”和“补位人”的身份进入子代的核心小家庭,使得家庭不再是一个可以享受安逸生活的乐园,而是一个承载着代际使命的临时空间。[5]家庭支持的缺位直接导致了老漂族无法满足数字认知、技能获取、情绪价值等需求,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

(三)政策:制度僵化下的服务缺位

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农村户籍,他们往往会被城市的社会福利所排除,被某些排外的城市居民所排挤。因此,无论是物质上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鼓励,他们通常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由于无法获得“利随人走”的城市福祉全覆盖,老漂族被迫面临着一种公平性的缺失和失衡的局面。虽然他们为城市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城市却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他们的切身利益往往被忽视,他们的合理需求也常常被忽视。

另一方面,由于“老漂族”没有特定的机构提供咨询和服务,因此,老漂族在遇到问题时,求助无门。许多实际的事情,比如异地就医报销,仍然需要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处理,“看病难”给老漂族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加速农村“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对策

(一)个人层面:改变自身心态、提高自身能力

首先,老漂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适应流入地的社会生活。除了照顾孙辈、打理家庭外,也应有自己的社交娱乐空间,保持乐观的心态生活。可以主动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加强与子女及当地居民的沟通,不断探索新的观念与技能,让空闲时光得以充实,从而强化心灵堡垒。

其次,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中,“老漂族”应主动学习融入社会的新知识和技能。除了可以向子女或他人求助电子信息技术知识(如智能手机的使用)外,还可以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数字智能、养生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从而加强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扭转当前的社会适应困境,提升社会适应水平。

(二)家庭层面:以饱满的情绪价值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网络

1.提供情感支持:家庭对于“老漂族”来说就是重要的社会网络构建节点,他们对于外部社会网络的建立则需要依靠家庭对内的情感支持和家庭对外的交流鼓励。因此,从子辈层面来看,子女应该以尊重、礼貌、爱护为基础,为“老漂族”提供更加充分的支持。子女应该不仅关注他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要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加强与老人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并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认同、肯定他们为家庭、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与存在的价值,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使得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2.增强数字认知:在面对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拥有更多数字资源的晚辈理应承担起对老漂群体的文化反哺。通过提供正确的网络使用方法,耐心地讲解常见的智能技术,子女可以帮助老漂们学会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并鼓励他们尝试网络社交、在线购物和办理业务,为他们在城市中的文化适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技能获取: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社会,作为子女应该主动提倡他们说流利的普通话,并且积极地向社区成员介绍自己的父母,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区活动,帮助他们融入新的环境,重建起一个更加牢固的社会关系网络。

(三)政府层面:增加政策倾斜,健全服务机制

1.给予老漂更多政策倾斜:目前,由于政府及其相关管理机构尚未充分重视老年人的需求,许多社会福利和保障措施未能充分惠及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为“老漂族”提供福利更多的福利待遇,如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参观公园、定期医疗服务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并增强他们对当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为了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异地就医统一、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的各级互信机制和委托机制等,积极推动各省份、各城市间的医疗数据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一个有效的异地就医管理体系。

2.推动多元协同治理,保障老漂养老需求: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社保制度,探索基于社区的养老服务供给体制,推动机制创新,使传统的养老模式将家庭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和专业机构养老有机结合起来,得到多元化发展。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资金投入和经营运作方式,为“老漂族”提供更多的养老选择,使其更好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老漂族漂族子女
看见隐秘角落的“老漂族”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UNDER ONE ROOF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老漂族”我们如何安放你们的生活
“老漂族”生活适应情况调查
再社会化视角下“老漂族”的城市适应与个案工作介入
老漂族城市适应问题文献综述
“老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