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与优化
2023-09-26黄晶晶翱特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黄晶晶 翱特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引言
财务内控管理是约束和监督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财务内控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方式,管理企业经营合法合规、企业资产安全、企业财务报告以及披露的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助力企业持续发展。通常而言,财务内控管理的实施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环境、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企业内部的信息与沟通、企业内部监督等五个方面的管理,达成有效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确保在第一时间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是企业分析所在行业以及市场变化的重要参考数据。但是财务的会计核算因核算业务的规则和特性,导致核算数据通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财务数据的发生期间不能精准匹配对应期间的经营活动实质,那么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得出的市场信息就存在一定的失真性,影响企业对自身及行业经营数据的分析。为了向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精准的财务数据基础,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
国家颁布的有关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政策,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两则基础标准。以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主,结合国际社会普遍使用的方法,总结确立了适用于我国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架构。基本规范主要通过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方面的阐述。引导我国企业建立健全以内部环境做基础、风险评估为主要环节、控制活动作为手段、信息与沟通为条件和内部监督作为保证的,相互促进且紧密联系的五要素所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这两则基础标准的制定,明确了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的基本方向与要求,开创了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管促进,并以审计机构作为重要组成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健全
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财务内控管理,还是日常经营管理工作,都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基本框架。这是企业能够顺利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经营、协调各部门间的合同、降低管理风险的基础。但就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而言,虽然多数企业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是缺乏与之匹配的体系架构,致使财务内控管理不能有效落实。例如,企业在创建初期制定了基础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明确了不同管理层级的工作人员拥有的审核权限,按级别拆分,各部门的总监级、经理级可以授权审批的事项与限额。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与经营调整,企业人员层级与人员的架构调整发生较大变化,而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仍旧停留在初期的制度中,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匹配相应的权限。例如企业发展中衍生出的分部经理、总部经理、高级经理等等,新职级间的管理架构及审批权限,没有适时调整。最终导致企业初期建立的管理制度与当下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无法参照制度实施。除此之外,国家新政策的实施与行业监管要求的变化,对细节事项管理与控制比较欠缺,有待细化管理的标准等,都建立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基础上。
(二)风险意识的欠缺
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应由企业管理层主导、经理层主要负责并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实施,而不是财务部门独立承担的事项。分辨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应是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具备的意识。实际上,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内控管理的认识,存在内控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简单地将财务内控归类为仅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中,财务部门以外的人员没有能够充分参与其中。或者在工作中,将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要求浮于形式化,没有真正地发挥出理想的内控管理作用。
财务部门是在财务会计、税务等专业知识储备相对充分的专业人士需要及时对发现的或者有潜在风险的问题,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但管理制度的措施是从管理层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在企业传统运营方式的影响下,员工对风险识别相对欠缺,风险意识略显薄弱,没有能够充分落实财务内控管理措施,导致执行效果欠佳,最终影响企业整体财务内控管理效果。
(三)缺乏专业人才
在企业层面,对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及时有效地进行分析与研究上,缺乏专业人士,企业不能够及时地对自身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财务人员仅凭借个人的自身专业素养与个人积累的经验判断,与本企业面临的问题存在不完全匹配的问题,缺乏对财务专业人员进行财务内控管理的系统培训。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储备不足,加之与实际应用的关联性弱,使得企业内控管理效果低于预期。实际上,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可以辅助企业长期发展,为中长期的经营储备必要的财务基础。基于此,企业内部应有充足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储备,充分利用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帮助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有效施行。
(四)数据信息化利用率低
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数据量随业务的发展逐渐增大,各种数据类型、数据分析维度差异的多样化使得数据管理难度更高。如果企业仍旧停留在相对古老的记账系统或文件、表格存储的数据记录的方式,查找数据需要通过翻找凭证系统或者存档的表格等手段查询,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能错失最佳时机,甚至即便付出了时间与人力成本后依旧没有找到所需数据。这也是企业对于信息数字化的建设投入相对较少所导致的。在大数据、云计算飞速发展的当今,企业数据管理与统计方式的落后,会错失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所获得信息总览与拆解分析后的潜在能力。
(五)财务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当前,绝大多数企业开始意识到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财务内控管理的积极作用,也建立了不同维度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或流程。但是在多数企业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措施的执行效果经常不尽如人意,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为了将管理制度表述的完整且严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条文性内容通常比较多,可能导致企业员工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理解不全面,使得企业员工与财务人员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所遵循的条文要求不完全一致,导致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不理想。经年累月,员工对于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严谨性产生疑问,逐渐忽视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还导致企业员工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起了反作用。如果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是浮于表明形式或者流程的管理,有违财务内控管理的基本原则,不仅不能够实现财务内控管理的目标,也可能给企业决策管理人员提供错误的运营信息,最终导致企业在面临各种风险时,应对能力不佳,轻则短期影响企业运营,重则产生巨大经济损失,导致企业生存受到考验。
三、优化企业财务内控的主要方式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导向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研判其所在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进一步探索发展机遇,降低企业中长期的经营风险,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战略方案,是具有远瞻性和整体性的战略发展框架,涵盖了企业愿景、战略目标、业务战略以及职能战略。财务战略作为职能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发展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中的子系统之一,是企业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财务战略的目标是企业战略目标中的核心目标,财务内控管理是实现财务战略目标重要的方式。企业财务管理是在遵守准则的前提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服务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一切公司行为的基本前提。另外,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也被企业信息化、企业资源以及企业财务状况等因素所制约。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内控管理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降低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方式,财务内控管理的水平同样也规范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升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效发展。
(二)完善财务内控相关的制度
制定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财务内控管理方式,是提升财务内控管理水平与促进企业更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定并不断完善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财务内控管理方式,即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包括企业管理层从技术经费的投入、部门协调等方面的支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是企业推动制度建立与改革的重要基础,可以提升企业各个部门对于财务内控制度的关注度和参与程度,有利于提高创建或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效率。
另外,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也需要财务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间横向的探讨与协商。一套成熟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大多数环节,串联着企业几乎每一个部门。多部门间横向与纵向的充分沟通是了解和熟悉财务内控关键节点的主要途径。多个部门间的直接协商,可以极大地降低沟通成本,减少运营管理中冗余的环节,提升财务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制度体系,明确企业管理层、审计、集团审查以及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责。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各主体相互协调配合,基本做到全面覆盖的制度体系。增加监督的公开透明度,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强化对相关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实行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管理模式,强化内部流程的控制,防止权力的滥用。
财务内控并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务,而是涉及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部门重点统筹对财务内控管理的主要环节与整体流程,督促财务内控相关人员制定出一套兼具完整性与系统性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推动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三)培养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意识的培养不仅局限于财务部门的人员,还要扩展到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鼓励全体员工都参与到财务内控管理思维与日常工作当中。领导层强化风险意识的同时,也要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逐步建立起全员的风险管控意识。对于企业财务部的人员而言,应结合专业素质培训与风险管理意识,二者相结合才能使得财务内控管理与专业素养的双方都得到提升,进而调整以往传统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手段。
(四)提升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增强财务信息在有限制的范围内共享数据信息,提高财务数据的整合速度,与此同时,还要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性。企业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的同时,结合财务内控的需求,建立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考虑企业运营业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梳理各业务条线的架构,制定统一或有差异化的信息化系统流程。实现财务内控管理要求的同时,以系统信息化技术的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提高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在各维度的管控潜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数据支持。使企业运营、管理信息能够无时差传输至相关的管理人员,为企业管理者、决策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
(五)持续优化内控管理制度,提高应对变化的能力
加强财务部门内部对单据审核、流程合理性的检查,关注各工作节点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时效性,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并将常见问题汇总上报,定期对汇总问题分析调整,不断地优化财务内控管理的流程。此外,收集其他部门执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听取其他部门使用人的意见反馈与建议,共同探讨,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结合财务内控管理和业务流程的需求,调整并优化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与流程。定期地梳理与调整,可以使财务内控管理更加贴近业务的发展变化,不脱离业务需求,持续提升财务内控管理水平。
企业内控管理是对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管理,伴随企业的经营发展,这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第一时间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及相关问题的影响,提出应对方案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是企业良好应对市场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必然要求。财务内控管理也需要建立合理的、可实施的财务风险管理预警方案,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可能性,一旦发现财务风险,能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降低风险的危害程度。
结语
企业薄弱的管理结构会使得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削弱;相应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加强也有利于公司管理结构以及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增效,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实现中长期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石,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获得更高收益、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基础。重视财务内控制度的调整与优化,严格落实财务内控制度的规则,在减低财务风险的同时,有利于改善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