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面预算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2023-09-26朱莉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财会学习 2023年1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计划事业单位

朱莉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发生变革,且已经步入实质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进一步变革中,还对事业单位财务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让事业单位将自身运营管理的现实需要和运营管理实际结合起来,打造完整的管理系统。以此为背景,事业单位运营控制项目的同时,应把内部成本控制的观念完全应用其中,通过打造完善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不断加大对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力度,提高其管理水平,使事业单位的运作更规范、更专业,推动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一、全面预算的概述

(一)全面预算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指经营活动主体在某个阶段内要开展的经营、筹资、理财等一系列项目的计划安排。经营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经营任务、其他经营任务和所掌握的资料,经过综合的计量和协调,在特定时间进行的经营或财务活动的特定程序,内容涉及经费、额度的计划和调整。

(二)全面预算的特征

全面预算从详细规划今后开支开始,讲究事先安排。全面预算就是相对统一、综合的方案,包括全部支出,全单位都可以,小到大家都要花钱,做到日常量化管理;全面预算也是一种控制手段,通过预算可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目的。全面预算的规划很细致,包括分门别类、具体项目等费用;全面预算还应该包含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基于工程支出原因,可决定工程的处理进度;全面预算能够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对全面预算实施有效管控,未列入全面预算,就是不能支出;预算执行结果也会对公司产生一定影响。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有效监管,并且推行预算过程的透明化管理。

二、基于全面预算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意义阐释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结合内部信息和外部环境所实施的管理,从战略视角分析,其以计划管理为基础,优化配置事业单位的各项资源,并确保其能够得到合理充分的使用,在产生一定效益的同时,也可以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就内容而言,事业单位事实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实施以及对最终实施效果的有效评估,具体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要求和外部环境的改变,明确预算管理工作总体目标,并细化后有效实施,督促各分目标得以实现,最终促成整体预算目标的达成。可以说,在全面预算的背景之下,事业单位强化财务管理,构建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含义:

一是为促进事业单位资金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科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针对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事业单位财务在实施财务的时候,要与时俱进,实行统一预算管理,使各个单位的资金管理活动更为标准统一,既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也避免了资金使用问题。

二是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进而确保各项经济活动能够顺利开启。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内的部门数量较多,部门的运行形式相对独立,但相互之间合作得很好。因此,在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时,需要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在事业单位中的运用,保证各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通过深入沟通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然后优质地实现管理目标。

三是有利于强化部门监督与评价。在推行全面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调用好所有资金,尽量不浪费资源,加强成本费用管理,以提高本部门的整体效益。此外,成本控制能够加强对全过程的监控,对预算执行结的考核,根据考评结果,出台相应鼓励措施,指导内部人员对自身的操作活动加以完善,指导他们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切实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缺少严谨的操作规范和内部控制制度,虽然一些政府部门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文,但是针对性和可行性都有所不足,后续实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障碍。

(二)事业单位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一些事业单位由于本身对内部各项管理控制工作不够重视、审计建设也不到位,故难以对财务活动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控制。但是财政和审计部门的具体工作往往过分重视预算内资金,未进行经常性监督、没有与之对应的监督职能,导致徇私舞弊、违法乱纪等行为时有发生。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编制明显不科学

部分事业单位明显没有意识到预算编制和管理的重要意义,习惯于由单位的上级或主导部门组织预算编制,如此非但不利于单位内各个部门的信息沟通、共享,更会导致预算编制所呈现的内容脱离单位的实际情况,最终影响事业单位各项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思维和主动意识

在全面预算的实施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管控既需要财政方面的自主投入,还需要其他各单位的共同参与,从而形成了全员投入的态势,整体实现了预算管理全面性。但一些事业单位的内控人员没有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加以充分关注,使得它未能有效地体现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阻碍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总体目标的达成。不论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管理人员还是基层人员,都应认识全面计划控制在其中的意义,提高财务工作的计划控制能力。应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革新预算编制办法,优化预算编制的业务流程,加强计划实施管理,实现预算编制和实施的一体化。相关管理人员要紧密结合实践,深入地展开各项宣教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企业内部人员预算管理意识和职业素质。基层财务工作人员应当强化对全面预算制度的掌握,提高自身素质,强化预算编制能力,确保全面预算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作为一个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者,可根据当前财务管理状况,制定系统性、科学性的培养方案,开展针对性培养,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灵活掌握预算管理办法,也为今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在具体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恪守财务管理的要求,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打造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最终结合财务管理目标、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控制等内容,打造科学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规范性的有序指导。

与此同时,需要结合财务管理的特殊性,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满足财务管理需要。事业单位要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单独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委派专员主管单位预算,完成预算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

(二)优化和持续改进预算编制办法

事业单位在实际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在预算编制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实施方式会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也会降低整体预算管理工作的效能。为此,事业机关财务的各个领域在进行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财务部门对上年计划实施情况做出有效反映,以便其他单位预算编制的借鉴。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当年单位事业建设需求,提出计划申报,并适时向财务部门反映,财务部门根据各单位意见,每月召开一次计划初审会议,在财务部门的主导下,由各单位负责人审议形成财政预算执行草案,同时向全面计划管理中心汇报,进行系统化研究修改,最后形成预算编制定稿。这样不仅能够使各个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配合,而且还可以对预算内容做出更加细致的规定。预算编制计划经各部门审核后,无特殊原因不能修改,切实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从事业预算外单位计划来说,在实际的生产建设活动中,每年的资金来源和经费总额均应明确,结合实际的任务进行划分,生成财务预算项目经费计划和具体标准,将预算编制计划规范化,预防在运营期间超预算等情况。对计划进行严格审核,是做好全面预算编制方案研究工作的重要前提保证。全面预算编制实施方案执行过程中,开支负责人以及费用原因都要认真记录。另外,还必须搭建起完备的信息管理网络平台,方便财政部门掌握各部分费用执行状况和监测其完成状况,确保全面预算编制实施方案的科学合理、可行性。财务预算部门使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建设项目实施所需资金进行整合管理,同时对建设项目资金计划的制定,各单位预算计划实施结果适时向单位领导反映,并在本单位进行公示。这样就能够保证预算信息公开透明,让各部门都能了解到自身的财务情况。如此的预算编制办法不仅可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公开性,也会给其他关联单位一定的参考、启发;敦促员工不断反省自身的工作,合理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保证成本控制有效性。

(三)财务管理模式的整体优化

新的财政会计制度下的资本、计划负债项目的重新划分,可以确定计划结余和项目费用、计划总收入及其他预算会计要素及分类项目的投资价值,收入中,净资产、计划负债和其他预算会计要素及分类项目中的投资负债,不但可以反映计划实施状况,而且还可以反映计划收入支出的实际情况。在事业单位未来的经营管理中,还应按照国家财政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充分完善公司财政管理的工作方法,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公司财务的能力,保障资产安全。现代化财务方式,是最近几年新产生的一项新模式,对财务项目的品质和效益提高十分有益,而且,事业单位能够对财务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电子信息化软件实现控制,使所有的项目实现平台信息的资源共享。同时,应结合当前社会环境以及事业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案。如现实条件允许,专业人员也可以聘用,在开发了设计满足事业单位本身发展需要的系统,并推动企业信息化数据高效运算的同时,又可推进现代化先进技术设备、该装置的应用,帮助企业改革财务管理工作,进而实现了节约人力资本,降低使用时间成本。

(四)建立全面预算控制组织管理制度

就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而言,全面预算控制必不可少,对公共资金的使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预算控制组织管理体系时,必须深入分析单位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将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履行情况完全结合起来,建构可续的预算管理组织系统。通过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根据各部门实际,清晰划分预算控制组织管理职责范围,并且确保其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共同监督、相互制约。

(五)强化预算控制和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需要优化财务预算编制,充分发挥财务管控对单位财务管理的正面影响。健全预算控制体系,把所有财务收支事项都列入预算范围。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做好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事业单位内审人员应积极进行自主检查,若在财务管理上发现了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提高财务内控水平和质量。

与此同时,事业单位有必要打造系统和完整的内部管理控制、监督管理体系,进而更好地监督事业单位对公共资金的有序使用。在此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广大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加大社会大众的关注度。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要适度披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加大自身建设力度,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强化独立性和权威性。其他诸如税务、财政及审计部门之间也需要互相沟通、努力协作,在生成监督合理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构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免出现不良行为、滋生风险。

(六)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流程的严格管控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控制势在必行,须符合内部控制管理有关条款及要求,建构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的管理体系,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实现。

首先,从事前控制的角度来说,事业单位的预算目标和执行责任都要进行细化和归责;

其次,事前的掌控上,应与全面预算计划相结合,并在管理措施上也作相应调整。及时整合部分单位预算外资金,在预算调整期间,加强资金管理清晰度和透明度;

最后,事后管控方面,必须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效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给全面预算管理及内控活动顺利开展带来很大方便。

结语

总之,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市场环境也会在变化中有所变化、有所波动,所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严格的要求。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显著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效率以及效益。从全面预算管理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要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优化并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整体优化、改进,构建全方位的管控机制,增加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综合水平。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计划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