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校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探讨
2023-09-26张蕊龙口市新港路学校
张蕊 龙口市新港路学校
引言
作为我国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属于重点内容。2019 年6月,全国财政部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策略,正式启动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项目,并颁布《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方案》制定了从顶层设计到实施方式的详细规范,明确了预算管理必须遵循的业务要素、业务流程和控制规则,规定省级财政部门应统一建设本地区全面覆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在财政部的指导下对标统一标准规范。
在此背景下,公立中小学作为事业单位的主要机构,切实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改进预算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中小学校的日常经费使用和管理,同时也与学校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一体化预算管理深入实施,学校将能够更好地管理财务资产,以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的创新性、智能化,以便有效地控制学校的费用支出,提升学校管理班子的行政效能,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中小学校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背景
(一)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已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校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推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贯通融合,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完善预算管理流程和体系,有效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进而推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升级,从而全面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水平[1]。
(二)推进财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共建共享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推进财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共建共享的核心内容。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后,中小学预算管理将纳入一体化系统统一管理,实现财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共建共享。通过将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与各个部门的业务管理进行有效整合,打造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在此基础上,各个部门可以更好地协调资金使用需求和工作计划,同时更好地监管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由此可见,预算一体化实际上集中反映了单位基础信息、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和账户管理等预算信息,实现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共用,从这点来看,中小学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是与数字政府建设同向而行。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接受财政综合监管
一方面,中小学校是预算单位,财政部门要对其实行预算指标控制和财务监督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小学校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更好地接受财政综合监管,这为中小学校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依据。随着《预算法实施条例》《政府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修订颁布,财政部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推进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各环节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思路。财政部门需强化对教育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对学校的综合监管合力[2]。
另一方面,数字化手段也可以帮助中小学校机构实现内部管理流程的优化和精益化,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从而更好地实现财政预算动态监控、财政支出监控、债务风险监控、资产配置和保值增值、五条财政纪律红线等“数字财政”监督的主要目的。
(四)公立中小学强化自身管理的要求
一是经费性质的要求。中小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社会集资、捐资、学校勤工俭学收入、教育专项资金、个人负担的教育费用(杂费)等,其中国家财政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些费用都属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资金或公共资金,理应规范管理。引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能够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
二是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的要求。教育部门是教育资金使用的主管部门,学校是教育资金使用的具体执行单位,两个主体共同负责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不能仅依靠财政监督部门,还需要有业务主管部门和财务主管部门的共同参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可以有多个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实现学校经费的全面规范化管理。
三是当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通病问题可以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改进。例如存在重资金、轻资产管理的现象。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在采购、维修、使用等环节存在资产不全、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又如资产内部信息系统不能相互衔接。通过预算一体化管理,将经费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有效整合,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二、中小学校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作用
(一)提高中小学的整体管理水平
由于中小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中小学校在预算管理中缺乏事前预测的意识,同时也不会将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使得学校在执行预算过程中没有对预算结果进行严格控制,因此“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在中小学预算管理中较为常见。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可以较好地改进中小学的管理:
一是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学的整体管理水平。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中小学校可以更好地配合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安排和需求,协作效率更高,避免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和资金浪费,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更加科学的决策制定[3]。
二是可以帮助中小学校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对相关项目或科目的费用支出严格按规定的用途、进度、流程、金额等进行审批支出,提升业务办理的合规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
三是通过一体化建设能够实现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效对接,可以将学校所有业务数据以及财务数据进行整合。通过统一规范管理、统一制度标准、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等手段能够推动中小学校财务信息化水平提升。
(二)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预算编制质量
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预算编制的质量。首先,学校经济业务管理手段的重要变革在于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这将使学校的经济业务数据在国家财政信息系统中汇集展示,进一步提高了项目预算编制质量的要求,并增强了预算的刚性约束。
其次,通过信息的共享、监管的加强和精益化的管理,中小学校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用好用活教育经费,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再次,由于预算一体化平台的存续性,可以将连续多年的预算连贯起来,将预算编制工作与中小学校的长远规划相结合,增强中小学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标的监控力度,可以充分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将“事前”与“事中”和“事后”相结合,进一步优化预算资金的支出结构,为学校实施重大战略、制定重要政策和跨年度项目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三)提升中小学预算执行全过程的有效性
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能够提升中小学预算执行全过程的有效性。
首先,预算一体化系统重点是监控预算执行。通过完善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中小学校可以更好地实现预算使用的规范化,防范各类风险,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助于打造一个优质、高效、公正的预算管理平台。其次,预算一体化平台通过其分析功能,也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点,进而促进学校预算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四)强化中小学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还能够进一步强化中小学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首先,完善了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机制。为了保障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对学校建立年度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审核机制,以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成功后,除了常规的预算编制与执行监控外,还整合了预算绩效评价职能,使得中小学预算管理依托于这一系统形成闭环。
其次,通过系统可以强化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本身。通过系统可以高效准确地对学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测,中小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资金的使用效果和财务状况,从而及时优化和改进预算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再次,有利于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绩效评价结论与逐项明细指标,对中小学预算项目的支出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强化结果应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优化学校预算一体化管理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优化流程
首先,中小学校应加强研究预算一体化管理的最新要求,要深刻认识到学校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是我国财政预算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推进各级政府“一本账、一张表”的建设工作,可以切实消除各单位、各地区之间的壁垒。学校要明确财政与主管部门对自身的预算管理工作监督更加方便、快捷[4]。
其次,学校要积极应对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最新政策和要求,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要研究新工作流程对学校教学与业务的影响和对策,优化现有工作流程,切实按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开展工作。学校要认识到在大数据与信息化平台的监控下,财政部门将快速抓取相关预算信息,并及时就预算执行情况、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对项目受益者的真实情况把握更大,对于非预算单位的考核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只要是使用了财政资金,原则上都要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管理,因此财政部门除了学校常规经费管理外,对于财政性专门项目经费,在系统中也可以进行执行情况或工作量完成情况的监督。
(二)积极准备、按期接入并持续完善,确保相关信息准确完整
一是成立专门工作组织,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学校要成立预算一体化实施工作专班或专门的工作组,全面负责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宣传、培训、实施工作,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应高度重视,切实安排,按期接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
二是各中小学校要在接入平台的基础上,深入用好预算一体化系统,认真梳理相关数据,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在此基础上完善各流程与相关模块,切实发挥其功能,并就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提示或反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升预算管理执行率[5]。
三是中小学校要关注系统改进或升级的相关要求,持续完善相关信息,确保其准确、完整、可行,为预算管理一体化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认真研判、平稳过渡,快速适应新的运行要求
中小学校在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过程中,应认真研判、平稳过渡,快速适应新的运行要求,提高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效率和质量。
一方面,学校在编制预算时,应按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要求认真分析,按指定的科目与项目,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编制,并在系统通过后将主要指标进行汇总,报学校班子掌握。特别是对于重点项目,学校要对应信息系统的要求,进一步掌握预算管理的要求,对资金的分配、使用、报账进行全面要求,确保预算、账务、资金等各方面的统一或匹配。
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预算管理一体化下的执行问题。在预算编制并经审批执行后,学校要结合预算的项目、进度、额度等要求合理开支,做好账务处理与自我监控。学校财务部门要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按专门工作组的安排进行定期检查,重点检查重点项目、主要科目的资金流向、来源与实施进度、使用效果等,确保各项资金流向明确、来源清晰、账目可查、精准高效、落实到位。
(四)参与系统应用相关学习与培训,提升平台使用效率
首先,中小学校应积极参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平台使用效率,对中小学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和推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中小学校管理层要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使用做到管理职能转变。当前,我国部分省市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已经升级到2.0 版,即除常规管理外,数据共享职能也得到切实增强,部分预算项目、资金审批实现了秒报、秒批、秒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下,术语、指标、流程、规则都得到了较好的统一,财政资金管理的高效率使得学校班子可以将注意力更多放在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使财政管理由过程管理转变为结果管理,最终以学校的行政事业效能也就是教学工作效果来体现。
最后,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要求,确保信息安全。为了确保中小学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信息安全,需要加强对敏感信息和数据的管控,包括但不限于:规范用户权限分配、加强密码强度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评估等。同时,也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应对不同情况下出现的安全问题和风险。只有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要求,才能有效保障中小学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信息安全。
结语
我国教育系统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资源分配和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已成为公共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校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越来越受到重视。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提高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小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以实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