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乡土地理资源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

2023-09-25黄伏银

天津教育·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乡土教学资源原则

黄伏银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观点具有前瞻性与科学性,与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动地理课程生活化教学不谋而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具有关键性影响。很多学生都是在初中阶段接受正式且系统的地理教学,地理学科对他们而言既神秘又陌生,细致入微而涵盖面广的知识点更是让他们摸不着头绪,因此地理学习成了学生面临的一大难点。乡土地理虽然属于小范围的地理知识,却也是初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主要的是乡土地理立足于本乡本土的地理概念,关注学生日常的生活实践,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消除了对地理学科的畏难情绪与恐惧心理。基于此,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并灵活应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应当引起地理教师的足够重视与深入思考。

一、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运用对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降低学习难度

地理知识的学习与落实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核心素养培育与提升的重要基础。然而,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应用性的科学,同时具有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双重性質,并且存在知识量大、知识较为零散等问题,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吸收不到位,那么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更是无从谈起。基于此,只有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运用科学的手段降低地理学科的难度才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而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熟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要点与熟悉的地理环境相结合,降低知识理解的抽象性,让知识的记忆与落实更有所依托。因此,乡土地理资源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沿用传统的教学策略,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牢牢围绕教材,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材的限制。在学习活动中,不少学生都会觉得地理学科的知识过于遥远和抽象,因此丧失了学习兴趣与热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更无法让教学设计推动核心素养切实发展。而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乡土地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全面丰富,也更具体。其次,乡土地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整体性特征,能够让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审视教学内容,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于心。

(三)实现综合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受应试思想的长期影响,忽略了地理学科的思维培养与核心素养发展,让具有综合性的地理学习沦为纯粹的背诵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根本所在。地理核心素养一共包括四个维度,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而这四个维度的落实与提升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实现的。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基于具体且熟悉的地理案例进行分析与思考,在学习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可以说,乡土地理的开发与应用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实践路径,迎合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了全面与综合发展。

二、利用乡土地理培养核心素养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落实与彰显。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真正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且充分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要想让乡土地理资源真正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奇效,教师应当时刻秉持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筛选乡土地理资源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和认知水平,尽可能让所选资源为学生所熟悉,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不仅如此,主体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在运用乡土地理资源时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教学成果得到显著发展与提升。除此之外,主体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想观点和个人见解,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自由的空间,使其就乡土地理资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乡土地理资源的作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地理水平与综合素质,为后续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切适性原则

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遵循切适性原则,避免出现“为了运用而运用”的情况。切适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开发和筛选教学资源时要立足于教学内容,保证所选择的教学资源与所教学的知识充分匹配,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感悟知识、理解知识、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经验。在乡土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地理资源是很有特色与价值的,但是与这一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匹配,有的教师不愿意舍弃这些教学资源,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乡土地理资源无法发挥目标作用,教学内容也会因为不合理的教学设计受到牵制。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秉持“有舍有得,果敢决断”的态度,确保乡土地理资源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综合性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往往具有独特性,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要点。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于其中的一个方面,缺乏综合性的眼光与整体性的考量,导致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基于此,教师在开发运用乡土地理资源时应当时刻遵循综合性原则,不仅要让所选择的乡土地理资源充分辅助学生理解当堂所学知识,还应当锻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帮助学生灵活准确地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考核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需要学生运用综合视角全面分析现实问题的题目越来越多,因此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遵循综合性原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顺应当前的考核趋势,为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助力,为学生未来的地理学习蓄力。不仅如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也更多地指向综合性地理思维的培养,这与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不谋而合。

(四)趣味性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空洞乏味的现状,为地理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有所了解的现实场景中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体验。然而,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运用过程中,不少教师依然固守成规,运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导致乡土地理教学没有发挥本来的优势。基于此,在乡土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秉持趣味性原则,尽可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情绪,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改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习成果,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融入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三、利用乡土地理培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一)开发乡土地理,做好课前引入

课前引入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课堂的听课效率、学习兴趣以及吸收成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喜欢平铺直叙、开门见山,让学生倍感无趣,认为地理知识宛如“亭台楼阁”“遥不可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做好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工作,立足于学生熟悉的家乡,利用当地的地理案例作为课前引入,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与自己的内在关联,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不仅如此,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具体化的案例依托,区域认知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发展,为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认知区域:位置与分布》的教学为例,学生学到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学会了分析地理位置的具体方法。然而,东北地区毕竟与学生的实践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切实提升。基于此,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地图上的“福建”,让学生分析与总结地理位置。福建是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的故乡,很多学生生活于此又在此长大,地图所呈现的信息有他们所熟悉的,也有他们曾经忽视的,这种教学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后续的学习活动更顺畅,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利用乡土地理,优化学习成果

地理学科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活动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地理学科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深刻理解并吸收所学知识,没有被掌握的知识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让学生无从下手。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教师应当利用好乡土地理资源,让学生基于熟悉的地理案例进行理解,在无形中达到降低学习难度与优化学习成果的目的。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降水量与地形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为例,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这一知识,那么学生很可能无法深刻理解,更难以具体应用,造成教学实践无效化的结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出示福建省的地形图以及福建省夏秋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形成具象理解。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观察到福建省夏秋降水量空間分布呈现出西北多、东南少的特征,并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依托实践案例深刻认识到降水量与地形之间的内在关联。

(三)引入乡土地理,发展应用能力

在核心素养培育与提升过程中,应用能力的发展备受瞩目,然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却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备受地理教师的“冷落”。实际上,实践活动才是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路径,也是考查学生学习成果与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教师可以依托乡土地理,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与运用的契机,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理解与思考,促进应用能力显著发展。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福建省交通运输业的历史与发展,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与概念。其次,教师可以以福建省霞浦县某一区域的交通运输为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怎样的策略才能让这一地区的交通运输不断发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情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提取文化要素,发挥育人责任

地理学科的教学价值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具体的地理知识,还在于发挥育人价值,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真正发挥在实践过程中。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挖掘乡土地理资源的同时,提取其中的文化要素,让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魅力中国》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活动后与福建省相结合,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福建省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等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福建省的旅游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应用了所学知识,还深刻了解了自己的故乡——福建,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让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发展集思广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地理学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教师应当充分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分遵循主体性原则、切适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做好课前引入、优化学习成果、发展应用能力以及发挥育人责任,让地理学科在教学活动中绽放光彩,让学生消除刻板印象与畏难情绪,自觉主动地开展地理学习与思考,让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切实提升与发展。

(宋行军)

猜你喜欢

乡土教学资源原则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芬芳乡土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读《乡土中国》后感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