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音乐形态分析

2023-09-25张桂林

轻音乐 2023年9期
关键词:音阶乐句山歌

张桂林

土家族自称 “毕兹卡”, 主要分布在湘、 鄂、 黔、渝三省一市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 贵州省的土家族主要居住在黔东北的沿河、 德江、 思南、 印江、 江口五县,是我国土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山歌是流行在黔东北土家族聚居地的一种重要的民歌种类, 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优秀民间文化, 具有典型的山地文化特点。[1]下面从调式音阶、 曲体结构、 旋律形态和节奏节拍几方面对黔东北土家族山歌进行分析。

一、 调式音阶

笔者通过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 共收录整理了42首黔东北土家族山歌, 经过打谱与分析, 对其调式音阶的构成有了大致的掌握。 在此基础上, 对黔东北土家族山歌也可作窥见全貌的认识。

表1: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调式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徵调式占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比重最大, 其次是宫调式和角调式, 然后是羽调式, 目前还没发现有商调式山歌的出现。 徵调式的调式色彩与西方的大调式类似, 适合表现欢快活泼的气氛, 这恰恰与黔东北土家族山歌所表现的风格相契合。 音阶构成上,主要是五声音阶和四声音阶为主, 其中五声音阶有18首, 在这18 首山歌中, 排列出了14 种不同的音阶, do、re、 mi、 sol、 la; sol、 la、 do、 re、 mi; fa、 sol、 si、 do、re; re、 mi、 sol、 la、 si; do、 re、 fa、 sol、 la 五种音阶各有2 首, 其余7 首都有着不同的音阶组合。 四声音阶共有十种不同的排列组合, F 为宫的调式占比最多, 其中有7 首是F 宫C 徵调式, 音阶为do、 re、 fa、 sol, 还有re、 fa、 sol、 la 这样缺徵音的四声音阶。 此外, sol、 la、do、 re 四声音阶的有3 首, la、 si、 re、 mi 音阶的有2 首等。 在四声音阶中, 有一个普遍的特点, 就是角音的缺失, 22 首四声音阶歌曲中有19 首缺少角音。 从所收集到的曲谱来看,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调式较为单一, 以徵调式占绝大部分, 有少量的宫调式、 角调式和羽调式, 没有发现商调式。 音阶构成则较为丰富, 五声音阶和四声音阶都有相当多的组合方式。

二、 曲体结构

笔者所收集的42 首黔东北土家族山歌, 都是以一段体为主体结构, 目前尚未发现有二段体或更大规模的曲体结构。 在一段体中, 主要有两句体、 四句体以及多句体, 此外, 也有少量的三句体和五句体的曲体结构[2]。

(一) 两句体

在这42 首山歌中, 两句体结构的有9 首, 可分为变化重复型和对比型两种。 变化重复型两句体的结构图示为a+a1, 对比型两乐体的结构图示为a+b, 两个乐句是对比关系。[3]

沿河县的 《赶着牛儿上高山》 是一首变化重复型的两句体, 如谱例1 所示。

谱例1:

乐曲由两个变化重复的乐句构成, 结构图示a+a1,bB 宫F 徵调式。 两个乐句的前半部分对比较大, 有着各自的旋律走向, 后半部分在节奏、 旋律上都有着相似之处。 乐曲整个音域不高, 在五度以内, 节奏比较跳跃,加上频繁的倚音, 风格轻松活泼。

(二) 四句体

四句体是黔东北土家族山歌最常见的结构, 笔者共收集到17 首, 根据曲体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四个乐句作变化重复构成的重复型四句体, 结构图示: a+a1+a2+a3; 一类是上下、 上下结构的四句体,结构图示: a+b+a1+b1; 另一类是 “起、 承、 转、 合” 型的四句体, 结构图示: a+b+c+b1。

沿河县的 《岩上砍柴岩下梭》 是一首乐句重复型四句体, 如谱例2 所示。

谱例2:

这首乐曲的结构图示为: a+a1+a2+a3, D 宫A 徵调式。 四个乐句的节奏基本一致, 只是旋律走向上略有不同, 且落音都是落在主音上。 每个乐句四小节, 节奏比较规整, 音域不宽, 在五度内进行, 但常出现四度的上下跳进, 在平稳进行中又具有起伏感。

同是沿河县的高腔山歌 《这山没得那山高》 则是另一种结构的乐曲, 如谱例3。

谱例3:

这首乐曲结构为a+b+a1+b1, 属于上下、 上下结构的重复型四句体, 调式为D 宫A 徵, a 乐句与a1 乐句在各自的第二、 四小节两个长音处相同, 一、 三小节则是有一定的对比性, b1 乐句后半部分与b 乐句重复, 属异头合尾。 乐曲在开始处出现了一次四度的大跳, 到达全曲的最高音, 此后基本是以二、 三度的形式平稳进行。

(三) 多句体

从笔者目前所分析的乐谱资料来看,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多句体结构较为多样, 六句体数量最多, 此外,还有八句体、 九句体、 十句体等较为长大的结构。

沿河县的高腔山歌 《望牛山歌》 是一首广为人知的歌曲, 曲体结构是由六个乐句组成的多句体, 如谱例4所示。

谱例4:

这首山歌的结构图示: 引腔+a+b+a1+b1+a2+b2+尾腔,bE 宫bB 徵调式。 整首乐曲是在a+b 两个对比乐句的基础上做两次变化重复而来, 变化之处主要在歌词的实词部分, 重复部分在衬词部分。 乐曲的引腔和尾腔首尾呼应, 使整首歌曲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结构非常完整。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多句体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曲式结构, 即一个乐句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 每次反复之间插入对比性的乐句, 这种曲式在西方音乐中叫作“回旋曲式”, 在中国民族曲式结构中则被称为 “循环曲式”。 江口县的 《手捧凉水给哥喝》 就体现出了循环曲式的结构特点。 这首乐曲是由十二个乐句构成的多句体, 结构图示: a+b+c+b1+d+b2+c1+b3+d1+b4+e+b5, F宫C 徵调式。

三、 旋律形态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根据曲调的高低可分为高腔和平腔, 其中, 高腔山歌是其音乐文化最具特色的类型。 高腔类的山歌和平腔类的山歌在旋律形态上有着不同特征。

(一) 曲调进行方式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曲调进行方式主要有级进、 跳进和同度进行三种, 级进在当地山歌中具有普遍性特征, 在平腔和高腔山歌中都非常常见, 是曲调进行的主要方式。 跳进主要出现在高腔类的山歌中, 以四度和八度的跳进较为常见, 平腔类的山歌偶有大跳。 同度进行在黔东北土家族山歌中也较为常见, 往往出现在乐曲的开头和中间。

1.级进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曲调大部分是呈波浪形的迂回级进, 较少有连续的上行或下行, 如铜仁的 《三个斑鸠飞过湾》, a 乐句从宫音开始, 旋律围绕着宫音的上下三度进行, 之后落在羽音。 b 乐句开头音以a 乐句的落音羽音开始, 是 “鱼咬尾” 的结构。 全曲始终以大二度和小三度音程为主作上、 下行运动, 乐曲中间出现了三次的四度的跳进, 但并不影响整体平稳进行的风格。

2.跳进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曲调进行以级进为主, 跳进为辅。 平腔类的山歌的跳进通常是四度的小跳, 较少出现五、 八度的大跳, 如上述谱例1。 高腔类的山歌跳进更为频繁, 跳进的幅度也更大, 常常出现在乐曲的开始部分, 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激情, 同时又具有呼唤和引人注意的效果。 如沿河县的 《不唱山歌心不宽》, 这是一首上下、 上下的四句体山歌, 结构图示: a+b+a1+插句+b1, C 宫调式。 乐曲一开始就从徵音大跳至高八度的徵音, 随后曲调逐渐下行, 在一个向下五度跳进后回到低八度的徵音, 随后b 乐句又是从a 乐句尾音的高八度开始, 迂回进行到宫音上方的二度音结束。 a1 乐句在中间部分与a 乐句发生对比, 前后基本一致, 插句部分也有一个四度的跳进。 b1 乐句落音虽然比b 乐句低一个二度, 但是两个乐句的曲调进行和节奏基本一致, 其中也有四、 五度的跳进。 整首乐曲频繁出现的跳进, 使得旋律起伏感大, 具有较强的可听性。

3.同度进行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同度进行的方式相对较少, 常常是在乐曲的开始和中间部分出现, 如谱例5 所示。

谱例5:

沿河县的高腔山歌 《这山望去那山平》 是一首上下、 上下重复型四句体, 结构为a+b+a1+b1, G 宫调式。歌曲旋律起伏不大, 在一个五度内进行, 但是音域高,基本在高音区进行, 音调高亢, 前三个乐句开头都是同度进行, 节奏较为自由。

(二) 曲调发展手法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大多结构比较简短, 曲调发展手法主要是重复, 此外也有乐句穿插这一手法。

1.重复

重复包括变化重复和严格重复,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以变化重复为主, 如上述谱例1 的 《赶着牛儿上高山》,乐曲的两个乐句前半部分对比较大, 主要在结尾时重复, 属于 “变头合尾”。[4]而谱例2 的 《岩上砍柴岩下梭》的四个乐句的变化则不大, 节奏基本一致。 在这四个乐句中, a 乐句与a2 乐句具有更大的相似之处, a1 乐句与a3 乐句则更为相似。 具体体现在a 与a2、 a1 与a3 的衬词部分都是基本相同的。 正是由于在一遍遍的重复中又有一定的对比, 才使得这首乐曲不至于枯燥、 乏味。

严格重复在黔东北土家族民歌较为少见, 江口县的《只愿情哥心相通》 就是一首按照严格重复发展而来的山歌, 整首乐曲由a+b 两个乐句重复五次构成, a 乐句在从第二次重复开始, 每次重复都有一点极其细微的变化, 不影响严格重复的性质。[5]

2.穿插

穿插这一曲调发展手法主要运用在多句体的曲式结构当中, 有一个相对不变的乐句穿插在其他乐句之间。江口县的 《手捧凉水给哥喝》 就是一个典型的穿插结构的乐曲, b 乐句作为一个固定的乐句, 有规律地穿插在其他乐句之间, 也即 “循环曲式”。 此外, 印江县的《大田栽秧行对行》 是一首多句体高腔山歌, 结构图示:a+b+c+d+b1+e+f+b2+g+h, b 乐句在乐曲中变化重复了两次, 穿插在其他对比性的乐句之间, 使乐曲在对比进行中又有一些重复的元素。

四、 节拍节奏

(一) 节拍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节拍有两种不同的形态, 一种是比较规整, 另一种则显得比较自由, 没有固定的节拍规则, 称为 “散板”。 在规整节拍中, 2/4 拍是最为常见的, 上述列举的乐曲基本都是2/4 拍。 此外, 也有少量的3/4 拍和混合拍子。 如江口县的 《手捧凉水给哥喝》就是以三拍子为主, 在乐曲进行中不停的变化节拍, 一共出现了五种不同的节拍。

自由节拍在黔东北土家族山歌中比较常见, 在笔者所收集到的42 首乐谱中, 就有11 首是自由节拍, 显示出了黔东北土家族人喜好非均分律动的特点。

(二) 节奏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节奏比较丰富, 除了一些基本的节奏型, 如X、 XX、 XXX、 X.X、 XXXX 以外, 切分节奏、 三连音也时有出现。 节奏基本上呈现出来的是前紧后松的特点, 许多乐曲结尾音时值都较长。 歌词通常是一字一音, 一些衬词会一字多音, 实词部分节奏较为缓慢, 衬词部分节奏快速多变。

结 语

通过从调式音阶、 曲体结构、 旋律形态和节奏节拍四个方面的分析可知, 黔东北土家族山歌的调式较为单一, 以徵调式为主, 音阶主要有四音列和五音列, 根据调式的不同可排列出不同的组合。 曲体结构以两句体、四句体和多句体为主,旋律进行方式有级进、 跳进和同度进行, 曲调发展手法主要有重复和穿插等。 节拍有规整节拍和自由节拍, 节奏和歌词有着紧密的联系。

猜你喜欢

音阶乐句山歌
一生为客恨情多
山歌还要妹起头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山歌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苗山歌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苗山歌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