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声音
——初中生“理性应对批评”心理辅导课
2023-09-25闫姿伊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济源459000
◎ 闫姿伊(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济源 459000)
【活动背景】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在家庭和学校中,他们经常会受到外在的批评,这些批评有时会转化为自我批评,使青少年自尊心下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帮助青少年理性应对批评,正确评估自己,有助于他们拥有良好的自尊水平。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觉察生活中存在的批评,了解批评对个人的影响。
2.技能目标:通过活动思考等学会理性应对批评,增强对批评的解读能力。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在生活中理性应对批评,提升自尊心。
【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思考等学会理性应对批评,能够区分行为和个人,增强对批评的解读能力。
【活动难点】
在练习中提升自我觉察能力,觉察头脑中自我批评的声音,区分个人和想法,提升自尊心。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笔。
【活动对象】
初中学生
【活动时长】
1 课时
【活动过程】
一、体验导入
师:(严厉、训斥)看你们的坐姿,东倒西歪,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候课做得也不好,上课铃响半天了还在说笑,一点礼貌都没有!不懂得尊重!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也不积极,非常不认真!你对课堂不负责任,就是对你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
(学生以为老师真的在批评自己,全班鸦雀无声,全都一脸懵)
师:(语气缓和)同学们,你听过这些批评的声音吗?
生:(松了一口气)听到过。非常多。
师:经常在哪儿听到?
生:学校、家里、老师、父母……
师:什么时候会听到?
生1:自己犯错的时候会听到批评的声音。
生2:考试考得不理想会听到批评的声音。
师: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让我们不舒服,如何正确面对这些批评的声音?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讨。(引出主题“批评的声音”)
设计意图:假装批评学生,通过当堂体验受批评,引导学生思考受批评的经历,更好地引出主题。
二、回忆“批评的声音”
(一)小组分享
分享主题:回忆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自己出错被批评的经历:对方说了什么?你对批评的回应是什么?(忍受/顶嘴/接受/……)这件事中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生1:有一次,爸爸下班看到我的外套放在椅子上,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说我邋遢,说我懒,还打了我……我觉得他做得很过分,但还是默默忍受了……
师:听起来你并不认同爸爸的做法,你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
生1:确实有一点邋遢,把衣服随便乱放了。
生2:上次考试的时候,我把英语答题卡涂错了,导致只得了72 分,老师和妈妈都批评了我,说我马虎、不认真。
师:你是如何回应他们的?
生2:感觉他们说得对,我确实存在不认真、粗心的毛病,所以我接受了他们的批评。
生3:有一次我主动去帮忙端饭,但是脚下滑了一下,差点摔倒,汤也全洒了……我爸说我:怎么这么笨,端个饭都端不好,现在端不住饭碗,以后也端不起饭碗!
(其他学生一脸震惊)
师:爸爸的批评挺狠的,你是如何回应的?
生3:我没有反驳,毕竟自己犯了错,但也有点不舒服,我也觉得自己粗心,有点笨手笨脚。
生4:我有一次不想去辅导班,逃课了,我妈说我是白眼狼,钱都浪费了,我刚开始是忍受,后来受不了就推了她,她也打了我。
师:你们发生了激烈的矛盾,还产生了肢体冲突,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生4:我觉得自己太冲动了,不应该逃课。
师:同学们,大家刚刚分享了很多,看来我们经常能听到批评的声音。
(二)思考
师:请大家思考,经常听到批评的声音有什么利与弊?
生1:好处是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坏处是可能会让人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
生2:利处是能让我们成长,弊处是会让我们自我怀疑,经常自责,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面对困难畏缩不前。
师总结:批评的声音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修正。但是,如果批评过于苛刻,就可能产生病态自我批评,对自己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如自尊心下降、自我怀疑、焦虑和压力、怨恨、逃避困难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批评的声音,觉察自我批评,理解自我批评的影响。
三、理性应对批评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他人的批评、自我批评,如何避免批评的声音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
小组探讨,全班分享。
生1:我觉得要着眼于对方批评的内容,理性反思自己的行为,看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生2:考虑对方的意图,如果对方出发点是好的,也可以接受,但不能一直贬低或者否定自己。
生3:不能全盘接受,对于正确的要接受,对于不正确的不要在意。
师:面对批评,咄咄逼人的顶嘴会让人越来越偏激,片面极端,容易伤害自己或他人。毫无反抗的忍受会让人增加自我批评的强度,自尊心下降,无助感增强。我们要学会理性对待。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应对批评的方法,引导自主思考。
(二)理性应对批评
1.面对他人批评——客观评估
师:大家说得很好,面对他人批评,对方说得不一定全对,要学会客观对待,区分“行为”和“人”:对方批评的语言可能比较严厉,但我们要学会区分,这些声音是评价自己的行为,而不能否定我这个人。
学生练习:
生1:我的行为有不妥的地方:我涂错了答题卡,但这不代表我是个粗心或愚笨的人。我可以通过认真检查、细心做题来避免这些行为再次发生。
生2:我的行为有不妥的地方:我不小心把汤弄洒了,但这不代表我是个没有能力的人。我可以通过小心走路来避免这些行为再次发生。
生3:我的行为有不妥的地方:我有时上课会跑神,但这不代表我是个没有上进心的人。我可以通过让同桌提醒、规律作息来避免这些行为再次发生。
生4:我的行为有不妥的地方:我一上午都在玩手机,但这不代表我是个没有能力,不想上进的人。我可以通过反思、规划时间来避免这些行为再次发生。
2.面对自我批评——去掉融合
观看视频《阿弗雷德与影子》
师:红色的影子代表什么?
生:自我批评、自我否定……
师:刚开始阿弗雷得的感受和状态怎样?
生:难过、悲伤、孤独……
师: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是如何走出困境的?
生:他在思考,与“自我批评”在对话。
师:对,阿弗雷德刚开始被批评压制,非常恐惧,封闭自卑,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与自我批评的声音和解,在面对自我批评时,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尝试去掉融合——觉察“自我批评”的存在,并将“个人”与“想法”分离开,削弱批评的威力。比如:
我很笨——→“我”正在想“我很笨”
我很糟——→“我”正在想“我很糟”
我很差——→“我”正在想“我很差”
……
这样做可以增强自我觉察能力,不会让自己陷入自我批评的声音中无法自拔。
学生练习:
生1:我的批评:我太粗心了;去掉融合:“我”正在想“我太粗心了”。
生2:我的批评:我有点邋遢;去掉融合:“我”正在想“我有点邋遢”。
生3:我的批评:我很叛逆;去掉融合:“我”觉得“我很叛逆”。
生4:我的批评:我不自律;去掉融合:“我”觉得“我不自律”。
设计意图:总结学生们的发言,生成应对方法,并当堂练习两种方法,增强自尊心。
四、拓展提升
(一)要点总结
1.面对他人批评——客观评估:区分“人”和“行为”
2.面对自我批评——去掉融合:区分“个人”和“想法”
设计意图:总结整理本节课内容,强化认知。
(二)樊登读书视频
视频内容:自我批评会让人上瘾,因为它能给人不定向的反馈,在面对困难时,自我批评确实有用,以此保护自己不经历失败。并且,在面对失败时,自我批评具有安慰的作用。
设计意图:心理知识拓展,有助于了解自我批评的负面影响,增强自我觉察能力。
(三)结束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可能存在很多批评的声音,但每个人都是优缺点并存,理性应对,学会区分,会让我们内心更强大。
【活动反思】
1.实践心得
导入部分设计得比较好,学生能很快进入状态,紧扣主题。这节课比较贴合学生实际情况,能让学生解读这些“批评的声音”,而不是简单地“反驳”或者“忍受”,学生感触比较深,有个学生站起来练习时直接哭了,下课后了解到他的周围存在很多批评,这节课给了他很大的肯定。
课堂内容还需要精简,拓展部分樊登读书会的视频基本没时间看,学生练习和体验需要时间,可以直接删去。
2.教学改进
小组分享部分引导学生分享的是他们因自己出错而被严厉批评的经历,而不是被冤枉的经历,教师上课时可以强调区分。
客观评估的练习中,学生思考自己不妥的行为,教师要强调是陈述事实,避免使用贬义词或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