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深度融合探析*
2023-09-25靳红娜罗会宇赵云娟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靳红娜 罗会宇 赵云娟 (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 年2 月,中共中央要求在全社会进行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并特别强调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同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强调:“各地高校要将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作为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表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毫无疑问,各地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政课,思政课教学目标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党史教育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对于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抵制各种错误历史观念,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定位
(一)聚焦知识重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到党史观的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1]党史观表明立场问题,坚持正确的党史观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针对党史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思政课教师要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指引学生从问题的表面逐渐探究到问题的实质。思政课教师要系统讲授党史知识,总结党史经验,不但要引导学生追问“是什么”,更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追问“为什么”。要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
(二)澄清社会热点,引领学生辨析历史虚无主义
思政课专题教学通过融入党史资源,要旗帜鲜明地回应党史领域中尖锐的、敏感的问题,澄清社会或者网络上的热点、模糊点以及焦点问题。高校思政课党史教育要敢于亮剑,对错误思潮要给予坚决抵制,对偏激的观点和理论误区要进行厘清并能够及时纠正,从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做出有力回击。在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时,要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党的历史进程,科学评价党史人物、党史事件,使学生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
(三)回应学生关注点,提高学生历史认同感
当前的大学生都是“00 后”,他们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视野广阔,他们通过互联网能接触到最新资讯。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专题教学主要从宏观的大历史观的视角向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征程。不可避免地,这种强调和偏重宏观的叙事方式会导致对微观个体关注不到位,导致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历史认同,党史教育需要对个体微观的关注点做出回应,教师要直面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关注青年学生的个体诉求。在思政课教学中,结合党史的理论知识,立足学生需要,聚焦问题,精解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提高大学生历史认同感的同时,也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获得感。
二、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原则
(一)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引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相统一”,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是其中一条,这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基本方法论遵循。对党史教育而言,应该以历史知识传输为基础,要通过讲授历史知识塑造和引导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党史教育包括历史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因此,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专题教学,要借助历史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历史情怀,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如果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专题教学仅仅是描述史实、读文件或引述文献资料,而不分析或点评史实或文献资料,就会导致党史教育知识性有余,导向性不足,无法完成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因此,党史教育不能以史论史,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引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叙事与故事叙事相结合
习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理论叙事既有思政课专题教学中的理论,也有党史中的学理、哲理与道理。思政课教师要帮助学生理顺历史逻辑,讲清历史规律,认清党的性质,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达到以史明理的教育效果。
当然,将党史中的故事叙事融入思政课的理论叙事,能使得理论叙事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的故事。”[2]“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3]故事叙事包括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和英雄的故事。当然,在挖掘党的故事的同时,对党的故事要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只有坚持理论叙事与故事叙事相结合,才能真正讲好党的故事,才能让理论教学令人信服。一方面通过理论叙事,提升学生知识能力,使党史教育不至于停留在故事叙述上;另一方面,通过讲好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引导大学生从情感上形成对党的理解。思政课讲故事要有感染力,讲理论要有说服力,只有道理讲得好,理论讲得透彻,才能使学生信服。
(三)坚持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相结合
线上和线下属于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应的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各具优势。思政课在强化党史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其中,线上教学应当凸显出党史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呈现党史经典故事,宣传革命英烈事迹,推介经典红色电影;利用线上育人平台进行虚拟仿真教学,打破时空限制,真实再现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
线下教学是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线下教学应当凸显党史教育的系统性,注重党史发展过程线索的梳理以及党史知识的全覆盖,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主题讨论、总结和归纳,突出本专题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党史知识体系。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结合实现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四)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思政课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关切的课程,思政课的授课空间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4]思政小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思政小课堂侧重点是理论讲授,主要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理论,具有理论性、抽象性。社会大课堂指的是思政小课堂之外的具体社会生活。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指将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知与行的结合。
党史教育不单是历史教育,同时也是实践教育。党史教育不能仅依靠小课堂,还要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必须结合社会现实,关注学生背后的家庭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只有将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现实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史教育除了将理论讲深讲透以外,还必须有“行”,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投入社会生活实践中去。社会大课堂就是要增强学生在党史教育中的主体参与、切身体验,做到学史力行。
因此,在党史教育与思政课专题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要强化实践环节,促使学生在可感和可视的实践中提高党史认知,接受党史教育的洗礼。
三、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运用课堂教学,讲好“党史”的思想高度
理论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习近平强调,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5]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针对学生成长、发展,以课程教学的育人目标为中心,根据教材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教学,在课堂面对面的教学中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专题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学要将党史作为夯实思想之基的重要依托,不断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思想理论的认知。
党史教育需要讲历史知识,更需要突出思想性,思政课教师要讲清说透基本历史脉络、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使学生系统认识党的历史,引导青年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思想智慧。
(二)应用社会实践,夯实“党史”的历史厚度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学生真切感悟实践,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党史实践教学是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提升为以社会为主的实践教学,这样就会使党史教育立体起来,从而夯实“党史”的历史厚度。
党史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要挖掘和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亲自感知和体验。也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公益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接受党史教育,收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使用网络手段,拓展“党史”的时代广度
当下的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也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党史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开发党史学习资源。
在深刻分析青年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和数字化技术还原党史中的经典场景,提升党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改变对党史以及思政课教学的刻板印象,从内心深处对党史故事和英雄人物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在党史融入思政课专题教学过程中,以专题的形式对“党史”进行分解,细化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还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相关的微视频和不同视角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学习视频,阅读推荐资料。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拓展党史学习的广度。
(四)利用小班研讨,剖析“党史”的理论难度
小班研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方式。首先,针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党史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结合当下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设置研讨主题,划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通过材料的搜集,指导学生对党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各小组以问答讨论的方式进行主题发言。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对这些不同立场的观点进行评价分析,加以综合,形成最终的观点和结论。最后,教师要归纳和总结学生的报告内容以及讨论情况,进一步点评学生的观点。通过小组调研、问答讨论等研讨活动,点拨、促进学生对党史理论的内化。
(五)借用实践展演,激发“党史”的情感温度
作为对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实践展演区别于课堂教学的理论灌输,它以学生为出发点,更多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学生的参与,侧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精神洗礼。
实践展演主要运用沉浸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思政课实践展演,能够使青年学生切实感受党的艰辛奋斗历程,感悟红色精神的力量,以此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按照党史教育主题内容,设计党史教学方法,创设情境,通过演讲、情景剧、朗诵、角色扮演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再现党史场景,让学生成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增强党史教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