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问题研究评述与前瞻
2023-09-25王小娅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分校
王小娅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分校)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问题,化解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军奋战,未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功能充分发挥的问题。课程思政与高校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如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紧密相连。2004 年—2016 年间,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件,如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 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15 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在这些文件中,主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还未明确提及“课程思政”,但长期以来,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2016 年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提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课堂视为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
随后,2017 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一词首次正式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并与领导人的讲话内容相呼应。2020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课程思政”教师专题培训计划。同年5 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课程思政第一次出现在文件标题中,更加明确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战略地位,且领导人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到“课程思政”,“课程思政”随之成为学界热议且研究的话题。时至今日,课程思政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且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焦点。课程思政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二、课程思政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和方向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界定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课程思政问题的研究从2016年开始明显上升,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加速度增长的趋势,并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关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学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的学术定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观点:其一,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也就是说不能将课程思政认为是诸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的专业课程,或者类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样的课程,也并不是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之为课程思政,“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概言之,“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3]其二,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对于走进第一课堂的教育者来说,可认为是一种教育理念,对于在第二课堂的思政工作者来说,可称之为工作理念,对学生德育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4]其三,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或者思维方式,该观点从课堂教学的角度,阐释了课程思政的内涵,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者说手段被教育工作者运用。课程思政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或者说是手段,即“课程思政”是饱含着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5][6]其四,有学者从思政课显性和隐性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达到育人的目的。课程思政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7]
总的来说,学界关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界定,主要呈现出四种思路:一是认为是一种课程观;二是认为是一种理念;三是认为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是从课程思政的功能出发进行阐释。但在研究过程中,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界定,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教育工作理念,或者是将内涵与课程思政的功能联系起来,少有学者仅仅将课程思政理解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或者思维方式。在笔者看来,课程思政既是一种课程观,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两者不存在边界问题,是相互融合、共生发展的。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界定,理应从整体出发,系统地论述课程思政的内涵,不应将课程思政进行割裂,而出现单独重“课程”或单独重“思政”的局面。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研究
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包含关系,该观点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前者可以涵盖后者,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题中应有之义。[8]二是补充关系,或者说是升级关系,该观点认为思政课程存在一些缺陷,而课程思政正好是思政课程的一味良药。课程思政的效果比思政课程的效果好,前者可以弥补后者的实然不足。[8]这里所说的相互补充关系,指的是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互补,建构两套互补型的课程体系。[7]三是替代关系,该观点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不相融合的,只能有一方的存在,即课程思政可以终结或者替代思政课程。[8]四是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该观点主要从课程教学角度阐释两者的关系,认为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而课程思政则是教学体系,[10]即单纯的将思政课程看作课程体系,把课程思政看作是教学体系。此外,有学者从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上辨析两者的关系,在共性上,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课程思政共同体”,其核心内涵都是育人,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在个性上,认为二者侧重不同。[11]
总的来说,目前学界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大致分为上述四个方面。被大多数学者接受认可的是包含关系、补充关系、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这三种关系。而替代关系,笔者认为,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是谬误,是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片面的认识。同时,学界也并未认可,甚至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批判。赵继伟从“思政课程”建设以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年的调研数据等方面说明了思政课程的价值,对“替代关系”进行了批判。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笔者比较赞同包含关系这一说法,认为课程思政是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对思政课程的升华,思政课程前期的建设为课程思政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思政的价值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课程思政的价值研究主要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分析比较全面。具体来说,内在价值包含在大思政格局下、内在逻辑必然性上、价值引领三个层面;外在价值主要包含课堂效果、课程思政结构两个层面。
一是在大思政格局层面上,这一层面相比于其他,属于宏观层面,认为课程思政具有教育人、教化人的价值,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是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和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4]二是在内在逻辑必然性上,将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发展的内在趋势相联系,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理念变革的需要;是高校隐形思政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要求。[12]三是在价值引领层面上,探讨了课程思政对人的影响的价值,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责任就在于价值引领并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13]且承载着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价值基础的使命。四是在课堂效果上,课程思政的稳步建设在课程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即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科内容更具深度;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氛围更有温度;提升了教学效果,让思政教育更有力度。[14]五是在对思政课程的价值升华上,思政课程的实践由来已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 “因势而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升华、“因事而化”的思政内涵转型、“因时而进”的思政体系重构。[15]
(四)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研究
目前学界对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比较全面,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理念上,“‘全课程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16]很多高校依然存在着轻视思政而重视专业的现象。课程思政理念有待进一步落实,思政教育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17]二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还未真正建立起来,教师之间往往闭门造车,不同学科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低不等,各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动。[18]三是在课程设置上,有的学校没有理解透彻课程思政,没有看到课程思政功能所具备的价值,认为实施好课程思政,就是把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出来,再进行专门的讲解就可以了。这种做法倒置了课程设置的显性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隐性化,[19]表现为未能正确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四是在思政课教学效果上,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上课的话语体系多为脱离实际的“空话”“大话”,语调沉闷、语速缓慢, 不注意方式方法、不讲求艺术性。[20]此外,有学者认为在课程思政评价制度上,存在严重的不足,改进空间较大,“教育过程中的各类课程整合评价、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等考核和评价标准都相对缺乏, 整体上促进各类课程同向同行育人的工作体制和制度规范存在不完善的状况”。[18]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合力尚未形成、育人资源挖掘不够等的问题。[21]
(五)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问题的实施路径,主要包含学校宏观层面、学院和教师中观层面、课程思政资源微观层面等。具体如下:在学校宏观管理层面上,要突出顶层设计与协同效应,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本身的制度机制设计,把“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贯通学校制度体系建设。[22][23]在教师队伍管理上,从各个方面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激发教师的思政意识,以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24]致力于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25]在课程思政资源微观层面上,教师要开拓眼界,从自身的专业禁锢中走出来,即“打通专业壁垒,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学资源”,[26]高校思政管理部门要“鼓励和推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密切合作,深入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22]此外,有学者从课程思政教育与互联网的角度,提出了更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如汲取现代教育方式的创新理念,采用课堂的最新教学形式,运用“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工具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的教学模式。[27]笔者认为,课程思政问题的实施路径,无论是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出发,都离不开“人”这一主心骨。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关键在于激发所涉及的“人”,诸如教育者、受教育者、领导者等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激发课程思政的建设活力。
三、课程思政问题的研究发现
截至2022 年8 月,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后发现与该主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共计39395 篇,将检索所得的文献总数量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可知,以发表年份为单位,2017 年共计发表329 篇;2018 年发表951 篇;2019 年发表3436 篇;2020 年发表8736 篇;2021 年发表15608;2022 年预测值是17315 篇。在逐年递增的数据上折射出学界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热度,研究热度的增加,侧面凸显了社会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也反映出课程思政的研究价值。但是,实际上,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时间并不是很长,当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还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
(一)研究方法方面
思辨性研究较多,且思辨研究的逻辑思维框架基本一致,研究内容陈旧且没有创新;实证研究严重不足,可操作性的实例研究较少,缺少量化的数据作为研究证据支撑,导致研究结论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因此应将思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研究,以期寻找课程思政问题研究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二)研究视角方面
目前研究多从管理者、学校、教师主体视角研究“课程思政”问题的成因和对策,且在“课程思政”内涵的界定上,并未有对其在学理层面上的规范界定,长此下去,概念的模糊不清和界定的无边界问题或将使课程思政的研究流于表象,又或是零乱。无论是在课程思政的内涵界定上,还是在其研究的其他方面,应立足于多学科交互的视角来对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研究,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乃至多学科融合的研究视角。
(三)研究内容方面
多是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缘起、价值、实践路径进行研究,研究的重复性与同质化较为严重,特别体现在“课程思政”内涵、课程思政的缘起以及上海高校课程思政的探索研究的重复率上,总的来说具有创新性和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研究相对缺乏。且在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互联网+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且不够深入,给我们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再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看,将课程思政与具体的某一门课进行的研究居多,而与专业群课程体系交融式的研究较少。如安秀梅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一文,刘淑芹的《高等数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等,都以具体的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实践研究,当然,也不乏匡江红等人在《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对理工类专业群体系与课程思政的研究,但是总体上来看,专业群研究较少。
(四)研究范围方面
横向上涉及工农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但该方面的研究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纵向看,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高等院校,学段上集中在高等教育学段,关于“课程思政”与其他学段的研究,如幼儿园、中小学学段的研究零星半点,少之又少。有研究才会有关注,课程思政一直贯彻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贯彻人的发展的一生。因此,今后课程思政问题的研究应在横向加大研究的深度,纵向上扩大研究范围,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当下全社会对课程思政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且这样的研究趋势在近几年仍然会以正向增长的趋势发展。在笔者看来,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问题的研究,研究者应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等方面上进行突破,秉承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对课程思政进行创新性、可行性的研究,避免研究的同质化与内卷化。
四、课程思政问题研究前瞻
综观课程思政问题的研究,无论从何种角度,都避免不了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如何培养?“课程思政”评价制度如何构建?而在课程思政研究内容存在同质化及重复率较高的情况下,研究者在研究专业思政元素和各学段的课程思政建设上,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如何挖掘?各学段“课程思政”建设如何进行?这两个问题同样给研究者们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总之,以上四个问题都将成为今后课程思政研究中不可避免且应着重关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如何建设
“课程思政”的稳步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而教师是课堂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主心骨,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力量。建设什么样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如何建设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内生发展,需要学界结合时代发展背景,进行深入探讨。至今,全国已有多个省区市响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下发了本省市区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文件中都提到职业院校要加强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反观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同样亟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破除“课程”与“思政”貌合神离的“两张皮”、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当然,高素质高质量的双师型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不是说有就有,说是就是,更不是对教师的简单划分与认定。因此,关于“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今后的研究应积极探索建设一支与时代接轨的教师队伍,详细地说就是教师要学会将课程思政与互联网相结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偏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同时,高校管理部分在教师的职前职中职后培训中,着重培养教师在专业课中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着力在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都建设出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课程思政”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课程思政评价制度如何构建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都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践行好课程思政评价,对课程思政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当下,一些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模式,可供初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校借鉴。如,湖北省高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评聘考核机制”。[26]但是,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建设主体的不同,意味着其他高校的评价模式只能借鉴,不能完全复制。因此,今后,在课程思政评价制度构建上,如何发掘更适合于自身的评价激励制度,各学校在借鉴其他学校成果的同时,应该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但是如何确保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并科学有效地开展评价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三)专业课中思政元素如何挖掘
“课程思政”的提出打破了专业课只讲专业知识的局面,并为在专业课中如何讲思政提出了要求。思想政治课中的思政元素是显性的,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是隐性的。因此,专业课中思政元素如何挖掘、怎样挖掘,值得深入思考。显然,专业课只讲专业知识与专业课主要讲专业知识明显不同,“只讲”未包含思政元素,“主要讲”包含思政元素。在专业课上,如何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共同对学生产生影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途径,但仅仅停留在思辨的层面上,没有实证研究作为支撑,效果无从得知。可见,有针对性的实证探索专业课上的思政元素研究虚位以待。在专业课中挖掘思政元素,首先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当教师的思想政治知识丰富时,才能看到专业课中隐性的思政元素;其次要培养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加强培训,让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在所难免,在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应大力挖掘专业课中正确的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政元素。
(四)各学段课程思政建设如何进行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28]课程思政建设是加强中小学生思政教育的渠道之一,然而从当前“课程思政”在学段上的实施总体情况看,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步伐明显快于中小学。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在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上,多是将“课程思政”与某一具体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而相比之下,高等教育学段的课程思政研究类型与研究的数量更多。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一项任务,无可厚非,课程思政的提出与之相呼应。但是,如果仅仅关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忽略其他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那么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成效将会大打折扣。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但中小学教育是基础,立德树人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打开研究的视野范围,针对如何对各学段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各学段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展开深入研究。
五、结语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人们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立德树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表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完善与扩大,也体现了教育的进步。全国性的课程思政改革起步不久,处在一个实践探索阶段,但在借鉴前期上海等高校所积累的经验下,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下,“课程思政研究热”只增不减,社会对课程思政关注度明显提高,但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厘清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找准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对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更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