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动立体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2023-09-25孙尚武

对外传播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内容提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历史交汇期,要加强话语建设、创新叙事表达、回应国际关切,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增强向国际社会创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中解读中国道路、诠释中国理念、展现中国成就,宣介中国主张、阐明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担当,有效回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建设 叙事表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砥砺前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成功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世界上其他谋求自主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前,“西强我弱”的全球传播格局尚未根本扭转,美西方国家仍占有明显的话语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这为我们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指明了方向。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增强向国际社会创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中解读中国道路、诠释中国理念、展现中国成就,宣介中国主张、阐明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担当,有效回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一、加强话语建设,深入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标识性、原创性概念,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①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②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则全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九条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并系统规划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在2023年2月7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处理好六大关系,并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③从概念的提出,到理论的构建,再到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断丰满和走向成熟。

作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为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话语范式提供了机遇。“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认为,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西方化,西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应该是不发达国家现代化必须要模仿和遵循的,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道路也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重复经历的。然而,中国式现代化表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绝不仅仅只有一种实现方式、一条道路、一种模式。

我们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深入提炼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所承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深入提炼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新典范、新选择,深入提炼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为全人类文明发展创造了新形态、新图景。

第一,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重要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并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我们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局高度来领会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例如,围绕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2023年3月,中国日报社采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英国学者罗思义,推出视频《英国知名学者: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其对中国的近距离长期观察以及对美西方的反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服务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该视频被雅虎财经等近360家海外主流媒体转载,覆盖全球超1亿人受众。

第二,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结合”的突出典范。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比较世界各国治乱兴衰,总结中国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独立探索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和理论,就是对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民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所植根的丰厚土壤,如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自然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国家观,“利民之用、厚民之生”的民生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权利观,以及“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明观。

为此,在对外传播中,中国日报社持续推出采访《亚美尼亚驻华大使:中国式现代化独树一帜》、评论《坚持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等系列融媒產品,通过对话亚美尼亚驻华大使谢尔盖·马纳萨良等不同人士,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独树一帜,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血脉,不是其他国家模式的“复制粘贴”,而且中国的发展成就已经向世界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是正确的,相关报道刊发后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第三,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三大规律”的具体体现。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契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方式、执政理念与执政基础,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有力回答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应该坚持什么样的道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等理论和现实问题,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再次,中国式现代化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导向,描绘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愿景,体现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提供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方案,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在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三大规律”之间的历史联系和内在逻辑基础上,中国日报社加强议题设置,积极发挥旗下中国观察智库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等中外智库、研究机构等各方面的合作关系,坚持举办人文交流对话与推出重磅采访报道相结合,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例如,2022年11月9日,中国日报社举办以“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线上“新时代大讲堂”,邀请中外嘉宾共同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阐释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世界价值和开创性意义。活动吸引近百万中外网友在线观看,相关报道被420余家国际媒体转载,覆盖境外受众2亿人。

二、创新叙事表达,生动展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伟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做得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讲得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国际话语权争夺日趋激烈。为向世界展現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我们要积极创新叙事体系,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采用海外受众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坚持“自己讲”与“他人讲”相结合,坚持故事化讲述与可视化呈现相结合,坚持移动化传播与分众化传播相结合,在融通中外中出新出彩向世界展示好新时代“中国之治”的美好图景,让海外受众看得到、读得懂、易接受、愿分享、成共识,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全球能见度、认可度,推动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第一,强化今昔对比,在讲好凡人故事中生动宣介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历史性。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凡人小事最能共情,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我们要以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为出发点,生动讲好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脱贫奔小康、共享好生活的故事,让普通百姓成为精彩中国故事的主人公,展现好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小故事”反映“大主题”,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诠释好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从而更好地引发共鸣、激发共情。

例如,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榕江县,分别由于举办“村BA”(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超”(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持续受到海内外各界热烈关注。中国日报社立足对外传播,联动总社与地方记者站资源,持续刊发《直播:“村BA”决赛来啦!战火再燃,嗨翻这个冬季!》《榕江“村超”火了乡村经济》《贵州火爆“村超”吸引全球目光,海外网友:文化与体育的完美融合》等系列报道、视频,多方呈现“村BA”“村超”盛况中普通百姓的激情和快乐,生动记录人民群众追求和享受幸福安康生活的燃情景况,有力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第二,坚持虚实结合,在强化技术赋能中立体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全面性。当前,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层出不穷,特别是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迭代。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加自觉地拥抱新技术,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应用,积极创新内容与呈现、拓展平台与渠道,在强化技术赋能中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例如,为迎接党的二十大,中国日报社精心推出《中国这十年》系列XR(扩展现实)创意视频,创新运用扩展现实技术重塑视听体验,分主题地搭建了5个定制化XR场景,既跨越时空、穿越古今,又虚实结合、动静互补,使海内外受众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中国过去十年在脱贫攻坚、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和大国外交等五大领域的非凡成就,多方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发展史上真正的奇迹”。系列视频以年轻态、科技感和国际范十足的叙事表达,有效激发了海内外受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评,全球传播量达4000万人次。海外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这真是伟大的成就!XR技术太酷了!”

再如,为讲好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赓续文化传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故事,中国日报社积极拥抱元宇宙、数字人等新技术,于2022年10月推出数字员工“元曦”,围绕贺兰山岩画、甲骨文、剪纸、茶文化、敦煌等相关主题,先后制作由其出镜主持的中华文明探源主题9期系列微纪录片,全球传播量超2亿人次,受到广泛好评。

目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到来,中国日报社在稳妥推进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报社采编各环节的应用、不断提升信息产品产能的同时,正深化与相关公司的技术合作,强化在国际舆论场的语料建设,加大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内容供给,使中国式现代化能进一步覆盖和触达更多的全球受众。

第三,注重中外对照,在借嘴发声中客观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性。长期以来,“现代化”一词一度成为西方社会、西方道路的代名词。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积累原始资本、获取发展优势,以竞争民主和自由市场模式为制度核心的西式现代化模板,也一度被包装成“绝对的、唯一的、普世的、永恒的”价值标准,似乎是世界各国通向更高水平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书写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上的新篇章,而且打破了长期以来西式民主、西方道路“普世价值论”和“历史终结论”的政治教条和话语霸权。

为此,在对外传播中,中国日报社强化统筹,积极拓展海外人脉,积极采访在华学习、生活、工作的海外人士,以及坚持客观观察中国、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知华力量,以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生动讲述他们所亲历的中国式现代化,理性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差异化与优越性,通过多元发声有效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立体化、丰富性与可信度。例如,英国共产党(马列)主席艾拉?鲁尔在参加中国日报社活动时就明确表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成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项目等成就令人钦佩。这与一些富裕国家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创办短视频栏目《中国让我没想到》,以在华生活的青年外籍人士为叙事主体和采访对象,借其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第一视角个性化呈现他们在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没想到”的真实体验,讲述海外人士眼中充满独特性的中国式现代化,传播效果十分显著。

三、回应国际关切,突出宣介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当今世界,多重挑戰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英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开启众多全新的可能性,也将为世界提供新理念、新思维和新目标。为此,向国际社会深入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我们既要立足中国实践,讲明白中国道路的中国特色,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就“中国之治”;又应着眼全球发展,阐释好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宣介好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第一,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和平,为全球发展营造了稳定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秉承了中华文明“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价值追求,又决定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同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以及世界人民和平生活的意愿。

在对外传播中,中国日报社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传统“国强必霸”“文明冲突论”和“零和博弈”等西方现代化模式和理论的超越。一方面,通过历史回溯与东西比较,加大力度讲透中国的现代化不靠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摈弃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掠夺的老路,建立了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为特点的对外合作的新路;另一方面,结合国际热点与全球关注,下大力气宣介中国有力推动实现沙伊和解、积极促进乌克兰危机妥善解决等大国担当,有力构建与维护了和平稳定的区域态势和国际环境,为各国发展和全球增长提供了和平这一最重要、最宝贵的公共产品。例如,2023年4月,推出视频《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迥异》,采访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基思·贝内特,鲜明指出中国的发展不以剥削他国为代价,而是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该视频总传播量近1000万人次,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第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开放,为各国发展提供了广阔机遇。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同时,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坚定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高举合作、共赢旗帜,把自身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特别是在当前美西方大肆鼓吹“去风险化”“脱钩断链”的大背景下,我们更是要加大力度,突出宣介中国不断以自身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有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这方面,中国日报社近年来积极做大做强《CEO:与中国共赢》品牌栏目与论坛活动,通过采访跨国公司CEO有力唱响“中国机遇论”“中国贡献论”。其中,2023年3月推出对全球第三大巧克力制造商费列罗中国区总经理马如城的采访视频《不在中国成功哪敢叫跨国公司!》,客观、有力报道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与无限机遇。视频中马如城明确表示:“中国是亚洲最重要的市场,一家跨国企业要在亚洲取得成功,就意味着要在中国取得成功。”该视频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全球传播量近2000万人次。

第三,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自立,为各国发展提供了崭新路径。纵观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实现强大和振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主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事实上,也正因为中国没有像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亦步亦趋跟在西方国家后面简单模仿,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展现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崭新图景。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整体把握、系统论述,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对外阐述好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西方模式”不是也不可能是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各国应该始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注重突出重点、回应关切,结合中国实施脱贫攻坚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弘扬践行“浦江经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三大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创美好世界等,在针对性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需求中,客观阐明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各国及全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例如,2023年7月,中国日报社推出视频《绿水青山我的家》,通过外籍记者深入探访浙江省丽水市溪头村,生动讲述了这个曾经污染严重、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在实施“千万工程”中通过大幅改善人居环境,实现逆袭,摇身一变成为发展“明星村”的动人故事,受到各界热烈反响。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高度评价浙江“千万工程”,指出这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模式,为全球提供了发展和治理的样板,强调“浙江乡村环境的改善让人惊叹,可以作为示范和样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话语权,除了硬实力以外,还取决于其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是否能够有效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新方向,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这是我们加强话语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在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力争取得更大的成效,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孙尚武系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

「注释」

①《〈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2-08/31/ content_5707597.htm,2022年8月31日。

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s:// 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25254.htm,2021年7月15日。

③《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07/content_5740520.htm?eqid=a72d09 040008dcf80000000264586b0e,2023年2月7日。.

责编:霍瑶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
党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勇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道路与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县域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