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资源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利用策略研究
——以全椒地区为例

2023-09-25长江大学范博恒

天津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吴敬梓课文阅读教学

■长江大学 范博恒

地域文化资源是极有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类地域文化资源,以此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本文在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用、设置话题两个方面,对地域文化资源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进行了研究。

一、地域文化资源与阅读教学结合的意义

(一)促成学生与作者的关联融通

教师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阅读教学,是促成学生与作者关联融通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学如果依赖于一套固有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就会呈现为线性的、静止的、割裂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要采取地域文化资源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为目标,把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与作者经验关联融通的目标。

(二)引发课堂教学的交互生成

如果以单一的语文教材为课堂内容,以可预测、可评价、可及时反馈的学生认知与技能的发展为课堂目标,那么对既有知识的依赖就会限制师生对未知的探索,使课堂被禁锢在已有的思维框架中。因此,教师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阅读教学,增加课堂的不确定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而且可以锻炼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发展。

二、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随机抽取全椒县襄河中学七至九年级三个班级共180 名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本次问卷旨在统计学生们认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帮助教师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指出旧式语文教学的弊端,其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这里的规律指的是“习学相递、知能相济”,也就是说要把理论与技能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讲授《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需要将这些内容扩展到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进行观察,学习课文中进行仿写,那么此时的任务就是仿写冬天的景色,抒发对冬天景色的喜爱之情。这就体现了语文本身的规律。

2.教学模式的单一性。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了解到,虽然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摒弃,但教学模式单一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流行“对话式教学”,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看似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归根结底还是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师生在一个基于“确定性”的框架中进行互动学习,这样单一的教学过程不仅高估了教师的专业能力,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地域文化资源的融入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突破教学局限。针对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语文教材”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设真实的阅读学习情境,将阅读教学、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多样的实践环境中学习并运用阅读知识,扩大阅读教学的范围,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语文本身的规律。

2.优化阅读的教与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会造成不稳定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兴趣、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阅读教学,创设讨论、小组合作、汇报展示等多种教学活动,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优化阅读的教与学方式,能够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一种,扬长避短,以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三、地域文化资源在阅读教学中的利用策略

(一)全椒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

1.自然资源。全椒位于滁河北岸,是典型的江淮丘陵地貌。坐落于县城南端的南屏山省级森林公园,山上的“南岳晴霄”“笔峰毓秀”景区是旧时全椒八大景中的两个。教师可利用这些山水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文章中的景物描写,领悟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

2.历史资源。城北的吴敬梓纪念馆,就是为纪念《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而建,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吴学研究重要基地。无论是小说还是吴敬梓本人,对全椒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此外,在今天的全椒中学内保存了全椒历史上最早的书院“望阳书院”,当地人又称“国光楼”,是明代“南中王门学派”的重镇。在学习有关历史、家国情怀的课文时,教师可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民俗资源。全椒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许多民俗。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独有的传统民俗,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这一天,数十万人聚集在太平桥上,系平安带,放荷花灯,祈求来年平安,这样的盛况会持续一整天。此外,还有从宋代流传至今的民间舞蹈“八朵云”,这是全椒县独有的一种集歌舞表演、打击乐和民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这些民俗活动都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学习有关民俗的课文时,如果家乡有与之相关的活动,学生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描绘的活动场景,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二)利用策略及教学设计

1.段落仿写,学用语言。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要对课文进行个性化分析,寻找课文中与地方资源相关、极具学用价值的段落,并对此设计活动内容。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开展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仿写、改写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根据以上策略,笔者设计了案例一。

案例一:《济南的冬天》

活动目的:(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2)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3)了解地方自然文化,掌握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

活动过程:(1)课前观察冬天的碧云湖和南屏山,寻找你认为可写的独特景色。(2)阅读课文,仿照老舍写山写水的语言,写一篇你眼中冬天的碧云湖和南屏山。(3)对比自己与老舍的语言,分析老舍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4)说一说自己对家乡自然文化的感情,体会老舍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分析:通过地方自然文化资源与课文相结合来组织教学,就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使学生深切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设置话题,讨论交流。“在阅读教学中设置话题,其作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出学生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的谈话。”教师通过设计观察情境、收集资料、小组分享、学习反思等活动,将地域文化资源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后的深层意蕴。根据以上策略,笔者设计了案例二。

案例二:《范进中举》

活动目的:(1)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2)参观吴敬梓纪念馆,了解吴敬梓,了解讽刺小说。(3)探讨封建科举制度带来的悲剧结果。

活动过程:(1)设置主话题:说说封建科举制度带来的悲剧结果。微型话题:梳理故事情节,概括课文中主要人物形象。(2)在吴敬梓纪念馆内开展阅读活动,请学生先熟读课文,然后观察纪念馆内是否有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收集并与同学们分享这些材料。(3)分享讨论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所学课文,带领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活动分析:全椒的历史资源——吴敬梓纪念馆,馆内陈列了各种吴敬梓研究资料。教师利用这些历史资源,通过设置话题的方式,提高学生探索历史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吴敬梓讽刺小说背后揭示的时代悲剧。

四、结语

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备受关注,其内涵的丰富性为不断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指明了方向。教师通过语言学用、设置话题、巧用资源等途径,将地域文化资源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突破教学局限、提高教学效益、丰富实践内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等目标。

猜你喜欢

吴敬梓课文阅读教学
吴敬梓暖足
20世纪以来吴敬梓诗文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吴敬梓是个败家子?
单宝塔诗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