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生态圈构建初探
—— 以《呼兰河传》的阅读教学为例

2023-09-25

中学语文 2023年23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呼兰河生态圈

于 淼

自课改以来,整本书阅读已成为中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传统流程式、粗放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切割了文本,造成学生的阅读碎片化,也让教师在解读经典文本时错失很多细节,无法持续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后续对其他经典作品的阅读提供有效帮助。我们时常提醒自己要不断突破“狭窄阅读”,却发现自己越走越窄。而“阅读生态圈”的概念让笔者找到了突破口,这种循环往复的模式可以让阅读爆发真正的生命力。

一、构成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生态圈的要素

整本书阅读生态圈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生态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生态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和物理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包括家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等。物理生态环境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评价、网络与多媒体等。学生和教师作为生态个体,要与教学生态环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生态圈,要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生态主体进行,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内化与反思实践,并不断完善教学机制,从多维度满足教学需求。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生态圈中,教师和学生是生态主体,教学生态环境是中介,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构成有机的整体。教师作为生态主体之一,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自身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情感态度、多样化教学手段、知识储备等影响着整个阅读生态圈。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和精神面貌等决定其学习的成败。

二、《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生态圈的建立

1.学生“生态微圈”的构建

(1)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生态微圈”。如何建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生态微圈”?在《呼兰河传》的阅读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①让学生运用悟读、研读、联读的方式进行文本阅读。从写了什么到为什么写再到写得怎样,学生可以从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等角度与文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生态微圈”。②通过不同叙事角度让学生熟悉文本。比如,让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谱、写出人物身份说明、变换叙事视角“讲故事”等。③绘制与运用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相较于单篇阅读,内容多而广,而将思维导图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的脉络,掌握文本的内在联系。④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向深度阅读转变。课堂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架设新观点、开拓新论域,实现逻辑上的自洽、他洽与续洽。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态微圈”。首先,笔者建立了全新有趣的“职能部门”。如“阅读版本讨论组”负责讨论《呼兰河传》从出版至今的版本和删减情况;“后花园援助小组”负责对接校园中的花园与小说中的“后花园”工作;“影视作品推荐组”负责收集、筛选、品评《呼兰河传》相关影视作品的工作;“话剧改编组”负责《呼兰河传》的话剧改编和舞台表演,等等。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有利于创新阅读课堂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次,笔者建立了班级阅读资源共享平台,让学生能通过最便捷的借阅方式,相互借阅相关书籍,保留有意义的阅读经历,分享阅读感受,并通过相互点评阅读笔记获得更多赞赏。

2.师生“生态小圈”的建构

(1)动静结合的“生态课堂”。教师要让学生走出单一的静态化阅读,建立起有温度的、相互熟知的、彼此更好沟通的学习场域,打通教材和环境各要素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力求共建协调、互动、可持续促进知识流通的生态环境。在《呼兰河传》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突破预设课堂,打破生成空间的闭塞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对小说人物“冯歪嘴子”进行分析时,笔者特别强调了“窗”的象征意义,并在课堂上尝试将所有学生的课桌面向窗户,以便让学生在观察现实生活中不同时间段窗外风景给个体带来的不同感受的基础上理解文章。

(2)整散结合的“大语文”观念。教师在建立师生“生态小圈”时应当注重文本整散结合,形成“大语文”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将整本书阅读化整为散,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细节。但学生往往因这种碎片化的阅读而无法形成整体思维和关联思维。而整散结合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即便忘记了所学内容的细节,仍能够长久记忆其本质性理解,掌握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并把这些理解和技能与课堂外的世界相链接。如在《呼兰河传》中,“我”“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媳妇”“祖母”“姑姑们”“母亲”等的“散”对应整体的“女性生存现状探讨(封建与现代)”;而“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等的“散”对应整体的“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利与弊)”,等等。

3.“协同化”阅读“生态大圈”的构建

“协同化”不仅在学生之间,也在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要构建整本书阅读生态圈就需要构建“协同化”的阅读“生态大圈”。

(1)校园生态。①学校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为学生构建起长久、自然、和谐的阅读生态圈,能在较大的范围和程度上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在《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笔者每周会用两节课让学生针对《呼兰河传》相关内容进行联读,包括关联阅读经典及相关评论、与高级专家书友对话交流等,学生可借此对整本书阅读形成更深刻的认识。②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在《呼兰河传》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通过录制微课视频去经历一个不断揣摩文本并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自我去提升阅读与表达能力。

(2)亲子共读。除了让学生平时在家开展自我阅读、亲子阅读之外,笔者在教学中还尝试每月组织一次亲子阅读的交流活动,邀请5 位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分享一个月以来对《呼兰河传》的阅读感悟,其中包括对小说的主旨和细节的分享等。

(3)社会共读。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学生创作的论文、赏析发表到学校的刊物和学校的公众号上,供其他年级的师生和校外人员共同欣赏。学生可以围绕《呼兰河传》,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的叙述对象,表达、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在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的同时,也实现了有效的“群文阅读”互动,让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更好发展。

笔者认为,打造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生态圈顺应了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它打破了原本覆盖师生阅读与审美体验的阐释框架,解除了限制学生知识拓展与思维发散的束缚,提升了学生阅读作品的敏感度。它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获取知识,也能促使教师的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使学生真正地从整本书阅读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教与学的共赢。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呼兰河生态圈
梦游呼兰河(组诗)
新区制造生态圈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
跑步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