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莓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9-24马草吉张胜文刘金鸽
马草吉 张胜文 刘金鸽
摘 要:白草莓品种优良、生长旺盛、果实大、产量高,抗白粉病的能力强,是比较理想的鲜食草莓品种。为了保证白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应科学栽培,并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文章主要论述了白草莓的栽培技术以及几种常见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白草莓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草莓;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5-009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28;S668.4 文献标志码:B
白草莓是一种新型的草莓品种,也是我国首例自主培育的白草莓品种。白草莓的口感香甜、入口即化、果皮较薄,吃起来类似黄桃的味道。果实前期至3月为白色或淡粉色,4月随着温度升高和光线的增强逐渐变为粉色,果肉为纯白色或淡黄色。
1 白草莓形态特征
白草莓全株被柔毛,茎部有黄棕色柔毛,基生叶有长柄。三出复叶,小叶片为卵圆形,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长2~3 cm,宽1.5~2 cm。花为淡黄色的小花,果实为黄白色或者红色,卵圆形。
2 白草莓栽培技术
2.1 选地和整地
种植白草莓应选择光照充足、地势高、地面平坦、排灌方便和土壤肥沃疏松的田块。如果选择大棚种植,最好选择前茬作物为豆类或者葱蒜类的蔬菜地。选择好种植地后要做好除草工作。消灭地下害虫,可以选择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并且深入土层5~6 cm处,能够有效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还要做好整地工作,重视基肥的施用,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37 500~45 000 kg/hm2、复合肥料750 kg/hm2、尿素150~240 kg/hm2、钾肥150~225 kg/hm2,结合整地在草莓定植之前施入土壤中。
2.2 培育壮苗
白草莓的抗高温和高湿能力较差,育苗比较困难,尤其在定植之后的花茎数量和花量较少,对育苗技术有较高要求。应采用遮阳、避雨、降温等措施育苗。在适合的条件下适当早栽,促进早发,搭好丰产苗架,防止中后期出现自封顶现象。结合天气情况选择在每年2月中下旬育苗,育苗地畦面宽为150~200 cm,沟宽为35 cm,深为25 cm,每畦之间种1~2行,株距80~100 cm。通常情况下,栽植母株量为5 250~6 750株/hm2,坚持浅栽的原则,浇透定根水。在成活之后及时施肥和灌溉,做好抗旱和排水工作。遇到连续高温干旱天气时要及时浇水,遮阳网在白天覆盖夜间揭开,以降低温度。在每年8月上中旬拔除弱苗和小苗,挖除母株苗或者摘除母株苗的叶片。在8月中旬之后停止施肥,控制灌溉量,更好地促进花芽分化。对长势较旺的苗,应断根处理。
2.3 移栽技术
为了让白草莓能尽快上市,可选择在每年9月上旬移栽草莓,坚持随时起苗随时移栽的原则。每畦栽2行,行距控制在27 cm左右,穴距20 cm,栽植密度18万~22.5万株/hm2。在10月下旬覆盖大棚薄膜,开花之前覆盖黑色地膜。在栽植过程中,同一行植株的花絮应朝同一个方向,并且保证草莓苗的弓背朝花序生长方向,确保苗心露出畦面即可,根系能够深入土层,及时浇灌定植水,将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
2.4 管理技术
1)温度和湿度管理。从白草莓的萌芽期至现蕾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 ℃,夜间温度控制在8 ℃左右。如果大棚内的夜间温度高于5 ℃,应及时拆除内棚。如果大棚内的温度高于30 ℃,及时揭开薄膜进行降温处理。在每年4月下旬,可以将两侧的围裙拆除,做好降温工作。此外,做好大棚内的湿度控制工作,湿度控制在50%~70%,湿度太大会影响草莓的开花和受精,导致草莓坐果率和产量下降,提高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白草莓的结果期,尽量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段揭开薄膜,进行降湿处理。
2)光照管理。草莓是喜光植物,光照好时植株矮小健壮,并且果实颜色深、品质好;光照中等时果大、色淡、含糖量低,且口感不好;光照太弱时不利于草莓生长。
3)中耕和施肥管理。通过中耕能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在每年11—12月应中耕3次。除了做好中耕工作之外还应合理灌溉和施肥。在现蕾期至初花期应多补充水分,满足草莓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需求。在定植之后7 d至开花之前施入磷肥和钾肥,用量为225 kg/hm2。开花后至结果期可以喷洒0.3%磷酸二氢钾,连续3~4次即可,能够提高草莓坐果率。
4)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在9月上旬草莓移栽完成之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加盖遮阳网。遮阳网距离地面1.2 m,便于种植人员操作。及时将枯叶和老叶摘除干净,清理干净匍匐茎和叶芽,保留5~6片即可。花芽分化的过程中,需要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日照,可以在遮阳网上加盖草帘。通过揭开和盖上草帘的操作方式来控制好日照时长,从而降低温度,更好地促进花序和叶芽分化。
5)科学灌溉和排水。在开花期和果实生长初期,每个时期分别灌溉1次,采取沟内灌溉的方式,将水灌溉至沟2/3处即可,让水能够渐渐地渗入土壤中,将沟内多余的水排出。遇到干旱天气时每隔5~7 d灌溉1次,可以采取穴灌的方式,既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又能保证土壤疏松。在秋季多雨时及时排水,可以做排水沟道,提高排水效果。
6)通风管理。通过种植实践表明,适合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70%~80%,大棚内的空气湿度60%~70%,如果大棚内的温度超过30 ℃时要及时通风处理。在11—12月应在10:00~15:00揭开大棚两头的塑料薄膜进行通风。如果大棚内的湿度超过70%,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大棚内湿度。如果在花期大棚内放养蜜蜂,可以在大棚两头安装尼龙丝网,提高通风效果[1]。
3 白草莓病虫害防治
3.1 主要病害防治
1)灰霉病。灰霉病是白草莓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对草莓的花器和果实为害较大,在开花坐果之后症状明显。病菌直接从花瓣附近或者接触地面的果面部位入侵。发病初期,果实会出现水渍状的褐色病斑,在潮湿环境下,果实表面会覆盖1层灰色霉层,影響白草莓的食用价值,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如果大棚内湿度较大会造成灰霉病扩散,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灰霉病易发生和蔓延,尤其是光线不好和通风不良的大棚内容易发病。应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的原则,具体采取以下防治方法。一是通过科学的栽培方式来降低大棚内的湿度。采用深沟高垄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垄面覆盖黑色的地膜,然后在膜下铺设滴灌管,垄面宽30~40 cm,底部宽60~70 cm,高30~40 cm,栽培数量为7 000株/hm2左右。通过该种栽培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果实和地面直接接触,降低发病概率。通过膜下滴灌技术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创造不利于灰霉病的发生环境。二是田间管理。调控好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适当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调节磷肥和钾肥的比例,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白草莓在花期之后进入感染高峰时期,要控制好白天和夜间的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 ℃,夜间温度控制在12 ℃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可以适当延长通风时间,让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在白草莓生长期做好下部老叶和患病叶片的清除工作,并带到田外集中焚烧。收获之后要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对大棚薄膜和土壤进行消毒,减少病菌数量。三是药剂防治。进入开花期后进行有效预防,可以选择高效低毒的烟剂在大棚内熏蒸杀菌。开花之后做好病害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植株染病应立即摘除,带到田外统一处理,避免病害扩散和蔓延。发现病害之后可以选择药剂喷洒防治,施用啶酰菌胺或者异菌脲等,每隔7 d喷洒1次,连续施用3次,保证喷洒均匀。注意轮换施用药剂或者混合烟雾剂以提高药效,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
2)黄萎病。该病是一种土传性的病害,是近几年为害白草莓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如果在同一田块内连续种植草莓多年,会造成土壤中的病菌大量积累,提高发病概率。白草莓植株发病之后生长不良,叶片表面没有光泽,叶片凋萎,甚至植株枯死。该病害发病温度20~25 ℃,土壤温度高和湿度大会加重病情的发生程度,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没有病害的田块作为栽培地,做好白草莓的育苗工作,提高幼苗的抵抗能力。二是采取轮作倒茬制度,应轮作3年以上。三是在栽植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采取穴施或沟施的方式,在施入之后封土覆膜3 d,然后揭开地膜散气,在没有药害之后才能定植。通过阳光也能实现消毒的目的,在高温时期,利用膜下高温杀菌处理。四是在白草莓种植后做好土壤管理工作,土壤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在发现病叶之后及时摘除,并且统一深埋或者焚烧处理,减少病菌数量。五是在栽植前或发病初期选择药剂浸泡消毒根部,可以选择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喷洒或者灌根处理,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2]。
3)白粉病。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会为害白草莓的花和果实部位。叶片染病之后会上卷呈汤勺状,花蕾和花瓣染病之后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者不能完全开花,导致果实不膨大,或者果实表面失去光泽或硬化,严重影响白草莓的质量。适合白粉病发病温度为15~25 ℃,相对湿度在80%以上,如果温度低于10 ℃或高于30 ℃病菌会受到抑制,在强光照射下也不利于病菌生长,阴天、多雨天气容易发病,要做好白粉病防治工作,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及时摘除患病叶片和老叶,将其直接带出大棚统一焚烧处理,避免病菌传播和扩散。将田边的枯枝和烂叶清理干净。二是合理施肥。在白草莓生长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氮肥用量,因为白粉病主要为害幼嫩叶片,如果偏施氮肥会导致生长旺盛,提高患病概率。同时,适当增施钙肥,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避免草莓徒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保证白草莓的品质。三是控制好栽植密度,做好通风采光工作。应选择优质的大棚薄膜,增加透光的时间,适当放风。做好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工作,白天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夜晚温度控制在10 ℃左右。四是控制好大棚内的湿度。在降水之后要及时排水,避免大棚内湿度过大。因为白草莓有连续开花结果的特点,在草莓头茬果实开始采摘之后,应将大棚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五是早期预防。因为白粉病传播速度较快,发病之后很难彻底清除,易反复发作,导致防治成本增加。为此要做好前期预防工作,在草莓开花之前进行首次预防,可以选择保护性或者内吸性的杀菌剂预防,施用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或者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每隔12~15 d预防1次,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六是发病初期防治。白草莓开花之后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白粉病,如果发现有粉红色的花瓣要提高警惕。药剂防治可选择42%苯菌酮悬浮剂1 5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3次即可[3]。
3.2 综合防控技术
1)防控原则。在白草莓病虫害防控中,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为主,辅助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控,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在田间管理中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将白草莓的病虫害控制在发病初期,提高防控效率。
2)农业防治技术。一是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应施足底肥,配合施用石灰氮,选择甲基托布津或者百菌清等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二是选择科学的栽培方式,做好日常灌溉工作。在大棚建设完成之后,要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白草莓提早开花结果,将老叶和病虫果及时摘除干净。做好田间除草工作,通过人工方式捕捉地下害虫,集中掩埋处理病残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物理防治技术。利用害虫的趋色性特点选择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选择蓝板诱杀蓟马。用家畜粪便作为饵料,经过厌氧发酵约30 d,能够诱杀地老虎和蝼蛄等低地下害虫。
4)生物防治技术。在大棚内悬挂斜纹叶蛾性诱捕器,能够有效灭杀该类害蟲。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如草蛉和食蚜蝇等。此外,可以选择低毒的生物药剂进行防治,如木霉菌可湿性粉剂能够防治根腐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也可以选择2%武夷菌素水剂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都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4 结束语
种植白草莓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为了保证白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应采用科学的白草莓栽培技术,做好育苗、选地、整地、施肥和灌溉工作,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为白草莓生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白草莓栽培中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的原则,选择综合性的绿色防护技术,保证白草莓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逯森林.温棚草莓精量水肥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9(18):47.
[2]张登文.试分析草莓高架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72.
[3]张玲.浅析草莓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8(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