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药鹧鸪茶的研究进展

2023-09-24李林泽姜子祥吴维炎彭翠陈应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药理保健功效

李林泽 姜子祥 吴维炎 彭翠 陈应奇

【摘 要】 海南黎药鹧鸪茶具有健脾养胃、消食、降脂减压、利胆等功效,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与药用潜质。鹧鸪茶的相关研究及古籍记载亦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故回顾前人的各项研究并进行总结归纳,综述了黎药鹧鸪茶的功能成分、保健作用、药物毒理、药理作用、临床作用及对鹧鸪茶开发加工等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鹧鸪茶尚不明确的部分功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及产品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黎药;鹧鸪茶;功效;保健;药理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14-0054-06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3.13.zgmzmjyyzz202314013

Abstract:Hainan partridge tea has the functions of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stomach,promoting digestion,lowering blood fat and reducing pressure,and promoting bile flow,and has good nutritional value and medicinal potential.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partridge tea and the records in ancient books also have a certain research foundation. Therefore,previous studies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health care effects,drug toxicology,pharmacological effects,clinical effects,development and processing of partridge tea of Li medicine a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cessing of partridge tea.

Keywords:Li Medicine;Partridge Tea;Effect;Healthcare;Pharmacology

我国是一个茶文化与茶历史深厚的国家,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茶饮文化与茶饮习俗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传统意义上的茶,即采摘自属于山茶科植物的嫩芽或嫩叶进行炮制而形成的茶饮原料。别样茶[1]是指在某个地区民间的某种植物的某个部分作为茶饮原料,与其他常见的白茶、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的这些传统茶不同的是,别样茶所采用的原料为非山茶科植物,但可作为茶饮材料入茶饮用。

鹧鸪茶[2-4]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是海南黎族人民常饮用的一种别样茶,鹧鸪茶是一种具有海南民间地方特有的代茶饮料[5],冲泡茶汤颜色透黄清亮,香气沁人。黎族人民认为饮用鹧鸪茶具有保健功效,称其为“灵芝草”,古代药家对其功效亦有记载。鹧鸪茶在海南岛的种植范围较为广泛,野生的鹧鸪茶树以海南沿海地区及黎母山一带多见。

1 鹧鸪茶的主要功能成分及其他化学成分

陈德力等[6]通过硅胶柱色谱等色谱鉴别方法对黎药鹧鸪茶各种成分进行分离提纯并通过核磁共振谱等方法进行验证,黎药鹧鸪茶提取物中成分非常丰富,分别为3-羟基-4,5(R)-二甲基-2(5H)-呋喃酮、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甲酯等16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多酚类化合物15种且含量居多

。符小文等[7]通过P400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鉴定出黎药鹧鸪茶中富有含钙、镁、锌、锶等九种矿物质元素。苏冰霞等[8]通过对黎药鹧鸪茶元素的鉴定,使用IRIS IntrepidⅡ型全譜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海南不同地区的鹧鸪茶制液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区的鹧鸪茶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和含量都存在异同。赵勇等[9]对海南七仙岭、霸王岭及岭头等7个地区的鹧鸪茶进行成分含量进行分离对比,发现各个地区的成分物质各不相同,如岭头茶场鹧鸪茶所含的酚类物质含量最高,研究表明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大概为不同地区的生产地及鹧鸪茶的品种异同,但是具体的成因还尚不明确。覃少昌等[10]发现鹧鸪茶中含有的石竹烯和律草烯,且红色嫩叶较绿色嫩叶含有量高,在夏季时的红色嫩叶品质更高,亦表明了烯烃类化合物是体现鹧鸪茶品质的关键物质。林连波等[11]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GC-MS) 对鹧鸪茶所含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鹧鸪茶茶叶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其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油物质是十六碳酸。郭玲等[12]通过OPA-PMOC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图像峰面积外标法定量两种方法,发现了黎药鹧鸪茶中含有赖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Kun Wei等[13]通过对鹧鸪茶提取液进行提纯实验,共提取出了9种化合物,包括已知的(Z)-3-己烯醇-β-D-葡萄糖苷、(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糖苷等7种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有学者[14-15]在进行对鹧鸪茶的研究中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了 (+)-异落叶松树脂酚-9′-吡喃鼠李糖苷和 (+)-南烛树脂醇3α-O-α-L-吡喃鼠李糖苷这两种新的化合物。海南鹧鸪茶功能物质众多,或许许多功效成分还未被探索及,仍需广大研究者进一步深究。

2 药学古籍对鹧鸪茶的相关记载

由于黎族是一个无文字的民族[16],本民族对黎药的使用多依靠口口相传的师带徒模式进行传承,没有对其药物炮制及运用的黎族文字记载,在汉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下,有部分黎药以汉字的形式被记载下来,但数量较少。鹧鸪茶是海南特产,为黎族特有的药物,故其现存的古籍文字记载相对较少。

清代何克谏所著《生药药性备要·上卷》[17]曰:“鹧鸪茶,味甘,香,性温。散热毒,止咳嗽,理痰火。治蛇咬伤,又名蛇总管。小叶的祛风,治咳嗽膨胀,小儿五疳。其根,止牙痛”;清代赵其光所著《本草求原·卷之一》[18]曰:“鷓鸪茶,甘辛,香温,主咳嗽、痰火内伤,散热毒瘰疬;理蛇要药,根,治牙痛,疳积”;民国时期《感恩县志》[19]中记载:“鹧鸪茶,生黎母山中,五月采之,蒸熟晒干,芳馥异常,可消食”。千百年来,鹧鸪茶被历代文墨名家誉为“灵芝草”[20]。

3 鹧鸪茶保健价值

3.1 减脂、降压 鹧鸪茶中富含多种茶多酚类化合物。国外有研究[21]表明茶多酚可以通过降低全身脂多糖(LPS)水平来激活TLR4 / NF-κB通路,进而减轻因肥胖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李学红等[22]经过对肥胖大学生食用茶多酚胶囊进行试验研究发现茶多酚不仅能够将甘油三酸酯(TG)、低血清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显著降低,同时还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有量,调节血脂水平的能力较为全面。血脂水平的降低,使血管中血液流通更流畅,减小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使达到改善高血压的功效。氧化应激[23]是发生高脂血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张明等[24]经研究发现鹧鸪茶是治疗高脂血症的良好候选药物,可以明显地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高脂血症。连丽娜等[25]经实验研究发现在大剂量茶多酚给药时,实验肥胖大鼠可以达到减肥的作用,

同理大剂量茶多酚给药亦是否可发挥预防及治疗患者因肥胖而导致血脂高和血压高的作用,仍然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研究证明。

3.2 健脾养胃 《黄帝内经》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为生痰之源。”生活水平的提高或(且)个人饮食习惯,因饮食不节、不洁,好逸恶劳等原因,易致脾失健运,脾气亏虚,人体气、血、津液布输出现异常,易致痰湿内生。《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脾胃互为表里,脾虚致脾失健运,津液无法布输至胃,导致食积于胃。

《景岳全书》曰:“脾虚胃弱,元气不足,水谷不化气血反变痰涎”。生活水平的提高或(且)个人饮食习惯,因饮食不节、不洁,好逸恶劳等原因,易致脾失健运,脾气亏虚,人体气、血、津液布输出现异常,易致痰湿内生。

有学者[26]认为鹧鸪茶味甘,性凉,且具零陵香气,味甘可补脾,性凉可清胃热,香气功可芳香醒脾,故饮用鹧鸪茶可健脾养胃,助脾胃行其健运之功,防止“痰”壅滞于脾胃而使脾胃失其运化之功。

李铎等[27]在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探讨痰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时发现:痰浊与现代生物学中的脂质密切相关,血脂的异常可以作为痰证的现代生物学内涵之一。宋剑南等[28]利用药物疗效反证法发现:使用健脾化痰的中药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脂质水平。亦有学者[29-30]在观察健脾化痰药物治疗高血脂症疗效数据对比时,发现健脾化痰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可见痰浊与高血脂为中西医对同一病机的不同表达。若脾胃得以健运,则痰无所生。卓书江等[31]通过研究表明在相比较于对照组时,在鹧鸪茶的干预下痰浊阻遏型高血脂患者组的中医证候及血脂水平改善效果较为显著,且患者因脾虚致痰浊内阻的证候得以改善效果显著,亦证明鹧鸪茶具有健脾胃的功效,但具体成分仍不明确,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证明。

3.3 提高机体免疫力 闫佳等[32]通过鹧鸪茶提取液给小鼠灌胃给药,研究鹧鸪茶提取液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性功能的影响,发现鹧鸪茶提取液可通过提高胸腺、脾脏指数及加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直接影响免疫器官来提高个体的免疫能力,使正常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得以增强。ZUO A R等[23]指出茶多酚可直接清除体内自由基,且有相关实验[34-35]表明茶多酚类物资可通过刺激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B淋巴细胞等机制,使机体的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得以提高,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且鹧鸪茶所含儿茶素等酚类物质种类多,通过饮用鹧鸪茶亦可以发挥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3.4 缓解疲劳 韩博等[36]在研究山苦茶对运动小鼠的肝糖原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时,通过两个阶段的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对并分析,发现在服用以茶多酚为主的绿茶活性提取物时可提高摄氧量,抗氧化能力水平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闫佳等[37]还发现了鹧鸪茶提取物可以使得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下降,从而得知该提取物具有抗疲劳的效果。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时,体内活性自由基水平会加速提高,进而使得机体迅速进入疲惫状态,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适量的茶多酚的摄入,可实现体内活性自由基的灭活,使之回到正常水平,进而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38-39]。

3.5 防治骨质疏松 张晓梦[40]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鹧鸪茶茶多酚还可以通过增加骨密度、提高血清SOD水平、增加E2含量,降低MDA和ALP含量等机制来防治骨质疏松。Li Bing-Yun等[41]表明茶多酚亦可维持骨内稳态,起到保护骨骼的作用。Tokuda H等[42]发现儿茶素这种茶多酚可以通过激活p42/p44MAPK信号传导通路及SAPK/JNK通路,提高PGF2α的含量水平,促进VE GF合成,进而加速成骨细胞成骨。盛东等[43]通过研究茶多酚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干预实验中,结果发现茶多酚可通过调控SIRT3/Bcl-2信号通路活性进而调节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速率及抑制成骨细胞凋亡改善骨质疏松症。而黎药鹧鸪茶中富含儿茶素等多种茶多酚类化合物,长期适量饮用鹧鸪茶亦可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4 鹧鸪茶药理作用

4.1 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冯朝义等[44]在对临床56例胆道疾病患者临床应用鹧鸪茶时,发现胆道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治愈率高达96.5%,表明在临床上,应用鹧鸪茶治疗胆道疾病是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达到降低胆汁中固体含有量,有利于达到排出胆中结石的目的,特别是胆道感染、胆石症等病。华运群等[45]通过利胆试验,将鹧鸪茶醇提取物配制成浓度分别为5%、10%的乳剂组和不含提取物的基质乳剂组(对照组),在实验中得到数据显示,两个提取物组都具有利胆的效果,且10%鹧鸪茶乳剂较明显,但最佳效果浓度未明确,有待进一步深究。王九辉等[46]在研究鹧鸪茶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豚鼠胆囊肌条肌张力的影响时,鹧鸪茶的提取物很有可能是通过以下两种机制使得豚鼠的离体胆囊收缩的:其一,作用于前列腺,使得前列腺素的释放数量增多;其二,作用于钙离子通道,提取物的化学作用刺激使得豚鼠离体的胆囊发生收缩效应。且在进一步研究[47]中发现鹧鸪茶茶叶部位B和D(该鹧鸪茶部位样本均由海南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提供及保存)利胆作用最佳,是鹧鸪茶发挥利胆作用的主要部位。

4.2 抗菌作用 李彦军等[48]研究表明茶多酚类可能是鹧鸪茶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之一。林海等[49-50]在研究鹧鸪茶抗菌和抗病毒实验时,发现鹧鸪茶鲜品水的提取液抑菌效果较干品鹧鸪茶的提取液高,試验的菌种被抑制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君>伤寒沙门氏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色假单胞菌,但抗病毒效果不是很明显,也有可能是菌种的选择过于少,还需进行下一步实验深究。闫佳等[51]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鹧鸪茶的浸出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4种菌类具有快速杀死的效果,且发现了鹧鸪茶浸出液的热稳定性良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浸出液的抑菌作用影响微乎其微。董金甫等[52]经试验发现茶多酚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种致病菌所产生的抑制效果非常显著,且不同的茶多酚浓度的效果不同,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抑菌抗菌的药物。且鹧鸪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等多种不同种类的茶多酚,进而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抑菌抗菌作用。

4.3 镇痛作用 华运群等[53]通过扭体法和热板法分别对实验小鼠进行试验,借此研究鹧鸪茶镇痛效果的试验,两个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都一致,都表明了鹧鸪茶的提取液具有较为明显的镇痛效果,但效果就盐酸吗啡而言比较弱。陈旭冰等[54]发现β-石竹烯具有局部麻醉作用。而鹧鸪茶含有石竹烯,故可能提示石竹烯是鹧鸪茶为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物质。

4.4 抗氧化性 李晓彤等[55]通过研究鹧鸪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鹧鸪茶中酚类物质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表明鹧鸪茶中提取液的酚类物质是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段宙位等[56]通过探究鹧鸪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发现从鹧鸪茶中提取出来的多酚类物质在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这一方面上较维生素C强。有研究[57]表明茶多酚类物质对于机体内活性自由基的清除效率较高,亦能抑制生成ROS,因其抗氧化性较为显著且安全有效,故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使用。

5 鹧鸪茶毒性的相关研究

华运群等[27]将制备鹧鸪茶醇提取物以灌胃的给药方式给实验大鼠灌药并建立等量等渗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经过对大鼠大体和显微镜下病理学检查后,对照和鹧鸪茶提取物给药的两组大鼠的脑及主要脏器等均未发现病理学改变,认为鹧鸪茶属于无毒药物。冯礼明[58]也经过对大鼠进行毒理实验证实鹧鸪茶属无毒物质。

6 鹧鸪茶复合加工工艺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发现,鹧鸪茶不仅仅只有传统的制茶工艺,鹧鸪茶配合其他茶叶或者茶花时,所发挥的功效可倍增亦可发挥其它的功效。瞿兆蕙等[59]通过对相关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低能量复合鹧鸪茶凉茶所表现的抗氧化性活性比单一鹧鸪茶饮品多表现的抗氧化性活性更高。任红等[60]研发了茶多酚含量更高,感官品质更高的鹧鸪茶、绿茶、杭白菊复合饮料,清热解渴、提神醒脑等保健功效较单一鹧鸪茶更佳。李翔等[61]发现以鹧鸪茶、菊花为主要原料,佐以蜂蜜,并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再经过滤膜过滤即可得到的鹧鸪茶复合饮料,口感较单一鹧鸪茶更佳,功亦可清热解毒。李翔等[62]还开发了以鹧鸪茶、金银花、荷花和蜂蜜为原料的复合饮品,清热解毒、改善睡眠的功效显著,且口味、质感更佳。

7 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一定积累的研究表明鹧鸪茶具有降脂降压、利胆、健脾养胃等多种功效,但其所发挥的功效及部分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例如:其一,黎药鹧鸪茶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钙、镁元素等,鹧鸪茶作为保健茶代品之一,长期适量的饮用鹧鸪茶,是否亦能发挥抑制因高磷诱导的血管钙化的效果?其二,人体必需氨基酸长期的过量或过少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造成免疫功能不足等。已有研究表明鹧鸪茶的浸出液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但对于浸出液中具体产生的这一功效的成分物质阐述方面暂不明确,而鹧鸪茶中还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茶多酚、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是否可通过进一步深究对其产生作用的成分及其机制进行确定?其三,鹧鸪茶药性在药学古籍与现代药学记载中存在“古温今凉”的矛盾说法,阐述不够明确具体,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其四,茶饮多属寒凉之品,过食寒凉皆伤脾胃,而鹧鸪茶药性不详,健脾养胃的功效仅存于少数的古籍记载中,但此功效是否能发挥有效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海南鹧鸪茶作为海南黎族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一种别样茶,药茶同源,广众需求量较大,为了提高鹧鸪茶的生物利用度及发掘其尚不明确作用机理、机制的研究,且更加迎合大众的需求,仍需进一步开发,以期能多方位、多层次地完善鹧鸪茶的功能成分与功效,为保护和传承发展黎医药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需求。

参考文献

[1]韩碧群,彭勇.别样茶的应用与功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12):1504.

[2]杨虎彪,刘国道.鹧鸪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7,38(9):1583-1586.

[3]胨焕镛,张肇骞.海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55-156.

[4]陈应奇,邢益涛,林学英 ,等.黎族药茶文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21:172-174.

[5]刘国民,李娟玲,王小精,等.海南鹧鸪茶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67-172.

[6]陈德力,郑威,冯剑,等.鹧鸪茶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7,48(23):4851-4855.

[7]符小文,张俊清,刘明生,等.海南山苦茶中九种元素含量测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47.

[8]苏冰霞,唐永富,段云,等.山苦茶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和形态初步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8):8-11,25.

[9]趙勇,郭利芳,黄昌怿,等.7种海南鹧鸪茶营养成分比较研究[J].现代食品,2021(2):192-195.

[10]QIN  S C,LI  J L,KAREEM  A.et al. 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Partridge Tea(Mallotus obongifolius)[J].HortScience,2019,54(8):33-35.

[11]林连波,刘明生,林强,等.海南山苦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1(10):865-866.

[12]郭玲,林连波,刘明生.海南山苦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6):66-67.

[13]WEI  K,LI W,KOIKE  K,et al.Two New Galloylgluco-sidesfromthe Leaves of Mallotus furetianus[J].Chem Pharm Bull,2004,52(6):776.

[14]林连波,符小文,艾朝晖,等.海南山苦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Ⅰ[J].中国中药杂志,2006 (6): 477-479.

[15]符小文,林连波,郭玲,等.海南山苦茶叶的化学成分(Ⅱ)[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4):444-447.

[16] 黄俊棚.海南黎族古籍文献整理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34(3):47-51.

[17]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上卷[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18.

[18]赵其光.本草求原·卷之一[M].北京: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16:217.

[19]卢宗唐,唐之莹纂修.周文海重修.杜慧珍,蔡昌其点校.民国感恩县志·卷三[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78.

[20]戴水平,张鹏威,张俊清,等.海南黎族的养生与保健[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6):90-92.

[21]YE Y S,HASITHA  W,ZHAO H,et al.Tea Polyphenols Attenuates Inflammation via Reducing Lipopolysaccharides Level and Inhibiting TLR4/NF-κB Pathway in Obese Mice[J].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Dordrecht,Netherlands),2022,77(1):105-111.

[22]李学红,陈春涛,朱金婵,等.茶多酚改善在校肥胖大学生血脂水平作用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6):31-32.

[23]张明,林道斌,卓书江.黎药鹧鸪茶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7(4):106-110.

[24]张明,林道斌,卓书江.黎药鹧鸪茶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7(4):106-110.

[25]连丽娜,孟宪军,刘燕,等.茶多酚对小鼠营养性肥胖的预防及减肥作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6):75-76.

[26]韩碧群.中国别样茶的系统整理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27]李铎,李佳,刘悦,等.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探讨痰证现代生物学基础[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2):93-95.

[28]宋剑南,刘东远,牛晓红等.高脂血症与中医痰浊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49-51.

[29]贾金平.健脾化痰治疗高血脂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5):490-491.

[30]杨贵亮.健脾化痰治疗高血脂症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137-138.

[31]卓书江,张明,林道斌.鹧鸪茶对高脂血症痰浊阻遏证患者的降脂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2):300-308.

[32]闫佳,李跃萍,闫庆峰,等.山苦茶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5):589-591.

[33] ZUO A R, DONG H H, YU Y Y, et al. The antityrosinas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flavonoids dominated by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phenolic hydroxyl groups[J]. Chinese Medicine, 2018(13):51.

[34]HUANG A C,CHENG H Y,LIN T S,et al.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influences a murine WEHI-3 leu‐kemia model in vivo through enhancing phagocytosis of macrophages and populations of T- and B-cells[J]. In Vivo,2013,27(5):627-634.

[35]HSIEH D S.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cancer in a mouse model by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gold nanoparticles[J].Biomaterials,2011,32(30):7633-7640.

[36]韩博,朱昱.山苦茶对运动小鼠的肝糖原和丙二醛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38(2):9-10.

[37]闫佳,李跃萍,闫庆峰,等.山苦茶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875-876.

[38]岳志强.茶多酚对体育运动员训练的促进作用[J].福建茶叶,2018,40(11):27-28.

[38]刘姣姣.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21,43(6):17-18.

[40]张晓梦.鹧鸪茶多酚提取纯化及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研究[D].太原: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14.

[41]LI B Y,GAO Y H,PEI J R,et al. ClC-7/Ostm1 contribute to the ability of tea polyphenols to maintain bone homeostasis in C57BL/6 mice,protecting against fluorosis[J].Int J Mol Med,2017,39(5):1155-1163.

[42] TOKUDA H,TAKAI S,MATSUSHIMA-NISHIWAKI R,et al.(-/-)-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nhances prostaglandin F2alpha-induced VEGF synthesis via upregulating SAPK/JNK activation in osteoblasts[J].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2007,100(5):1146-1153.

[43]盛東,殷震宇.基于SIRT3介导成骨细胞凋亡通路探讨茶多酚对骨质疏松疾病的干预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7):1445-1451.

[44]冯朝义,欧树安,吴雷震,等.海南山苦茶治疗胆道疾病56例临床观察[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4-76.

[45]华运群,陈小川,吴永强,等.山苦茶的利胆作用和毒性[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5):334.

[46]王九辉,何佟,林连波.山苦茶提取物对豚鼠离体胆囊肌条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南药学,2004(3):131-133.

[47]王九辉,李佩琼,林莲波,等.山苦茶利胆作用活性部位的筛选[J].中国热带医学,2006(1):23-24,66.

[48]李彦军,王勇,高艳娟,等.鹧鸪茶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及其成分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0):202-204,214.

[49]林海,麦光大,徐生淦,等.山苦茶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3(12):729.

[50]林海,麦光大,唐小山,等.山苦茶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4):235-237.

[51]闫佳,李跃萍,闫庆峰,等.山苦茶抑菌效果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5):27-28,42.

[52]董金甫,李瑶卿,洪绍梅.茶多酚(TPP)对8种致病菌最低抑制浓度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5(1):6-12.

[53]华运群,欧树安.山苦茶的镇痛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2):235-236.

[54]陈旭冰,仝诚,陈光勇.β-石竹烯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1,40(7):34-36.

[55]李晓彤,魏静,谷满屯,等.鹧鸪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与抗氧化特征成分的HPLC-MS/MS分析[J].食品科技,2015,40(10):265-269.

[56]段宙位,李鹏,陈婷,等.鹧鸪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技,2020,45(3):218-223.

[57] YAN Z,ZHONG Y,DUAN Y,et al.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tea polyphenols and its impact on health benefits[J]. Anim Nutr,2020,6(2):115-123.

[58]冯礼明.黎药鹧鸪茶(山苦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地方标准制定[S].海南省: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06-13.

[59]瞿兆蕙,杜磊,匡婷等.低能量复合鹧鸪茶凉茶饮料的开发与抗氧化活性评价[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5):1-7,13.

[60]任红,邢增通,李翔,等.鹧鸪茶、绿茶、杭白菊复合饮料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7):81-84.

[61]李翔,吴霞,罗容,等.鹧鸪茶清热复合饮料工艺初探[J].食品科技,2010,35(7):127-130.

[62]李翔, 王明强, 曹兵. 鹧鸪茶复合饮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品质评定[J]. 食品科技, 2010,35(8): 121-124.

(收稿日期:2022-10-20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药理保健功效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